第三十八章 天熱地旱(上)

而“紅契”則是具有法律效力,經過官府認可和加蓋章、被官方承認的契書。

妙兒和李氏簽訂的契書,眼下因還沒經過官府蓋章這一道程序,所以只能算之爲“白契”。這白契其實也能用,且很多人因加蓋官方銀子要多花錢繳納契稅,都不願意去將白契變成紅契。

但妙兒可不想辛辛苦苦花了大錢買的田地,最終隻立了那不受官方承認的白契。因此雖然去官府加蓋縣官紅印、需要再繳納一筆契稅,但爲了避免以後不發生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妙兒寧願多花錢也要去官府把白契變成紅契。

這一點妙兒也是早早就和黃牙儈說好了,並和李家約定到官方繳納的契稅、雙方必須各出一半,且這一點也早早的就在契書上寫明瞭。因此李氏、黃牙儈、妙兒和尤大牛幾人,很快就動身一起去了城裡的縣衙。

縣衙裡的官差仔細驗過契書後,再逐一同買賣雙方仔細的核實買賣細節,覈實完收了雙方繳納的契稅後,便十分爽快的在“白契”上粘貼一張、由官方排版統一印刷的文書,那張文書即是紅契上最爲重要的“契尾”;粘完契尾後,縣老爺再在契書和契尾交接處加蓋州縣官印,此印也被稱之爲“騎縫章”。

妙兒和李氏立下的田契經了這麼一道程序後,原先的白契就變成了“紅契”,也被稱作“官契”。而一直到妙兒從官差手裡接過紅契,這田地買賣一事纔算是圓滿結束,李氏那八畝二等良田從此刻開始也就歸妙兒所有了。

既然田地已經買好了,那接下來妙兒自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地利用起來,按照計劃用來挖塘養魚、種桑養蠶了!於是和黃牙儈幾人分別後,妙兒立時央求尤大牛替她找幾個短工挖塘,想盡快把剛剛買的八畝田地中的、五畝田挖深成魚塘。尤大牛自是當下便答應了,並打包票一定會幫妙兒把這件事給辦妥當了。

妙兒謝過尤大牛後便回自個兒家去了,一到家就找了劉嬸躲在屋裡,私底下偷偷的商量買魚苗、蠶寶寶和谷種桑苗等事。這劉嬸也算是經驗豐富的農婦,很快就給妙兒提了不少建議,並給妙兒指了買那些物事的門路。

和劉嬸商量妥當後,妙兒專程四下打探了一番,打探到什麼魚兒好養活、好賣後,第二天妙兒就和張大郎兄弟一起再進了次城,兄妹三人一連跑了好幾個地方,又是殺價、又是貨比三家,一直到太陽高掛在正中央、眼看着到晌午了,才把該買的物事都置辦齊整了……

魚苗和種子都買回來後,妙兒兄妹第一時間把魚苗放養到挖出來的五口魚塘裡,隨後在塘基上栽種了桑樹苗,並趁着剛好趕上播種的季節,在剩餘的五畝田地、以及尤氏留下的那幾畝田地裡播種種上了稻穀。

除此之外,妙兒還買了一些蠶寶寶養在尤家,先用普通的桑葉餵養,打算一等種在塘基上的桑樹長茂盛了,再換摘採那些桑葉喂蠶———這也是妙兒幾兄妹和尤大牛早早就商量好的,妙兒他們不能萬萬不可將蠶養在張家,所以他們早就說好把蠶養在尤家、由盧氏和尤大牛的渾家幫忙照看。

這樣也方便一些,畢竟那些桑樹是種在塘基上,而魚塘在尤家村又不在矮嶺村……

當然,妙兒也會經常抽空偷偷的往尤家跑,幫着采采桑葉、喂喂蠶寶寶、喂喂還沒長大的小魚兒。且妙兒私底下也和張大郎兄弟商量好了———將來這桑基魚塘要是能賺錢,一定要算盧氏和尤大牛一份,不能叫他們白白替他們操心和幫忙。

有了事情忙乎後時間總是過得飛快,春耕過後轉眼就到了最熱的六月,頭一季的稻穀也到了可以收割的時候了。六月的稻穀收割完後,妙兒兄妹那幾畝稻田雖然沒有盛產,但收成卻比種甘蔗要好上不少,賣了糧的錢正好讓妙兒用來再添置了一些魚苗和蠶寶寶。

而閩南人向來講究“大暑後插秧、立冬谷滿倉”,也就是說閩地的稻穀一年前後種了兩季———第一季大約是清明前播種(三月底),四月底移栽、六月底收割;第二季則是大約七月初播種,八月初移栽、十月初收割。

因此六月豐收後,才七月初、尤大牛就急忙忙的再替妙兒那幾畝田播了一次種,並告訴妙兒這一次播種到十月初才能再豐收,並且收成會比頭一季好上不少。

七月初播種後,很快就迎來了三年一度的秋闈。且這纔剛剛進入七月中旬,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們就紛紛開始準備,打算全力以赴參考秋闈。

這一次張大郎兄弟都沒去參加,一是因盤纏還不是準備得十分充裕;二則是張大郎覺得自己準備得還不夠充足,想再讀三年再參考下一屆科舉考試,免得到頭來名落孫山、白白浪費了好不容易纔攢下來的盤纏。

倒是張光和徐天光早在六底、七月初時就結伴上京去了,和往年一樣再去參考科舉。尤其是張光,逼着崔氏拿出家裡賣上一季稻穀得來的銀錢作盤纏,並放出大話說這一回他一定會金榜題名、讓崔氏很快就能跟着他享福。

這樣的大話妙兒從小聽到大,自是不覺得新鮮也一點都不激動,更是不相信張光真能一舉高中。不過見崔氏被張光強行把錢要去當盤纏,一張臉一連苦了幾天都沒露出笑容,妙兒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且張光不在家,崔氏沒法子借張光的手教訓妙兒幾兄妹,妙兒的日子自是過得十分悠哉,且妙兒很快就以盧氏想要她陪伴爲藉口、回尤家小住去了……

今年的夏天特別熱、閩地有幾處地方都鬧了乾旱,妙兒那幾畝田地裡新種的稻苗也因天氣大熱而長勢不大好。這讓妙兒心裡十分擔憂,住在尤家時天天都要往田裡跑、蹲在田埂上觀察那些稻穀。

除此之外,妙兒還趁機拉着尤大牛問東問西,惡補一些和種田有關的常識。並且閒暇之餘,妙兒也沒忘翻從張耀那裡借來的那本《齊民要術》,好讓自己增長一些和農事有關的知識,免得事事都要請教別人、靠別人。

妙兒前世沒種過田,只聽奶奶那一輩的人說過一些和種田有關的事,並且從書上、電視上學到一些皮毛。不過因從奶奶的嘴裡聽到不少寶貴的經驗,因此妙兒住在尤家時,最愛去村頭那顆老槐樹下、和村裡那些上了年紀的婦人閒聊,從她們的話裡學一些生活經驗、以另外一種方式來長見識。

這一日,妙兒才鑽到一堆婆子中間坐了,就聽得婆子甲唏噓的感嘆道:“我剛剛去替我們家那幾畝田地鋤了草,竟意外的田埂上有着幾隻鳥雀的屍體!想來那些鳥雀都是被活活給熱死的!”

婆子乙聽了馬上一臉驚訝的接了話茬:“唉,這段時日天氣實在是熱喲!不曉得什麼時候纔是個頭,這都幾個月沒下一滴雨了吧?”

“是啊,這都七月中旬了天氣還這般熱,就連我們這些人都被熱得喘不過氣來了,更別提那些畜生了!”婆子甲一邊用力的搖着大蒲扇,一邊接着往下說道:“你沒見村裡那些土狗這幾日都不叫喚了嗎?一隻只都熱得無精打采的趴在地上,還把舌頭伸得長長的!”

這時年紀最爲年長的婆子丙,用手裡的大蒲扇指了指萬里無雲的藍天,眯着眼慢騰騰的說道:“我看這天氣還得再熱上一、兩個月,哪怕入了秋也照樣會這般熱!我記得我年輕那會兒,我們這一帶也鬧過一場大旱、並熱死不少鳥雀!”

——————————7.11號第二更奉上————————————

第六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四十五章 張大郎的擔憂第二十一章 智退饑民第十四章 妙兒下廚(二)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五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六章 張光狼狽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章 話癆小正太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九章 米糊被“偷”第五十五章 歡喜成親(一)第十四章 養珠(三)第二章 遠離山寨第五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五十八章 甜蜜(二)第六十章 虛與委蛇第五十三章 妙兒管家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四十二章 家變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三章 自力更生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九十章 賣妾(一)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一章 巧娘(一)第三十四章 我要隱私權!推薦新書《世家遺珠》第九章 新鮮出爐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十六章 酒成第六十四章 妙兒尋救兵第四十七章 堅定不移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五十七章 崔氏獻計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二)第十三章 熱情帥小叔第八十一章 佯裝好人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第七章 靈光一閃第十六章 翻臉不認人第十八章 再見“姦情”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十六章 掩護“道具”第三十八章 欠揍的小胖子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三十三章 桑基魚塘第七章 張光捱揍(一)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九十七章 找到靠山第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十五章 榜下捉婿第四十九章 張耀善後推薦新書《世家遺珠》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九章 新鮮出爐第二十三章 分府單過(二)第三十八章 欠揍的小胖子第三十三章第十九章 謀官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二十八章 狠賺一筆(二)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二十一章 鬧洞房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四十七章 妙兒受傷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三章 極品嬸孃第二十九章 大郎娶妻(一)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六十章 馬氏做媒(上)第九十五章 一拍即合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三十四章 我要隱私權!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
第六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四十五章 張大郎的擔憂第二十一章 智退饑民第十四章 妙兒下廚(二)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五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六章 張光狼狽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章 話癆小正太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九章 米糊被“偷”第五十五章 歡喜成親(一)第十四章 養珠(三)第二章 遠離山寨第五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五十八章 甜蜜(二)第六十章 虛與委蛇第五十三章 妙兒管家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四十二章 家變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三章 自力更生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九十章 賣妾(一)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一章 巧娘(一)第三十四章 我要隱私權!推薦新書《世家遺珠》第九章 新鮮出爐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十六章 酒成第六十四章 妙兒尋救兵第四十七章 堅定不移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五十七章 崔氏獻計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二)第十三章 熱情帥小叔第八十一章 佯裝好人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第七章 靈光一閃第十六章 翻臉不認人第十八章 再見“姦情”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十六章 掩護“道具”第三十八章 欠揍的小胖子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三十三章 桑基魚塘第七章 張光捱揍(一)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九十七章 找到靠山第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十五章 榜下捉婿第四十九章 張耀善後推薦新書《世家遺珠》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九章 新鮮出爐第二十三章 分府單過(二)第三十八章 欠揍的小胖子第三十三章第十九章 謀官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二十八章 狠賺一筆(二)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二十一章 鬧洞房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四十七章 妙兒受傷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三章 極品嬸孃第二十九章 大郎娶妻(一)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六十章 馬氏做媒(上)第九十五章 一拍即合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三十四章 我要隱私權!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