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急忙上奏

越州府城被海寇攻城了?消息一傳到了江南,不僅是官吏們震驚,就是普通百姓聽了也是驚訝不已,往常確實有海寇上岸搶掠的消息,可基本都是沿海的村落小鎮,也沒什麼人太在意,只是默默的在心裡罵幾句罷了。

這次竟然敢公然攻城,在都指揮司內的江南都指揮使葉棠林連忙派人去打探消息,他可知道,楚親王藍承羨就去了越州府。

“大人,楚親王從越州發來的手信!”

這時有人將藍承羨送來的信遞給了他,看了信的內容,葉棠林的臉色由紅變黑,藍承羨提到海寇是乘大船而來,隨時可能溜走,而越州府的駐守士兵,不能出城迎敵,江南沿海各地應該做好防護應對,說不定越州府不過是個幌子,還有要他不用驚慌,越州府的海寇交給他處置就行,其他地方,葉棠林必須保證沒有海寇肆虐。

葉棠林怎麼能不觀之變色,海寇從來就不講道理,別看就幾百上千人的船,可萬一被他們攻入府城內,到時候他這個江南都指揮使就做到頭了,各地衛所不能動,可駐紮在江南一地,還有一軍營衛隊,爲的就是處理各地的各種突發事件,各省人數在五千人馬左右,加上各府的士兵,一個行省大概有一萬人到兩萬人的隊伍,可都是分散的,且再沒得到兵部的允許下,各地衛所士兵守城士兵,不能隨意調動。

不過在突發的情況下,都指揮使有權先調兵再請示,不過得徵求其他三司主官的同意,也就是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事不宜遲,葉棠林急忙騎馬去了江南承宣佈政司,找到了江南左布政使王秉良,王秉良也是剛剛接到消息,也有藍承羨給他的消息,和給葉棠林的意思差不多,不過王秉良也害怕出現萬一,他們這些人就是無辜受到牽連。

“新任的提刑按察使朝廷還沒有委派,只能先找副使說了,立馬派兵前往越州府!”王秉良十分的果決,在信裡藍承羨提到,讓他們不用驚慌,留意其他各處沿海的情況,可眼下兩人只顧着藍承羨還在越州府了,豈會管其他的。

東海行省的省治榕城府,跟江南布政司的情況差不多,三司主官都在,同樣是接到了藍承羨的書信,不過他們還算鎮定,畢竟越州府是江南行省的地盤,可萬一藍承羨死在了海寇的手裡,他們收到過消息,卻無動於衷,到時候皇帝論起罪名來,他們也有的受了。

三人討論了許久,最終想出一個折中的辦法,讓駐守臨海府的衛所出兵馳援越州府,這樣一來,就算出什麼意外,對他們來說,也好有個交代,討論完後,一起上奏朝廷出兵的請求。

此時在江南和東海三司的官員眼裡,藍承羨纔是最主要要保護的對象,至於越州府是受到了多大的進攻,他們不怎麼理會,而且全然沒有考慮藍承羨在信中給他們提起的注意沿海各地。

像是這樣的戰事緊急消息,各地都是八百里告急,不過兩地三司主官都覺得事態並不是最嚴重的時候,所以當藍承羨的密信送達元興皇帝的手中時,兩地三司官員送來的急信也到了京城。

“越州府遭到海寇襲擊,還是帶着大炮的海船?”

“聽聞楚親王也在越州府!”

……

相比起朝臣的猜疑,元興皇帝看了藍承羨的密信自然知道的更多,而且藍承羨在信裡提起興建水師,他還在半路遭到襲殺,預言了海寇來襲的消息。

結合江南和東海三司傳來的消息,元興皇帝心想,這些海寇不知道那是他的胞弟,當今的楚親王嗎,這不是挑釁,無疑在找死。

元興皇帝立即將輔政閣的閣臣召集到了御書房,拿出了藍承羨的密信,讀給了幾個閣臣,朝儀上不宜宣讀,是元興皇帝怕太多朝臣反對。

最擔心得莫過於戶部尚書陶炎生了,而看到藍承羨的密信裡提到自己還被襲擊過,好在已經退敵了,他心裡也是安穩不下來,聽了自己夫人說的,陶矜柔已經有了臨產的症狀,這會可不能讓她擔心,動了胎氣啊。

兵部尚書嶽中書第一個跳了出來“啓稟皇上,這些海寇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膽敢侵犯我上朝府城,老臣提議,馬上派兵剿滅,也好讓這等無知賊寇知曉我上朝之威風!”

站在首位的首參丁歲安卻並沒有說話,低着頭思考着什麼,下來兩位即是名義上的次參,部尚書陶炎生、兵部尚書嶽中書,再下來就是吏部尚書劉明習、禮部尚書張萬寧、御史臺御史中丞郭仲雍、都察院左都御史沈思爲,幾人就是大安王朝現任的輔政閣閣臣。

張萬寧在這年紀最小,還剛剛到知天命,而其他的幾位俱是知天命到花甲之年,不過張萬寧卻是輔政閣裡上升最快而且站的最穩的一人了,而且太上皇專門爲他增加了輔政閣的名額。

就見張萬寧站出來說道“啓稟皇上,目前最緊要的恐怕不是越州府,臣雖不知東海江南沿海一帶怎樣,可按往常的消息來看,海寇不會如此簡單明瞭,而且如此的明目張膽,臣覺得,最重要的不要讓其他重要城內出現了無兵駐守的情況!”

元興皇帝點了點頭,“宣英國公、保興侯!”這樣的戰事,元興皇帝還是初次接觸,急忙間忘記將五軍都督府的勳貴叫來了,不過目前也就英國公和保興侯是最爲重要的人了。

這文武不相交,輔政閣幾位閣臣一聽,連忙自覺的站到了另一邊,英國公唐嵇昱、保興侯傅恆遠一起走了進來,面對着文官集團的七人,武官集團卻只來了他們兩個,確實有些“實力懸殊”,不過也是目前大安王朝的朝堂的格局,文強武弱,不管是官銜還是人數,都是文官人多,不過大安王朝卻沒有文官領兵的權力,戰時武將權力比文官更重,也不會出現不懂行兵打仗的文官統領武將的情況,太祖皇帝早就說清了這點,打仗必須是武將出身才能統兵,而糧草後勤則是文官所官,最多可以監管武將,卻不能干涉。

第七章 直達聖聽第二百二十八章 鎮撫使解職第一百零九章 朝堂第三百七十章 徐府家事第八十四章 假意釋情第一百五十章 疑惑第九十五章 商議第四百章 真正雲動第四十三章 緣分如此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三百二十五章 遺漏百出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均第一百六十四章 買通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宅訴說第二百五十三章 夫外妻憂第一百六十四章 買通第四十七章 婚後諸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言老忠告第一百零五章 御前第三百零七章 關稅革新第二百四十章 解決之道第九十五章 大戲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三百三十章 知恥而指第九十五章 大戲第二百零七章 兩家會商第六十二章 張燈結綵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林新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期望來臨第二十九章 家長裡短第四十一章 局勢環解析第十六章 謀面而謀生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馬槍’第三百五十八章 帝王心思第三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鎮撫使解職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興元年初第三百八十二章 名義巡撫第五十六章 大雪時日第一百九十四章 總督言論第一百六十八章 對質第三百九十五章 閣臣彈劾第二百八十八章 北原告急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心比意第三百四十一章 夏禪身世第八十章 判法刑名第三百五十九章 期望來臨第三百八十五章 席間默論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地告急第一百四十章 贖銀上山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十三章 太子駕到第三百五十四章 臘月家宴第二百二十五章 支持革新第二百五十章 下以而音第三百八十六章 東盛城內第二十四章 相思如病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林新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蘇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喜宴來賓第五百四十五章 最後榮光第二百五十章 下以而音第三百二十一章 找尋憂患第九十四章 暴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末路體面第一百二十八章 患難第三百六十章 事態轉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買通第三百二十六章 及時救場第一百八十六章 又見交換第六十一章 辭舊迎新第二百九十一章 擔憂排解第三百八十三章 沿途聞喪第四百一十一章 全部葬送第二十三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八十七章 難題相加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一百四十章 贖銀上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腐朽體驗第一百零三章 虛驚第二百零七章 兩家會商第一百零五章 御前第二百七十五章 楚王世子降生第三百五十八章 帝王心思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十一章 多個幕僚第八十章 判法刑名第三百七十三章 輿論疑雲第一百一十七章 認人有門第八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四百零九章 信與不信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思妙想第六十四章 知否知否第一百三十六章 問尋第三章 大安宗室第二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何爲發難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宅訴說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急忙上奏
第七章 直達聖聽第二百二十八章 鎮撫使解職第一百零九章 朝堂第三百七十章 徐府家事第八十四章 假意釋情第一百五十章 疑惑第九十五章 商議第四百章 真正雲動第四十三章 緣分如此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三百二十五章 遺漏百出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均第一百六十四章 買通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宅訴說第二百五十三章 夫外妻憂第一百六十四章 買通第四十七章 婚後諸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言老忠告第一百零五章 御前第三百零七章 關稅革新第二百四十章 解決之道第九十五章 大戲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三百三十章 知恥而指第九十五章 大戲第二百零七章 兩家會商第六十二章 張燈結綵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林新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期望來臨第二十九章 家長裡短第四十一章 局勢環解析第十六章 謀面而謀生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馬槍’第三百五十八章 帝王心思第三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鎮撫使解職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興元年初第三百八十二章 名義巡撫第五十六章 大雪時日第一百九十四章 總督言論第一百六十八章 對質第三百九十五章 閣臣彈劾第二百八十八章 北原告急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心比意第三百四十一章 夏禪身世第八十章 判法刑名第三百五十九章 期望來臨第三百八十五章 席間默論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地告急第一百四十章 贖銀上山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十三章 太子駕到第三百五十四章 臘月家宴第二百二十五章 支持革新第二百五十章 下以而音第三百八十六章 東盛城內第二十四章 相思如病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林新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蘇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喜宴來賓第五百四十五章 最後榮光第二百五十章 下以而音第三百二十一章 找尋憂患第九十四章 暴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末路體面第一百二十八章 患難第三百六十章 事態轉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買通第三百二十六章 及時救場第一百八十六章 又見交換第六十一章 辭舊迎新第二百九十一章 擔憂排解第三百八十三章 沿途聞喪第四百一十一章 全部葬送第二十三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八十七章 難題相加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一百四十章 贖銀上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腐朽體驗第一百零三章 虛驚第二百零七章 兩家會商第一百零五章 御前第二百七十五章 楚王世子降生第三百五十八章 帝王心思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十一章 多個幕僚第八十章 判法刑名第三百七十三章 輿論疑雲第一百一十七章 認人有門第八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四百零九章 信與不信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思妙想第六十四章 知否知否第一百三十六章 問尋第三章 大安宗室第二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何爲發難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宅訴說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急忙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