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二帝殯天(上)

到了崇禎七年二月初的時候,依然滯留在淮北,聽命於多爾袞的兩白旗兵馬,已經只剩了二十多個牛錄。而且其中大部分牛錄都跑了不少人,只有他親舅舅阿布泰管領的五個牛錄算是比較完整,因爲這些人是老汗努爾哈赤的嫡系親兵,曾經地位尊崇,但到了皇太極當政之後卻頗受打壓,自然深恨皇太極。

此外,原本滯留在徐州一帶的雜牌漢軍,也紛紛響應大清崇德皇帝的號召,成百上千地渡江南下分田地,多爾袞即使想攔都攔不住被派去攔截的八旗兵,多半也跟着一塊兒下江南發財去了!

沒辦法,俗話說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無論是滿人還是漢人,誰不想去江南那等好地方享福呢?

眼看着手頭實力急劇縮水,多爾袞自己也是變得越來越心虛,甚至有些打起了退堂鼓。

然而,多爾袞同樣也清楚,自己這一回玩得實在是太大了,居然趁着皇太極危在旦夕之際保存實力、坐山觀虎鬥!即使他現在跪到皇太極的面前痛哭悔過、負荊請罪,只怕也不會有他的好果子吃。

雖然皇太極最近從江南發過來的聖旨上面說得很好聽,聲稱只要多爾袞迷途知返,肯帶着兩白旗來江南,就一概既往不咎,房子、金銀、田地和江南佳麗樣樣都有。不過多爾袞好歹也是以頭腦發達而聞名的聰明王,深知他的好八哥皇太極這一回絕對饒不了自己!想想全家慘死的莽古爾泰,圈禁到死的阿敏,多爾袞覺得自己若是聽了八哥的甜言蜜語,傻乎乎貿然南下的的話,下場弄不好還會比他們更慘。

但問題是,多爾袞的大多數部下,都普遍不願意再跟他一條路走到黑了。首先當然是江南美女、田莊和財寶的巨大誘惑,那些在江南得了好處的同僚們已經紛紛捎來消息,說江南富豪家裡的亭榭樓閣是何等的奢華秀麗,讓他們眼饞不已;其次是眼下多爾袞的實力已經無法跟皇太極抗衡,如果打起來必敗無疑。所以,這些人都紛紛向多爾袞進諫,希望他爲了大家的榮華富貴,還是南下跟皇上認錯爲好。

在滿清八旗這個軍事打劫集團內部,既然身爲首領,就不能不爲部下的榮華富貴着想。如果硬要悖逆衆意,下場就鐵定是衆叛親離。跟南下賭皇太極的人品相比,在淮北硬撐到底的風險也是一點都不小!

所以,多爾袞跟多鐸、阿布泰商量了許久,依然拿不定主意,最後只好繼續熬日子,同時期盼着皇太極被江南佳麗給迷花了眼,累斷了腰,或者讓江南的民變給拖住了手腳,暫時顧不上自己這邊的爛攤子。

遺憾的是,這純屬多爾袞的癡心妄想,身爲堂堂一代蓋世雄主,皇太極豈是那等會耽於酒色之人?

另一方面,確實,自從後悔不迭的江南縉紳,得知“大清王師”對他們既要財還要命之後,尚未被清軍攻佔,或者已經在名義上降伏的各府縣,就“競起兵爲恢復計”,到處都有士子縉紳在組織義軍,掀起轟轟烈烈的抗清運動。其中有很多地方還沒來得及拉起隊伍,就被鎮壓的了。但也有人真的成功起兵。

比如復社士子陳子龍、夏允彝等人,自從逃出蘇州虎丘之後,就在松江府募兵抗清,於數日之內糾集一千餘人,設明太祖像誓師起義,軍號“振武”,企圖反攻蘇州,解救當地百姓。然而,陳子龍和夏允彝所糾集的義兵,雖有千餘之衆,但餉無所辦,糧無所籌,且多爲難民漁人,未經訓練,又不知紀律,故而甚不堪用。而領頭的幾位讀書人也根本不知兵事,甚至連鄉間的羣毆都沒組織過。結果,這支名字起得很威風的“振武軍”,尚未來到蘇州城下,便被小股八旗遊騎一衝而散,死傷枕籍,陳子龍等主事者僅以身免。

除了松江陳子龍和夏允彝這支一觸即潰的“振武軍”之外,江南其它地方冒出來的義兵,由於皆爲烏合之衆的緣故,也或是畏縮不前,或是旋起旋滅,甚至還有自己炸營潰散的。在皇太極看來,這幫廢柴和懦夫對大清鐵騎根本構不成什麼真正的威脅,至多隻不過是早一天掐死或晚一天掐死的差別而已。

所以,在攻陷蘇州之後,儘管有不少漢臣進諫,希望清軍不要掉頭北上,而是繼續掃蕩松江、湖州和嘉興,從而全取江南。此外又有鑲白旗將領圖爾格,帶着他的三個牛錄攻打江陰縣城失敗,只得痛哭流涕地向皇太極求援。但皇太極還是堅持首先解決八旗內部矛盾,一心要把多爾袞給打服了再說!

崇禎七年二月初三日,在重新集結了參加蘇州屠城的各路清軍,也大致養好了右邊肩膀上的箭傷之後,皇太極便離開拂水山莊,起駕出行,下令全軍返回鎮江,再次預備渡江北上。同時,皇太極又向多爾袞發出了一份最後通牒,讓他要麼速速渡江南來,跪在自己的馬蹄前負荊請罪,那麼皇太極保證可以既往不咎,以後大家還是好兄弟;要麼厲兵秣馬,兄弟幾個各憑本事大打一場,從此生死勝負各有天命!

消息傳到淮北,依然滯留在那邊的兩白旗各牛錄,頓時就是一片震恐。雖然暫時還沒人敢直接對多爾袞動手反正,但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暗自串通。準備一看到皇帝御駕,就火速棄暗投明。而多爾袞也不得不面對一道可怕的選擇題:究竟是束手就擒,從此把性命交給別人;還是打一場必敗無疑的絕望之戰?

但沒過多久,多爾袞就十分驚喜地發現,自己似乎暫時不用做選擇題了。

因爲,皇太極的御駕再也不會出現在他的面前了。

確切地說,大清崇德皇帝皇太極在動身從鎮江府渡江北上之前,卻突然死了!

崇禎七年二月初八深夜,大清崇德皇帝皇太極於鎮江御營寢帳之中端坐猝死,享年四十三歲。據說死因是腦溢血或心肌梗塞:皇太極從小身體肥胖,飲食不健康,患有嚴重的高血壓,並且時常流鼻血,一流就是好幾碗,以至於常年征戰的皇太極,不得不一邊在戰馬上用碗接血,一邊繼續指揮打仗……

過去這一年多來,大清帝國先是從蟄伏走向巔峰,再是從巔峰跌落深淵,然後又從深淵裡艱難地爬出來,其國運之跌宕起伏,簡直猶如過山車一般驚險。讓原本就身體不佳的皇太極,不由得心力交瘁,尤其是在賭上國運的南京大戰之中,更是整個人都差點垮了,只是拼着一股精神才勉強支撐了下來。所以,在皇太極的渾然不覺之間,他已經燒光了自己的生命力,只要一個小小的誘因,就能讓他闔然長逝。

總之,不管怎麼說,大清崇德皇帝皇太極就在準備渡江北上的前夜,毫無徵兆地暴斃於鎮江軍營中。

一時之間,江南清軍各部人心大亂,再也無力北上出征,而誰來繼承皇位更是成了一個大難題。

此時,皇太極共有三個兒子還在世,長子豪格二十六歲,次子葉克舒八歲,幼子碩塞七歲,至於另一個時空歷史上的順治皇帝福臨,眼下根本還沒來得及出生。其中,葉克舒和碩塞兩個小兒子不僅年幼,而且生母的地位較爲卑賤,按照女真人的傳統規矩,是沒有繼承權的。按照這樣算下來,由豪格這個長子繼承皇位,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問題是,豪格跟皇太極的父子關係也不太好,所以皇太極從來沒考慮過把皇位交給他,自然也不會給他鋪路。而豪格本人也是脾氣粗暴,纔能有限,壓服不了各旗權貴。

另一方面,如果按兄終弟及來排,那麼皇位似乎應該交給多爾袞!畢竟大家都還記得,當初努爾哈赤病死之時,就是想要讓多爾袞即位的,只不過被皇太極掀桌子截了胡而已。

更要命的是,真正把持皇太極宮廷的幾位蒙古妃子:哲哲皇后、海蘭珠和大玉兒等人,都沒有生下兒子,並且與豪格關係惡劣。反倒是大玉兒跟多爾袞這個小叔子之間,貌似存着那麼些若有若無的情愫……所以皇太極遺留下來的這些女人們,在這場皇位之爭當中到底會向着誰,恐怕還很難說。

更何況,在大清帝國完全喪失了遼東故土之後,加入這個體系的漢人也開始掌握越來越多的發言權。

隨着各方面的力量相繼攪入這個巨大的漩渦,大清帝國的前途命運也變得愈發晦暗難測。

於是,剛剛藉着征服江南的軍事奇蹟和洗劫江南縉紳的豐厚收穫,被皇太極勉強止住頹勢的大清帝國,又再一次變得人心叵測、風雨飄搖,陷入了一片複雜難言的暗流涌動之中。

另一邊,就在大清崇德皇帝皇太極龍馭歸天的數日之後,跟他幾乎同時成爲九五之尊的那一名老對手,也在一片悽悽慘慘的頹敗氛圍之中,進入了生命的最後時刻……

二月初九日,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在南直隸池州府進入了彌留之際,享年僅二十四歲。

第74章 長眠地底待後生第43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下)第27章 毀滅前夕的平靜(上)第126章 平髡之策(下)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第108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上)第58章 霍格沃茲神術學院(上)第69章 本州治安戰二十七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七第33章 異界城管的悲歌第137章 四方亂雲起(中)二十七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七第41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上)第17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下)小結寒冷黑暗的歐羅巴第35章 碰撞前夕的日常第112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八)第30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中)第146章 核戰默示錄(下)第150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上)第34章 佛門聖地的淘金熱第22章 一個比一個更兇殘第90章 瘋狂動物城(上)第20章 走進印度(中)第61章 大統領の憤怒(中)第1章 這古老而又年輕的世界第3章 穿越北宋的政委第20章 被染紅的列島(上)第67章 南海鐵道紀行(7)十連滿人都要揭竿而起的滿洲國第60章 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下)第12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中)四坑爹的古埃及醫療和商業第24章 星星之火(下)第1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二)第103章 京師大亂鬥(下)第81章 赤道洋之夏(上)場景2穿越到中世紀第163章 三戰終結之時(中)第150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上)第69章 迴歸與終結(中)第176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二)第58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下)第29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中)第26章 哆啦a夢?阿蒙神?(下)第63章 讓核彈來得更猛烈一點吧!第92章 萬里大移民(下)第18章 一炮糜爛數十里第21章 好聚好散(下)第125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中)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第38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下)第18章 野比家的驚悚日常第45章 印鈔票是頭等大事!八建立在糞堆之上的歐洲名城二十三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三第11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上)第58章 這是一進場就要領便當嗎?第27章 小辣椒的大冒險(下)第6章 思維混亂的骨傲天(下)十連滿人都要揭竿而起的滿洲國四宛如猜謎的中世紀歐洲文字第27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中)第103章 新月旗墜落(上)第7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中)第15章 郭仙人的羣嘲第27章 大宋三百勇士第19章 牀主市“三光”計劃第24章 有恃無恐的大反派第2章 穿越者未必總有好運第54章 崩壞吧!歷史!第65章 南海鐵道紀行(五)十一可悲而又可嘆的臺灣皇民第35章 直搗黃龍猶未足第22章 昔蘭尼加殖民地(上)第117章 穿越見鬼去——當穿越者無事可做之時(上)第67章 南海鐵道紀行(7)二是誰在懷念民國時代第98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下)第104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完)第82章 被削人棍是亞神的宿命第18章 野比家的驚悚日常第102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續)第36章 被忽略的前兆第13章 《鋼鐵俠3》開始(上)第86章 蘑菇雲下的地球(上)第102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續)第101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下)第58章 高城沙耶的鬱悶(下)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中)第105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一)第4章 思維混亂的骨傲天(上)第17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下)第23章 從地底出擊第43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下)第104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完)第48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二)第46章 厚臉皮的契丹人第27章 進入《魯濱遜漂流記》(下)第10章 錢的話擠一擠還是有的
第74章 長眠地底待後生第43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下)第27章 毀滅前夕的平靜(上)第126章 平髡之策(下)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第108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上)第58章 霍格沃茲神術學院(上)第69章 本州治安戰二十七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七第33章 異界城管的悲歌第137章 四方亂雲起(中)二十七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七第41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上)第17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下)小結寒冷黑暗的歐羅巴第35章 碰撞前夕的日常第112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八)第30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中)第146章 核戰默示錄(下)第150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上)第34章 佛門聖地的淘金熱第22章 一個比一個更兇殘第90章 瘋狂動物城(上)第20章 走進印度(中)第61章 大統領の憤怒(中)第1章 這古老而又年輕的世界第3章 穿越北宋的政委第20章 被染紅的列島(上)第67章 南海鐵道紀行(7)十連滿人都要揭竿而起的滿洲國第60章 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下)第12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中)四坑爹的古埃及醫療和商業第24章 星星之火(下)第1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二)第103章 京師大亂鬥(下)第81章 赤道洋之夏(上)場景2穿越到中世紀第163章 三戰終結之時(中)第150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上)第69章 迴歸與終結(中)第176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二)第58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下)第29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中)第26章 哆啦a夢?阿蒙神?(下)第63章 讓核彈來得更猛烈一點吧!第92章 萬里大移民(下)第18章 一炮糜爛數十里第21章 好聚好散(下)第125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中)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第38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下)第18章 野比家的驚悚日常第45章 印鈔票是頭等大事!八建立在糞堆之上的歐洲名城二十三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三第11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上)第58章 這是一進場就要領便當嗎?第27章 小辣椒的大冒險(下)第6章 思維混亂的骨傲天(下)十連滿人都要揭竿而起的滿洲國四宛如猜謎的中世紀歐洲文字第27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中)第103章 新月旗墜落(上)第7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中)第15章 郭仙人的羣嘲第27章 大宋三百勇士第19章 牀主市“三光”計劃第24章 有恃無恐的大反派第2章 穿越者未必總有好運第54章 崩壞吧!歷史!第65章 南海鐵道紀行(五)十一可悲而又可嘆的臺灣皇民第35章 直搗黃龍猶未足第22章 昔蘭尼加殖民地(上)第117章 穿越見鬼去——當穿越者無事可做之時(上)第67章 南海鐵道紀行(7)二是誰在懷念民國時代第98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下)第104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完)第82章 被削人棍是亞神的宿命第18章 野比家的驚悚日常第102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續)第36章 被忽略的前兆第13章 《鋼鐵俠3》開始(上)第86章 蘑菇雲下的地球(上)第102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續)第101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下)第58章 高城沙耶的鬱悶(下)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中)第105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一)第4章 思維混亂的骨傲天(上)第17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下)第23章 從地底出擊第43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下)第104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完)第48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二)第46章 厚臉皮的契丹人第27章 進入《魯濱遜漂流記》(下)第10章 錢的話擠一擠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