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南美洲的新年(下)

這是一座五十戶人家的標準移民村落,房子都是標準的東岸制式紅磚青瓦房屋,即左中右三間外加豬圈、柴房、廚房各一間,全都被掩映在鬱鬱蔥蔥的樹叢中。房屋院子裡的葡萄藤,順着編好的蘆葦支架爬滿了大半個圍牆,一些鳥雀不時落在圍牆頂上,嘰嘰喳喳地看着院落外高大筆直的巴拉那松樹、清澈見底的河水、密密麻麻的灌溉水渠、橫平豎直的肥沃稻田以及村內不斷冒起的裊裊炊煙。

這樣一派田園牧歌的鄉村美景,讓在大明看慣了各種動盪流離的徐霞客,彷彿感到了一陣不真實。

時近中午,大家都趕着回去吃午飯,所以當徐霞客等一行人進村的時候,身旁還有幾個幾個扛着鋤頭收工的農民。農民身後則跟着幾個蹦蹦跳跳的小孩,他們手裡提着用樹枝穿着魚鰓的肥魚。這幾條魚體型碩大,大約有五六斤的樣子,即使被人拎在手裡,仍然在奮力掙扎着。不時引起那羣小孩們的一聲驚呼。

在村口的位置,有一名小販拉着裝滿各色貨物的小牛車,高聲吆喝着叫賣。小車上全是一些小到針頭線腦、大到農具鐵皮爐子之類的農村暢銷商品。不時有幾個家庭主婦喊住小販,然後上前挑選貨物。

在家庭主婦們的身後,往往還跟着一兩個小孩,這些小孩瞪着烏溜溜的大眼睛,盯着貨車上那些乾果、肉乾、糖塊、可可粉之類的零食直流口水,一個勁地叫嚷着要買。有的家庭主婦實在煩不過,便照着自家小屁孩的屁股上狠狠揍了兩下,那小孩眨了眨眼睛,然後死命地哭了起來。在哭了半天發現沒人搭理他之後,這小孩便慢慢停止了哭泣。然後他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別的東西吸引走了。

真是天真無邪的幸福日子呢!看着這些小孩子一個個面色紅潤,靈活機敏的樣子,徐霞客不禁有些感傷。就他的認知而言,早在好幾年之前,大明的北方各省就已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生,餓殍盈野。百姓先是爭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剝樹皮吃,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最後腹脹而死。而號稱安樂的江南故鄉,在徐霞客離開之前,也已是饑荒蔓延,騷動不斷,被戰火和苛政毀掉了最後一點繁榮的泡影。

整個大明的孩子,都在飢餓與死亡之間徘徊,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註定不會活到長大的那一天了。不是死於戰場,就是死於疾病和飢餓,又或者被人捉去下鍋煮了。跟眼前的這方海外樂土相比,大明那邊的世道早已是爛透了啊!徐霞客在大明天下走南闖北這麼多年了,自然看過不少這些人間慘劇,早就麻木不堪了,此時驟然看到南美鄉間這些小孩們的快樂童年生活,卻依舊是心中猛地一酸,不勝唏噓。

只是陪同他過來參觀的那位穿越者軍官,可沒有注意到徐霞客的微妙情緒變化,只是徑直地將他們一行人引進了村公所:在這種鄉下小地方,也只有村公所才能一次招待那麼多客人。

跟東岸共和國的絕大部分地方一樣,這裡的村長也是一名退伍軍人,這個淳樸的鄉村漢子雖然退役了幾年,但仍然把當初服役時的軍帽戴在頭上,帽檐上的黃銅五角星在正午的陽光下熠熠生輝。一看見有貴客臨門,村長趕忙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出來迎接,又吩咐他的妻子和老丈人一家煮茶燒菜,款待來客。徐霞客就一邊跟着他在村子裡閒逛,一邊隨口探問村長的生活近況,而村長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原來這位村長也是新來這裡不過一年。他的妻子是一名來自大明山東的莊戶人家女兒,今年剛剛十八歲,在前些年的山東混戰之中不幸家園被燒,生計無着,全家人只得投奔了登州鎮收容難民的救濟營混飯吃,又在那裡認識的當時還沒退役的村長,幾番週轉之下就跟着村長一起來到了東岸共和國的南美本土。

村長的老丈人在大明的時候是個有幾十畝地的小地主,但名義上說是小地主,其實日子過得也相當差。先不說那兵荒馬亂、賦稅重如山的世道,單說那七八十畝旱田,只憑他們一家人就根本忙不過來。尤其是在赤地千里的大災之年裡,就連想要把田地租給別人種,都找不到佃戶。

最後無奈之下,只能把大部分田地拋荒,全家四口人挑了較肥的一半土地種起了小麥。就這樣,等到收穫的時候畝產往往也只有四五十斤,就這還是沒扣除種子的。真是令人沮喪到了極點。

就是這樣可憐的糧食收穫,卻又要一道道的交過各種皇糧賦稅,官府的層層支應,地方大戶、莊頭,鄉里的攤派份子。最後,落到手裡的餘糧即使連糠帶麩,也依然只有緊巴巴的一點點。所以還要蒐集點野菜什麼的混着糠麩吃,不然肯定還不夠餬口的。即使是最好的年景裡,都要指望着全家人都不生病,也沒有其他的意外,才能從牙縫裡省出一點點剩餘來,在年底裡換上幾斤肉,讓全家人打兩頓牙祭。而在平日裡,就只苦巴巴的煮一鍋清湯寡水的雜糧粥來對付了。家裡的男人是頂樑柱和主要勞動力,得把稠的都撈走,而女人孩子就只能刮鍋底的湯水殘渣來騙騙肚子。如果不小心有個頭疼腦熱的病症,被迫借了驢打滾的高利貸,又或是遇上了那些指到誰誰就破家的官派役使。那麼就鐵定只有破產逃亡乞食的一條路可走了。

說來也真是可憐,在進入登州鎮的難民營之前,村長的老丈人一家已經有好幾年沒怎麼吃過飽飯了。

所以來到南美洲之後,這一家子頓時猶如老鼠掉進了米屯,過上了頓頓肚子滾圓的幸福生活:雖然主要還是紅薯玉米和粗麥之類的粗糧,但好歹是正經的糧食了。至於魚肉葷腥更是天天都能上桌。

如此一來,這一大家子人很快就成了鐵桿的“新生活擁護者”,在開荒的工作中也表現得很積極。每日裡帶頭組織村民們打水井、砍大樹、挖溝渠、種糧食,忙得不亦樂乎。而這個移民村莊也被評爲“模範村”,所有移民至少在表面上已經完全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留短髮,剃鬍子,注重衛生等等。目前,來得比較早的一半居民已經人均開墾了至少十畝的荒地,種出了第一批的豆子和瓜薯。而晚來的那些新移民雖然還得吃政府的救濟糧,但多少也開發出了一些菜畦,可見中國人在傳統上都是比較有勞動積極性的。

畢竟整個村莊目前只有五十戶人家,佔地面積有限,所以一行人沒走幾步,就來到了村子的另一端。這裡是一片水波盪漾的清澈小湖,湖邊長着幾株需要五六個人合抱、高達六十米的巴拉那松樹,也有一些低矮的灌木,松樹下還生長着一些二十多米高的巨型蘆葦,當地的瓜拉尼人稱之爲“塔克羅斯”。這些蘆葦既可以造房屋也可以造木筏,非常實用。道路右側湖岸淺水區內也生長着大量的巨型蘆葦,蘆葦叢中不時飛出一羣驚慌失措的野鴨,然後就會看到野鴨屁股後面的蘆葦叢中又鑽出了幾個大呼小叫着的孩子。

“……以前這些孩子們可沒這麼大膽。”村長看了一眼這些追逐着野鴨們的歡樂熊孩子,忍不住笑着對凝神眺望的徐霞客說道:“……當時湖岸邊還住着很多吃人的鱷魚呢!只不過後來都被人驅逐或捕殺乾淨了。現在這裡已經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每當放學之後,就會有一羣孩子們到蘆葦叢中去掏野鴨蛋、抓魚,有些膽子特別大的大孩子,還會去湖對面的樹林裡抓一種毒蛇,那種蛇的肉很鮮美,但抓它們也很危險。”

“……呃,放學?莫非此地也有學校?”徐霞客頓時有些詫異地問道,他在來這裡參觀之前,也打聽過一番歸義堡地區的情況,知道這裡直到去年都還是一片蠻荒之地,想不到如今卻連學校都有了。

“……歸義堡當然有學校了。”村長一臉理所當然地說道,“……只要人口上了一定規模,正式設堡,就會有學校,然後政府就會派個教師過來教。目前歸義堡的學校已經有了兩百八十多個學生,可惜教師連校長在內才五個,數量太少,水平也夠嗆。以後我的兒子一定得要到縣城裡或首都的好學校唸書才行……”

對此,徐霞客不由得連連嘆息,這東岸國人看似粗鄙好殺,實際上對教化還真是挺重視的啊!

以他這一路所見,在這東岸國內,不但成年人都要定期參加什麼夜校學習,這小孩更是每日都要上學,而且還不收錢,真是奇了!無論是農家子弟,還是工匠子弟,抑或是軍戶子弟,這些孩童均能免費唸書識字,堪稱是有教無類,簡直比號稱文化之邦的大明母國,還要更勝一籌。

只是這個“教化”的內容麼,就很讓徐霞客這樣的明朝士人詬病了:居然幾乎不講什麼聖人經典,仁恕之道,反而從小就教導小兒各種戰陣廝殺之術,號稱什麼童子軍云云,簡直是窮兵黷武得猶如妖魔一般……不過,他同樣也不得不承認,大明那一套重文輕武,優待士紳的法子,在東岸國的地盤上恐怕確實是行不通。如果硬要在這等弱肉強食的蠻荒異域之中崇文抑武,就差不多等於是在自殺了。

雖然徐霞客出於自私的本心而言,是很希望東岸國人寧可自殺也要崇文抑武的,但他也知道這種作死的蠢話是說不出口的,所以只是笑着稱讚了幾句,就結束了參觀,迴轉到村公所,準備用飯休息。

此時的村公所內,正傳來一陣陣香味,村長的老婆和小姨子已經施展十八般手段,竭盡全力張羅了一席豐盛的酒餚。徐霞客剛一進屋,就看見桌上放着小火爐,爐上的鐵盆裡咕嚕咕嚕冒着熱氣,奶白的湯上翻滾着青綠的蔥花,香濃的味道,讓他忍不住嚥了咽口水。而跟着徐霞客來的阿貴、王胡等幾個小廝僕役,因爲已經扛了一天的行李,更是早已餓得發慌,每人各自端着個大陶碗,兩眼發光地往沸騰的湯鍋裡瞧。而村長的老婆則一邊往盆裡倒着白蘿蔔片,一邊隨口道:“……莫要着急,再等一會兒才熟哩。”

對於僕人們這副上不了檯面的饞癆鬼模樣,徐霞客頓時就不悅地悶哼了一聲,冷言呵斥起來。

衆僕忽聞老爺發怒,立時大驚,趕忙一擁而上向老爺問好,給老爺打扇擦汗,又端來一隻青花瓷碗伺候老爺吃飯,恰好此時桌上的火鍋也煮好了,徐霞客這才點頭饒過了他們,專心開始用飯。

雖然村長家裡的飯菜不如館子裡精緻,但火候也不差,加上各種配料十足,看着就很誘人。一勺鮮魚羊肉湯,撈上些羊肉和蘿蔔,往碗裡一衝,紅紅的幹辣椒和碧綠的蔥花浮上來,那滋味真是香辣可口。

徐霞客只喝了一口湯,就忍不住在心中讚歎,大熱天吃火鍋喝熱湯,也是一種別有滋味的享受。

至於那幾個僕人,更是早就饞壞了,看着老爺默許,立刻就爭着搶着一個勁兒舀羊肉,堆得滿碗兒冒尖兒了,才端着碗蹲到牆角,大口大口的吞嚥,一邊吃,一邊誇讚:“……好香,好吃。”

看到客人們吃得高興,村長一家也是十分開心,又端出了滋滋流油的香草烤雞,油煎的小魚乾,熱騰騰的蘑菇豆腐白菜湯,還有幾盤不知叫什麼名字的熱帶水果,以及一罈自釀的雜果甜酒。

在主人的一再熱情相勸之下,徐霞客飲了幾杯酸甜的果酒,不由得微醺地想起了南宋詩人陸游的詩句:“……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於是,在半醒半醉之間,他忍不住由衷地舉杯長嘆:“……當今之世,果然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我華夏貴胄有了這片天賜之地,便可以於海外重建華夏社稷,又何愁中原板蕩與災荒?”

當然,關於在數以十萬計的中原移民,一窩蜂來到南美洲的這片“天賜之地”之前,原本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瓜拉尼族印第安人部落,如今又都去了哪裡,則就不足爲外人道了……

由於旅途勞頓,在主人的殷勤招待之下,當晚徐霞客一行人就在村子裡暫時住下歇腳。

然而,當主人已經在涼蓆上鼾聲如雷的時候,阿貴和王胡這兩位跟着徐霞客從浙江紹興一路輾轉而來的挑夫苦力,卻是各自捧着一竹筒的果酒,躺在村公所的乾草堆上想着心事,久久不能成寐。

擡頭望去,院落的外面,此時已是夜色闌珊,時而傳來一陣爆竹噼噼啪啪的炸響,黑漆漆的夜空中,總會炸出一團絢麗的煙花如今已是小年夜了。阿貴如此想着,發現自己對江南水鄉的記憶彷彿已經開始漸漸變得模糊,同時又突然隱約覺得,如果能在這片物產豐饒、生活寬裕的蠻荒異域過完下半輩子,似乎也很不錯:尤其是當他聽說,來到這裡每個移民都能從“髡賊”手裡分到三十畝荒地和一年口糧之後……

然而,作爲一名旅行家的僕人,在擺脫這個身份的桎梏之前,任何安穩的田園生活都只是夢想。

接下來,在過完了這個南美洲的炎熱新年之後,他們很快就要再次啓程出發,跟着徐霞客乘坐海軍的艦船,越過赤道北上加勒比海,見識一番甘蔗種植園的熱帶風光,順路跟大名鼎鼎的加勒比海盜打上幾仗;然後是造訪北美洲的華美共和國,前去泛舟五大湖,瞻仰氣勢磅礴的尼亞加拉大瀑布;接着還要前往盛產黃金和鑽石,但也盛產烈性瘟疫和嗜血黑叔叔的南非共和國,經歷一番驚心動魄的叢林大冒險……

事實上,按照華盟文化部門的計劃,原本還有讓徐霞客訪問歐洲的打算。然而此時歐洲的三十年戰爭打得如火如荼,從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到北歐的丹麥和瑞典,整個基督教世界幾乎都打成了一鍋粥,實在不是適合旅行和觀光的時候。而南邊的地中海也不太平,威尼斯共和國的“海之民”爲了保住從拜占庭帝國遺骸上撕扯下來的東方殖民地,正在跟龐然大物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展開一場空前殘酷而慘烈的漫長消耗戰。孤懸於歐陸之外,暫時還基本保持和平的英國,由於北美殖民地的爭端,最近又跟華盟頗有齷蹉,恐怕未必歡迎來自華盟的客人……所以有關部門只得遺憾地取消了《徐霞客旅歐遊記》的預案。

而作爲替代,徐霞客在離開南非之後,將要沿着昔日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的舊路,先去欣賞馬爾代夫的迷人珊瑚礁,接着依次造訪阿拉伯、波斯和印度這些文明古國,充分品嚐一番阿拉伯烤肉和印度咖喱的滋味。然後還能實現徐霞客多年的夢想,浮光掠影地遊覽一番大明西南方那個盛產寶石和象牙的緬甸國。

至於這趟漫長旅程的尾聲,以及最隆重的精彩劇目,則是傳說中“髡賊”的大本營:澳洲。

在本時空的公元1634年下半年,位於澳洲西南部的華盟首都“中華城”,終於宣告落成了。

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21章 被染紅的列島(中)第4章 從今天起開始當孤兒第56章 後院失火第167章 風中的女王(中)第48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二)第22章 你們外星人真會玩!第136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中)第57章 高城沙耶的鬱悶(上)第50章 日漸奇葩的時代第157章 最後的槍聲(上)第62章 郵輪上的日本(下)第191章 荷蘭人的澳洲異聞錄(上)第114章 來自海上的入侵第167章 風中的女王(中)第40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上)第67章 不如歸去(下)第112章 王美玲女士的遺憾(上)第34章 佛門聖地的淘金熱第35章 東亞戰雲起(下)第26章 桶狹間(下)第16章 悲催的金軍第126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下)第46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續)第16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中)第147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上)第2章 這裡是《復仇者聯盟》第46章 百萬裝逼王(上)第33章 蛙跳戰術(上)第702章 大統領の憤怒(下)第60章 到來與離去(下二)第15章 貓玩人(中)第54章 滿意與失意(上)第103章 京師大亂鬥(下)第14章 喪屍剋星胖虎第160章 南京!南京!(中)第104章 崇禎皇帝的驚駭第16章 活死人黎明(下)第11章 奉旨拆遷第15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上)第159章 最後的槍聲(下)第12章 全球人民喜迎海平面下降?(上)第32章 魯濱遜之死第19章 史塔克家的天外來客第48章 百萬裝逼王(下)第199章 沙漠中的意外來客第49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續)第17章 喵星人的煉獄(上)第16章 悲催的金軍第104章 崇禎皇帝的驚駭第46章 再見仙人同志第57章 把英國變成印度吧!(下)第49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三)第15章 兔娘鬥炎龍第71章 彈指間,萬軍灰飛煙滅(下)第9章 賺錢好辛苦(上)第33章 蛙跳戰術(上)第16章 貓玩人(下)第98章 兔兔女王的野望(下)第42章 日奸們(下)第36章 帝國崩潰的大亂之世(上)第42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下)第24章 星星之火(下)第562章 倉鼠背上的貓騎士第20章 《關於異世界的初步調查報告》(上)第48章 砸鍋賣鐵?第49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三)第55章 滿意與失意(中)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41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上)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16章 初遇兔耳娘第40章 戰俘的復仇第8章 最犀利的嘴炮第7章 貧窮姐妹物語(下)番外八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五第164章 虎丘大會第18章 奇襲江田島(中)第92章 萬里大移民(下)第51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上)第92章 核爆協奏曲第143章 好萊塢的閃光(下)第96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上)第120章 王秋的選擇(上)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32章 點餐好辛苦第58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下)第21章 好聚好散(下)第170章 關於世界大戰的總結報告(上)第47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三梳妝打扮要人命第1章 紐約歡迎你!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14章 貓玩人(上)第106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二)第1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一)七光怪陸離的東方魔都第57章 自作孽不可活(下)第23章 噩夢中的帝國(上)第72章 王秋家的愉悅日常
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21章 被染紅的列島(中)第4章 從今天起開始當孤兒第56章 後院失火第167章 風中的女王(中)第48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二)第22章 你們外星人真會玩!第136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中)第57章 高城沙耶的鬱悶(上)第50章 日漸奇葩的時代第157章 最後的槍聲(上)第62章 郵輪上的日本(下)第191章 荷蘭人的澳洲異聞錄(上)第114章 來自海上的入侵第167章 風中的女王(中)第40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上)第67章 不如歸去(下)第112章 王美玲女士的遺憾(上)第34章 佛門聖地的淘金熱第35章 東亞戰雲起(下)第26章 桶狹間(下)第16章 悲催的金軍第126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下)第46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續)第16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中)第147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上)第2章 這裡是《復仇者聯盟》第46章 百萬裝逼王(上)第33章 蛙跳戰術(上)第702章 大統領の憤怒(下)第60章 到來與離去(下二)第15章 貓玩人(中)第54章 滿意與失意(上)第103章 京師大亂鬥(下)第14章 喪屍剋星胖虎第160章 南京!南京!(中)第104章 崇禎皇帝的驚駭第16章 活死人黎明(下)第11章 奉旨拆遷第15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上)第159章 最後的槍聲(下)第12章 全球人民喜迎海平面下降?(上)第32章 魯濱遜之死第19章 史塔克家的天外來客第48章 百萬裝逼王(下)第199章 沙漠中的意外來客第49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續)第17章 喵星人的煉獄(上)第16章 悲催的金軍第104章 崇禎皇帝的驚駭第46章 再見仙人同志第57章 把英國變成印度吧!(下)第49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三)第15章 兔娘鬥炎龍第71章 彈指間,萬軍灰飛煙滅(下)第9章 賺錢好辛苦(上)第33章 蛙跳戰術(上)第16章 貓玩人(下)第98章 兔兔女王的野望(下)第42章 日奸們(下)第36章 帝國崩潰的大亂之世(上)第42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下)第24章 星星之火(下)第562章 倉鼠背上的貓騎士第20章 《關於異世界的初步調查報告》(上)第48章 砸鍋賣鐵?第49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三)第55章 滿意與失意(中)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41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上)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16章 初遇兔耳娘第40章 戰俘的復仇第8章 最犀利的嘴炮第7章 貧窮姐妹物語(下)番外八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五第164章 虎丘大會第18章 奇襲江田島(中)第92章 萬里大移民(下)第51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上)第92章 核爆協奏曲第143章 好萊塢的閃光(下)第96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上)第120章 王秋的選擇(上)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32章 點餐好辛苦第58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下)第21章 好聚好散(下)第170章 關於世界大戰的總結報告(上)第47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三梳妝打扮要人命第1章 紐約歡迎你!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14章 貓玩人(上)第106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二)第1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一)七光怪陸離的東方魔都第57章 自作孽不可活(下)第23章 噩夢中的帝國(上)第72章 王秋家的愉悅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