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將軍拔劍南天起

邵延神識掃出,這縷神識卻是輕柔之極,自然化入空間,就是結丹修士,恐也難發覺,前方已是行宮,而那股氣息來自行宮西南方的一個偏殿內,上書烽火兩字,邵延神識一下子就找到目標,一位仙風道骨的老年修士正盤坐在殿中,只有煉氣十層修爲,心中一嘆,知道此人肯定是晉王供奉仙師,看來築基無望,便投靠人間大勢力,算是享一場人間富貴。

剛要把神識收回,一睥之間,大殿正中一座法陣,用料卻是修真界低級材料,不過此陣很奇怪,下面與地脈相連,隨地脈波動也是有節奏波動,不是防禦法陣,也不是攻擊法陣,隱隱似與遠方相連,這是什麼法陣,有何用?

邵延並未驚動對方,收回神識。車已到行宮,宴席已擺好,衆人下車,有專職司儀官領衆人入席,林韻柔卻被內侍引入後殿,去見王妃。

宴席之間,賓主盡歡,宴後,邵延諸人被安排在行宮不遠處的國賓驛館內,袁霸直接和鄒楚返回軍營,開始他的從軍生涯。

林韻柔還未回來,在驛館內只有三人,邵延、孤獨鳳和紀湘然,不久,有內侍來見邵延,說林韻柔今天不回驛館,王妃留她在行宮過夜,讓兄妹好好團聚。

紀湘然說道:“想不到清兒妹妹是金枝玉葉!”她一時改不過口來,依然稱林韻柔爲清兒。

“世間繁華在吾輩眼中不過是過眼煙雲,金枝玉葉也好,乞丐也好,吾輩所求卻是最爲貪婪,與天地不朽,王侯將相非豪傑,吾輩纔是真英雄!”邵延見紀湘然感慨,不由說道。

獨孤鳳和紀湘然點頭稱是。邵延想起一事,將自己神識所查說了一遍,問獨孤鳳:“鳳姑娘,你可知那種陣法何用?”邵延自己不認識,但獨孤鳳出身五毒門,作爲中洲大陸十大門派之一,見識並非一般修士可及,說不定知道。

“那種陣法?”獨孤鳳皺眉,在腦海深處翻尋,好一會,可能找到了什麼,“在以前聽一位長輩說過,世間一些大勢力往往建有一種傳訊法陣,能從極遠的地方相互傳送信息,好像是萬象門所開發,只要你有錢,可以從萬象門買到圖紙,只要煉氣修士就可以建造和驅動,並沒有其它用途,一般修真門派可以用飛劍傳書之類法術,根本沒有必要用這種法陣。”

邵延明白了,這是這個世界的無線電臺啊,只要養一個煉氣修士,聯絡方便,現在只限於大勢力,如何進一步推廣,不亞於前世通信網絡,這個世界修士卻沒有這等眼光,不過也沒有心要。

次日一早,先是羅榮真攜夫人韓京娘來訪,夫婦二人先是拜謝邵延的大恩,然後宴請邵延諸人,邵延藉機託羅榮真將自己抄錄諸子之書,如《墨子》、《吳子》、《孫子兵法》等先秦之書刊印天下,順便將自己最後一本遊記刊印,也算完成傳文明於異世的大願,羅榮真看到這厚厚一堆經典,眼睛都綠了,當即應允。

正在談話間,林韻柔回來了,和衆人說些昨晚之事,不外乎親情相認,互相問些多年來的生活情況,晉王想讓林韻柔留下,並封其爲郡主,共享人間富貴,林韻柔堅辭,最後,無奈之下,要林韻柔經常回來看看。

相聚時間不覺,時已近中午,羅榮真已在鎮南關最好的酒樓定下宴席,便請衆人赴宴,衆人隨羅榮真來到天南樓,那一堆書,羅榮真可當是寶貝,不讓下人碰,韓京娘橫了他一眼,柔聲說道:“我來捧吧!”將那一疊捧着,下人們想笑又不敢,邵延諸人也不覺莞爾,幸虧韓京娘非是一般人,不過一個美貌婦人,捧着一堆過頭的書籍,的確顯眼。

樓高三層,第三層已擺好宴席,衆人上樓,韓京娘叫侍者在自己旁邊加了一張凳子,將書放在上面,小心看護。侍者上菜,主人敬酒。

正在此時,衆人聽到晉王的聲音:“傑之,今日請徐先生,居然不通知本王,本王可是不請自來,主人歡迎否?”傑之爲羅榮真的字。楊廣手搖摺扇,一身便服,身邊僅一人,就是賈愛忠。

衆人趕忙見禮,楊廣止住衆人:“我今天不是以正式身份出來,不要拘謹!”羅榮真讓侍者添座,楊廣落座後,衆人落座。

楊廣見韓京娘旁邊一摞書,不禁好奇,問起緣由,得之原因,也不僅笑道:“傑之,好學如君,實這少見;賢如汝妻,世所罕見。”

掉轉頭,對邵延道:“先生此舉功德無量,這些典籍就是上古諸子之書,不知上古究竟幾家,先生能否教孤!”

邵延道:“上古號稱諸子百家,各有其長,然據弘祖所知,聞名者不過道、儒、墨、法、陰陽、名、兵和縱橫幾家,這一堆書中,系弘祖所學諸子,其餘則不知,弘祖曾有願,繼往聖之絕學,故託傑之刊印,行之天下,以現華夏文明之大觀。”

“何謂華夏?”晉王第一次聽說華夏,衆人也是如此。

“華者,花也,萬物生生不息,其精華絢爛於花,世間美麗之極致,蘊章服之美;夏者,四時極盛之季,大地壯美,萬物繁盛之極致,含禮儀之大。故有,入華夏者是爲華夏,出華夏者是爲四夷,孔子曰:‘夷狄之有君,未若諸夏之無’,即此義也。”邵延第一次在異世解釋華夏。

衆人肅然起敬,楊廣道:“先生大願,廣願協助,傑之,此書刊印,本王出資,刊印後給本王送來一套,本王當聆聽先賢教誨。先生,廣在此立誓,如有一日,廣有幸統一天下,當重塑華夏文明,中洲大陸,當名華夏大陸!”晉王在話語中,多次用本名“廣”而不用其他稱呼,可見其慎重和真誠。

此語一出,邵延頓覺體內金丹紫金光華猛然一縮,似乎成一個無窮小的點,又似無所不包,整個人已獨立天地之外,不同於紀湘然她們那種受天地排斥,而就是獨立天地外,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是一種透過層層物質層次,直達其本質的感受,世界奧秘似乎就在眼前,伸手可及,體內三昧真火一剎那間,難以控制石中火的岩漿火馴服了不少,邵延隱隱透過力量,接觸精神的本質,三昧真火又一次大進了一步。邵延知道,自己已是金丹四轉,這是自己當初大願完成後,拋開心靈牽掛後應有景象,此時邵延,雖不能參透世界本質,然而,可以說第一次在境界上真正超越了他所見過任一修士,哪怕是三陽真人,以前邵延以《易經》爲基,可以推算未來,現在,他的心靈甚至能在短時間內瞥見未來,根本不用推算。

這種變化僅僅是瞬間,邵延拱手相謝晉王。雖晉王在場,大家並未拘束,邵延諸人,均爲世外之人,王侯將相,視若糞土,羅榮真,自幼習儒,後又逢邵延傳授法家學術,自有風骨。可以說倒也其樂融融,爲君與臣民之間少有的情況。

邵延在此一留就是一個月,其間楊廣多次召見,問策與他,林韻柔、紀湘然和獨孤鳳相對輕鬆,不過總算領教凡世富貴的滋味,晉王妃及晉王臣屬家眷接連邀請,讓兩人在邵延面前感慨,如此下去,兩人道心都要被紅塵所化。

而袁霸在軍中卻如魚得水,軍中以武爲尊,許多人挑戰袁霸,很少有一合之將,軍中第一勇士名頭落在他頭上,甚至連晉王都驚動了,後隨軍襲擾南苗十來天,更是令南苗聞名而逃,稱之爲霸王,晉王大喜,提爲牙將,領軍百人。

三人曾問邵延,何時離開,邵延神秘地說,一個多月,天下將有大事發生,問他何事,他卻說天機不可泄漏,讓三人恨得牙癢癢的。

這日,晉王又召見邵延,邵延出門前要三人收拾好東西,問爲什麼,他說,離開時間要到了。

偏殿之內,楊廣和下屬及邵延正論天下形勢,邵延忽然嘆了一口氣:“天下大亂正式開始!”

晉王還未反應過來,邵延對晉王道:“殿下,天已無日,是殿下龍騰天下之時!”楊廣一愣,衆人也不知邵延說的什麼意思,楊廣問道:“先生何意?”

不等邵延回答,有內侍急奔而入:“稟吾王,長安政變!皇叔楊玄甫受命伏兵襲宇文成化不成,宇文成化反先下手,皇叔楊玄甫在護衛保護下,連夜逃出長安,宇文成化兵圍皇宮,皇上**昇天,宇文成化稱帝,僞國號大周。”

晉王和屬下頓時全都愣住,大隋就這麼完了!再看邵延,眼色已變,晉王一躬到地:“先生教我,如何處置!”

邵延笑道:“羣龍無首,吉!晉王不是等待此時多年,然,舉大事,必名正言順,執大義,天下方可歸心,當今之時,當借大隋之名,起義師,傳檄天下,爲皇上覆仇,緩稱帝,當除奸佞後,名正言順登大寶。”

衆人稱善,又有內侍來報,晉陽急報,宇文成化令其手下率二萬士卒,攻打晉陽,想取晉陽,得晉王家眷,逼晉王臣服。

衆人變色,因這不少跟隨晉王老臣家屬都在晉國首都晉陽,如果晉陽一失,衆人家屬將落敵手。邵延見晉王臉上喜色一露,後故作垂頭喪氣之樣,心中暗歎,能爲君者,大多數寡恩之人,果不其然。

楊廣必有後手,果然,楊廣道:“諸位,晉陽王宮之內有秘道,雖不能完全保全大家,但各家之中主要之人,可入內,通過秘道轉移附近山中安全之所。來人,令仙師傳訊晉陽。”這是逼衆人與之一心,其家中核心成員等於成爲人質,衆人此時已亂,哪裡還能想到這一點。

楊廣拔出佩劍:“諸位,楊廣在此發誓,誓斬宇文成化老賊,不然如此案!”一劍劈斷案桌。

邵延此時開口道:“各位不要驚慌,晉王得道多助,各位家人自有天佑!”

“徐先生,你精通易理,可是算到無事?”不少人抱一線希望。

“報!”內侍又奔來:“喜訊,喜訊!鐵血丹心盟起五千人馬,紅巾盜兩千鐵騎突然殺出,大破圍困晉陽之軍,此兩股人馬已宣誓效忠晉王!”

衆人喜極而泣,一起轉頭看向邵延,楊廣也望着邵延:“先生,此兩股人馬可是先生布下?”

邵延點頭,楊廣贊曰:“先生真天人也!”

回首對衆道:“諸位,三日後誓師出發!”

;

第164節 毒焰成珠悟長生第319節 幕後有蟲能遺香第314節 萬里乾坤戰不休第38節 論道先天傳大法第324節 莫謂監視人不知第470節 較劍東海碧波上第524節 戰陣安能擋仙人第90節 舊友重逢假虎威第113節 心有希望燈自明第487節 只爲傲慢刀槍見第51節 英雄每出屠狗輩第510節 欲遊三山入祖洲第457節 一語生機當日諾第498節 六百年來功行到第139節 吾今成神牧衆生第296節 青泥盤盤菊水流第539節 化身俱蘆遇妖王第566節 不識魔尊真行爲第99節 此去天南集衆行第329節 聖地今日從容入第350節 青山何處不埋骨第290節 念起擊竹入紅塵第28節 魔劫過後舊友逢第159節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178節 天外一掌明道行第518節 歸去舊友入地仙第213節 弓箭相聯泄影蹤第342節 化神亦是走爲上第559節 論道鎮元說混元第234節 憑誰執掌火棗山第14節 竊得天威煉雷珠第124節 恩將仇報本性貪第35節 金猿獻果話前程第559節 論道鎮元說混元第501節 愛恨相去若幾何第263節 真人動心收重水第587節 相柳出世心各異第449節 勒碑黑竹記滅宗第482節 冥獄大陣收陰魂第64節 成敗得失轉眼間第32節 中有寶樹喚婆娑第152節 靈寶逞威邪寶現第324節 莫謂監視人不知第226節 內心絲毫藏禍端第170節 束手無策訪歧黃第102節 各分東西到天南第551節 斬妖飛刀今又見第557節 盂蘭盆會仙佛聚第374節 王圖霸業夢一場(下)第216節 脫胎換骨已非人第238節 亂墜天花憑何接第300節 只向人間賣青泥第468節 三行今知當自行第558節 笑顏寶圖初顯威第450節 弟子請命探海聖第312節 還虛成就說二途第333節 事了拂衣入另界第574節 歷史僅是勝者書第532節 聖王真種非福澤第416節 美與醜相去若何第238節 亂墜天花憑何接第204節 利害相依誰能免第205節 欲顯聲名擇旁路第342節 化神亦是走爲上第472節 雷神身死靈在骨第287節 窈窕淑女非君逑第426節 一師一徒一傳承第511節 一墜愛河人弱智第441節 風起依蘭事端生第548節 又遇青桑論渺靈第113節 心有希望燈自明第482節 冥獄大陣收陰魂第101節 將軍拔劍南天起第99節 此去天南集衆行第402節 賊聞此名各自逃第229節 不信自然無以明第105節 漫天奇光羣星現第137節 鬥法鬥陣決雌雄第492節 衝突有人打落水第36節 碣石山上定盟約第420節 塵心已去道心發第565節 未釣而至是仙人第314節 萬里乾坤戰不休第480節 北唐城外見陰邪第194節 虎頭蛇尾會盟終第288節 此寶一出天下驚第8節 年後中秋約相逢第118節 靈寶天成收神砂第420節 塵心已去道心發第117節 渡魔入佛煉石鍾第221節 疑生此界五方會第572節 九九歸一魔劫終第585節 苦戀無盡一諾出第269節 駕輕就熟收雙樹第46節 躍虎山上定大計第223節 一箭初出懾衆修第419節 舊患消去新傷復第492節 衝突有人打落水第77節 解惑論法南育門第546節 三劍了卻當年事
第164節 毒焰成珠悟長生第319節 幕後有蟲能遺香第314節 萬里乾坤戰不休第38節 論道先天傳大法第324節 莫謂監視人不知第470節 較劍東海碧波上第524節 戰陣安能擋仙人第90節 舊友重逢假虎威第113節 心有希望燈自明第487節 只爲傲慢刀槍見第51節 英雄每出屠狗輩第510節 欲遊三山入祖洲第457節 一語生機當日諾第498節 六百年來功行到第139節 吾今成神牧衆生第296節 青泥盤盤菊水流第539節 化身俱蘆遇妖王第566節 不識魔尊真行爲第99節 此去天南集衆行第329節 聖地今日從容入第350節 青山何處不埋骨第290節 念起擊竹入紅塵第28節 魔劫過後舊友逢第159節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178節 天外一掌明道行第518節 歸去舊友入地仙第213節 弓箭相聯泄影蹤第342節 化神亦是走爲上第559節 論道鎮元說混元第234節 憑誰執掌火棗山第14節 竊得天威煉雷珠第124節 恩將仇報本性貪第35節 金猿獻果話前程第559節 論道鎮元說混元第501節 愛恨相去若幾何第263節 真人動心收重水第587節 相柳出世心各異第449節 勒碑黑竹記滅宗第482節 冥獄大陣收陰魂第64節 成敗得失轉眼間第32節 中有寶樹喚婆娑第152節 靈寶逞威邪寶現第324節 莫謂監視人不知第226節 內心絲毫藏禍端第170節 束手無策訪歧黃第102節 各分東西到天南第551節 斬妖飛刀今又見第557節 盂蘭盆會仙佛聚第374節 王圖霸業夢一場(下)第216節 脫胎換骨已非人第238節 亂墜天花憑何接第300節 只向人間賣青泥第468節 三行今知當自行第558節 笑顏寶圖初顯威第450節 弟子請命探海聖第312節 還虛成就說二途第333節 事了拂衣入另界第574節 歷史僅是勝者書第532節 聖王真種非福澤第416節 美與醜相去若何第238節 亂墜天花憑何接第204節 利害相依誰能免第205節 欲顯聲名擇旁路第342節 化神亦是走爲上第472節 雷神身死靈在骨第287節 窈窕淑女非君逑第426節 一師一徒一傳承第511節 一墜愛河人弱智第441節 風起依蘭事端生第548節 又遇青桑論渺靈第113節 心有希望燈自明第482節 冥獄大陣收陰魂第101節 將軍拔劍南天起第99節 此去天南集衆行第402節 賊聞此名各自逃第229節 不信自然無以明第105節 漫天奇光羣星現第137節 鬥法鬥陣決雌雄第492節 衝突有人打落水第36節 碣石山上定盟約第420節 塵心已去道心發第565節 未釣而至是仙人第314節 萬里乾坤戰不休第480節 北唐城外見陰邪第194節 虎頭蛇尾會盟終第288節 此寶一出天下驚第8節 年後中秋約相逢第118節 靈寶天成收神砂第420節 塵心已去道心發第117節 渡魔入佛煉石鍾第221節 疑生此界五方會第572節 九九歸一魔劫終第585節 苦戀無盡一諾出第269節 駕輕就熟收雙樹第46節 躍虎山上定大計第223節 一箭初出懾衆修第419節 舊患消去新傷復第492節 衝突有人打落水第77節 解惑論法南育門第546節 三劍了卻當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