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名動京師第一人

邵延師徒剛吃過早飯,就聽到客棧外一陣喧譁,就聽到一個熟悉聲音問道:“請問,徐弘祖先生是否在此?”一陣香風已涌進了客棧,邵延一聽便知來者是誰,擡頭望去,客棧門外停着一部綠絨小轎,柳如是身邊帶着一個丫環走了進來,丫環手上捧着一個盤子,上罩紅布。邵延和林韻柔剛從二樓下來,還未站穩,柳如是已萬福道:“奴家見過先生和清兒小姐。”兩人回禮。

“奴家此來是想請先生寫幾首詩詞,特厚顏來求。”回過頭,對丫環道:“平兒,將潤筆費奉給先生。”

丫環平兒將托盤上的紅布揭開,客棧其他人眼睛一下子亮了,盤中雪亮的銀錠,渾圓珠鏈,價值不菲。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柳如是說道。

“柳小姐,將這些東西收回去吧”

“先生,難道看不起如是?”

邵延道:“我並不缺錢,如果小姐有心的話,那就拿去救濟窮人吧。小姐想要什麼方面的詩詞?”

“先生慈悲,就依先生的主意,平兒,收起吧,回去捐給災民。先生,能否寫些感情相思方面的詞。”柳如是說道。

邵延想了一會,也罷,就讓一些優秀的唐詩宋詞在異界出世吧,旁人早將筆墨紙硯準備好了,邵延提筆,卻是李清照的《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柳如是一邊看,一邊讀,當讀到: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眼中更是異彩閃爍。

邵延又提筆寫下一首,這是李煜的《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一邊走,一邊略有點疑惑問柳如是,怎麼會想起來求詩詞。柳如是一邊欣賞邵延寫的詞,一邊說明原因。

原來,昨晚邵延兩首梅花詞一出,那些樂妓歌女有一大部分是鄧簿通擺宴從各大青樓所請,宴會一結束,回到各大青樓,當然也將邵延所寫詞帶了回去,一傳唱,柳如是便動了心思,她能成爲花魁中第一,不僅是容貌,對其他方面也是不簡單,所以一早便來求詩詞。

邵延聽到此事,也不多說,畢竟還是自己惹出,連寫十來道,終於停筆,讓柳如是看得驚喜連連,本來她只指能得二三首就滿足了,畢竟人的才學有數,不想遇到邵延這個怪胎,一口氣抄襲前世十來首,而且,都是佳作,話又說回來,不是名篇又怎麼會千古流傳。寫完之後,見柳如是看自己眼神如見怪物,眼中全是崇拜,才知道自己做過頭了,心中只得苦笑。

柳如是拜謝後,歡天喜地地走了。時間不長,又一位花魁來求詩詞,邵延不好厚此薄彼,只得依柳如是舊例,一天之間,八大花魁來遍,幾十篇名作傳世,讓徐霞客大名轟動想個京師,這個客棧從此名聲大震,在邵延離開後,這個客棧的老闆乾脆將客棧改名爲:霞客仙居,從那以後,只要是名人雅士,到京都,必住霞客仙居,幸虧世界沒有侵權之說。

次日一早,邵延師徒早早離開客棧,去瀏覽京師,不敢呆在客棧,生怕再來一幫什麼人來求詩。

宰相府中,現年已五十出頭的宰相宇文成化,坐在椅上,旁邊几上放着幾本書,一本《中庸》,一本《大學》,一本《易經》,還有一本是《徐霞客遊記》,在他的下方有兩張椅子,上坐兩人,此兩人爲宇文成化的幕僚,譚玄譚牧之和張峰張舉嶽。

宇文成化正在觀看的是一份手下送來情報,關於一個人,一個近來名動天下的人的資料,此人就是徐弘祖徐霞客,如果邵延在,可以說這份資料基本屬實。

資料開篇寫道:徐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出生家族不明,文武全才,身邊侍女徐清兒,武藝出衆……

這篇情報將徐霞客與躍虎山關係,與原城勢力關係情況基本與事實相符,但對其他情況則不明,不過就此,也讓人驚歎。

宇文成化將手中資料遞給兩人,待兩人看過,宇文成化問道:“你們對這個徐霞客如何評價?”

兩人對望了一眼,譚牧之道:“主上,此子非凡,可稱得上國之大才,躍虎山在此子出現前,名不經傳,而經此子指點,已成邊關第一勢力,整個燕國不如也,更兼其所作所爲依大義,無論誰執掌燕國,皆無由對其動刀兵,唯有以重爵安撫之。又原山原爲草寇,得其策劃,趁代國之亂,取原城,舉保民大義,降周邊,遂成一大勢力,結盟躍虎山,進可取代國,退可守原城,因舉大義,朝廷討伐無名。兩處勢力,實由其子所成,天下目前諸大勢力者,如能得其相助,實可成大業。”

宇文成化轉向張峰,問道:“舉嶽,你的看法呢?”

“主上,依此子手段,可能還布有暗手,他所佈勢力可能還有暗中勢力,不過我們不清楚而已。”張舉嶽只是說出其一種猜想。

“那麼你們說說,他佈下這些勢力的用意是什麼?”宇文成化問這兩位最信任的幕僚。

張峰先開口:“主上,一是如他所說,不忍生民受難,僅是保民,這點我不太相信。還有一種較大的可能是待價而沽,他如認準哪個勢力,以此爲禮,投入其中,必受重用。”

“他會不會注重那些所謂大義?”

“應該不會,從他所行來看,他不是迂腐之人。何況,正如孟子所說:‘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只要取得大勢,他會以保生民爲由,便宜行事,對外來說,他的大節不會有虧。”這次是譚牧之進行分析。

此時,有下人入內,送上一本材料,正是邵延昨日狂抄的詩詞,宇文成化翻看了數首,不由嘆道:“真是大才!”將詩詞遞給二人,二人閱罷,也嘆道:“吾不如也!”

宇文成化安慰道:“詩詞不過小道爾,治國纔是大能。能否將之收於麾下?”

譚牧之道:“主上,目前很難,天下形勢未明,他應該暫時觀望,當時機成熟時,他纔會做出真正的選擇。”

“如果不能拉攏,能否除去?”

“主上,不能,這就是他的真正利害之處,三本經典和一本遊記,使他在天下士子心中已是聖賢一流,誰殺害他必爲天下士子所唾棄,有此,他纔敢天下布子,而不畏懼。”張舉嶽說明理由。

宇文成化沉思了一會,吩咐下去,發出請帖,請徐霞客明日到府上一聚。

相同的事也發生在皇叔楊玄甫的府上,從這一刻起,邵延是真正進入京師的各大勢力眼中,不過作爲許多事件始作俑者邵延,卻和林韻柔在瀏覽京師。

“先生,世俗間的事要比修真界複雜多了,感覺每個人都是費盡心機。”林韻柔想起這兩天來發生的事情。

“是啊,在塵世間,人情世故是個大學問,這兩天,一個度沒把好,才落得今天早早溜出來躲災。不怪有人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邵延感慨道。

“先生,如何做到這一點?”林韻柔好學精神又發揚光大了。

“世事洞明是指對世事的觀察毫無偏差。”邵延回答道。

“先生,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記得《道德經》上如何解釋明和智的?”邵延反問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林韻柔背道。

“是啊,知人易,自知難,因爲知人不涉及自己,只要考察別人的情況,自己則公正;而自知必須先過自己這一關,很難公正,如要知己,則必須先忘己。”邵延解釋道。

“先生,我明白了。”林韻柔恍然。

“那麼,你來說說如何做到世事洞明?”邵延開始考她。

“《道德經》言:‘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正如所言,要做到世事洞明,必須考慮問題時無吾身,簡單說,要做到無我,讓自己以旁觀者身份來看待問題,只有無我,才能全面公正,有我,則必爲我考慮,當然不可能世事洞明。”林韻柔解釋如何做,邵延讚賞地點頭,接道問:“怎麼樣才能人情練達?”

林韻柔思考了一下,說:“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先生在躍虎山說服衆人,在又原山勸說四位將軍,在鐵血丹心盟遊說衆俠,皆以此,雖不同,實以利誘,人情者,不外乎利也,使利益合乎各方,就是人情練達。”

邵延笑道:“雖不中,亦不遠。凡世間事,人皆要利於自己,修行者也是這樣,然而,衆人一起,人皆利於己,必有衝突,人情練達,人皆得其利而控其度而已,不外用名與實調和。”

“先生,這塵世間爭鬥比修士之間複雜多了!”林韻柔發出感慨。

兩人不知不覺中已過鐘樓,過東大街,出了長樂門,這裡長安內城,其九門十二街。兩人出了長樂門,已到長安外城,內城多爲朝廷機構和顯貴人士所居,內城核心爲禁城,就是皇宮所在,一般外人所不能入。外城是商埠酒館,青樓賭場集中之地,平民絕大多數居住於此。

邵延師徒到長安已有幾日,一直未有工夫去躍虎山在京師的商棧,今天正好去一趟,在上一個城市時,就知道了商棧的地址。

兩人來到商棧,掌櫃迎入後堂,問了一下躍虎山情況,因燕國動盪,躍虎山因舉大義,爲國守邊,不少勢力紛紛來投,勢力已達燕國四分之一,劉黑當已成爲躍虎山一位知名猛將,幾次北出劫掠,勇猛無比,好像有神護。

瞭解情況,告辭後,邵延師徒信步而走,不覺到了郊外,青山綠水,兩人塵慮頓消,前方遙遙望去,一所小院前,一樹桃花開得正豔,桃樹下一人正在練劍。

邵延師徒眼力遠勝常人,一眼望去,居然是熟人!

第402節 賊聞此名各自逃第523節 天人諸族非當年第447節 冒名臺上威風逞第499節 今日世間因果了第516節 相遇卻是故鄉人第577節 人心如蜮暗怨生第155節 傳言紛起暗準備第402節 賊聞此名各自逃第302節 禍起畫像女妖至第221節 疑生此界五方會第7節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473節 道高一尺壓死人第294節 鎮龍釘出石龍伏第292節 家有啼兒誰人識第509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370節 一諾而守偏峰會第113節 心有希望燈自明第23節 五陰阻路問天魔第479節 初入南贍遇小貓第235節 持鉢老僧臨岸久第29節 胡編亂造說上古第514節 三山聖境真福地第374節 王圖霸業夢一場(下)第274節 開府諸事先綢繆第597節 清微天中聽大道第560節 九仙山上救劫難第478節 衆知歸一神光現第452節 海聖宮主氣數盡第252節 窺奪寶樹章程定第29節 胡編亂造說上古第526節 殘魂難現當年勇第275節 又聞道君相關事第9節 一身轉戰三千里(上)第202節 今日情斷父子絕第300節 只向人間賣青泥第545節 九宮山中有九仙第432節 莫若歸去臥高樓第429節 曾是天尊座前客第32節 中有寶樹喚婆娑第485節 事從天降戰精怪第97節 烈火漫天煉歸元第410節 有女式微誰來憐第349節 天地靈信聚成器第526節 殘魂難現當年勇第249節 左道旁門應運生第105節 漫天奇光羣星現第334節 妖也奸滑劍出鞘第471節 神仙難逃砂穴災第32節 中有寶樹喚婆娑第491節 功虧一簣因同行第344節 此身當向星空行第89節 倉頡字現異類驚第406節 棺陣攔路望山嘆第368節 四海千山皆拱伏第567節 天魔界中有異端第171節 明白根源東海行第403節 血霧斂處入口現第130節 家人今聚凡塵外第451節 千丈玉虹經天去第85節 爲虎作倀無知輩第101節 將軍拔劍南天起第268節 幕前理明黃萘收第511節 一墜愛河人弱智第591節 地球本是諸世源第257節 化蛇興波水滔天第336節 清福非是誰能享第101節 將軍拔劍南天起第318節 刮地三尺搜洞府第417節 重傷在體說**第129節 天師初臨救聖駕第380節 聽演此界煉屍事第578節 跳出此境爲大羅第189節 道門成勢說道行第133節 波起靈石說因果第365節 極情執劍心無礙第88節 骨質如玉人不識第426節 一師一徒一傳承第288節 此寶一出天下驚第132節 念神的名則神知第77節 解惑論法南育門第262節 巨獸相爭驚衆修第216節 脫胎換骨已非人第350節 青山何處不埋骨第239節 大道不關情多少第412節 式微式微胡不歸第586節 虛無之鄉訪莊周第557節 盂蘭盆會仙佛聚第71節 沿途論術遇郞中第218節 巨力修成神弓開第316節 以己度人慾借勢第85節 爲虎作倀無知輩第217節 今日方明真相出第91節 競拍場中仇怨生第157節 爲了因果到羅夷第301節 扮遊醫小試身手第37節 萬里騰雲爲收徒第52節 易經既出念頭明第347節 聞道翠屏有劍仙第545節 九宮山中有九仙第96節 觀劫峰下渡劫臺
第402節 賊聞此名各自逃第523節 天人諸族非當年第447節 冒名臺上威風逞第499節 今日世間因果了第516節 相遇卻是故鄉人第577節 人心如蜮暗怨生第155節 傳言紛起暗準備第402節 賊聞此名各自逃第302節 禍起畫像女妖至第221節 疑生此界五方會第7節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473節 道高一尺壓死人第294節 鎮龍釘出石龍伏第292節 家有啼兒誰人識第509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370節 一諾而守偏峰會第113節 心有希望燈自明第23節 五陰阻路問天魔第479節 初入南贍遇小貓第235節 持鉢老僧臨岸久第29節 胡編亂造說上古第514節 三山聖境真福地第374節 王圖霸業夢一場(下)第274節 開府諸事先綢繆第597節 清微天中聽大道第560節 九仙山上救劫難第478節 衆知歸一神光現第452節 海聖宮主氣數盡第252節 窺奪寶樹章程定第29節 胡編亂造說上古第526節 殘魂難現當年勇第275節 又聞道君相關事第9節 一身轉戰三千里(上)第202節 今日情斷父子絕第300節 只向人間賣青泥第545節 九宮山中有九仙第432節 莫若歸去臥高樓第429節 曾是天尊座前客第32節 中有寶樹喚婆娑第485節 事從天降戰精怪第97節 烈火漫天煉歸元第410節 有女式微誰來憐第349節 天地靈信聚成器第526節 殘魂難現當年勇第249節 左道旁門應運生第105節 漫天奇光羣星現第334節 妖也奸滑劍出鞘第471節 神仙難逃砂穴災第32節 中有寶樹喚婆娑第491節 功虧一簣因同行第344節 此身當向星空行第89節 倉頡字現異類驚第406節 棺陣攔路望山嘆第368節 四海千山皆拱伏第567節 天魔界中有異端第171節 明白根源東海行第403節 血霧斂處入口現第130節 家人今聚凡塵外第451節 千丈玉虹經天去第85節 爲虎作倀無知輩第101節 將軍拔劍南天起第268節 幕前理明黃萘收第511節 一墜愛河人弱智第591節 地球本是諸世源第257節 化蛇興波水滔天第336節 清福非是誰能享第101節 將軍拔劍南天起第318節 刮地三尺搜洞府第417節 重傷在體說**第129節 天師初臨救聖駕第380節 聽演此界煉屍事第578節 跳出此境爲大羅第189節 道門成勢說道行第133節 波起靈石說因果第365節 極情執劍心無礙第88節 骨質如玉人不識第426節 一師一徒一傳承第288節 此寶一出天下驚第132節 念神的名則神知第77節 解惑論法南育門第262節 巨獸相爭驚衆修第216節 脫胎換骨已非人第350節 青山何處不埋骨第239節 大道不關情多少第412節 式微式微胡不歸第586節 虛無之鄉訪莊周第557節 盂蘭盆會仙佛聚第71節 沿途論術遇郞中第218節 巨力修成神弓開第316節 以己度人慾借勢第85節 爲虎作倀無知輩第217節 今日方明真相出第91節 競拍場中仇怨生第157節 爲了因果到羅夷第301節 扮遊醫小試身手第37節 萬里騰雲爲收徒第52節 易經既出念頭明第347節 聞道翠屏有劍仙第545節 九宮山中有九仙第96節 觀劫峰下渡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