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歡迎國際友人

放眼整個國家,在所有的軍工行業上,幾乎都存在着這樣的現象。

由於國家的經濟開始轉型,以前爲了備戰而興建的大量的軍工廠,都處於產能過剩的階段,現在國家不用那麼多的軍工產品了,這些工廠,沒有了軍隊的訂單,前途就立刻渺茫起來。

一部分的工廠,會破產,倒閉,而另一部分工廠,在領導的大力開拓下,銳意創新,開拓進取,走出來了一條可歌可泣的道路。

132廠,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現在,132廠已經被逼上梁山了,他們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

上級放棄了和馬可尼公司的項目,寧可將之前的定金不要,寧可再給馬可尼公司賠償一部分的損失,也要將這個項目扔掉,而屠老等人,卻一定要堅持走下去,這樣,所有的後果,就都得由他們來背。

這個項目一旦失敗,可以說,很多人的後半生就被葬送掉了,這是冒很大危險的。

但是,爲了祖國的航空事業的進步,他們不害怕這些威脅,循規蹈矩,那隻會止步不前,這個機會如此難得,絕對不能放棄!

幾天之後,來自埃及的代表團,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國內,他們的第一站,就是成都。

整個工廠,都被打掃的乾淨整潔,132廠的大門口,兩邊貼着紅綢布做成的條幅。

歡迎埃及友人蒞臨我廠參觀訪問!

第三世界的國際友人,聯合起來!

在廠門口,謝廠長,屠老等人,都在翹首等待,看着那支車隊,從成都機場接到了客人,直奔己方的工廠而來。

“歡迎,歡迎。”看着車上下來的乘客,兩人迎了上去。

裡面的人,穿着草綠色的制服,爲首的那個,肩膀上還掛着將星,正是這次埃及空軍考察團的領隊,盧薩迪。

“非常高興來到中國。”盧薩迪看着身邊陪伴的三機部的同志,再看着這邊工廠裡面迎接的人羣,後面,那麼多的人都在熱烈地歡迎,讓他感覺到很滿意。

“先請到我們的生產線上參觀。”謝廠長帶着一衆人,直奔戰機生產線。

戰鬥機的生產線,和汽車的生產線不同。

汽車生產線,是流動的,一邊向前走,一邊在各個工位上裝配,而戰鬥機,則是固定的,就呆在廠房的某個位置,然後,所有的零部件,都在這裡進行安裝。

二戰時期,動輒就是上百架的戰機在廠房裡面總裝,這種場面看起來是很壯觀的。

當然,這種生產方式的效率不是最高的,所以到了新世紀,有了戰機脈動生產線的說法,戰鬥機的生產,也可以逐漸流動起來到工位上去加工了。

現在,寬敞乾淨的總裝車間內,至少有二十架的戰機在同時進行裝配,這種規模,讓來訪的約旦客人看的很震撼。

“這種戰機,看起來和米格-21有些不太一樣。”盧薩迪說道。

“是的,先生,這是我們經過改進的型號。”一旁的屠老上來介紹道:“原版的米格-21,最大的缺陷就是它的彈射機構複雜,彈射的成功率很低,所以,我們改進了彈射機構,重新設計了彈射座椅,提高了飛行員的彈射成功率,對空軍來說,飛行員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這句話,說得衆人頻頻點頭,沒錯,原版的米格-21,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它的彈射裝置不可靠。

這裡的殲-7戰機,重點的改進就是這種彈射座椅,但是,中國產的彈射座椅,可靠嗎?

盧薩迪的臉上帶着慎重:“我們進口這種戰機,希望可以換上西方的彈射座椅。比如馬丁-貝克公司的MK10彈射座椅,如何?”

有關到飛行員的生命安全問題,這絕對是個大事,在這件事上,約旦方面相當慎重,在他們的眼裡,中國產的彈射座椅,不管怎麼改進,那也沒有西方的好。

而在這個時代,馬丁-貝克公司的彈射座椅,那絕對是世界先進水平的。

1934年,英國北愛爾蘭的工程師詹姆斯-馬丁爵士和飛行教官瓦倫丁-貝克上尉一拍即合,成立了以他們兩人的姓氏命名的馬丁貝克公司。

馬丁有濃厚的飛行器設計情懷,而貝克則是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在公司成立伊始,馬丁負責設計,而貝克則是馬丁貝克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兼首席試飛員。

馬丁貝克公司從1935年到1946年期間,共研製了7款飛機。還經歷了殘酷的二戰,但是很顯然,他們沒有這個天賦,這些飛機沒有任何一款實現了量產。而且,首席試飛員貝克上尉在試飛第3款馬丁貝克飛機,不幸遭受意外而身亡。

馬丁貝克公司的實際主要收入來源是爲英國噴火式戰鬥機生產裝甲座椅。二戰期間,英國政府部門與馬丁貝克公司商量,問馬丁爵士能不能研製一款能夠在戰鬥機高速飛行過程中將飛行員彈射出座艙的座椅。

馬丁爵士欣然接受了挑戰。實際上,愛動腦筋的馬丁爵士早在1934年就有研製彈射座椅的初步設想了。甚至他一開始就認爲,火藥是比橡皮筋、彈簧和壓縮空氣更好的選擇。

二戰期間,貝克的去世對馬丁的打擊很大。馬丁貝克彈射座椅沒能趕在二戰期間研發完畢。直到1945年,馬丁貝克的首款彈射座纔開始進入試驗階段。

第一次的試飛,就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從那個時候起,他們公司就改變了目標,專門搞彈射座椅了。

而現在,約旦方面提出來的MK10彈射座椅,屬於第二代的彈射座椅了,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兩級彈射機制”。也就是座椅先被機構彈射出來,到達一定高度之後,座椅上的火箭再啓動。

這樣的彈射節奏能夠讓座椅上的火箭在啓動之前先擁有較爲理想的高度和速度,使座椅能夠飛出比較直的上升彈道,以便在極低的飛行高度下仍能讓飛行員獲得安全的開傘高度。

說了半天,簡單來說,那就是它能實現零零彈射,零高度,零速度也能保證彈射成功。

這種座椅的安全性,那當然是好的了,彈射包線比己方的彈射座椅要大,但是,能改嗎?

即使能改,改動量也是相當大的,畢竟,大家還沒有接觸過西方的彈射座椅,根本就不知道技術規範,不知道體積等等。

這要是一改,怕是進度要拖延啊。

第一百二十八章 渦扇-6第二百一十二章 先進性第四百六十五章 老毛子愛喝酒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尾旋第一百四十一章 奉獻第七百九十三章 低速滑跑第六百七十三章 反艦導彈第一百一十章 不斷轉場第三百七十章 奉獻精神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七百四十五章 K-8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等事故第二百九十章 規定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五百七十二章 參觀座艙第二百零三章 技術制勝論第五百三十八章 運八和轟六第七百一十五章 普加喬夫第八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試飛第五百四十一章 空軍護航表演大隊第四百五十七章 先進的導引頭第五百七十八章 和平典範工程啓動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亮劍精神第四百七十六章 打破鐵飯碗第五百一十七章 如魚得水第七百三十七章 眼鏡蛇機動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四百一十七章 事故徵兆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步之遙第六百五十章 殲七E第三百四十章 C-130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管子學問大第四百四十五章 美國人大方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設計師的覺悟第七百三十四章 氣動佈局的先進第七百一十三章 格羅莫夫試飛院第六百八十三章 再次遭受挫折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切都是爲了祖國第四百五十一章 找MBB公司第六百四十二章 座艙蓋飛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飛培訓第二百八十一章 性質確認第三百六十九章 蛻變第一百二十章 殲-9下馬第五百八十九章 雷達要加油第十七章 攔截第一百三十七章 果然是雞肋第六百三十一章 查資料第四百四十四章 1553B數據總線第七百一十二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危險,我先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腳踏實地第五百零二章 手不離杆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一百五十一章 殲-8ACT第八百零六章 殲十首飛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要放辣椒第五百五十四章 航母的威脅第五百一十章 電子系統是不斷髮展的第七百三十六章 進入座艙第四百章 介紹方案第四百五十六章 熱情好客第二百九十章 規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付出太多第一百三十六章 頭頭是道第四十八章 殲-13的誘惑第二百八十八章重逢第五百二十八章 試飛成功第六百二十四章 飛回來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漂亮的渦流第十二章 機會靠自己爭取第二百七十一章 扯皮第三百七十四章 外購和自研第三百六十八章 百分之八十第一百四十章 提親的不少第七百七十六章 尾旋科目我來飛第三百八十九章 回家過年第四百七十八章 當面譏諷第八十章 等待明天(加更,春節快樂)第二百一十七章 明天就試飛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六百一十六章 科學的分析第五百六十章殲-7Ⅲ正在試飛第五百二十二章 還是格魯曼第十一章 宣佈任務第六十章 液壓阻尼器第四百五十二章 喬遷新居第六百零三章 聯合起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米格機的歷史第三百三十五章 殲八2第八百零七章 完美首飛第六百六十五章 奇特的轟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首次聽說太行第五百九十四章 談成第七章 殲-9模型第八百四十四章 幹了一輩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腳踏實地第四百七十九章 去向問題第四百四十一章 利益的碰撞
第一百二十八章 渦扇-6第二百一十二章 先進性第四百六十五章 老毛子愛喝酒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尾旋第一百四十一章 奉獻第七百九十三章 低速滑跑第六百七十三章 反艦導彈第一百一十章 不斷轉場第三百七十章 奉獻精神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七百四十五章 K-8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等事故第二百九十章 規定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五百七十二章 參觀座艙第二百零三章 技術制勝論第五百三十八章 運八和轟六第七百一十五章 普加喬夫第八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試飛第五百四十一章 空軍護航表演大隊第四百五十七章 先進的導引頭第五百七十八章 和平典範工程啓動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亮劍精神第四百七十六章 打破鐵飯碗第五百一十七章 如魚得水第七百三十七章 眼鏡蛇機動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四百一十七章 事故徵兆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步之遙第六百五十章 殲七E第三百四十章 C-130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管子學問大第四百四十五章 美國人大方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設計師的覺悟第七百三十四章 氣動佈局的先進第七百一十三章 格羅莫夫試飛院第六百八十三章 再次遭受挫折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切都是爲了祖國第四百五十一章 找MBB公司第六百四十二章 座艙蓋飛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飛培訓第二百八十一章 性質確認第三百六十九章 蛻變第一百二十章 殲-9下馬第五百八十九章 雷達要加油第十七章 攔截第一百三十七章 果然是雞肋第六百三十一章 查資料第四百四十四章 1553B數據總線第七百一十二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危險,我先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腳踏實地第五百零二章 手不離杆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一百五十一章 殲-8ACT第八百零六章 殲十首飛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要放辣椒第五百五十四章 航母的威脅第五百一十章 電子系統是不斷髮展的第七百三十六章 進入座艙第四百章 介紹方案第四百五十六章 熱情好客第二百九十章 規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付出太多第一百三十六章 頭頭是道第四十八章 殲-13的誘惑第二百八十八章重逢第五百二十八章 試飛成功第六百二十四章 飛回來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漂亮的渦流第十二章 機會靠自己爭取第二百七十一章 扯皮第三百七十四章 外購和自研第三百六十八章 百分之八十第一百四十章 提親的不少第七百七十六章 尾旋科目我來飛第三百八十九章 回家過年第四百七十八章 當面譏諷第八十章 等待明天(加更,春節快樂)第二百一十七章 明天就試飛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六百一十六章 科學的分析第五百六十章殲-7Ⅲ正在試飛第五百二十二章 還是格魯曼第十一章 宣佈任務第六十章 液壓阻尼器第四百五十二章 喬遷新居第六百零三章 聯合起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米格機的歷史第三百三十五章 殲八2第八百零七章 完美首飛第六百六十五章 奇特的轟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首次聽說太行第五百九十四章 談成第七章 殲-9模型第八百四十四章 幹了一輩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腳踏實地第四百七十九章 去向問題第四百四十一章 利益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