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落後

“我們引進了專門的數控機牀。”172廠的一名跟着的專家說道:“這個起落架的加工,的確是個難題,如果精度不夠高,就容易漏油,對我們的這款殲轟七來說,由於重量大,如果起落架的強度不夠,也容易在降落的時候出問題。”

一般來說,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都是比最大降落重量要大的,因爲飛機起飛就決定於升力,升力夠了就能飛起來,但是飛機降落的時候,主要就得看起落架的承受能力了,如果起落架不夠強的話,那根本就承受不住降落的衝擊力,在降落的時候,設計的重量就要小一些,當然,掛着炸彈也沒事,只要油料消耗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如果沒夠的話,那就在天上多飛幾圈,甚至有空中放油開關啊。

起落架的加工是很專業的問題的,秦風是聽不懂他們說具體的細節的,什麼車刀用多大,加工的時候夾具如何放置等等,秦風繼續打量着這架高大威猛的戰機,這個時候又發現了一個細節。

這架飛機的機翼上,居然還有翼刀!

翼刀是米格機常見的結構,在機翼的上端,縱置放置,就像是一把刀一般。它的作用,就是阻礙氣流的分離。

隨着戰鬥機速度的不斷增加,就會出現一種特殊的現象,在翼尖處出現氣流分離,這個時候,飛機的可操控性能就會下降,是極其危險的。

爲了控制這種情況,就需要在機翼的上方,把氣流給阻止住,這就是翼刀了,雖然簡單,但是相當的實用的。

不過呢,已經落後了。

除了翼刀之外,另一個就是腹鰭了,這些都是其他國家的先進戰機已經去掉的東西了,而在國內,爲了保險起見,還是加上了。

看看現在的先進的三代機,有那種還用翼刀啊!人家都是簡單的切尖三角翼的結構了,己方在空氣動力學上的差距,也是很大的啊。

秦風也是在心中暗暗地感嘆。

“其實,如果採用了邊條翼的話,這翼刀最好就別加了,現在還是常規佈局,加上是沒問題的。”一旁的屠老也開始評定這種產物的優劣了。

如果是邊條翼佈局的話,雖然翼刀可以推遲翼尖失速,同時也可以減輕大迎角有側滑時的不對稱渦破裂現象,有利於飛機保持橫側安定性,但是翼刀同時也促使前緣渦提早破裂。

渦流提前破裂了,就減小了升力係數和失速迎角,同時也減弱了邊條佈局的俯仰力矩上仰問題,所以到了後期的三代機,幾乎沒有用翼刀了,這玩意兒就是累贅了。

大家對這這架飛機,評頭論足,而此時,陳老已經走到了秦風的跟前,拍着他的肩膀說道:“怎麼樣,小夥子,對我們這架飛機滿意嗎?”

雖然有翼刀,有腹鰭,但是這種兩側進氣,小三點起落架的戰機,依舊代表了國內軍機研發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它的發動機,就更是讓人感嘆了,是國產戰機的第一款渦扇發動機啊。

“是啊,我真期待這種戰機能夠儘早地進行試飛。”秦風說道:“我們的海軍,急需現代化的機羣啊。”

這款戰機是給海軍研發的,它現在的使命就是在機翼下面吊掛鷹擊81系列反艦導彈,用來攻擊敵人的軍艦,在前幾年的馬島戰爭中,超級軍旗和飛魚的組合給了海軍很大的震撼,也才讓這個項目最終起死回生了。

“那麼,來飛我們這款戰機,如何?”陳老向秦風發出了邀請,在知道了秦風的身份之後,這幾乎就是必然的了,大家都希望拉攏一個優秀的試飛員過來,秦風這種飛過多種機型的試飛員,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啊!

“我盡力,如果可以的話。”秦風同意了。

不管如何,這畢竟是國內第一款的渦扇發動機驅動的戰機啊!

秦風望着這架飛機,定定地出神,突然又想起了什麼:“這裡好像還在總裝轟六吧?我可以去看看轟六嗎?”

戰鬥機部隊中,秦風幾乎沒怎麼和轟炸機有交集,這次既然來了,當然是希望可以去看看轟六的。

當然,秦風去看轟六,還有另一個目的,上次他們討論過的,想要做空中加油機,轟六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啊。

“好啊,穿過這邊的總裝廠,那邊就是了。”172廠的一名負責人說道,帶着一行人,去看轟炸機了。

轟六現在也算是空軍的一種常備武器,雖然年產量不高,但是一直都在穩步生產之中,而當秦風走進這裡的加工廠的時候,頓時就感嘆了一聲:“這轟炸機的生產車間,果然夠大啊!”

132廠是生產殲七的,秦風也多次地在廠子裡穿梭,對戰機的生產早就熟悉了,一個個的組裝臺,各種零部件不斷地組裝上去,每架飛機可能要呆幾個月才能裝齊全。

而現在呢,轟六也是這樣的生產方式,但是相比殲七的廠房,這裡要大得多了,畢竟轟六自己的體型就要大很多。

而此時,在巨大的廠房內,幾乎有十架左右的轟六都在同時組裝之中。

“這幾架的轟六,是賣給約旦的。正是因爲有了這批對外軍售的項目,我們廠子纔算是緩過來了一口氣,在咱們整個航空系統裡,大家都羨慕132廠啊,聽說你們去年發的年終福利,就讓其他人羨慕啊。”負責人感嘆地說道。

賣給約旦?秦風用詫異的目光望着對方,於是,對方繼續說道:“當然了,約旦沒有使用轟炸機的需求,我們的這批轟炸機,僅僅是通過約旦轉手而已,真正的用戶,是他們的鄰國,其實,這還是從你們出售約旦的殲七戰機上找到的靈感啊。”

出售給鄰國?秦風腦子裡出現了一張地圖,跟着就反應過來了,原來是給那個國家的啊!

還真得感謝這場戰爭,養活了國內很多的軍工企業啊,否則在八十年代,很多軍工廠都是艱難度日的,現在居然出現了一個小陽春。

第三百九十四章 海軍的要求第八百二十九章 近距格鬥第三百九十八章 機翼必須改第一百四十八章 肯定是它的問題第七百七十八章 互聯網第五百五十六章 殲轟七樣機第八百零七章 完美首飛第三百一十七章 微波暗室第七百一十五章 普加喬夫第七百一十四章 蘇27K第六百四十一章 座艙失壓第六百零四章 設備升級第一百八十章 測彈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搶風頭第六十八章 走出國門第三百三十六章 殲八的發動機第六百零四章 設備升級第八百四十六章 梟龍01號第二百八十七章 迫降河牀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才飛行員第四十七章 邀請飛殲-8第六百四十一章 座艙失壓第四百八十六章 海選試飛員(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次轉向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裝艦載機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脈衝頻率模式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酒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一百三十七章 果然是雞肋第六百三十章 兒子的飛機第二百一十四章 前往法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半噸重的勳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的專業組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國航空第三百七十一章 祖國的未來第七百九十三章 低速滑跑第四百五十七章 先進的導引頭第五百八十九章 雷達要加油第六百二十四章 飛回來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想辦法留住第四百六十五章 老毛子愛喝酒第五百六十八章 迎接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八百二十五章 轉場第四百五十八章 歐洲聯合戰鬥機第八百三十八章 最大盤旋過載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四百七十一章 牽制第六百九十四章 新頭盔第一百零三章 乘勝追擊第一百二十章 殲-9下馬第五百九十章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二百八十四章 空中撞擊第三十九章 圓滿結束第五百七十八章 和平典範工程啓動第七百六十九章 國土防空第五百零六章 計算機輔助設計第八百三十一章 渾身解數第八百七十三章 英烈山第三十六章 倒飛尾旋第四百四十二章 體系的區別第七百二十二章 還有問題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磁權第四十八章 殲-13的誘惑第八百一十八章 2加1第二百七十六章 機動性比最大速度更重要第八百一十七章 艙門掉落第七百零九章 蘇維埃特色第二百零三章 技術制勝論第六百二十二章 燃料箱漏油第八百四十章 年輕一代第五百七十五章 博物館參觀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算造摩托第四百零二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十二章 機會靠自己爭取第七百八十章 培訓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次攔截第五百二十一章 準備首飛第四百一十三 即將首飛第五百八十六章 標準不統一第七十七章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第十七章 攔截第三百六十三章 和新殲對比第六百四十三章 堅持飛回去第七百六十五章 集結能力第六百一十九章 奮鬥的青春第三百一十一章 禮輕情意重第三百二十九章 亮劍精神第五百三十三章 高低壓不匹配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朋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阿斯派德第三百八十五章 奮鬥纔有希望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此砍價第三百七十一章 祖國的未來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才飛行員第三百七十八章 殲-7M改裝建議書
第三百九十四章 海軍的要求第八百二十九章 近距格鬥第三百九十八章 機翼必須改第一百四十八章 肯定是它的問題第七百七十八章 互聯網第五百五十六章 殲轟七樣機第八百零七章 完美首飛第三百一十七章 微波暗室第七百一十五章 普加喬夫第七百一十四章 蘇27K第六百四十一章 座艙失壓第六百零四章 設備升級第一百八十章 測彈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搶風頭第六十八章 走出國門第三百三十六章 殲八的發動機第六百零四章 設備升級第八百四十六章 梟龍01號第二百八十七章 迫降河牀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才飛行員第四十七章 邀請飛殲-8第六百四十一章 座艙失壓第四百八十六章 海選試飛員(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次轉向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裝艦載機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脈衝頻率模式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酒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一百三十七章 果然是雞肋第六百三十章 兒子的飛機第二百一十四章 前往法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半噸重的勳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的專業組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國航空第三百七十一章 祖國的未來第七百九十三章 低速滑跑第四百五十七章 先進的導引頭第五百八十九章 雷達要加油第六百二十四章 飛回來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想辦法留住第四百六十五章 老毛子愛喝酒第五百六十八章 迎接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八百二十五章 轉場第四百五十八章 歐洲聯合戰鬥機第八百三十八章 最大盤旋過載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四百七十一章 牽制第六百九十四章 新頭盔第一百零三章 乘勝追擊第一百二十章 殲-9下馬第五百九十章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二百八十四章 空中撞擊第三十九章 圓滿結束第五百七十八章 和平典範工程啓動第七百六十九章 國土防空第五百零六章 計算機輔助設計第八百三十一章 渾身解數第八百七十三章 英烈山第三十六章 倒飛尾旋第四百四十二章 體系的區別第七百二十二章 還有問題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磁權第四十八章 殲-13的誘惑第八百一十八章 2加1第二百七十六章 機動性比最大速度更重要第八百一十七章 艙門掉落第七百零九章 蘇維埃特色第二百零三章 技術制勝論第六百二十二章 燃料箱漏油第八百四十章 年輕一代第五百七十五章 博物館參觀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算造摩托第四百零二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十二章 機會靠自己爭取第七百八十章 培訓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次攔截第五百二十一章 準備首飛第四百一十三 即將首飛第五百八十六章 標準不統一第七十七章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第十七章 攔截第三百六十三章 和新殲對比第六百四十三章 堅持飛回去第七百六十五章 集結能力第六百一十九章 奮鬥的青春第三百一十一章 禮輕情意重第三百二十九章 亮劍精神第五百三十三章 高低壓不匹配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朋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阿斯派德第三百八十五章 奮鬥纔有希望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此砍價第三百七十一章 祖國的未來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才飛行員第三百七十八章 殲-7M改裝建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