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雷達的落後

“這款雷達,就是我們國內先進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別利亞科夫開始給大家解釋了,米格29戰鬥機的先進,當然是離不開火控系統的,這款火控系統,也絕對是創時代的。

“這款雷達在對付戰鬥機大小的目標的時候,搜索距離可以達到80公里,具備下視下射能力,除了雷達有各種的工作模式之外,它還可以與頭盔瞄準具,OEPS29光電系統協同合作,一起鎖定目標,在遠距離上,使用雷達和光電系統,可以根據空域的晴朗程度,電磁干擾成都來選擇,兩者都可以互爲替補和備份的。”別利亞科夫繼續說道:“當近距離格鬥的時候,頭盔瞄準具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他在說這些的時候,是很得意的,沒錯,頭盔瞄準具,光電系統,這些都是蘇聯發明出來的!

當然,其中也有很多的無奈,因爲在電磁權方面,西方始終是牢牢掌控着的,他們的戰機在研發的時候,就必須要在複雜的電磁干擾的情況下作戰,在這種時候,當雷達受到干擾的情況下,用什麼呢?

他們已經有了備份的選擇,哪怕是被幹擾了,也不用害怕,照樣可以展開攻擊!

而西方世界呢,則是繼續在雷達上深耕,你干擾我,我的雷達性能再提高抗干擾能力,這不就夠了?

“而且,它還能夠同時跟蹤十個目標,並且對其中一個目標進行攻擊。”

這麼說來,這種雷達的技術是夠先進的了,雖然探測的距離都不到一百公里,但是畢竟是受到機頭的限制的,就那麼大的空間,機頭的雷達天線直徑不夠大,那搜索距離必然會受到影響。

如果沒有在西方看過,大家一定會認爲這種雷達很先進了,但是現在,看着前面那墨綠色的罩子,大家心中就有很多疑問了。

去西方,看到的雷達,後面是設備,前面是平板縫隙天線,可以看到一個平板,而這裡呢,後面的設備,體積明顯龐大,這就不用多說了,前面的天線,是向外凸出的,倒像是在上面扣了個鍋蓋一般,所以,這種雷達,也就呼之欲出了。

“它沒有采用平板縫隙雷達天線?”秦風問道。

這麼一問,在場的米高揚設計局的人的臉上,都有些異樣,這個,和我們無關,我們是研究戰機的,負責雷達項目的,是其他的設計所。

平板縫隙雷達天線,有那麼容易的嗎?對蘇聯來說,精密加工一直就是個難題,爲了加工潛艇的螺旋槳,他們還是花費高額的資金,從日本購買了幾臺多軸聯動的數控機牀回來的,而現在要加工這種平板縫隙天線,還需要新的設備,這些設備都是巴統禁止輸出的,蘇聯自己也搞不出來,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加工。

米格29作爲一款低檔機,在設計的時候,壓根就沒有考慮過,本來用的就是這種倒卡天線,計劃實用平板縫隙雷達天線的,那是蘇27,結果,國內搞了好幾年,都無法突破,被迫重新實用米格29戰機的雷達的放大版,給蘇27用了,這也導致了一個結果,就是超重,米格29的雷達,就已經超過五百千克了,而蘇27的雷達,整體重量接近一噸!這當然也是因爲它的散熱需要。

其實,在機載火控雷達方面,國內甚至已經趕上並且超過了蘇聯,國內自己加工的平板縫隙雷達天線,已經可以使用了,不像蘇聯這裡,自己根本就加工不出來,而國內的電子設備,也已經超過了蘇聯,在後面那體積巨大的設備艙裡面,大部分用的都是晶體管,集成電路很少。

當大家看到雷達的時候,其實還有很多心思的,畢竟國內的戰機也是缺乏雷達的,比如說正在研究的十號工程,機頭大小看起來,和米格29就差不多,那麼,既然來了,有沒有可能引進米格29的雷達裝在十號工程上?

這個雷達,如果縮小了體積,能不能給超七用?

而現在,當看到它採用的是落後的倒卡天線的時候,就知道,這一切都沒有可能,大家必須要瞄準平板縫隙天線,不可能再走退路了。

西方的雷達設備,體積小巧,功能多樣,而且,很多的電路板都是抽插設計的,相當方便換裝,但是米格29的雷達就不同了,看那個樣子,每次保養,怕是都得抽出來吧?

尤其是那個雷達天線,前面是圓柱體,其實裡面是空的,倒卡天線,是把以前的鍋蓋天線倒扣過來的,最前面的那個,就是天線,倒扣過來,它是不動的,而這墨綠色的部分裡面,是空的,那裡有饋源,通過轉動來改變掃描方向。

這種他們嘴裡的先進雷達,己方還真看不上啊。

雖然在對方的嘴裡,各種性能很先進,實際上,在蘇聯空軍的使用中,各種數據都是縮水的,除了距離更近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俯視的時候,隨着距離與地面回波的增加,回波衰減十分嚴重,對抗電子干擾的能力也不好。所以,這架飛機雖然能夠攜帶R27導彈進行視距外的攻擊,但是實際上,它最主要的任務,還是近距離的格鬥,這也是完全不符合中國空軍的作戰需求的。

在場的人都在心裡默默地感覺到遺憾,這款飛機,真的不適合啊。

132廠和611所,已經合併成爲了一家公司,屠老這次就是代表成飛公司來的,但是,宋老並沒有到。

對宋老的缺席,大家心中是明白的,空軍一旦引進蘇聯的戰機,對十號工程的衝擊肯定是最大的,宋老不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們這樣想,當然就是錯怪宋老了,宋老此時,正在帶着大家爲十號工程建造原型機而奮戰,根本就抽不出時間來,如果讓他來的話,也是浪費時間,因爲這種雷達,他真的看不上,他在等着國內的14所,14所研究的機載雷達,一定不會讓他失望的。

第二百零九章 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的打法第三百九十七章 水泥航母第六百九十七章 飛往蘇聯第三百八十一章 殲-7CP第四百五十一章 找MBB公司第六百二十四章 飛回來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果然夠意思(求月票)第七百零一章 帶着黑煙起飛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夠長第四百七十九章 去向問題第三十七章 尾旋改出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造樣機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裝艦載機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六百四十六章 改革第一百三十章 啓動問題完了是喘振第八百三十二章 總結第五十六章 別想給我扣屎盆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水泥航母第三百四十七章 套住就意味着擊落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第五十五章 舵面正常第一百章 當然是咱們自己幹第一百零五章 把它幹下來第八百五十三章 需要預警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推力發動機的發展道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K-8第四十章 貓捉老鼠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先起飛第二百八十一章 性質確認第一百四十八章 肯定是它的問題第六百一十六章 科學的分析第二百零二章 我可以要這個模型嗎?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二十二章 不辱使命第二十五章 一週七天的時間安排第二百九十七章 首提太行第一百八十章 測彈道第三十九章 圓滿結束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六百零五章 一點點的進步第二百三十章 放鬆放鬆第四十六章 平淡無奇第八百二十二章 抱來的和親生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掛能力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術問題如何解決第六百四十章 座艙蓋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爾試飛基地第五百七十章 表演開始第四十八章 殲-13的誘惑第二百三十七章 各種模式第六百八十六章 爭口氣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絲的興奮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六十一章 誰來背責任(加更)第七百三十五章 跨進座艙第二百三十三章 民族強大的自信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百零一章 逼着自己學習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七百九十二章 辦法比困難多第七百六十章 看得更遠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賓卡基地第五百五十七章 落後第九十五章 可以承受第八百二十五章 轉場第六百三十四章 偶遇A彈第二十二章 不辱使命第七百四十六章 教練機的發動機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接成功第二百三十九章 體系的問題第五百三十八章 運八和轟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電子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走過艱難的道路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資料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九章 試飛員和設計師第一百二十三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四百六十三章 米格-23MLD第七百九十四章 跑偏第六百一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四百九十四章 戰機適應飛行員第一百五十八章 又一個平安符第四百八十六章 海選試飛員(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打破鐵飯碗第一百七十六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六百一十九章 奮鬥的青春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等事故第八百五十九章 談改款第七百一十一章 中央流體院第六百三十四章 偶遇A彈第八百三十九章 看兒子第七百九十二章 辦法比困難多第一百九十一章 都聽呆了第十九章 飛行品質第七百三十九章 掛載的導彈第八百三十二章 總結第六百五十七章 衝擊
第二百零九章 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的打法第三百九十七章 水泥航母第六百九十七章 飛往蘇聯第三百八十一章 殲-7CP第四百五十一章 找MBB公司第六百二十四章 飛回來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果然夠意思(求月票)第七百零一章 帶着黑煙起飛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夠長第四百七十九章 去向問題第三十七章 尾旋改出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造樣機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裝艦載機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六百四十六章 改革第一百三十章 啓動問題完了是喘振第八百三十二章 總結第五十六章 別想給我扣屎盆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水泥航母第三百四十七章 套住就意味着擊落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第五十五章 舵面正常第一百章 當然是咱們自己幹第一百零五章 把它幹下來第八百五十三章 需要預警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推力發動機的發展道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K-8第四十章 貓捉老鼠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先起飛第二百八十一章 性質確認第一百四十八章 肯定是它的問題第六百一十六章 科學的分析第二百零二章 我可以要這個模型嗎?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二十二章 不辱使命第二十五章 一週七天的時間安排第二百九十七章 首提太行第一百八十章 測彈道第三十九章 圓滿結束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六百零五章 一點點的進步第二百三十章 放鬆放鬆第四十六章 平淡無奇第八百二十二章 抱來的和親生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掛能力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術問題如何解決第六百四十章 座艙蓋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爾試飛基地第五百七十章 表演開始第四十八章 殲-13的誘惑第二百三十七章 各種模式第六百八十六章 爭口氣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絲的興奮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六十一章 誰來背責任(加更)第七百三十五章 跨進座艙第二百三十三章 民族強大的自信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百零一章 逼着自己學習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七百九十二章 辦法比困難多第七百六十章 看得更遠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賓卡基地第五百五十七章 落後第九十五章 可以承受第八百二十五章 轉場第六百三十四章 偶遇A彈第二十二章 不辱使命第七百四十六章 教練機的發動機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接成功第二百三十九章 體系的問題第五百三十八章 運八和轟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電子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走過艱難的道路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資料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九章 試飛員和設計師第一百二十三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四百六十三章 米格-23MLD第七百九十四章 跑偏第六百一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四百九十四章 戰機適應飛行員第一百五十八章 又一個平安符第四百八十六章 海選試飛員(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打破鐵飯碗第一百七十六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六百一十九章 奮鬥的青春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等事故第八百五十九章 談改款第七百一十一章 中央流體院第六百三十四章 偶遇A彈第八百三十九章 看兒子第七百九十二章 辦法比困難多第一百九十一章 都聽呆了第十九章 飛行品質第七百三十九章 掛載的導彈第八百三十二章 總結第六百五十七章 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