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茂剛把酸得人直皺眉的酸奶嚥下去,手機就在沙漠特有的乾燥空氣裡震動起來。
屏幕上“小姑姑“三個字跳得歡快,他對着庫爾班老爺子做了個無奈的鬼臉,接起電話時聲音還帶着點被酸到的沙啞:
“小姑,這會兒打電話,是我媽又唸叨我沒帶夠秋褲?“
電話那頭傳來葉嵐清脆的笑聲,背景裡隱約有文件翻動的沙沙聲:
“你媽剛把你去年忘在家裡的衝鋒衣寄走了,順帶塞了兩包冰糖——”
“知道你嫌庫爾班老爺子的酸奶太酸。說正事,昨天中組部的同志來單位了,跟我聊了快倆小時。“
葉茂的心猛地一跳,腳下的沙礫似乎都燙了起來。
他下意識看向遠處光伏板陣列反射的晨光,那些藍色板面上流動的光斑,像極了多年前父親實驗室裡晃動的培養皿光芒。
“是不是項目出了什麼問題?“
“出問題?你小子是裝傻還是真不知道自己幹了多大事?“
葉雨季的聲音陡然拔高,又很快壓下去,帶着抑制不住的激動:
“你負責的'光伏治沙+立體種植'項目,被寫進了今年的一號文件!上級的同志說,要給你加擔子。“
葉茂的手指無意識地摳着衝鋒衣上的拉鍊,金屬扣硌得指腹生疼。
他想起三個月前大佬考察時,蹲在光伏板下的沙棗苗前說的話:
“治沙不是簡單種幾棵樹,是要讓沙漠里長出金疙瘩,讓老百姓的日子比沙棗還甜。“
當時他就站在旁邊,看着大佬指尖撫過沙棗葉上的絨毛,那絨毛上還沾着清晨的露水。
“小姑,我現在挺好的“
他想說自己更想守着這片剛泛綠的沙漠,話沒說完就被葉嵐打斷:
“好什麼好?上週北疆軍區的同志跟我念叨,說你爲了趕工期,在沙塵暴裡守了三天三夜,差點把肺咳出來。這次的任命,是組織上經過通盤考慮的——“
一陣風沙忽然捲過,葉茂不得不側過臉,手機裡的聲音斷斷續續:
“.高層新設了鄉村振興與生態戰略部,部務委員,副部級.下個月報到。“
掛了電話,葉茂站在原地沒動。庫爾班老爺子不知什麼時候湊了過來,手裡拿着個曬得半乾的沙棗,粗糙的手掌在他胳膊上拍了拍:
“阿達西,是好事吧?看你的臉,像剛澆了水的紅柳。“
葉茂把沙棗塞進嘴裡,甜澀的汁水順着喉嚨往下滑。
他想起幾年前剛到沙漠時,這裡的風裹着沙礫打在臉上,像無數小刀子在割。
現在光伏板組成的屏障擋住了風沙,板下的苜蓿草能沒過腳踝,去年引進的寧夏灘羊在草叢裡甩着尾巴,遠處的移民新村飄起了炊煙。
“老爺子,我可能要走了。“葉茂的聲音有點發悶。
庫爾班老爺子的手頓了頓,隨即把皮囊裡的酸奶往他懷裡塞:
“走?去哪裡?是不是嫌棄我們的酸奶太酸?“
他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慌張,像個怕被拋棄的孩子。
葉茂忽然想起第一次見到老爺子時,他守着被沙埋了一半的土坯房不肯走,說那是他爺爺蓋的。
後來項目組幫他在新村蓋了磚房,帶太陽能的那種,他卻每天揣着家門鑰匙,拄着柺杖往老房子的方向挪,說是要去看看地基還在不在。
“不是走,是去別的地方幹活。“
葉茂蹲下來,看着老爺子膝頭磨得發亮的柺杖,那柺杖是用胡楊木做的,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年輪。
“就像你兒子去縣城開農資店,還是在爲這片土地忙活。“
老爺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忽然從懷裡掏出個布包,一層層打開,裡面是顆裹着紅布的種子。
“這是我爺爺當年從關內帶來的糜子種,埋在沙裡三十年,去年被你們的挖機翻出來,居然還能發芽。“
他把種子塞進葉茂手心,“帶到新地方去,要是那邊的土不好,就把它埋在花盆裡。“
葉茂握緊那顆溫熱的種子,忽然覺得眼眶發燙。他想起父親說過,軍墾城的第一代人,行李裡別的可以不帶,唯獨種子袋不能丟。
那時候沒有實驗室,沒有基因測序儀,他們就用馬糞拌種,用體溫催芽,把種子撒在凍得硬邦邦的土地裡,等着春天冒綠。
晚上在項目部的鐵皮房裡,葉茂翻看着項目檔案。
最後一頁是張衛星對比圖:左邊是2010年的沙漠,黃得刺眼;右邊是2015年的綠洲,光伏板的藍和植被的綠交織在一起,像塊巨大的調色盤。
旁邊寫着一行小字:治理面積176萬畝,移民安置327戶,創造就業崗位1200個。
手機在桌上震動,是葉茂的兒子葉綠洲發來的視頻。七歲的小傢伙舉着作業本,獻寶似的展示剛寫的字:
“爸爸,老師說我寫的'沙'字像小沙丘!“
鏡頭一轉,葉雨澤正蹲在試驗田裡,手裡捏着株幼苗,對着屏幕喊:
“綠洲你看,這是你爸爸種的紅柳,等你放暑假,咱們去沙漠看它長多高了。“
葉茂笑着笑着,眼角就溼了。他想起去年兒子來探親,在光伏板下撿到只受傷的百靈鳥,非要纏着工程師叔叔做個鳥窩掛在板架上。
現在那隻鳥窩還在,只是鳥早就飛走了,偶爾有別的鳥兒會落進去歇歇腳。
凌晨三點,葉茂披上外套去巡場。月光把光伏板照得像鋪了層銀霜,板下的滴灌帶發出細碎的水聲,那是沙漠裡最動聽的聲音。
他走到項目紀念碑前,那碑是用當地的火山岩做的,上面刻着所有參與項目的人名,從院士到農民工,一個都不少。
碑的背面,是他親手寫的一句話:“讓每一粒沙子都有春天。“
這時手機響了,是京城上級機關的號碼。
對方覈對了他的任職信息,最後說:“葉茂同志,部裡考慮到你的專業背景,讓你分管生態產業與種業安全,下個月十五日到部裡報到。“
掛了電話,葉茂忽然明白這個任命的深意。這些年他在沙漠裡搞光伏治沙,本質上是和土地打交道。
父親如今研究種子,是和生命打交道。現在把這兩樣捏到一起,是要讓生態和種業像沙漠裡的紅柳與沙棘,根在地下纏在一起,才能擋住更大的風沙。
回到鐵皮房時,天邊已經泛起魚肚白。葉茂打開電腦,開始寫交接報告。
寫到一半,忽然想起艾倫團隊研發的抗旱基因,據說已經成功導入到苜蓿裡,明年就能在項目區推廣。
他趕緊在報告里加了一句:“優先採購沃土基因的改良種,記得讓法務部把專利授權弄利索。“
窗外傳來汽車引擎聲,是葉茂的老搭檔趙工來了。這個從清華畢業的高材生,跟着他在沙漠裡熬了八年,頭髮比當地人還少。
“葉部,哦不,葉委員,“趙工搓着手,臉上帶着點不好意思,“剛接到通知,我接你的班。“
葉茂把桌上的沙漠土壤樣本推過去:
“別叫委員,我就是一個服務員。這些樣本是不同深度的,你記得讓化驗室每月測一次有機質含量。對了,庫爾班老爺子的降壓藥快吃完了,讓村醫多備點。“
趙工點點頭,忽然從包裡掏出個U盤:
“這是我們新做的光伏板清潔機器人方案,用的是你說的那種仿生算法,像沙漠蜥蜴一樣能爬陡坡。“
葉茂接過U盤,想起自己當年在農科院蹭課,聽周教授講過蜥蜴皮膚的疏水結構,沒想到真能用到工程上。
他忽然覺得,所謂傳承,就是你在沙漠裡埋下的種子,別人會接着澆水施肥,直到它長成大樹。
離別的那天,移民新村的人都來了。庫爾班老爺子帶着孩子們,在村口的胡楊樹下襬了長桌,上面是剛烤的饢、新摘的沙棗,還有那酸得人皺眉的酸奶,只是這次加了不少糖。
葉茂被按在主位上,老爺子非要給他掛紅綢帶,說是當地的規矩,送貴人出門要系紅。
“阿達西,到了新地方,別忘了我們這些種莊稼的。“
老爺子的手在他背上拍得咚咚響,“要是那邊的土地不好種,就回來,我們給你留着光伏板下最好的地塊。“
葉茂看着滿桌的人,有維吾爾族的、哈薩克族的,還有從甘肅遷來的漢族移民。
他們臉上的皺紋裡還沾着風沙,但眼睛裡的光,比光伏板反射的太陽還亮。
他忽然想起父親說過,軍墾城的人,不管來自哪裡,只要一起種過地,就是一家人。
車子開出很遠,葉茂回頭看,還能看到那棵老胡楊樹下的人影。趙工站在最前面,手裡揮舞着他留下的那頂防曬帽,帽子上的“軍墾“兩個字被曬得發白。
路過沙漠邊緣的試驗田時,葉茂讓司機停下車。
田裡的冬小麥剛出苗,綠油油的一片,像鋪了層毯子。這是用沃土基因的新品種,抗寒抗旱,據說還帶着點沙漠植物的韌勁。
他蹲下來,指尖觸到帶着露水的麥苗,冰涼的觸感順着指腹蔓延,竟讓他想起第一次在沙漠裡種下紅柳的清晨——
那時趙工用鐵鍬挖開凍得硬邦邦的沙層,他把樹苗放進去,根鬚上還帶着軍墾城的泥土。
“苗兒紮了根,就不怕風沙了。“
父親當年說的話,忽然在耳邊響起來。
葉茂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沙土。遠處的光伏矩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和天邊的雲朵連在一起,像片藍色的海洋。
他知道,這片他奮鬥了八年的土地,會像那些紮了根的麥苗一樣,迎着風沙越長越旺。
車子重新啓動時,葉茂摸出兜裡的那顆糜子種,把它放進貼身的口袋裡。
他想,到了京城,要找個花盆把它種下,就放在辦公室的窗臺上。等到來年春天,說不定能看到它冒出綠芽,像所有在逆境裡生長的生命一樣,倔強地朝着陽光的方向。
手機在口袋裡震動,是父親發來的信息,就一句話:
“到了部裡別傲氣,種業安全這塊水很深,多向老同志請教。家裡的種子庫又收了批新東西,等你回來給你看。“
葉茂笑着回了個“好“,擡頭看向窗外。
高速路邊的白楊樹排着隊往後退,像無數個挺直腰桿的哨兵。
他忽然明白,不管是沙漠裡的光伏板,還是實驗室裡的種子,或是部委辦公室裡的文件,本質上都是一回事——
都是爲了讓這片土地上的人,能像紅柳一樣紮下根,像胡楊一樣活下去,一代又一代,從來沒斷過。
車子駛過果子溝大橋時,葉茂打開車窗,風帶着水汽撲進來,和沙漠裡的風完全不同。
他深吸一口氣,彷彿聞到了種子發芽的味道。
那味道里,有父親實驗室的消毒水味,有沙漠光伏板的金屬味,還有庫爾班老爺子酸奶裡的甜味,混在一起,就是家的味道。
回京之前,葉茂回了一次軍墾城,他得看看老媽和老爹,還有爺爺奶奶,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他的人。
想想自己的抉擇,如果接手了戰士集團,日子肯定比如今舒服,雖然也有壓力,最起碼不會整天泡在沙漠裡。
但他不後悔,因爲他明白,如今做的事兒,比掙錢要有意義的多。
更何況,經商,他真的不如大哥葉風,如今戰士集團在他的帶領下,也起飛了。
孩子們看見他,都飛快的跑過來,眼巴巴的看着他,葉茂有些尷尬,忘了這幫小傢伙了,不過突然想起來,他自己採摘的沙棗,於是掏了出來。
葉歸根有些嫌棄:“二叔,你真扣!”
葉旖旎瞪他一眼:“哥,這是二叔自己採得,肯定好吃!”
葉茂見這個侄女並不多,一直聽媽媽說她懂事,一見果然如此。
如今葉帥已經在軍墾大學學習,不過畢業就要回吉普了,此時靦腆的喊了一聲“二哥。”
葉茂拍拍他的肩膀:“回去之後不想待就回來。”
葉帥點點頭:他知道母親的打算,回去之後肯定是從政,說實話,他並不樂意,但也沒抗拒。
人這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需要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