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火星居住艙

登火成功!

當熒惑號登火艙的登陸視頻從數千萬公里之外的遙遠火星傳遞回來的時候,整個華國,乃至全世界都爲之轟動了。

自從人類學會仰望星空後,對這一顆神秘的紅色星球的探索就從未停止過。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火星是除了金星以外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最近似地球的天體之一。

然而即便是在天文單位上兩者無比的接近,但對於人類來說這依舊是一段極其遙遠的距離。再加上火星環境複雜,人類的探火之旅十分不易。

截至2025年6月底,人類共實施了接近50次探火活動,其中完全成功和部分成功僅僅只有25次,成功率一般。

許多探測器還未能抵達火星就半路“夭折”,還有一些到達了火星,卻也最終長眠在那裡。

但如今,人類已經將自己的腳印烙在那片星空中,腳踏實地的站在了荒涼而又極具魅力的紅色大地上。

這對於整個人類文明來說,都是史詩級的航天紀念碑。

尤其是對於十四億華國人民來說,這更是值得所有人驕傲,歡呼的時候。

京城。

已經從金陵那邊趕來了的老人剛主持完一場內部會議,討論了一些航天領域的發展。

看着會議上的報告文件,目光落在前兩天他和那個年輕人一起接受採訪的畫面上,臉上連着和煦的笑容,很是開心。

對於華國來說,從上個世紀建國以來一路走到現在並不容易。

尤其是在航天領域。

從第一顆‘東方紅’衛星上天開始,到神舟系列運載火箭,再到嫦娥工程與天問探火.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雖然說在航天領域上他們勉強追上了米蘇等國家的腳步。

但化學燃料火箭發動機技術,尤其是在大推力火箭的技術上一直都走的非常緩慢。別說是追上當初的航天第一米國了,就是距離歐盟與沙俄都有不小的距離。

然而自從那個年輕人進入航天領域後,這一切就全都變了。

第一架航天飛機瀚海號的試飛成功,不但徹底扭轉了他們在航天技術上的落後局面。

更是在更先進的電推發動機上實現了彎道超車,將華國的宇航員送上了太空,送上了月球。

不僅如此,他們更是領先米國一步,將宇航員送上了從未有人踏上過的遙遠火星。

看着電視上的採訪畫面,老人笑了笑,旋即又像是想起了什麼,忍不住微微皺起了眉頭。

“怎麼了?剛剛還開心着來着。”坐在他對面,另一位長老院的老者看了過來,笑着問道。 ▪TTKдN▪c o

老人輕輕的搖了搖頭,道:“沒什麼,只是在考慮航天上的一些事情。”

“載人登火這不都成功了嗎?咱們已經領先了那麼多,還有什麼可以憂愁的?”

老人笑了笑,道:“發展上是沒什麼可以憂愁的,我只是在思考該怎麼獎勵這一批優秀的英雄們。”

載人登火的成功,對於華國來說無疑是登峰造極境,值得表彰和大力讚揚的工作。

但他有些憂愁的點正在這裡。

對於其他參與載人登火工程的學者、科研人員亦或者是宇航員來說,表彰工作其實都很好做。

無論是物質上的獎勵,還是精神上的豐彰,都會一一落實下去。

唯一的難點,是在於那個年輕人的獎勵。

畢竟,國內的勳章,他早就已經拿了個遍了。

哪怕是代表最高榮譽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對方也早就已經拿到了。

辦公室對面,長老院的另一位老者聽到這話後,也有些犯難了起來,他自然知道對方思考獎勵表彰的核心是什麼。

載人登火工程的表彰大會,必然繞不開統帥這一切的徐川,如何表彰他,確實挺讓人犯愁的。

畢竟就連航天領域的最高勳章,是無數航天人畢生所求夢想的‘航天一級功勳獎章’,早在當初載人登月的時候他就拿到過。

到了如今,對於那個年輕的學者,國家早已經是功高不賞的地步了。

思忖了一會,老者搖了搖頭開口道:“無論是獎章還是物質,恐怕他都不是很在意了。”

“我覺得與其在這兩個方面做文章,倒不如看看他在科學研究上還有什麼我們能夠幫得上的沒有,他對於這個應該會更感興趣一點。”

聞言,老人似乎想起了什麼,笑着開口道:“說到這個,我從那邊帶回來了一份他寫的報告,你們看看。”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衝工作人員招了招手,吩咐了幾句。

旋即,對方快步走了出去,等待了幾分鐘的時間,幾份新鮮出爐的文件分發到了會議室中的幾人手上。

“這是?”有人順手接過文件後,好奇的順問了一句。

“徐院士做的,關於火星地球化改造的一份資料。”

老人笑了笑,接着開口道:“既然說考慮獎章不如考慮多在科研上支持一下他,我覺得這份報告大家可以看看,咱們商討一下?”

會議室中,拿到了報告文件的幾人都饒有興趣的翻閱了起來。

“之前我聽過這事,一開始我還以爲他是說着玩或者立個目標讓國家多投資一下航天領域的,沒想到現在他居然將改造報告都做出來了?”

翻了翻手中的文件後,一名帶着眼鏡,略顯富態的中老年男人有些訝異說道。

“這真的能做到嗎?”

老人搖了搖頭,道:“暫時還不知道,需要等待後續下蜀航天基地那邊對火星的深入探測和考察情況。”

“不過按徐院士的看法,還是有一定希望的。”

聞言,開會的幾人不約而同的都有些心動了。

改造火星,將其地球化,以適宜人類的居住。

別說對於人類來說了,就是對於任何一個初步走出母星,正在開拓太空的文明來說,吸引力都是致命的。

畢竟多一顆適宜文明居住的星球,其代表的意義可不止是1+1讓人口數量翻一倍那麼簡單。

尤其是這種需要文明本身進行改造的工程,如果真的能做到,對於擴展人類知識、推動科技發展、尋找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以及拓展生存空間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

而且能夠改造一個,那麼就意味着他們能夠改造第二個。

這對於向來喜歡‘種田’的他們來說,吸引力簡直是無解的。

聊了一會後,有人微蹙着眉頭開口道:“如果火星改造的計劃可行,這項工程恐怕光靠咱們一個國家的能力不太夠。”

“而且,咱們也沒法單獨完成這種超級工程,獨佔火星。”

老人點了點頭,道:“這種項目不是月面生物圈工程,月球基地這種能比的,在月面生物圈工程中我們能拉起歐洲聯合沙俄將米國隔絕在外。”

“但火星改造這個,我們恐怕做不到將其他國家隔絕在外面,也沒法這麼去做。”

“真要做這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聯合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力量,共同完成,共同分配。”

一顆星球的價值,對於當前的人類來說已經是完全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概念了。

即便是他們再想單獨擁有火星,掌控火星,對於當前的形勢來說,也是不可能的。

真要這麼做,那就是逼迫所有的國家聯合起來反對他們了。

會議室中,有人點了點頭,開口道:“聯合其他國家的力量共同開發和改造火星這是最好的方式了。”

“不過.”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笑着開口道:“真要做的話,也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有資格參與進來的。”

聽到這話,會議室中的其他幾人都愣了一下。

能坐在這裡開會,自然很清楚這位同伴話語中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雖然說他們一直走的道路並不是這種方向的,但不得不承認,這種提議的確動人心扉。

畢竟火星這個蛋糕雖然很大很大很大,但少一個國家分,他們就能多一份不是麼。

而對於一個以星球爲單位的資源來說,再少的一份都是龐然大物了。

一時間,會議室中的呼吸都有些沉重了起來。

半響,還是坐在首位上主持會議的那位老人率先從思量中回過來,笑着道:“這個到時候再說,但不管怎樣,咱們肯定是要在整個項目中掌握絕對的主導力量的。”

有人笑着點了點頭,補充了一句:“也必須要佔據主要的份額!”

與此同時,另一邊,遙遠在數千萬公里之外的火星。

乘坐在火星車上,輪胎碾壓在砂礫上,發出了“啪嗒”“啪嗒”的響聲。

在火星風暴的常年侵蝕下,科林託隕石坑中的那些拳頭大小的石塊有不少都已經非常的脆弱了,火星車碾壓過去直接就變成了碎塊,留下了一條淺淺的溝壑。

當然,也有很多堅硬的石塊,顛簸的火星車上下左右的晃動。

坐在火星車上,江新林操控着車輛朝着西南方向趕去。

在一片荒涼的戈壁灘上,他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目標。

那是一座圓柱形的生命維持單元,是另一架和瀚海號航天飛機共同出發執行登火工程的一代機投放下來的設備。

在火星上,他們將進行爲期三天,嚴格的來說,是兩天半,六十個小時的探測活動。

而要渡過這兩天半的‘漫長’時間,光靠兩座熒惑號登火艙能夠攜帶的物資與設備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這一次的載人登火,他們還準備了一座臨時性的生命維持單元,也可以說是維生艙。

這座由星海研究院·航天研究所聯合航天集團共同開發的生命維持單元,裡面儲備了足夠四名宇航員使用整整五天時間的氧氣資源、水資源、食物、睡袋等各方面的物資與設備。

而且對於登火的四名宇航員來說,這其實是‘備用物資’。

沒錯,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座生命維持單元是備用的。

真正供應四人渡過這兩天半時間的,是瀚海號航天飛機!

在完成所有的物資與科研設備投放,以及對接一代機轉移了留守在上面的桂海潮與唐勝傑兩人後,瀚海號航天飛機將在AI智能的操控下,測試性的降落到火星地表。

畢竟在設計的時候,部署有六臺小型空天發動機的二代機,理論上來說是具備在火星上起降能力的。

如果瀚海號降落一切順利,那麼它纔是四名宇航員真正的‘殖民艙’!

不過在那之前,他們還是得先檢查和展開這座小型的生命維持單元,以防萬一出現的意外情況。

駕駛着到火星車,江新林趕到了這座備用的生命維持單元面前。

下車,他沉穩的走了過去,先是圍繞着轉了一圈檢查了一下結構是否有損壞,確認沒有問題後打開了保護罩,露出了裡面的開關。

伸手將裡面的紅色按鈕使勁按了下去後,江新林緩緩的推後了兩步。

收縮成圓柱形的殖民艙上半部分的保護罩一片片的脫落,露出了裡面的摺疊着的火星居住艙。

目前的居住艙看上去就像是摺疊起來的一張半圓形大餅,整體白色,有着弧形的支撐結構。

這是航天集團那邊設計的火星居住艙,在注入空氣就能迅速鼓起,變成一個類似於帳篷的結構,裡面有着足夠容乃四個人同時休息的空間。

有些費力的將摺疊着的火星居住艙拖出來後,江新林快速的對其進行了充氣展開工作。

利用殖民艙中攜帶的小型空氣壓縮器,直接從火星上收集稀薄的空氣,填充進居住艙。

這一過程雖然很是緩慢,但居住艙仍然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

一邊留意着居住艙的充氣情況,江新林一邊將殖民艙中的其他可以拆下來的物資拆解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火星上的重力雖然相對比地球來說要低不少,但穿着宇航服在上面活動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尤其是在宇航服增加了自身活動重量的情況之下,更不會出現在月球上隨便跑動一下就直接飛上天的情況。

這種較低重力但卻不影響宇航員外出活動的環境,相對比月球和太空來說,要舒服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甚至降落到火星上沒多久,江新林就感覺到自己長時間在太空中航行而積累的一些身體疲勞與問題得到了不小的緩解。

第213章 重演的歷史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90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480章 一次性打疼就好了第726章 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766章 超前的理論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307章 新的史詩與輝煌!(爲少了一隻羊的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792章 完美的數據第1079章 智能體II型AI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250章 核能研發的第二階段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1043章 僅僅是有一些難度?第1084章 異變的行軍蟻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1077章 聯合國大會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1079章 智能體II型AI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1068章 停止開發月球?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1016章 寄生或共生?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1079章 智能體II型AI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299章 提前開啓可控核聚變工程第452章 沒人比他更懂忽悠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939章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史詩’呢?第886章 小米的真正用途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14章 論文第153章 前往LHC第610章 舉世無雙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75章 論文投稿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1190章 數學的未來!第1207章 下一個!第654章 無解的局面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615章 學術互吹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523章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948章 阿米莉亞:還是導師好用!第284章 狂熱的外界(爲盟主高山流水加更7/第1178章 兩個小時解決戰鬥!第1020章 從未見過的硅基蛋白第902章 疑似存在生命的月球第2章 魂歸故里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65章 震驚!滿分狀元竟然拋棄了水木P大,第1047章 外星文明的威脅?第771章 極化電磁場的研究第88章 請客吃飯第1188章 非‘徐川’莫屬的數學任務!第216章 人之往也~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1104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47章 挑釁與恥辱第169章 甩你臉上的證據第649章 該死的,他們面對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第1160章 徐川: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第532章 NPP猜想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351章 從櫻花國手中搶訂單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1001章 更有意義的技術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3章 IMO與IPHO第1237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您還需要諾獎嗎?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251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的邀請第429章 破曉!第962章 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第587章 不愧是傳說中的那個人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537章 第二種楊米爾斯方程的解法!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634章 彎道超車都不足以形容!第376章 四十五分鐘!第835章 順利的電磁研究工作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
第213章 重演的歷史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90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480章 一次性打疼就好了第726章 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766章 超前的理論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307章 新的史詩與輝煌!(爲少了一隻羊的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792章 完美的數據第1079章 智能體II型AI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250章 核能研發的第二階段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1043章 僅僅是有一些難度?第1084章 異變的行軍蟻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1077章 聯合國大會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1079章 智能體II型AI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1068章 停止開發月球?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1016章 寄生或共生?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1079章 智能體II型AI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299章 提前開啓可控核聚變工程第452章 沒人比他更懂忽悠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939章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史詩’呢?第886章 小米的真正用途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14章 論文第153章 前往LHC第610章 舉世無雙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75章 論文投稿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1190章 數學的未來!第1207章 下一個!第654章 無解的局面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615章 學術互吹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523章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948章 阿米莉亞:還是導師好用!第284章 狂熱的外界(爲盟主高山流水加更7/第1178章 兩個小時解決戰鬥!第1020章 從未見過的硅基蛋白第902章 疑似存在生命的月球第2章 魂歸故里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65章 震驚!滿分狀元竟然拋棄了水木P大,第1047章 外星文明的威脅?第771章 極化電磁場的研究第88章 請客吃飯第1188章 非‘徐川’莫屬的數學任務!第216章 人之往也~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1104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47章 挑釁與恥辱第169章 甩你臉上的證據第649章 該死的,他們面對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第1160章 徐川: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第532章 NPP猜想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351章 從櫻花國手中搶訂單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1001章 更有意義的技術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3章 IMO與IPHO第1237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您還需要諾獎嗎?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251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的邀請第429章 破曉!第962章 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第587章 不愧是傳說中的那個人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537章 第二種楊米爾斯方程的解法!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634章 彎道超車都不足以形容!第376章 四十五分鐘!第835章 順利的電磁研究工作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