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

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

清晨九點。

在科技信息蔀秦安國的陪同下,徐川跟隨着警衛,一路來到了長安街北側。

在一間古色古香的兩層小樓內,徐川見到了以前在電視與新聞媒體上經常看到的那位老人。

看着走進屋內的徐川,原本正坐在一邊等待的老人站起身走了過來,臉上帶着和藹的笑容,也伸出了右手。

“徐教授,歡迎。”

“您好。”徐川恭敬的握了握手。

“快請坐。”老人笑着示意屋內的椅子,接着道:“感謝你爲國家帶來了那一枚期待已經的獎牌,有你這樣的學者,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榮幸。”

“您言重了,我只不過是做了一名學者應該做的事情而已。”徐川連忙道。

簡單的寒暄了兩句,一行人轉入了正題。

“徐教授,不知道你對咱們國家的未來科學發展是怎麼看的?”老人喝了口茶水後,看向徐川問道。

聞言,徐川正襟危坐,正色道:“在來之前,我這邊做了一份文件,上面有我的一些見解,煩請耽擱您幾分鐘的時間。”

說着,他從口袋中摸出了一個U盤,放到了面前的桌上。

在老人的示意下,等候在一旁的警衛上前拿走了U盤,並帶來了對應的設備,將其投影到了一張幕布上。

徐川點開U盤中的PPT文件,這是他在普林斯頓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東西,等待的,就是今天這樣一個機會。

他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但他會盡自己的全力去做。

PPT展開,徐川深吸了口氣,看着幕布上的畫面緩緩道來:

“如今的社會發展,離不開三大領域的東西。”

“能源、材料、信息、是現代社會生產科技發展的三大重要領域,這三大領域獨立而又互相關聯,也是科學發展的主力支撐。”

“從能源上看,目前的能源暫時看不出什麼太大的變化,短時間內石油依然是主導。新能源則可能只剩下光伏繼續發展,不過以科技儲備爲主。而可控核聚變有可能成爲顛覆世界的能源黑馬。”

“從材料上看,主要是依託生物科技的新材料會突破發展,漸漸從石化材料向生物原理合成材料轉型。納米材料和生物材料將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從信息上看,網絡速度的大幅提升和公共信息庫的充分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此外觸控、體感操作系統爲重要輔助科技。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將是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

“.”

聽完徐川的講解後,科技信息蔀的秦安國看了眼坐在對面的老人,小心的開口提問道:

“您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大力投資發展這三方面的內容?”

徐川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頓時讓老人和秦安國都有些摸不着頭腦了。

“投資和發展這三方面的內容是必須的,但我的意見是,我們需要一件大殺器,需要一項足夠讓我們重回世界之巔的科技。”

徐川鄭重的開口道,將話語指向最終的目標:“而在能源,材料和信息三大領域互相關聯的背後,就有一項足夠支撐我們實現目標的科技。”

聞言,秦安國和老人心中均是一震。

讓華國重回世界之巔,這個夢想太偉大了,這樣的一項科技,真的存在嗎?

哪怕是存在,要實現它的難度肯定非常高。

兩人腦海中劃過了一些猜想,轉瞬即逝。

深呼吸了口,壓下心中的震驚後,秦安國和老人對視了一樣後,謹慎的開口問道:“您指的是?”

徐川緩緩開口道:“可控核聚變!”

聞言,在場的所有人均將目光投向了徐川,但除了老人和秦安國後,其他人很快就又挪開了視線,堅守着自己的崗位。

而對於老人和秦安國而言,兩人誰都沒有想到這位年輕的學者會提出這樣一個宏偉,甚至有些看不到盡頭的科技。

可控核聚變!

人類的終極能源。

今天坐在這裡的人,無論是誰,對這項宏偉的科技都有着一定的瞭解。

正如徐川所說,這個詞語蘊含的能量足夠讓華國再次偉大,再次站在世界之巔俯瞰整個世界。

但這項技術,真的是短時間內能實現的嗎?

早在1933年,可控核聚變技術相關的理論就已經成熟了,距今時間已近百年。

可是如何實現它,卻一直沒有成熟的方案。

無論是磁約束、還是慣性約束、亦或者是引力約束,還是其他的方式,都尚未看到近期能應用的曙光。

哪怕是的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國家和主要的亞洲國家,覆蓋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目前也看不到盡頭。

永遠的五十年,這是外界對於可控核聚變的戲稱。

而用可控核聚變來讓華國重回世界之巔,這條路線能成功嗎?

再度深吸了口氣,秦安國看向了徐川,鄭重的問道:“這條路,真的能實現嗎?”

徐川認真的道:“老實來說,要想實現可控核聚變,很難很難。”

“但是我們不能因爲它很難,就不去做,這樣只能永遠跟在別人身後走。”

聞言,老人開口道:“可控核聚變的重要性我們都很清楚,但至今沒有什麼明顯的進展,無論是磁約束亦或者慣性約束,目前都沒有看到能商業化使用的曙光,其他方向的研究就更不用說了。”

“我們很清楚這項技術的價值,也願意在上面投入更多資源,但最關鍵的問題是,它需要多長的時間才能成功,我們能否支撐起這份重擔。”

徐川笑了笑,手指在鍵盤上輕輕的點擊了一下,通過幕布放映出來的畫面一跳,轉現出來的,是一張樹狀結構的導圖。

“要想一步到位,直接實現可控核聚變是一件極難的事情。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就無法朝着它前進了。”

“在前進的路上,每一項分支科技,都能給我們創造足夠價值與利益”

一邊說,徐川一邊解釋着樹狀圖上各項科技與科學領域。

【常溫超導材料】

【強磁鏡鏡箍控制環面】

【超高溫等離子體湍流控制系統】

【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

【超超臨界熱機轉換技術】

【.】

投影上,每一個細小的分支,都代表了一項科技。

可控核聚變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工程,徐川從來都沒指望過僅靠一面之交的三言兩語就讓國家全力支持他。

別說他是一個菲爾茲獎得主,哪怕再加上一個諾貝爾獎也不夠格。

在可控核聚變這項超級工程上進行投資,幾十億恐怕是最基本的數字,而往上提升,誰也不知道要多少,是真正的上不封頂。

這是一隻張着漆黑大口的吞金巨獸,在實現它之前,誰也無法保證要向裡面投入多少資金、多少人力物力。

徐川沒有想過上來就幹這麼大的項目,這是不現實的。

哪怕他拿到了菲爾茲獎,也不可能輕易就讓國家將可控核聚變這種耗資無數的超級工程交到他手上。

這不是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什麼的,可以舉個人之偉力,超越全世界。

不過他可以將可控核聚變一點點的拆開,一點點的實現。

比如常溫超導材料、強磁鏡鏡箍控制環面、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這些技術,都是他上輩子已經實現了的東西。

用這些東西來當做投石問路,進行鋪墊,讓人看到希望,再往下推進。

而在有了階段性的成果後,能讓國家看到投資回報與利益,能看到成果的出現,能看到希望,就足夠了。

果然,當這一份樹狀圖與對應的科技呈現出來時,秦安國和老人眼中都流露出了一絲感興趣的神態。

正如徐川想的一樣,如果說他上來就要直接掌握可控核聚變這種超級工程,上面會思索一下到底能不能將這件事交給他,也會考慮一下後面的方方面面。

二十歲就站到了科學界的巔峰,俯瞰世界,有這樣的成就,年輕氣盛認爲自己天下第一,什麼都能做到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國家和個人畢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項動輒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的超級工程,交到一個年輕人的手上,特別是在已經超出了他專業領域的範疇外,這是一件很讓人顧慮的事情。

科學允許試錯,成功是從失敗中一步步走出來的。

可對於國家而言,這份試錯與失敗,是否值得,是否能帶來些什麼東西,同樣是需要考慮的。

然而現在,兩人都看到了這位年輕天才的另一面。

這份成熟穩重,這份希望,或許可以讓他去嘗試一下。

站在投影幕布前,老人盯着眼前的圖片看了良久,終是轉身看向徐川,緩緩開口問道:“如果將這份工作交給伱,你有多大的把握?”

徐川想了想,道:“我不知道最終能否成功,但我會盡全力去做好這件事情。”

老人思索了一下,道:“那你準備從哪方面開始?”

“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徐川開口道。

聞言,老人和秦安國眼神中都流露出一絲詫異和不解,說實話,他們並不是很清楚這是項什麼科技。

從名字來看,這或許是一項和核能有關的科技?

但具體是什麼,是做什麼用的,還真不是很清楚。

感受到老人的目光,秦安國開口代問道:“能麻煩您解釋一下您說的這個‘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嗎?”

徐川點了點頭,道:“所謂核能,分兩種,一種是核裂變,另一種則是核聚變。”

“核聚變暫且不說,儘管可控核聚變被譽爲人類的終極能源,但它終究尚未實現。”

“而核裂變,是目前各國常用的一種發電方式。目前咱們國家應該剛剛進入三代裂變反應堆,算是處於世界前沿的地位。”

“但核裂變有一個很難處理的產物,核廢料。主指核電站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中低放射性核廢料和高放射性核廢料兩類。”

“這兩類核廢料佔據了全世界核污染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讓各國都相當頭疼的東西。如何處理核廢料一直是核工業面臨的一個懸而未解的難題。”

“而‘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是建立在覈輻射基礎上的一種科學技術。”

“任何的放射性元素在衰變時都具有能量傳遞和能量損耗過程,同時釋放出α射線、β射線、γ射線。”

“而研究物質對射線引起的物理反應與吸收,並儘可能的將衰變時產生的能量轉化爲電能的過程,是我此前的一項研究。”

“這項技術使用一種特製的水晶來作爲包裹層,以特定半導體NP層利用放射性元素的輻射,特別是核材料與放射性物質(核廢料)的自發的放射性衰變,以熱電效應與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和正負電子對效應)爲主要原理對核材料與放射性物質進行安全的能量轉化的一種技術。”

“它可以使得各種核廢料產生射線不再是有害的污染物,它將造福人類,也將造福我們。”

聽完徐川的解釋,秦安國迅速問道:“效率呢?”

“核廢料重複利用各國都在研究,但轉換效率至今都不高,目前還沒有超過百分之五的,你這個理論上能達到多少?”

他作爲科學技術bu的蔀長,對於核裂變相關的一些科技自然是瞭解的。

核廢料重新利用發電,這是各國都在研究的技術,但收效甚微。

一方面是轉換髮電效率,另一方面則是安全和包裹材料等問題了。

其中效率是最關鍵的,效率低,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價值了。

徐川笑了笑,道:“這就是‘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的關鍵核心了,按照我此前的設計和預估,理論上來說,通過轉換聚集的效率能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完美程度理論上來說能達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當然,具體情況還需要具體分析。”

PS:求月票,主角回國了,可以開始刷科技了,進度也開始加快了。來點月票可憐一下八尾吧。(づ ̄3 ̄)づ╭~

(本章完)

第552章 《Nature》的採訪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第一道關卡第193章 普林斯頓的雙職位邀請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571章 刷新所有人眼球的決定!第984章 來自內部的瓦解,纔是最爲致命的!第43章 邀請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第196章 意料之外的學生(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1154章 抹黑的輿論第400章 無形裝逼,最爲致命第11章 雙科省一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389章 命運的紛爭,開始了!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973章 那就分擔點壓力好了!第153章 前往LHC第668章 合作‘好夥伴’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這裡!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1088章 進化的全新方向?第1156章 無極之芯,天羅地網!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768章 等離子體孤子與混沌牆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676章 來自學姐的靈感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869章 震驚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934章 CERN的邀請,卡德拉暗物質?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138章 大學畢業就結婚?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666章 歡迎回家!第1049章 一個星際文明發展的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71章 Weyl-Berry猜想第57章 真真假假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1160章 徐川: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第650章 深空中的遙望第1145章 無極之芯!第1011章 不是一個體系的生命第1083章 老米的算盤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772章 第一位‘中庸’的學生第1142章 敏感的量子比特疊加態第1191章 大統一的時代!第998章 對外擴張!第284章 狂熱的外界(爲盟主高山流水加更7/第249章 基建狂魔第1195章 塑造屬於華夏數學的脈絡!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426章 震驚世界的消息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破記錄!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訪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514章 一篇論文引起的轟動第1112章 讓人翹首以盼的報告會!第276章 核能項目中的問題(二更求月票)第1177章 什麼纔是真正的鐵板!第1118章 如果蟲洞技術實現,您最想用它探索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440章 聚變堆航母艦隊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1100章 隱藏在黎曼猜想背後的時空奧秘第333章 幻想的徐曉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76章 高爾斯教授的讚揚第1137章 隱約觸碰到的數學規律真理第294章 我,徐川!不缺錢!對錢沒興趣!第97章 建模工作開始第791章 有本事你們自己建一臺啊!第902章 疑似存在生命的月球第878章 智能駕駛的突破第693章 弱黎曼猜想!第991章 絕望的高通第607章 人機交互技術第171章 重啓對撞實驗第332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三更求月票!)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901章 公開載人登火計劃!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127章 發現異常!第274章 從數學界刮到物理界的風
第552章 《Nature》的採訪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第一道關卡第193章 普林斯頓的雙職位邀請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571章 刷新所有人眼球的決定!第984章 來自內部的瓦解,纔是最爲致命的!第43章 邀請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第196章 意料之外的學生(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1154章 抹黑的輿論第400章 無形裝逼,最爲致命第11章 雙科省一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389章 命運的紛爭,開始了!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973章 那就分擔點壓力好了!第153章 前往LHC第668章 合作‘好夥伴’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這裡!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1088章 進化的全新方向?第1156章 無極之芯,天羅地網!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768章 等離子體孤子與混沌牆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676章 來自學姐的靈感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869章 震驚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934章 CERN的邀請,卡德拉暗物質?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138章 大學畢業就結婚?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666章 歡迎回家!第1049章 一個星際文明發展的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71章 Weyl-Berry猜想第57章 真真假假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1160章 徐川: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第650章 深空中的遙望第1145章 無極之芯!第1011章 不是一個體系的生命第1083章 老米的算盤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772章 第一位‘中庸’的學生第1142章 敏感的量子比特疊加態第1191章 大統一的時代!第998章 對外擴張!第284章 狂熱的外界(爲盟主高山流水加更7/第249章 基建狂魔第1195章 塑造屬於華夏數學的脈絡!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426章 震驚世界的消息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破記錄!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訪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514章 一篇論文引起的轟動第1112章 讓人翹首以盼的報告會!第276章 核能項目中的問題(二更求月票)第1177章 什麼纔是真正的鐵板!第1118章 如果蟲洞技術實現,您最想用它探索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440章 聚變堆航母艦隊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1100章 隱藏在黎曼猜想背後的時空奧秘第333章 幻想的徐曉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76章 高爾斯教授的讚揚第1137章 隱約觸碰到的數學規律真理第294章 我,徐川!不缺錢!對錢沒興趣!第97章 建模工作開始第791章 有本事你們自己建一臺啊!第902章 疑似存在生命的月球第878章 智能駕駛的突破第693章 弱黎曼猜想!第991章 絕望的高通第607章 人機交互技術第171章 重啓對撞實驗第332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三更求月票!)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901章 公開載人登火計劃!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127章 發現異常!第274章 從數學界刮到物理界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