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管制變革

張月,作爲葉昭身邊最早的諜報人員,當初葉昭離開洛陽的時候,便被葉昭遣往長安佈置眼線,爲的,就是幫葉昭掌握朝廷的一舉一動,關鍵時刻,還能給葉昭牟取些好處。

昏暗的房間裡,燈燭的火焰不斷地搖曳着,李儒的情緒很快平靜下來,在確定周圍無人之後,仔細打量着眼前這神秘的女子。

此前李儒爲董卓謀,葉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假想敵,對葉昭身邊的情報自然未曾放鬆過,至少在葉昭入川之前,李儒對葉昭身邊有什麼人不說了如指掌,但也能夠說出個大概。

這個女子,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出現在葉昭身邊,但卻沒人知道這女子是什麼人,幹什麼的,而且經常性的消失,頗爲神秘。

“葉侯準備對關中用兵了?”李儒看着女子,突然問道。

談話上要先聲奪人,最好能一句話切中對方的想法,如此方能佔據主動,董卓死,王允上位時,葉昭正在對益州用兵,無暇估計關中,是以沒有參與進來,讓王允和呂布得了便宜,如今西涼軍反攻長安,李傕、郭汜的作爲,葉昭只要願意出兵,這關中士民恐怕會夾道相迎,對葉昭來說,這是個絕好的機會,李儒覺得自己就算沒有猜中,也差不多了。

“主公如何想,末將不敢妄自揣度。”張月那冰冷的青銅面具下,一雙眸子沒有任何波動,只是以平緩的語氣道:“末將此番前來,是爲了接先生入川,我主久慕先生之才,如今董卓已死,西涼軍閥難成大事,我主認爲先生繼續留在此處,已無用。”

李儒搖頭苦笑道:“談何容易?如今李某已非自由之身,出入皆有監視,如何能隨姑娘入川?”

“先生只需點頭,如何入川不必先生費心,末將自有辦法。”張月的聲音聽不出有絲毫波動。

“也好,若葉侯有辦法讓李某脫困,便是將殘生託付葉侯又有何難?”李儒笑道:“在下很好奇,姑娘要如何帶我走?”

“既然如此,事不宜遲,請先生立刻隨我出城!”張月站起來一禮道。

“現在?”李儒意外的看向張月,指了指門外道。

“正是。”張月伸手一引道:“先生請。”

“也好!”李儒看了看張月,點了點頭,起身推門而出。

一股淡淡的血腥氣息在李儒的府宅中瀰漫開來,整個府宅寂靜無聲,也沒有燈火,黑漆漆一片,往日裡開門就能看到的侍衛,此刻卻不見蹤影。

“葉侯好手段!”李儒嘖嘖稱歎道。

在李傕和郭汜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有人能夠在無聲無息之間將李傕和郭汜安排在這裡的侍衛盡數拔除,李儒可不會天真的以爲那些看守自己的侍衛集體睡覺去了。

張月沒有說話,只是帶着李儒徑直往城外而去,並沒有出城,秘衛若是有本事在守軍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將城門都給拿下,那葉昭何必還要花費巨大的自資金去練兵?在李儒意外的目光中,他在張月的帶領下來到城西一處廢棄的宅院裡,一個巨大的燈籠靜靜地停在宅院當中。

“此物是……”李儒扭頭,看向張月,不解的道。

“送先生入漢中之物。”張月躬身一禮道:“請先生登船!”

船?

李儒看了一眼那燈籠下面掛着的吊籃,已經有兩名一身勁裝的漢子在上面等候,撥弄着一個火盆,裡面燒的竟然真是燈油。

點了點頭,李儒有些好奇的走上那吊籃,張月上前,將牽引吊籃的繩索割斷,在李儒驚異的目光中,那燈籠竟然緩緩騰空,長安城在自己眼中逐漸縮小,燈籠飄飄蕩蕩的,就出了長安城,那四門守衛,形同虛設,根本沒有察覺到任何動靜。

饒是以李儒的見多識廣,也被眼前這一幕給驚駭到了。

李傕和郭汜發現李儒失蹤已經是第二天下午了,有人前去李儒府上送公文時,發現偌大府宅沒有一點兒人聲,還在各個角落裡找到了侍衛的屍體,慌亂之下,連忙到李傕府邸彙報。

“封鎖四門,給我挨家挨戶的查!”李傕和郭汜面色有些陰沉,沒有太平多久的長安城裡,又是一陣雞飛狗跳,只是哪裡還找得到李儒的行蹤。

爲數不多能夠找到爲他們處理公文,出謀劃策的謀士也沒了,這令李傕郭汜十分惱火,卻也無可奈何,十幾萬大軍,卻連個像樣的謀士都沒有,董卓昔日籠絡的那批謀士,早在王允上位之後,便被清理的差不多了,李傕和郭汜不得不想辦法重新招募人手,雖然士人不能信,也不肯爲他們所用,但得益於當年劉宏臨死前將印刷術推廣,雖然只是兩年,民間很難出現什麼大才,但找到一些識字,會些算數的人還是可以的。

葉昭在年末的時候,派人給李傕、郭汜送了一份章程,其實治理地方,用不着什麼大才,只需要一些識字、會些簡單算數的人便足以勝任。

治理地方,一個經天緯地之才,也未必比得上十幾個配合默契的幹吏做到更好,不是這大才能力不夠,而是治理地方這種事,那是有上限的,做的再好也就那樣。

而這種識字,會些算數的人,如今還真不難找,雖然不知道葉昭爲什麼會好心幫忙,但李傕和郭汜按照葉昭送來的方法,很快便穩住長安局勢,甚至對地方的掌控力都加強了不少,關中並未如歷史上那般陷入混亂。

“主公爲何要助那李傕、郭汜?”成/都,驃騎府中,長史張鬆皺眉看着葉昭,這個方法,對士人的損害太大了,士人最大的長處便是治理地方,如今卻被告知十幾個識些字,會些算數的人,便能替代他們,雖然做不了大事,卻能安定一方,這讓張鬆、朱煜這些人心中產生一股恐慌。

實際上這種恐慌在葉昭大肆興辦學院就已經開始了,只是他們不認爲這書院能在短時間內培養出媲美世家的人才。

“幫?”葉昭靠在胡牀上,聞言搖頭笑道:“這是我心中一些想法,未曾推廣,不知效用如何,是以送至長安,讓那李傕、郭汜幫我試一試,看看效果如何。”

“只是如此一來,若關中穩固,他日我軍出川之時,若想攻下關中會更難。”平日裡很少說話獻策的張鬆,今天卻異常活躍。

“子喬過慮了!”一旁的戲志才笑着解釋道:“關中之患,不在於無人治理,而在於派系過多,李傕、郭汜何人爲主?樊稠、張濟還有大量西涼軍閥派系林立,久必生亂!主公如今助李傕、郭汜,也是不想關中元氣損耗太過,我軍他日若得關中,自然不想得一處廢土。”

張鬆深吸了一口氣,對着戲志才躬身一禮,沒再說話,只是這眉宇間陰鬱之色卻難以消散。

“此番獻策朝廷,也是讓李傕、郭汜二人幫我等探路,益州不同關中,人傑輩出,然將精英大才只用於地方治理,未免可惜,我擬挑選一些官聲不錯的縣令提拔至太守之位,成/都書院已立一年有餘,書院學子本就博學,經一年進學,書院已經推舉了不少才幹之士,我擬將這些人先去擔任縣令,再從民間選拔一些好學之人輔佐,驃騎府每年會派人前往各縣考覈,這些縣吏之中,若有才幹卓越者能通過驃騎府考覈,便可入成/都書院進學,各縣縣令則可繼續篩選縣吏,不知諸位以爲如何?”葉昭微笑着看着衆人道。

張鬆、朱煜、秦宓、王累乃至吳懿、費觀等人聞言面色都不太好看,葉昭入蜀一年,便盡收蜀民之心,如今這般做法,更是要將地方權利抓在手中,蜀中士人也好,還是東州士也罷,盡數被葉昭聚集於成/都。

名義上是納蜀中英才於一地,可以發揮出更高的效率,實際上,卻是徹底剝奪了他們對地方的影響力,此令一旦施行,蜀中士人之根基就算被徹底斷了。

雖然葉昭已經說過,世家之人也可參與進來,但經葉昭這般一番變動,世家的影響力和對百姓的威懾力,就徹底被葉昭抹平了。

張鬆張嘴,想要說什麼,葉昭開口笑道:“當然,諸位可以有意見,但此事,必須執行,關於此事,本侯今日並非在與諸位商議,而是此令令出之日,即刻執行,滿寵,你負責監管此事進度,夏侯蘭負責配合,但有抗拒者,可先斬後奏!”

葉昭臉上笑容親切,但語氣卻是冰冷無比,令準備勸阻的張鬆、吳懿等人心底一寒,這蜀中可不是中原,如今葉昭有着絕對的掌控力和威懾力,蜀中士人還真沒膽量去反駁葉昭的決定。

“臣遵命!”滿寵和夏侯蘭大步上前,躬身領命。

“即刻起,在書院張貼榜文,考覈題目已經做出,明日進行考覈,此番考覈,挑選三十六人,出任廣漢、蜀郡、犍爲以及犍爲屬國、蜀郡屬國各縣縣令,至於三郡太守,這幾日驃騎府會彙總各地政績擇最優者擔任,原太守以及其餘縣令入成/都爲官,不得有誤。”

“喏!”滿寵與夏侯蘭答應一聲,告辭離去,葉昭也不理會面色複雜的一衆官員,起身宣佈散會。

第三十四章 激戰連連第一百零九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化第八十五章 整頓第三十八章 曹孫聯盟第三十四章 大戰伊始第九十四章 一入洛陽城第十四章 謀劃第七十章 馬韓反目第三十三章 衛家滅門第十三章 馬城第一百零六章 再議廢立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五十一章 瑣事以及大婚第九十七章 強請第五十章 功成第五十九章 詔令第八十九章 初會董卓第十一章 無知者無畏第五十五章 閃襲第九十一章 意外第二十九章 獄滿第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二章 重典第九十七章 強請第八章 鋒芒畢露第四十九章 軍都山之戰第二十三章 一盤散沙第五十九章 風暴第七十八章 初至潁川第五十二章 決定第八十五章 混亂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九十三章 紛至第九十七章 揭發第二十四章 拒絕第八十六章 鮮卑族——滅第二十三章 密謀第八十一章 威逼第一百一十三章 窩裡鬥第九十八章 朝廷封賞第六十章 陽壽將盡第二十八章 衛家之劫第四十八章 立身之地第五十五章 閃襲第九十七章 強請第一百一十章 坑第五十章 功成第六十一章 兩道防線第三十一章 沒有撬不動的牆角第十四章 謀劃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五十一章 勸降第一百零二章 惡念第二十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中第十五章 賭鬥第三十八章 又有了第一章 誠意第十四章 呂布來襲第一章 回鄉第五十七章 西園立八校第五十章 功成第一章 誠意第七十八章 初至潁川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六十九章 佈署草原第九十五章 再遇第二十六章 分兵第七十五章 封賞第四十五章 被困第八十四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下第四十三章 麻煩事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六十二章 南匈奴——滅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二十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零三章 抵達第五十七章 反轉第六十一章 求援第四章 爲官之道七十七章 許攸第五章 公堂趣事第十八章 廷議第八章 遭遇太平教第六十二章 大結局第八十二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上第一百零八章 匹馬下城第八十九章 小麻煩第十四章 露宿第一章 進擊的曹操第十六章 樑國相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勝第六十八章 義士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十六章 再見第四十六章 平靜第六章 大清洗第十六章 李儒獻計第四十七章 殺人奪權
第三十四章 激戰連連第一百零九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化第八十五章 整頓第三十八章 曹孫聯盟第三十四章 大戰伊始第九十四章 一入洛陽城第十四章 謀劃第七十章 馬韓反目第三十三章 衛家滅門第十三章 馬城第一百零六章 再議廢立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五十一章 瑣事以及大婚第九十七章 強請第五十章 功成第五十九章 詔令第八十九章 初會董卓第十一章 無知者無畏第五十五章 閃襲第九十一章 意外第二十九章 獄滿第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二章 重典第九十七章 強請第八章 鋒芒畢露第四十九章 軍都山之戰第二十三章 一盤散沙第五十九章 風暴第七十八章 初至潁川第五十二章 決定第八十五章 混亂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九十三章 紛至第九十七章 揭發第二十四章 拒絕第八十六章 鮮卑族——滅第二十三章 密謀第八十一章 威逼第一百一十三章 窩裡鬥第九十八章 朝廷封賞第六十章 陽壽將盡第二十八章 衛家之劫第四十八章 立身之地第五十五章 閃襲第九十七章 強請第一百一十章 坑第五十章 功成第六十一章 兩道防線第三十一章 沒有撬不動的牆角第十四章 謀劃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五十一章 勸降第一百零二章 惡念第二十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中第十五章 賭鬥第三十八章 又有了第一章 誠意第十四章 呂布來襲第一章 回鄉第五十七章 西園立八校第五十章 功成第一章 誠意第七十八章 初至潁川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六十九章 佈署草原第九十五章 再遇第二十六章 分兵第七十五章 封賞第四十五章 被困第八十四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下第四十三章 麻煩事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六十二章 南匈奴——滅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二十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零三章 抵達第五十七章 反轉第六十一章 求援第四章 爲官之道七十七章 許攸第五章 公堂趣事第十八章 廷議第八章 遭遇太平教第六十二章 大結局第八十二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上第一百零八章 匹馬下城第八十九章 小麻煩第十四章 露宿第一章 進擊的曹操第十六章 樑國相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勝第六十八章 義士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十六章 再見第四十六章 平靜第六章 大清洗第十六章 李儒獻計第四十七章 殺人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