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立身之地

戲志才的話雖然有些不容易接受,但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

歷史上董卓其實是可以成功的,這也是葉昭有心走這條路的原因,葉昭論出身,跟董卓差不多,甚至因爲蔡邕的原因,比董卓還要強一點兒。

論軍功,葉昭可是能夠凌駕於董卓之上的,論官位,葉昭如今身爲衛尉,兼領司隸校尉,人望、軍功都非董卓可比,但唯有一點,葉昭不如董卓,就是董卓入京之後,有西涼、三輔作爲大後方,可以給董卓支持,而葉昭若是在劉宏死後強行扶新主上位,除了聲望、身份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缺點,他沒有如歷史上董卓那樣一個大後方。

關中可以給董卓提供兵力、糧草的支持,而葉昭沒有這些,只能依靠司隸一帶,一旦諸侯聯手討伐,葉昭便是四面樹敵。

就算葉昭再能打,但打仗不止是看將領是否能打,成規模的大戰,統帥的能力是一方面,但更多的,卻是後勤之上的拼耗,葉昭缺少一個大後方,僅憑司隸一帶,又能養多少兵?在諸侯的虎視眈眈下,就算腹中有再多的計謀,也會被困死在這裡。

未必就真的沒有出路,但那定是一條艱辛無比的路,要知道,洛陽如今能夠養這麼多人精銳人馬,靠的就是各地源源不斷的稅賦,幾乎是整個國家養起來的,失去了這些支持,葉昭連養這些兵的錢都沒有。

緩緩地舒了口氣,葉昭看着戲志才苦笑道:“原以爲,我已足夠冷靜,但在利益面前,仍舊難以真的冷靜謀劃,若非先生,險些釀成大錯。”

這些問題,如果讓葉昭冷靜思考,自然能看出弊端,但攜天子而令諸侯這樣的誘惑太大,哪怕葉昭再怎麼冷靜,身在其中,也容易忽視掉自己的不足。

沒有足夠的身份令四海信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壓服天下,曹操後來可以攜天子而令諸侯有天時地利人和,同時曹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力量,而此時的葉昭,除了衛尉這個官職能夠拿得出手之外,還真沒什麼資格跟別人比。

“謀求立身之本?何處可爲吾立身之本?”良久,葉昭看向戲志才道。

戲志才站起身來,將一張大漢江山圖在葉昭身前鋪開,伸手在地圖上一劃:“幽涼二州,主公已是先機,不可謀,幷州某之無用,早晚必爲他人所破。”

葉昭點頭,他自然不會選擇此二地,幽涼二州,一來地廣人稀,二來幽州牧劉虞乃漢室宗親,西涼董卓已經一家獨大,就算葉昭能夠克服各種困難,等他抓住這二州之時,必是蒼涼已極,想要與中原諸侯爭雄,幾不可能。

戲志才又將江東劃去:“江東之地,易守難攻,但極端排外,且長江雖爲天塹,卻也是主公他日進取中原最大的絆腳石。”

戲志纔此時所言,已經可說是大逆不道,若被旁人聽去,恐怕不止戲志纔要倒黴,葉昭也要跟着遭殃。

葉昭默默地點了點頭,如今的江東可不是後世的江南,地域雖廣,卻大半是未開化的蠻荒之地,戰爭潛力有限。

“洛陽、三輔,若天子真的歸天,未來十年,將是衆爭之地,取之無用,反會拖累主公。”

“至於中原之地,驀不建議主公在此立足。”戲志才嘆息一聲道。

中原之地,包括司隸、兗州、豫州、冀州乃至荊襄,算是大漢最富庶的幾個郡,同時也是也算是中原之地。

“出身?”葉昭苦笑着看着戲志才,突然有些理解爲何以往自己旁敲側擊的想要讓戲志纔給自己引薦荀彧、郭嘉這些潁川士子,戲志才卻始終沒有任何反應,不是戲志纔有二心,而是他清楚這些人不可能爲葉昭所用,理由也很簡單的,葉昭的出身以及一直以來所做之事,不可能得到這些人的認可。

“對,出身。”戲志才毫不客氣的點頭道:“我知主公與萬年公主交情匪淺,他日成爲駙馬都尉也極有可能,但即便如此,主公在許多人看來,也不過是皇家贅婿,並非皇族,更遑論代表皇家,中原之地,乃至青徐二州,都是士人之地,主公若去,終不得好死!”

葉昭苦笑道:“先生可知,只憑這些話,若我願意,都能殺了你。”

戲志才閉目不答,爲人主者,出身甚至能力都不重要,但必須懂得取捨,這纔是爲人君者最重要的一點,若葉昭做不到這一點,那就算戲志才傾心爲其謀劃,恐怕也是一場空。

葉昭這一次,卻沒有讓戲志纔多等,見戲志纔不答,也不以爲意,看着地圖道:“這益州和漢中之間,我更傾向漢中,先生以爲如何?”

“主公能這般快絕斷,實讓在下驚訝。”戲志才睜開眼睛,看向正在觀摩地圖的葉昭,這次卻是輪到他驚訝了。

“利益薰心,我倒覺得是人之常情,莫說是我,古之聖賢,又有誰敢說自己一生都未曾被利益矇蔽過眼睛。”葉昭灑然道:“既知不可爲,不如退一步,或許能夠選擇之處更大。”

戲志才點點頭,拿得起,放得下,這纔是真英雄,就算偶有過失,就向葉昭說的,誰能無過?

“臣也傾向漢中,益州易進難出,若主公能得漢中,只需一員上將,數千勁旅,益州便是有十萬兵馬,也難有作爲,此地進可虎視三輔、南陽,退亦有天險可以自守,最重要的是,主公前翻爲天子謀書局之事,紙質書籍已在此有了基礎,只需十年經營,主公便可擺脫世家人才把控,另外此地相對封閉,主公只需握緊軍權,便可大刀闊斧整頓,再不濟,也可謀得蜀地坐觀天下。”戲志才微笑道。

葉昭點點頭,他所想的比戲志才更多,這些年經過葉昭不斷招募工匠人才,加上一些超前的見識,這些工匠這些年來的研究,已經研究出一些很實用的東西,漢中相對封閉,消息也不容易外流,葉昭只要佔據此地,就能關起門來安心種田,將這些年來匠人們研究的成果一步步投放到發展建設上,足夠給葉昭打造出一個堅實的根基。

“只是我如今身在洛陽,分身無暇,如何謀取漢中?”葉昭擡頭,看向戲志才皺眉道。

以他目前的身份,根本不具備離開洛陽的條件,劉宏如今正值用人之際,這麼火急火燎的把他給召回來,更不可能立刻便讓他離開。

“可選一人暫任漢中太守,前往漢中爲主公佔據漢中,代他日主公回兵之時,可順利接手漢中。”戲志才笑道。

“志才觀我麾下衆人,何人可擔此重任?”葉昭看向戲志才,他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但他麾下人才不少,典韋、趙雲有萬夫不當之勇,管亥、紀靈也算是一流猛將,丁力、方悅統兵之能可稱良將,夏侯蘭、孟虎等人也都是戰將,戲志才擅謀,乃頂尖謀士,但一來葉昭需要他在身邊爲自己出謀劃策,二來戲志才本身在葉昭看來並沒有獨當一面的魄力。

就如同之前戲志才擇主一般,主公必須有取捨絕斷之能,而戲志才謀略尚佳,但獨當一面卻缺乏魄力,否則若謀士都有這些魄力了,要主公何用?自己就能做主了。

這也是很多謀士的通病,擅謀,卻不擅斷!

黃劭、邱遲,皆屬能吏,屬於專精型人才,邱遲善算,黃劭對農業十分精通,同樣不具備獨當一面之能,至少漢中太守的位置,這些人無法幫自己穩住。

“在下有一人薦於主公,只是敢不敢用,卻要看主公是否能容此人了。”戲志才笑道。

“哦?”葉昭聞言卻是大喜,這是戲志才第一次開口推薦人才,能被戲志才所重,自非等閒之人,當下道:“是何人能入志才法眼?”

“此人性滿名寵,表字伯寧,山陽昌邑人士,早年曾在郡中擔任督郵,執法極嚴,令郡中士人厭惡,後試任高平縣令,有督郵張苞貪污受賄,幹亂吏政,被其擒拿,拷問受刑致死,因恐其家族報復,棄官而去。”戲志才簡單道。

葉昭有些失望,滿寵之名,他自然知道,但也只知曹魏有此人,並不像其他曹操麾下謀士那般耀眼,聽起來,像個酷吏,不是想象中國家、荀彧、程昱之流,多少讓葉昭有些遺憾。

“志才覺得此人可用?”葉昭看向戲志才道。

“此人有大才,而且懷才不遇,爲人清廉嚴正,於主公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爲一郡太守,當無問題。”戲志才肯定的點頭道。

“此人現在何處?我這便派人去請來。”葉昭點頭道,畢竟是名留青史的人物,而且似乎後來還是曹魏重臣,就算不如荀彧、郭嘉那些人,應該也不差,否則也不會被戲志才推崇。

“主公有嚴律之名,深得此人欽佩,年前前來投奔,主公卻未回洛陽,卑職私自做主,將其留下,如今正好給主公引薦。”戲志才微笑道。

葉昭:“……”

第四十章 中伏第七十一章 廖淳第一百一十四章 懲戒第七十三章 嘉德殿上第八十六章 洛陽亂第三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五十五章 梟雄末路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五十一章 殺戮第十七章 倉促上任第五十三章 百官聯名第五十五章 梟雄末路第六十章 各逞機謀第九十五章 國祚衰竭第二十章 鳴冤第三章 使臣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八十八章 初平四年第一百零四章 再戲呂布第九十六章 醉仙樓中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二十一章 名士?第二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五十七章 西園立八校第四十二章 有人想搞事第五十七章 西園立八校第四十九章 軍都山之戰第十二章 書第三十三章 衛家滅門第四十八章 立身之地第九章 出兵第二章 殺人第十二章 書第九十二章 未來方向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四十二章 撇清第七十九章 縱火第五十八章 靜待第七十二章 窩囊而死第八章 辯王子第四十章 中伏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九十九章 公主第三十八章 曹孫聯盟第四十六章 突圍第六十八章 義士第五十章 再退第五十七章 天子籌謀第七十章 反制第十一章 主盟者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九十八章 廷尉第十一章 繽紛 下第四十三章 寓教於樂第二十六章 分兵第五十八章 糧草帶來的變數第三章 威懾第二十四章 敗露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一百零四章 驅逐出境第十六章 徹底收服第二十一章 期限將至第六十三章 應驗第三十四章 聲討第四十九章 封侯、賜婚第四十五章 認命第九十章 暗間第七十八章 初至潁川第九十二章 未來方向第六十二章 無信第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一章 等待第五十三章 絕路第八章 辯王子第二十一章 郭嘉請命第八十七章 劉備的野望第三十九章 回頭無路第四十八章 郭嘉領兵第四十二章 流血的城池第六十章 首戰黃巾第二十四章 拒絕第三十五章 馬城之危第三十一章 密謀廢立第十七章 首戰第十六章 李儒獻計第二十五章 權利角逐第六十二章 南匈奴——滅第一百零九章 暗藏殺機第四十五章 孫策退兵第三章 公堂之上第一章 誠意第六章 事與願違第九十四章 一入洛陽城第六十七章 盡得幷州第三十二章 曹操相邀第四十二章 撇清第四十六章 隆中問對第二十五章 權利角逐第十二章 詭譎
第四十章 中伏第七十一章 廖淳第一百一十四章 懲戒第七十三章 嘉德殿上第八十六章 洛陽亂第三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五十五章 梟雄末路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五十一章 殺戮第十七章 倉促上任第五十三章 百官聯名第五十五章 梟雄末路第六十章 各逞機謀第九十五章 國祚衰竭第二十章 鳴冤第三章 使臣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八十八章 初平四年第一百零四章 再戲呂布第九十六章 醉仙樓中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二十一章 名士?第二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五十七章 西園立八校第四十二章 有人想搞事第五十七章 西園立八校第四十九章 軍都山之戰第十二章 書第三十三章 衛家滅門第四十八章 立身之地第九章 出兵第二章 殺人第十二章 書第九十二章 未來方向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四十二章 撇清第七十九章 縱火第五十八章 靜待第七十二章 窩囊而死第八章 辯王子第四十章 中伏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九十九章 公主第三十八章 曹孫聯盟第四十六章 突圍第六十八章 義士第五十章 再退第五十七章 天子籌謀第七十章 反制第十一章 主盟者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九十八章 廷尉第十一章 繽紛 下第四十三章 寓教於樂第二十六章 分兵第五十八章 糧草帶來的變數第三章 威懾第二十四章 敗露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一百零四章 驅逐出境第十六章 徹底收服第二十一章 期限將至第六十三章 應驗第三十四章 聲討第四十九章 封侯、賜婚第四十五章 認命第九十章 暗間第七十八章 初至潁川第九十二章 未來方向第六十二章 無信第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一章 等待第五十三章 絕路第八章 辯王子第二十一章 郭嘉請命第八十七章 劉備的野望第三十九章 回頭無路第四十八章 郭嘉領兵第四十二章 流血的城池第六十章 首戰黃巾第二十四章 拒絕第三十五章 馬城之危第三十一章 密謀廢立第十七章 首戰第十六章 李儒獻計第二十五章 權利角逐第六十二章 南匈奴——滅第一百零九章 暗藏殺機第四十五章 孫策退兵第三章 公堂之上第一章 誠意第六章 事與願違第九十四章 一入洛陽城第六十七章 盡得幷州第三十二章 曹操相邀第四十二章 撇清第四十六章 隆中問對第二十五章 權利角逐第十二章 詭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