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6

翌日下午,清王府。

“奇怪啊奇怪?你們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書房裡爆出一句極其納悶的疑惑聲:

“蕭王怎麼最近性情大變?難不成當真迷上那個女人了?”

“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累

有人提出難以苟同的異議。

“那他爲什麼平白無故送掉了三座城池,還惹惱了聖上?如今連太后也得罪了!你們沒聽說麼,蕭王昨兒下午闖進慈寧宮,想把那個君熙小公子帶回來,太后數落了蕭王一番,蕭王居然頂撞了,把太后氣的差點閉了氣……聽說後來,蕭王足足在那裡跪了一整夜,才把那孩子求回來……”

“奇怪,奇怪……蕭王何時行事這麼魯莽來了?”

“我說,俞大人,聽您這口氣好像很替蕭王感到遺憾來了是不是?”

“不是不是!下官就是覺得蕭王的舉動實在有些怪,難道你們不覺得嗎?蕭王此人心機深沉,又足智多謀,怎會突然之間變的這般愚蠢,盡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

“噯,俞大人,話可不是這麼說的。蕭王此舉看似很愚蠢,但是就長遠來看,到底蠢不蠢,那就無法估量了!”

“哦,吳大人,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俞大人您想啊,蕭王雖送掉了三座城池,但是,他卻把城裡的一半兵卒全拉回了秦山關,少說也有四五萬之衆吧——你們說,他將那麼多詔關的兵馬養在秦山關,難道就不怕出現內亂?”悶

“不對,如今亂的好像是詔關、天門關以及盤口城裡的百姓——”

“可不是,蕭王管治這三關的時候,三年功夫,沒有在百姓商販頭上收過一錢稅,早把三城百姓的心收的服服帖帖。如今呢,南詔那邊一接手,就獅子大開口的要百姓上繳各種稅金,只不過短短半個多月罷了,早鬧的人心徨徨了——百姓跑的跑,士卒鬧的鬧,頭疼的反是南詔朝廷……”

“嗯,依現在來看,蕭王歸回三城,就是想讓他們起內轟——”

“對,俞大人,這就是蕭王的高明之處!詔國賦稅重,民心皆有報怨,而蕭王早就有預謀,故意在這三年內不收三關百姓的稅,收的卻是民心。如今歸還,民心一鬧,勢必會牽動整個詔國的根基,人口相傳,皆會道我北滄仁政懷德。詔帝有大志,是有心治國,可他的臣子欺上瞞上者居多,邊境民心思異,這三座城池,遲早還會落回蕭王手心裡!”

“陸大人,依你之見來,蕭王的舉措,只是一條計策而已?”

“八~九不離十,保準是這樣的!”

“可他爲什麼要行這麼一記險招?就目前而言,他得不來半分好處,反而白白便宜了咱們清王殿下啊——嘖,他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這一點我也在納悶呢!對了,吳大人,你以爲呢!”

“這個嘛,據我得到的消息,那個蕭王妃林若情,是旃鳳人……”

“奇了,這能說明什麼?”

“咦,難不成這個女人大有來歷的來了?蕭王這麼大手筆的把這個女人弄過來,會不會想想借這個女人來翻身……據說,旃鳳的惠王鳳亦璽並不是在私闖清平山的時候被扣下的,而是想去南詔的路上,在南郴關被岑家的人給拿下的……嘖,爲什麼下官總覺得這兩件事之間大有關聯呢?”

“就是啊!蕭王到底在玩什麼把戲?這回了康城這麼多天,皇上不許他上朝,他還真就不來上朝了,天天待在自己的那個秦宮裡風花雪月……那女人就那麼好麼?”

“也許那個蕭王妃還真是有點來頭的!你們沒聽說麼,昨夜裡蕭王府夜宴,五部落的人一個個發了飆似的想將那個罪魁禍首給除之而後快,沒想最後,反是他們奇奇怪怪的服帖起來,這事兒玄吶……”

“陸大人,這事,你就孤陋寡聞了,昨夜裡是七公主救的場——蕭王好像知道太后聯合了五部落的人想要爲難他的女人,事先通知了七公主,這不,七公主七駙馬一到那裡,萬事大吉,所以說,那個七駙馬纔是一個頂尖裡的人物……”

“但是,下官還是弄不懂——陳將軍,這七駙馬,如今是旃鳳女皇手下一個重臣,可那個女皇爲什麼就選中了七公主來聯這場姻,僅僅就是因爲想在篡位的時候,得到北滄的幫助?爲什麼下官總覺得那旃鳳女皇的心裡另有更深遠的打算呢?”

五六個大臣,皆是清王的有力支持,今夜趁着夜深人靜全跑到了王府,實因爲心懷一肚子疑惑。

衆人一番議論紛紛罷,依舊無解,於是所有人的目光全集中到了清王身上。

清王金暤一直就思量不語,一身的儒雅經過數年戰場的洗禮,已然平添了幾份顯在外的利氣。

“不管怎樣,現在絕不能掉以輕心,在蕭王還沒有完全倒臺之前,我們必須提高警覺!”

金暤淡淡的說了一句,轉身便看向了窗外,一陣陣清涼的夜風帶着花香襲來,他皺着眉心陷入沉思。

明天就是父皇大壽,母妃偷偷傳出話來,歡喜的告訴他:父皇今日總算在昭書蓋下了璽印,明日夜宴,便可正式冊封他太子——二十幾年了,爲了這皇位,他與大皇兄是好一番明爭暗鬥,如今,終於出結果了?

可爲什麼他心裡有一種七上八下的感覺呢?

金暤總感覺好像會有事兒發生——最近大皇兄下的棋路太邪門,或許會在緊要關頭,一腳會將他的美夢給踩個粉碎。

小時候,金暤與大皇兄下棋,不必花什麼心思,因爲大皇兄不懂謀局而攻的道理,他能輕輕鬆鬆贏他。

但自從大皇兄北上從軍以後,他們之間再不曾下過棋,他也不知道他大皇兄的下棋手段,直到兩年前才真正見識了一回。

那一回,他們在父皇的御書房內碰上,父皇興趣極濃,放着手上所有公務,拉着大皇兄下棋——足足一個下午。

金暤就待在邊上觀棋。

然後,他驚訝的發現,如今的的大皇兄下棋之道,極其的深不可測,那一盤盤明明看似敗局的棋,居然一次又一次在他手上起死回生,最後令父皇大讚不已。

這麼多年以來,可以與父皇在棋盤上一決高下的人,除了他金暤,不作第二個人選——那是他第一次在父皇的眼裡看到了對於大皇兄的滿心欣賞。

而那個時候正是大皇兄最最低谷的時候,秦紫珞的死,令他有近一年的時候萎靡不振。

如今,大皇兄已經重振精神,金暤以爲,跟現在的大皇兄下棋,輸贏與否,很難下斷論。

自小起,金暤是得盡父皇的憐寵長大的,深得父皇的歡心,原本,母妃以爲,只要時機成熟,儲君之位非他不過,結果母妃料錯了,他也料錯了。

如果說,父皇曾因爲採秋皇后害死雲妃的緣故而無意立金晟爲太子,而屬意於他金暤,並且極是刻意的給他栽培勢力,那麼,三年前便是一個大轉折——誰能想到雲遲的女兒,父皇拿兒輩皇后之位相聘爲兒媳的神秘女子,最終嫁的大皇兄,甚至於差點就替大皇兄產下皇嗣。

那一年,當蕭王妃的身份公諸於世後,母妃絕望而害怕,而他也覺得的再無希望。

若不是發生了後來的驟變,皇儲之位必花落蕭王府。

詔關之變,帶給了金暤另一個機會。

那個時候,大皇兄因爲王妃之死,曾一蹶不起,這是老天恩賜下來給他的一個契機,令他有機會領兵進東瓴,於是,便出現瞭如今勢均力敵的局面。

這兩年來,金暤離京城,遠在瓴國,憑着手上兵馬,將勢力擴張到讓人不可小覷。

當然,離京日久也有弊端——再難與父皇親近,也難揣測父皇到底意屬何人——再加上父皇平素最愛藏心事,帝王心難測,越發的難以度他的心思。

年後初春開始,父皇十二道金牌,一道道急催其回國,將卒們皆再三進言:此次回京,兇險萬分。

金暤心中自也是顧忌重重,生怕一回京城,會被奪了兵權不說,更怕被軟禁,於是一次次推脫,一次次拒歸。

直到金暤在瓴國境內被幾路人馬圍擊,令其出現連連敗退的危急情況,國中又生出大澇水災,父皇也曾一度生病抱恙,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母妃來信,但語父皇身子一年不如一年,離京太久,極易生變,命他打點好可能突發的準備,及早回京。

金暤夙夜沉思,終還是決定回來看看,然後,伺機而動——他知道,關乎太子之位,已到了不能再拖的地部,這一趟回來勢必會有一個結果。

回到京城,父皇待他依舊至親,也事事重用,可是,他同樣也對大皇兄關懷備至。

一山難容兩虎。

如今,他們兩兄弟棋鼓相當,父皇卻依舊不肯在他們之間作出一個明確的選擇。

也許,父皇心中有着沉重的後顧之憂。

因爲無論最終誰做了太子,都有可能引發一場可怕的內亂。

依他對於當前形勢的觀察來看,父皇再這麼遲遲拖延,將來造成的傷害,勢必會更嚴重!

現在情況,已然很明顯,誰得太子之位,誰便保了性命。

要是大皇兄得了皇位,日後,他與母妃必無立足之地,而曾經支持他的那些部屬臣僚,最後也不知會落得怎樣一個淒涼的下場!

當然了,如果是自己做太子,他朝登帝位,首先,母后那邊就一定會逼他處死大皇兄——金晟的能耐,實在太過厲害,功勳震主,若活存在世,絕不利於的江山社稷的穩定。

父皇是如此睿智的人,想來他早把這一切全都看在眼裡,也一定在頭痛該何去何從。

而南北議和時,父皇命他和五弟留守在天門關,令大皇兄三弟去詔國談和,這樣的人手分配,爲的就是想考驗他們。

那番,他去的地方是大皇兄的地盤——他要是在天門關出事,大皇兄便有逃不脫的干係;而大皇兄要是和詔國和談失敗,作爲守關重臣,就得想方設法確保大皇兄和三弟順利北歸。

大皇兄離開的時候,將天門關的兵符一分爲二,交由他與五弟一起掌管,明裡,是爲了防詔國扣人所作的部署,暗裡呢,是父皇想讓他們互相掣肘。

父皇想尋一個兩全的法子,既可立出太子,又可保全北滄內部不起紛爭。他希望他們幾兄弟齊心合力,共創北滄的輝煌。

這些種種事件,他都看得分明,唯一看不明白的就是大皇兄爲何要用城池去換一個女人?

父皇雖怒,卻沒有撕毀大皇兄定下的兩國和平歸還城關的契約。

爲什麼呢?

一個平平常常的女人而已——林若情,她到底有什麼樣的本事,令大皇兄做出瞭如此瘋狂的舉動?

金暤曾讓人去查過這個女人的底,除了查到這個女人曾令南詔皇帝癡迷之外,有關她的出身來歷,沒半點頭緒。

這樣的結果,讓人又驚又疑又奇又怪。

金暤見過這個女人,並且還和這個女人說過話——容貌上,除了長的有幾絲像已故的君墨問外,性情上根本就探不出什麼疑點來——

那個女人溫溫靜靜的回答,進退有據,得體有禮,但這隻能表明此女受過不一樣的教育,極有涵養,僅此而已。

而大皇兄帶這個女人來京城後,除了展現了他對於這個女人的萬般寵愛之外,對於自己的缺失行爲,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補救措施,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將自己推入絕境,直到如今,令所有人都看到了蕭王的敗勢——

但暗中的查探,一直不曾停止過。

這期間,底下人有過密報來稟說:

金晟曾請求父皇下旨令西北玉門關八萬兵馬,以閃電之勢出擊,牽制住旃鳳北塘關的十萬精兵,幫助旃鳳女皇順利登基。而後,新皇以迅雷之速掌控這十萬精兵,平息了改朝換代所引發的不平之氣。

這些事,就發生在金晟回到康城的短短十幾天時間內。

金暤認爲,父皇和這位旃鳳女皇應該達成某些共識的,嫁七公主的背後應該還藏着某些他不知道的內幕。

令他琢摸不透的是,他的那位大皇兄在這些事當中到底扮演了怎麼一種角色?

還有,最近以來,一直有股強大的勢力在東瓴境內查着他的事,似乎想知道他手上到底握了多少兵馬!

每個領兵的將軍,每年都得向朝廷上報兵馬人數。

金晟虛報了人數。

金暤入東瓴後,攻城掠地,兵馬每天都在增長,依着他手中現在所擁有的兵馬,足可以自立爲王。

但是他不會這麼做,其一,這些兵馬一大半是東瓴人,想要駕奴他們,很不易,第二,他要的是天下太平,要的是整個兒的北滄大國。

若將軍隊從整個國域中拉出來,那麼,北滄再不強大,而他也將處於如履薄冰的境地——

在這個羣雄並起的時代裡,分彊裂土的結果,就是自取滅亡,就如東瓴一樣,一旦被人趁虛而入,那麼國將不國,這種損人不利已的事,他金暤不做。

所以,他回來了!

幸慶的事,如今,一切形勢都有利於他。

他該高興的,偏偏心頭被那一個個無法解釋的疑團給纏住,怎麼也無法釋懷。

“五部落的人在蕭王府裡到底談論了什麼,當真沒法打探出來?”

金暤皺緊眉,低聲問。

是誰讓五部落的人全都消了火氣?

是那個韓繼,還是那個神神秘秘的新王妃?

“嗯,什麼也探不出來……據說,那天晚餐,除蕭王府東院外,侍衛重重護院,閒雜人等誰都不得入內。五位郡主皆被剔除在外,側妃韓千樺和程襄,也都被攔在門外。”

金暤沒看到底是誰回答的他,只覺心頭沉沉的,有股子隱隱的不安浮上心頭來。

窗外,夜黑風高,陰沉沉的樣子,午夜時分,似乎有暴風雨要來,明朝呢,是朗朗晴空,還是烏雲遮天?

他不能未卜先知。

****

承德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滄帝五十二歲壽辰,滄宮大宴,天下同慶。

一是因爲滄帝五十歲大壽之時,臥榻在牀,不曾舉國大慶,二是今番的澇災已過,值得一慶。

滄國國庫素來充盈,此次水災總體來說並沒有造成特別嚴重的損失,百姓的安撫工作早在蕭王入詔國議和開始,已着人妥善的落實下去,派下的全是朝廷重臣,是滄帝的親信。這樁樁件件的事,經直系官員的手後,最終圓滿收場,民間並沒有因此大災而生起大疫大亂,一切井然有序。

所以說,滄帝之所以成爲五國之中最強盛的國家,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有一個知人善任、且善於駕奴臣子的好皇帝。

****

華宸園,宮燈滿天,華衣遍眼,吉樂嘹亮,歌舞昇平。

誰都知道,今日裡,不光是皇帝的生辰,更是立儲君的大日子。

北滄王朝,自金旭登基以來,二十九年太子之位虛設,金旭力排衆議,獨自一人肩擔着整個滄國的重擔,如今,終於可以定下太子之選,日後便可爲帝主分憂解愁了。

衆臣子皆在觀望。

滄帝身側下座,清貴妃盛裝端坐,眉開眼笑的在欣賞歌舞,神采飛揚,再瞧着蕭王殿下,卻是冷冷清清獨自一人來赴宴——皇帝不許他帶家眷來賀壽!

如此大喜之日,受如此冷待,足見帝王心中有多麼的厭惡蕭王了。

相傳,今天白天的時候,蕭王已經吩咐下去:讓全府人等整理行李,預備壽宴過後,明兒一早就離京去封地。

這樣的傳言,令聞者皆唏噓不已。

大家都不明白啊,蕭王殿下這番勢敗的怎如此之古怪?

同時,大家心頭依約也已有數,這太子之位肯定非清王莫屬。

太后坐在皇帝的身側,正緊緊的蹙眉,心裡極度不安。

原本呢,她還指望將那個壞了金晟前程的女人處死了,以擾亂今日的壽宴,拖延立太子一事,沒想,七丫頭帶了一個人去得蕭王府後,五部落的人便全改了心思,再沒有找蒂和公主的麻煩。

這當中有什麼玄機?

太后曾問過金璇。

女生外嚮。

那死丫頭笑笑對她說:“皇祖母,天機不可泄露!”

待續!

白天跑了一天銀行,沒空碼字,這章剛剛整理完,嘿,今天更到這裡,明日確定儲君之位。

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2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60 求月票(本章完)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30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8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5禍起,血濺清王府 7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8爾虞我詐 誰人在棋局 6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0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25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3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5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4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9各懷肚腸,是誰意亂又情迷 1禍起,血濺清王府 12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6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5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13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7蠱亂,怪事又迭起 7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1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4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22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5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3禍起,血濺清王府 8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41(求月票)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5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36各懷肚腸,是誰意亂又情迷 5蠱亂,怪事又迭起 10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20禍起,血濺清王府 12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2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8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2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6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1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2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9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44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0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7蠱亂,怪事又迭起 9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0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5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26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5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5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4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22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8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1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8(求月票)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4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爾虞我詐 誰人在棋局 1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3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6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4 求月票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0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8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8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9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4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7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0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3番外:遲來的幸福 7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3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4禍起,血濺清王府 8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5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7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9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8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4(求月票)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8禍起,血濺清王府 2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19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6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7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4禍起,血濺清王府 10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2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9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6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36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5(求月票)禍起,血濺清王府 5蠱亂,怪事又迭起 4
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2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60 求月票(本章完)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30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8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5禍起,血濺清王府 7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8爾虞我詐 誰人在棋局 6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0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25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3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5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4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9各懷肚腸,是誰意亂又情迷 1禍起,血濺清王府 12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6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5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13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7蠱亂,怪事又迭起 7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1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4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22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5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3禍起,血濺清王府 8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41(求月票)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5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36各懷肚腸,是誰意亂又情迷 5蠱亂,怪事又迭起 10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20禍起,血濺清王府 12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2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8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2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6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1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2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9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44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0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7蠱亂,怪事又迭起 9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0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5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26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5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5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4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22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8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1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8(求月票)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4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爾虞我詐 誰人在棋局 1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3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6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4 求月票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0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8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8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9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4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7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0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3番外:遲來的幸福 7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3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4禍起,血濺清王府 8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5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7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9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8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4(求月票)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8禍起,血濺清王府 2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19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6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7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4禍起,血濺清王府 10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2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9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6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36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5(求月票)禍起,血濺清王府 5蠱亂,怪事又迭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