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7

正思量着,但見穿得漂漂亮亮的七丫頭金璇,拉着她那個錦衣玉服的俊美夫婿執着酒笑容滿面的站了起來,婷婷走到滄帝跟前,先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子嗣大禮,才道:

“父皇,哥哥們都盡顧吃酒忘了來賀壽,今日大喜,不論長幼之序,小七來討個好采頭,先來向父皇恭祝一聲,祝父皇福壽與天齊,年年子孫聚膝,歲歲笑口常開,祝願北滄王朝繁榮昌盛,威震寰宇,四海歸心!”累

這個丫頭笑的歡歡喜喜,一派天真無邪的樣子,全然像不知今晚將會發生什麼事!

過了今晚,北方便會有儲君——過了今晚,明朝,她的大皇兄會被圈禁,絕對會——若立的是清王,金晟絕對不可能再有機會離京去任,只會被囚禁。

鐵九曾來報過,直接受命於皇上的禁衛軍已在暗中調兵遣將,今夜,必出事。

可是,七丫頭當真什麼也不知情嗎?

這孩子這個時候回北滄來,目的就爲了賀壽那麼單純?

太后心裡念着,目光則一直留停在孫女婿身上。

這是一個極優秀的男子,旃鳳國內那麼多精瑛俊娥他不娶,偏生往北滄來娶七丫頭,是巧合,還是謀略?

她竟有些看不懂,依稀覺得,這些事必與金晟脫不了干係。

殿上,韓繼側頭看了看身邊嬌妻,微一笑,單膝下跪,行了一個標準的旃鳳君臣叩禮:悶

“皇上,韓繼代表旃鳳國百姓謝過皇上之前的相助之恩,得令我旃鳳不受戰亂之苦。這一杯酒,祝皇上福壽綿長活百歲,身體康健行如風。耳聰目明無煩惱,笑對人生意從容!”

言罷,一乾而盡,極是豪爽。

滄帝對這個女婿甚是滿意,聽着這話,揚眉而笑,舉起金盞笑道:“好,承你們吉言!”

一盞酒,一飲而盡。

有人開了頭,緊接着清王,陵王,平王,安王,紛紛起來恭祝吉詞。這幾年裡新添的小皇孫們則一個個捧着賀禮上前送到滄帝跟前,一時,殿前是好一陣童言稚語的恭祝聲,令滄帝笑開了懷。

滄帝作風並不奢侈,親王和臣子送來的賀禮,自不會是什麼奇珍異寶,皆是一些各有特色的玩意兒。

比如說,清王奉上的是一幅東瓴如今歸屬於北滄的江山新版圖;平王送上的是一份災區百姓送與皇上的謝恩長卷,千人簽名,各言一句,甚爲喜慶;安王送上的是,前番剛剛得到的一本前朝絕跡的兵書……

各個重臣所獻之禮,皆別出心裁——

所有人都送了賀禮,道了賀詞,唯有蕭王寂寂的依舊在那裡吃着酒,什麼也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做。

太后本就食不知味,這番見得金晟如此不爲自己爭時機辯解很是心急——

對的,太后總覺得金晟用城聘妃,必事出有因,若把因果說明,皇上絕非是不通人情之人。

初回京城被貶下朝後第二天,金晟曾在御書房求見過皇帝一回,不知爲何竟把皇帝惹火,之後,但凡金晟求見,皇帝皆是拒見。如今,好不容易得見聖顏,他卻悶聲不吭,不爲自己辯。

這個混小子,到底是在裝呢,還是真無法自圓其說,真就因爲那個女人而誤了大事?

會是這樣子的嗎?

要是那女人真會誤事兒,前兒夜裡,她便該死在五部落來使之手——人家沒死,就足證明當中有蹊蹺。

太后一番不解的思忖後,忍耐不住,開始高聲引金晟說話:

“晟兒,每年,你都有送給皇上不同尋常的禮物,這回,可有什麼稀奇的寶貝呈上來。”

滄帝也斜目看了一眼,頓時斂笑,冷言說:“他已經送給朕一份天大的大禮。足足讓朕大開了一番眼界!”

當着百官賓客的面,寒聲利叱,足見滄帝心中是怒極的。

也是啊,之前皇上對蕭王如此信任,把議和的一切事宜全數委託給他,給了他決斷國家大事的大權,誰料,他完全不懂珍惜,做了這等蠢事,當真是太讓人失望。

太后張了張嘴,不知箇中來龍去脈,她無法替金晟辯述。

金晟身後不遠處,侍立着一個俊面侍衛,是他帶來的人。此人,個子不算高,削瘦,一直很安靜的站着,手上捧着一個用金黃錦帛包着的小包袱——那應該就是金晟備下的壽禮,可他爲什麼遲遲不曾送過去呢!

太后在這個侍衛身上留意了一番,覺得很面生。

也正是這個時候,一直沉默的金晟忽然離席,折過去自侍衛手上取過小包袱,然後回來,跪到滄帝跟前,雙手托起小包袱,行大禮:

“兒臣祝父皇福壽延年,更願江山永固,百姓永享太平盛世……這是兒臣備下的賀禮,請父皇笑納!”

滄帝眯眼看着,沒有馬上收,沉一嘆後,才道:

“金晟,你做事素來穩重,但這一次着實荒唐之極……你知也不知……”

這語氣,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意味兒。

“父皇,爲了能令北滄江山永固,百姓們不必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兒臣以爲議和歸還城池,是明智之選。”

金晟不卑不亢的打斷,令滄帝挑眉而視:“這麼說來,你還大有道理在裡頭了不成?”

金晟不答,只述道:“父皇,兒臣安插在詔關內的探子於宴前來報,詔國邊境諸個城郡不滿詔帝重稅重賦,已於前日聯成一氣,擁兵自立。詔國境內已然大亂!請問父皇,形成這種局面,與我北滄是利還是弊?”

不用說,自然是有利的!

這話一出,朝臣皆驚,皆開始竊竊私語,一時無法確定這消息是真是假。

太后神情一楞,隨即生喜,心下就明白自己的孫兒絕對不是那種糊塗之人,瞧,果然是有機謀在裡面的。

清貴妃聽着,則面色陡然一沉。

這一個消息,滄帝尚未聽聞,不過,倒與他心中所猜相吻合,於是臉孔稍霽。

一切果然是金晟欲擾亂南詔國境的一種手段。

這舉措絕對大膽,冒進之下必另有大圖。

他在圖什麼?

滄帝隱約可以猜到,卻又不敢肯定——

嗯,這孩子真正想對付的只怕是另有其人——但最終的目的,是想保全整個北滄。

這一點,與他的心意不謀而和。

滄帝淡淡的睇着自己這個優秀的兒子,一會兒,轉身再睇視其他兒子——

他的兒子,一個個都是出類拔萃的,這合該被他引以爲傲。

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的是,有如此俊傑人才,江山,國家,才能欣欣向榮。

壞的是,帝位之爭,最終極有可能會造成血流遍地,生靈塗炭。

這是作爲一個帝王,一個父親最最不想看到的。

“不管利弊與否,金晟,金暤,金昕,金晙,金賢,金銘……你等給朕聽着……”

滄帝點着自己兒子們的名字。

幾位親王應聲出列,按着長幼之序跪到金晟旁邊:

“父皇有何垂訓!”

滄帝站了起來,明黃龍袍襯得他異樣的威儀。

他緩緩走到兒子們跟前,來回一個個看了一遍,才道:

“朕想告訴你們,百姓重於天,個人的得失不足道,皇室子孫更該爲天下人的安危擔當責任。今日,朕會在你們當中選出太子人選,無論是誰做了儲君,作爲兄弟,你們定要團結一心,好好輔助於他,作爲臣子,更該盡心竭力的效命。不該有的紛爭,不能再懷的非份之念,從此以後從腦子裡給朕剔除乾淨。北滄需要的是繁華興旺,而不是互相傾軋,自相殘殺,聽明白了沒有!”

這話分明就是說與蕭王和清王聽的。

“是,謹遵父皇教誨,兒子記下了!”

諸位親王齊聲而應。

“起來回去坐吧!”

滄帝這才滿意的點頭,衆親王謝恩歸座。

金晟依舊跪在金殿上,手上扔託着那個小包袱。

滄帝站在原地看了又看,手指一點,問:

“這裡面是什麼?”

“回父皇,這是兒臣備上的兩份壽賀禮?”

“兩份?”

“是!一份是兒臣的,一份是若情爲您準備的……”

不管金晟出於何種心思娶的那位蒂和公主,反正滄帝對於那位不曾見過面的兒媳,無半點好感,冷冷一瞥,神情顯得極爲的鎖然無味,哼了一聲,回去龍座,並沒有讓人去接賀禮。

從“詔關大亂禍害詔國”一事可以看出,金晟做事,棋路極怪,絕對不能按常理推斷。

此刻的太后覺得孫兒手上捧的這個玩意,必有古怪。

她是站在金晟這一邊,自要爲他推波助瀾一番,忙應景的出聲吩咐下去:

“張全,還不將蕭王的賀禮送到皇上跟前去啊!”

內侍總管忙應話上去取下禮物。

這時,有人在底下,叫嚷了起來:

“皇上,蕭王殿下一直就有孝心。當年,他人在北地,但一心卻想着皇上,年年都會搜腸刮肚的尋一些或新奇或好玩或實用的東西送來給皇上——比如說那鬼峰山上的千年醉蓮,便是人間稀罕的藥材;又比如說給皇上打下一座蠻夷城池,開拓我滄國的國域——有些禮物,還是臣下與蕭王一起去打點的呢!不知道今年蕭王備下了什麼大禮獻給皇上——之前,臣下聽蕭王說過,要給皇上奉上一份重禮,卻不曾告訴臣下那是怎樣東西。皇上,臣下平時粗邁慣了,心有好奇,若不能解個清楚,心裡就憋的慌……所以,蕭王送的這個禮,皇上可否讓臣下一開眼界?”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雲藏草原上喀爾部落採族的少主,也就是採凝兒的兄長採礡,與金晟那是表兄弟,生性素來豪爽不羈。

他這麼一挑話,令所有人的目光紛紛都集中到了這件禮物上。

滄帝心下明白這個來自採族的後輩,是故意在激他當衆拆看。

採礡沒那份機謀,會正好在這樣一個時候說上這麼一句話,滄帝以爲這必是金晟授意。

心底琢磨了一下,滄帝極想看看自己這個皇長子還想玩什麼花樣,便示意李福將那份賀禮拿過去——

解開打的漂亮的蝴蝶結,挑開黃帛,但看到放在最上面的是一封信,信封空白。信底下,壓着兩本紅紅的貼子,最底層,則是一塊疊得整整齊齊的帛書,上有字跡。

抽出信,足有七八張信箋,頭兩張是新紙新墨,後幾張卻是有一些年份了。

滄帝隨意瞟了幾眼,僅憑這幾眼就收住了他的眼,神情一下認真,一目十行,唰唰翻頁罷,那原本和氣的臉孔,在時間的流逝中,一絲絲的,一寸寸的變鐵青起來,眼裡的難以置信,就如翻起的海浪——

這樣的情景,曾經發生過。

就在這個月初,滄帝在朝堂上接到南詔急遞,說是蕭王把城池送回南詔的時候,皇上也曾怒衝雲霄,當場就把那本急報扔下了金鑾殿。

相作比較,皇上今朝的怒氣猶爲的驚急,於是,所有人都心驚膽顫起來,也不知道蕭王到底給皇帝看了什麼,氣得皇上鼻子幾乎冒煙,一張臉黑成了煤碳。

“皇帝,怎麼了?”

太后憂心忡忡的問。

滄帝不答,一雙如火炬似的眸子,下一刻擡了起來,直直的盯上了金晟,一字一停,咬牙而問:

“這些當真屬實!”

金晟擡頭,平靜的對禮:“不差毫釐!”

“很好!”

這一聲“很好”滿是憤怒之色:

“你倒真會送禮物……倒是真會挑時間!”

這份禮物,具有十萬分的殺傷力。

金晟垂眉恭答:“父皇不肯見兒臣,兒臣不能親自奉到您跟前,只能挑在今日送上,倘若掃了父皇的興,還請父皇見諒!”

一頓後,又道:“父皇息怒,兒臣知道父皇看了會動氣,這有違兒臣獻禮之初衷——今日是父皇大壽,合該是高興的日子,若情怕這份禮惹您不高興,故讓兒臣將她送的壽禮一併備上,以博父皇寬心一笑!”

的確很不高興,滄帝滿心怒氣直衝九天,胸脯氣起伏不定,恨不能將某人碎屍萬段……

邊上的清貴妃想湊上來看,到底是什麼令皇上如此氣怒交加,關切的問:“皇上,您怎麼了……”

得來的是一記冷如千年玄冰似的寒眸,滄帝竟將滿心怒氣使到了她身上。

她看着心絃直顫,畏怯,強顏一笑:“什麼事兒惹您這麼不開心了?”

清貴妃眼尖的看到那兩疊的整齊的紅貼本上,寫有兩字:“婚書”。

滄帝的目光也在同一時刻被那“婚書”吸引住了注意。

這是兩本屬於北滄皇室特有的婚書,大紅的貼身,金描的遲體字——唯一與衆不同的是,這兩本婚書,看上去很是陳舊,就像是已經存放了很多年頭了一般,而且有點眼熟。

心頭的大怒因爲這兩本“婚書”而稍稍有所壓制。

按着北滄的規矩,婚書上必須有家中長輩的簽名,以示認可,這樁婚事纔算真正成了。

金晟此時此刻送上婚書,不可能是想讓他在動怒的情況下去籤什麼名,證什麼婚,肯定別有深意。

“父皇,您且先翻開看看吧!或許這份驚喜可消父皇心頭之怒!”

“驚喜”兩字被刻意咬的很重。

所有人都在翹首而看,想知道那是怎樣一份“喜”。

殿堂上每個人都看得分明,接下來的一瞬間內,一抹驚異的狂喜在滄帝本來擰緊的眉目上溢開來,就像烏雲密佈的天空上驟然就亮出了一道燦爛的陽光。

滄帝顯格外激動,竟失態的豁然站起來,目光唰的直盯金晟,失聲而叫,卻是驚喜交加的:

“怎麼回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此事說來話長,宴後,兒臣自會讓她行前來盡訴前因。父皇,您還是先看看那本永修鄰邦之好的國書吧!”

“國書?什麼國書?就是這本帛書?”

“正是!這是她爲您備上的大禮!”

滄帝聞言,忙將那軸錦帛鋪於御案上,細細一讀,自是一番意外的喜悅飛上眉梢——

這竟是一份漢倫蠻族與北滄,以及旃鳳、雲藏五大部落簽定的修好之書。

漢倫蠻族漢倫草原上一個大部落,遠在雲藏草原的外圍。北滄北部有部分領地正好處在旃鳳、雲藏草原以及漢倫草原中間。

這漢倫部族雖也是遊牧民族,但生性兇殘,好武好鬥,最愛騎在馬背上去各族各國邊境生亂滋事,常常來如風,去如火,這番居然能來主動修和,怎能不令滄帝欣喜。

擡頭時,滄帝臉上已帶滿讚許之色:

“好,好,真是好極……這果然是一份叫朕歡喜的賀禮!金晟,如今漢倫可汗身在何處!”

“回父皇,正在兒臣府中與他失散多年的女兒歡聚……本來兒臣是想請他進宮一起赴宴的,不過,若情說,今兒個父皇保不定要處理家事,還是過兩天再來談論國家大事比較妥當!”

偌大殿堂,樂曲早散,一些人開始低聲私語,皆在疑惑,皇上和蕭王到底在打什麼啞迷。

滄帝這纔想到了剛剛正在大怒的事,精神恍惚了一下,覺得是該先把這不恥的家事處置掉才行:“也對,是該清理門戶了!”

目光所到,威利之目深深往清貴妃身上瞄了瞄。

清貴妃撫着胸口,是好一陣心驚肉跳。

當下,滄帝親自去扶金晟起來,面對滿堂朝臣命婦投來的疑惑,他高聲言道:

“衆愛卿定不解朕與蕭王所議何事,箇中因由,朕稍後再論其中道理。今日百官雲集,佳兒佳婦盡數在跟前,趁此良宵,朕有一事宣佈,那就是立太子一事。此事因朕之任性,已空置多年,如今,朕年歲已高,而國事繁忙,日久之下,每每感覺力不從心,故已擬下詔書,於今日定立太子。張全,請詔書,當場宣讀……”

此話一出,手一拍,便有內侍捧着一錦盒呈到皇帝跟前,取出立儲詔書,滄帝親自校看了一番,點頭令張全去宣讀。

清貴妃原在擔心會發生意外波折,生怕皇帝會臨時改主意,待見得詔書,方重重吐了一口氣,頓時眉飛色舞。

有人喜,便有人憂。

太后見詔書,臉色頓變。

“慢着,皇上,你想立誰爲太子?”

滄帝沒回頭,只淡淡道:“母后想知兒臣立誰爲太子,現下聽了便知分曉……張全,念……”

張全應聲轉身,朗朗百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自朕奉先帝遺詔登基以來,已近三十年,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論文治武功雖不及先皇先帝,但朕自認爲還是個明君,上不辜負列祖列宗,下不愧對滿朝文武、天下百姓,如今朕已入花甲之年,儲君之位,不可再空缺。

朕縱觀諸皇子之中,二子寬厚有餘,無奈霸氣不足;三子雖才思飛揚,卻是生性閒散,難擔大任;四子文才武學都有所長,卻無帝王心胸;五子俊才傲骨,卻不喜束縛;六子年幼,不作考慮,唯皇后嫡出之皇長子金不離,人品貴重,深肖朕躬,文可治國,武可護民,今立爲皇太子,望諸位皇親貴胄盡爾等所能,輔佐太子,承我北滄盛世大業!

欽此!“

這樣的結果,震驚全殿。

滿朝文武百官皆以爲,此番得位者必是清王殿下,不想,皇上意屬的居然還是蕭王?

奇了,既然皇上屬意蕭王,爲何會對蕭王如此冷待呢?

果然是帝心不可測。

這對於金晟而言,既在意料之中,也算意料之外。

他俯在地上,靜靜的一笑,眼角忽覺得一酸,既欣喜,又傷感而歉然。

原來父皇一早就選定了他做繼承人——這個決定,並沒有因爲他白白送掉城池而有所改變,倒是他有些小人心了。

雙手高高托起,金晟接過張全遞來的詔書,無比虔誠的道了一聲:“謝父皇!兒臣定當對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羣臣見狀,山呼萬歲,同時衝領着聖旨緩緩站直的一國太子行大禮相賀。

清貴妃癱倒在地上,玉臉上是一片驚駭之色:“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太后又驚又怪的看着自己的兒子,幾乎有些不相信自己聽到的——這麼多年來,她一直想讓皇帝立金晟爲太子,他遲遲不肯,只因爲這個皇長子是採秋的兒子,他便無視了他的優秀。

“好好好……好極了,皇帝,古來便有立長之說,這事,早二十幾年就該決定下來了!”

這番可痛快了,可揚眉吐氣了。

“不該是這樣的,皇上,皇上,您之前說過的,您要立暤……”

清貴妃臉急巴巴撲上去想問個究竟,可是,她話沒有說完,一個巴掌,將她重重的甩開。

“李清兒,你想朕立暤兒爲太子是不是!”

滄帝居高臨下的冷冷的看着地上的女人,眼裡盡是痛恨之色!

是的,清貴妃這是第一次看到皇上用這種殺之而後快的眼神看她——盛寵了這麼多年,皇上從不曾冷言利語的兇過她一句,今兒這是怎麼了,居然如此的憎惡她?

“皇上,您之前……”

之前,她明明看到皇上親手寫下詔書要冊立金暤爲太子的,最後還是她替皇上往詔書上敲的玉璽印——怎麼事到最後,完全走了樣?

“對,朕有一段日子是想立暤兒爲太子,可惜,他攤上了你這麼一個母妃,生生斷送了他的機會……內侍何在,傳朕旨意,即日起,削去李清兒貴妃頭銜,打入冷宮,嚴加看管。至於清王金暤,雖有功有於社稷,然,虛報軍中兵馬數,私吞東瓴境內繳獲所得物資爲已有,且屢次抗旨不歸,意圖不軌,即日起,收押圈禁,待所有事情查實之後再行處置!”

一聲喝命,夫妻恩愛就此斷絕,父子天倫從此葬送。

前一刻,人前隆寵,後一刻,深鎖冷宮,人中嬌龍,被圈於籠,帝王家的榮辱,從來就是這麼來去匆匆!

待續!

今日更畢!

呼,終於修改完,累,睡去了!

月頭哦,大家都有月票的是不是,嘿……

爾虞我詐 誰人在棋局 7大結局:千年一夢,魂歸北京城 2千年一夢,魂歸北京城 5 (完)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6番外:遲來的幸福 3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7禍起,血濺清王府 7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2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42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9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5 求月票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2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2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5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7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9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9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15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48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4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1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7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0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6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2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0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9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3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千年一夢,魂歸北京城 5 (完)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6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2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5 求月票各懷肚腸,是誰意亂又情迷 4大結局:千年一夢,魂歸北京城 2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2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8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6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26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3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3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33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4禍起,血濺清王府 2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20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7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46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7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9(求月票)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9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24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5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23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5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9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3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禍起,血濺清王府 8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8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9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7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1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9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3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33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5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7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5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2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2禍起,血濺清王府 11各懷肚腸,是誰意亂又情迷 1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46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4蠱亂,怪事又迭起 7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34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4427 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40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3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3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3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1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3蠱亂,怪事又迭起 4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25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0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7禍起,血濺清王府 10爾虞我詐 誰人在棋局 7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4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3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4 求月票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4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33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9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8
爾虞我詐 誰人在棋局 7大結局:千年一夢,魂歸北京城 2千年一夢,魂歸北京城 5 (完)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6番外:遲來的幸福 3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7禍起,血濺清王府 7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12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42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9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5 求月票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2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2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5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7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9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9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15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48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4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1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7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0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6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2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0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9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3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千年一夢,魂歸北京城 5 (完)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6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2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5 求月票各懷肚腸,是誰意亂又情迷 4大結局:千年一夢,魂歸北京城 2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4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2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8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6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26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3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3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33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4禍起,血濺清王府 2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20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7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46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7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9(求月票)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9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24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5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23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5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9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3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禍起,血濺清王府 8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28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9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7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31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29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3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33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5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7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35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2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12禍起,血濺清王府 11各懷肚腸,是誰意亂又情迷 1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46洞房怒,層層詭譎重重迷 4蠱亂,怪事又迭起 7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34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4427 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40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3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23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3溫情脈脈 淚問再見可有期11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3蠱亂,怪事又迭起 4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25弄假成真,此情悠悠歸何處 10宮宴 生死懸於一線 7禍起,血濺清王府 10爾虞我詐 誰人在棋局 7詔宮夜宴 傾城聘妃天下驚 4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13珠胎劫 愛恨從此休 54 求月票波瀾起,無奈代嫁入王府 4蕭王妃日記:心心相映,此情堅如金 33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9作壁上觀,爲君納新婦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