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正統十四年

有了第一人,接着就有了第二人,第三人,很快上萬的敵軍中能聽到的就是一陣陣武器扔地的響聲,這支軍隊徹底的沒有了士氣。

楊家海軍迅速的進駐着鹿港,大批的輔兵由戰船中走出,井然有序的他們將地上扔掉的武器一一撿起,隨後成羣結隊的俘虜被綁,一個個像是穿糖葫蘆一般被一個挨着一個的系在了一起。

“高營長,這裡交給你了,我帶領陸軍會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到臺中城,爭取天亮之前解放那裡。”冷鬆大步的走到了剛剛登岸的高雄面前,行了一個軍禮,臉色中帶着一絲的興奮。

有些人,天生就適合當軍人。他們不懼怕戰爭,相反如果沒有了戰爭的話,反倒還會感覺缺少一點什麼。冷鬆和高雄顯然都是這樣的人。

“好,冷營長只管去就是了,這裡交給我了。對了,用不用我在派些人輔助你,怎麼說臺中也是小琉球島中的大城。”高雄關心的問着。

“不用,調查顯示,那裡已經沒有什麼重兵了,憑我帶着三個連的冷鋒外加兩千輔兵足以控制那裡,走了。”冷鬆拒絕了高雄的支持,轉身就帶着陸軍急速向着臺中城趕了過去。

“將俘虜看緊了,但記住不能虐待他們,也不能打罵。”高雄目送着冷鋒離開之後,便開始了做起了掃尾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于謙和申佑兩人也一併幫着忙碌着,他們並不知道,兩個多月的經歷下,讓他們已經漸漸的開始適應這裡的環境和生活,並且已經在潛移默化之下,把自己當成了赤嵌城的一份子,做起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臺中城。

城牆高達十餘米,算是小琉球島中最大的城池之一了。

在這裡足有近二十萬的百姓,他們很多人都是從大陸遷移過來的,然後慢慢適應這裡的生活,在這裡開枝散葉。

距離鹿港僅有十幾裡地的距離,當遠處炮聲轟鳴的時候,城中的百姓多少也是可以感覺的到,使得不少人都緊張的呆在家中,不敢去上街打聽什麼。

這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一般,讓整個城市都在一種恐怖的壓力之下,似乎隨便的一點火星都可以將其燃爆。

用了大半個時辰,冷鬆帶着大軍來到了臺中城下,隨着他們的到來,城門主動由內而開,這正是潛入小組的傑作。

城門打開了,在不用費什麼力氣,大軍就入了城,隨後按着之前的演習方案迅速的控制了城中第一尚氏王朝的重要官員以及四座城門,至於城內不到五百的守軍,要不就是被殺,要麼就是投降,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於無生息間控制了整個臺中城,這就是訓練有素的冷鋒,他們不傷百姓一人,不搶百姓一物。等到第二天一早,城中有些大膽的百姓推開家門走到大街上的時候,這才發現,多了很多身高體健,精神面貌飽滿的年輕軍人。

他們不同於原來的守城士兵,他們彬彬有禮,對是百姓秋毫無犯,甚至有人因爲害怕在見到他們之後摔倒在了大街之上的時候,這些負責巡邏和維持治安的士兵們還會停下來伸手相扶,那樣子就像是多年的鄰居大哥一般和藹可親。

輔兵們的行爲,最終感染了城中的百姓,一傳十,十傳百之下,有着更多的百姓走出了家門...

臺中城一切如昔。

以迅雷之勢,僅僅是用了一夜的時間就迅速的拿下了鹿港,急行軍下兵不血刃的攻取了臺中城。使得小琉球島上的局勢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原本只是以赤嵌城爲基本,充其量不過是佔了整個小琉球島的八分之一面積而已。但在連續拿下了旗山、阿里山、玉山、鹿港和臺中之後,使得他們至少佔領了整個島上的三分之二,餘下的三分之一便是第一尚氏王朝的國都所在,也就是中北地區。但那裡同時也是整個小琉球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鹿港臺中一戰,殺敵一千餘,俘敵一萬一千之衆,治下百姓二十萬餘。大大的加強了楊家的人口實力,使之一度達到了人口四十萬衆,軍隊加上輔兵的話已經有近萬人之多。

奪船三百餘艘,其中成手的海員人數就達五千餘衆,此戰大大的加強了楊家的實力,同時也讓他們成爲了名符其實的小琉球島中最強的勢力。

鹿港一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同時也證明了兵不在多而貴於精是有道理的。

但就是此時,不管是高雄還是冷鬆都沒有要繼續擴大戰果,進入中北地區的意思。快速的發展之下,楊家勢力需要的是穩定和消化,而不是繼續的侵吞下去了,不然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內部的混亂。

楊晨東曾經說過,仗要一個個的打,城也要一座座的佔,不要光想着佔領地盤,而忽略了內部發展,這樣一來的話,百姓的生活質量就會呈嚴重下降的趨勢,如此一來的話,大廈就有可能隨時會傾倒。

如今的新軍需要的是消化眼前剛得的一切,這或許就需要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些人要重新的分配土地,還要學習新學,學會講衛生,懂禮貌,徹底的融入到楊家體系中來,怕僅僅是半年也就是學到一個皮毛罷了。

好在的是,不管新軍還是做爲領袖人物的楊晨東都足夠年輕,他們還有的是時間去發展一切。而且藉着這個時間他們還可以與第一尚氏王朝進行談判,看看是不是有希望可以和平的接收中北地區,減少殺戮。

談判!這是楊家的一種手段,一種拖延時間的方式,他們需要消化剛剛得到的收穫。

談判!確是第一尚氏王朝唯一可以解決目前危局的方式。在冷鬆表達出了想要談判的意願之後,很快對方的使團就來了。

他們的姿態放的極低,直接表明臣服之心,表示願意成爲附屬國,願意年年納物歲歲進貢。但也提出了他們的要求,就是要保證自主權的存在,即以臺中爲分界線,以北地區歸第一尚氏王朝,以南爲楊家所有。

這樣的結果顯然與楊晨東之前的安排不符,他要的是全面佔領小琉球島。

即然談不攏,那就慢慢談便是了,一旦等新軍消化了剛得的果實之後,就可以再發起一場戰役,徹底的解決整個小琉球島的問題。

楊晨東的勢力正在高速發展着,京師之中,他正在楊家莊內低調的準備過新年。

一四四九,正統十四年。

這一年在歷史中被記以濃厚的一筆,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將會出現歷史中著名的土木堡事件,也代表着明朝由盛轉衰的開始。

其實從進入京師的時候,楊晨東就一直在考慮着這一步棋應該怎麼樣走?

已經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以楊晨東的能力,完全可以改變歷史,防微杜漸。但他一直沒有這樣去做,甚至一直以來只是在小琉球島上用兵,在大明的地境上他只是發展着商業和弄了一個楊報以及一個神仙居。他就是怕因爲自己的動作過大,會影響到未來歷史的走向。

看現在的明朝,宦官當政,弄得大臣們人人自危。

奸臣當道,甚至太監的職位都可以世襲罔替了,若是一直這樣持續下去的話,早晚大明會出事情,那苦的只是黎民百姓。

做爲一個漢人,楊晨東當然不想看着自己的同胞們忍受着生靈塗炭之苦,他要的是看到漢人的強大,最終成爲這個世界上的主宰。爲了這個大目標,土木堡之變下的幾十萬漢軍兄弟們就只能成爲了一種犧牲品了。

一聲嘆息,想到土木堡之變下要死去那麼多的忠臣良將,楊晨東面色不喻,這是大明的損失,是國家的損失,可是一想到以他現在的地位和影響力,也做不了什麼,哪怕是他現在調動赤嵌之軍,或許引來的是朝廷對自己的怒火,對瓦剌的忍讓。畢竟攘外必先安內可是自古早有了。

想當初,楊菲出嫁的時候,楊家正逢鼎立之時,嫁的自然也是極好的。當時的王家也是大族,如今大姐夫王孟更是在四十出頭的年紀成爲了禮部的郎中,官居正五品。

王孟此人儒學博雅,與楊菲相敬如賓,兩人的生活一直很和睦。且楊菲此人知書達理,頗有貴母之範,整個王家也被她管理的井然有條,曾被不少人所誇獎過。

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晨東兵出交趾第一千零四章 白眼狼海慶第四百零二章 都不會死(第四更)第七百六十七章 重義的阿木古郎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四面八方的提醒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堂逼門第九百六十章 楊英的挑撥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迷惑對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炮達日倭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直出手第五百九十七章 雲雀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劉德的迂迴之策第五章 主動合作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是其對手第一百零八章 福建的收穫第九百九十八章 詔告封王第八十四章 吃着拿着第七百八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五百三十四章 抓獲交趾國王第四百五十七章 曹吉祥出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狂言震楊善第八百三十一章 優勢盡顯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坦克的威力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拼上一拼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總長親至第九百二十六章 西班牙海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攜妻郊遊(八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何文淵求詩第九百二十一章 雲雀的淡定第九十二章 恐慌第四百三十三章 苗金龍心動第八百三十七章 虎芒翻身(下)第三百零一章 黑水幫第九百四十九章 致英宗的信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早的空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黃匪軍節節敗退第八百八十九章 異族的希望第六十章 旗袍亮相第九百五十章 陳波歸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黃匪軍節節敗退第七百零五章 槍聲驟響第五章 主動合作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年輕人的衝動(上)第四百六十章 消失不見第六百三十四章 順服強者第四百一十六章 重新啓用鄺野第三百四十八章 胡濙的糾結第六百一十七章 反攻的號角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下知茶樓第二百六十五章 熱武器的強大優勢第九百八十三章 兵敗如山第六百五十七章 前堵後追第五百七十五章 軍官請命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儒何文淵第三百三十章 徐有貞的害怕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叩城第七百二十章 蘇合的猶豫第二百四十九章 另類的書院第八百六十三章 親見於燦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朱祁鈺出招第四百五十七章 曹吉祥出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戰前的安靜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監監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冷兵器戰爭的弊端第四百二十七章 想要封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擔心第二十二章 太監王振第九百一十五章 單方面的屠殺第七百三十七章 楊善父子完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英雄救美嗎第七百四十八章 衆將求情第二百七十九章 似是危機第七百七十九章 都指揮使石萬山第七百七十五章 槍炮齊響第四百四十九章 無能與強大第四百一十一章 雲南之亂第九百五十三章 喝酒的巴圖第九百六十五章 糧草之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佈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還是楊晨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姚英俊的壓力第七百六十一章 要看節目的北明士兵第一千零七十章 美子的身份第九百八十一章 手榴彈之威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民心的厲害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新的環境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深田穀反叛第二十三章 達成聯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審判下的恢復民心(一更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下知茶樓第九百四十七章 雙虎聯手(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諒山之戰第二十六章 十六歲的建寧府知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會開口的第五百九十八章 如此藉口第一百四十章 土木堡大敗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名樹影
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晨東兵出交趾第一千零四章 白眼狼海慶第四百零二章 都不會死(第四更)第七百六十七章 重義的阿木古郎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四面八方的提醒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堂逼門第九百六十章 楊英的挑撥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迷惑對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炮達日倭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直出手第五百九十七章 雲雀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劉德的迂迴之策第五章 主動合作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是其對手第一百零八章 福建的收穫第九百九十八章 詔告封王第八十四章 吃着拿着第七百八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五百三十四章 抓獲交趾國王第四百五十七章 曹吉祥出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狂言震楊善第八百三十一章 優勢盡顯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坦克的威力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拼上一拼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總長親至第九百二十六章 西班牙海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攜妻郊遊(八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何文淵求詩第九百二十一章 雲雀的淡定第九十二章 恐慌第四百三十三章 苗金龍心動第八百三十七章 虎芒翻身(下)第三百零一章 黑水幫第九百四十九章 致英宗的信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早的空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黃匪軍節節敗退第八百八十九章 異族的希望第六十章 旗袍亮相第九百五十章 陳波歸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黃匪軍節節敗退第七百零五章 槍聲驟響第五章 主動合作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年輕人的衝動(上)第四百六十章 消失不見第六百三十四章 順服強者第四百一十六章 重新啓用鄺野第三百四十八章 胡濙的糾結第六百一十七章 反攻的號角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下知茶樓第二百六十五章 熱武器的強大優勢第九百八十三章 兵敗如山第六百五十七章 前堵後追第五百七十五章 軍官請命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儒何文淵第三百三十章 徐有貞的害怕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叩城第七百二十章 蘇合的猶豫第二百四十九章 另類的書院第八百六十三章 親見於燦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朱祁鈺出招第四百五十七章 曹吉祥出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戰前的安靜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監監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冷兵器戰爭的弊端第四百二十七章 想要封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擔心第二十二章 太監王振第九百一十五章 單方面的屠殺第七百三十七章 楊善父子完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英雄救美嗎第七百四十八章 衆將求情第二百七十九章 似是危機第七百七十九章 都指揮使石萬山第七百七十五章 槍炮齊響第四百四十九章 無能與強大第四百一十一章 雲南之亂第九百五十三章 喝酒的巴圖第九百六十五章 糧草之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佈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還是楊晨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姚英俊的壓力第七百六十一章 要看節目的北明士兵第一千零七十章 美子的身份第九百八十一章 手榴彈之威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民心的厲害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新的環境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深田穀反叛第二十三章 達成聯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審判下的恢復民心(一更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下知茶樓第九百四十七章 雙虎聯手(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諒山之戰第二十六章 十六歲的建寧府知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會開口的第五百九十八章 如此藉口第一百四十章 土木堡大敗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名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