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你在朕放心

滄州。

元善已經得知陛下御駕親征的事情。

馬和還特意過來給他增加了一個唐國艦隊大都督兼總指揮的頭銜,即便事情都由他的副手張亮去做。

李世民乘坐火車到達後,滄州早就集結了大唐最精銳的十萬人馬,還有五萬南衙禁軍。

一共十五萬人馬,加上大唐海兵滿打滿算二十萬人。

李世民到了滄州第二次過來倒是應了那句一回生二回熟的說法。

帶着兵部的一羣人下車倒是雷厲風行。

元善,姜承望,高表仁,張慎微,滄州的主要人員全都到齊了。

“元善,你小子看上去風光滿面啊,這海風吹着真是瀟灑。”程知節過來套近乎聊道。

“程叔叔說話風趣,海風吹多了並不怎麼樣。”元善道。

他說的是實話,冬天冷,夏天潮溼。

“元善,你你小子挺精神的啊,這就是唐國海兵的衣服,看起來很精神。”李道宗過來道。

牛進達跟元善不算熟悉,上次搬到魯王的時候一起並肩戰鬥過,算是面熟。

秦瓊,尉遲敬德都是非常熟悉,他們都過來打招呼。

一衆人很是熱情。

元善看出來了,這些都是戰鬥狂人,有仗打他們就高興。

港口辦公室很接着就成了徵東指揮部。

元善坐的位置還不低,雖然他並不能幫上太多忙,也不知道讓他過來做什麼,但是他能拒絕嗎。

“元善,此次征戰高句麗,唐國艦隊可是要起至關重要的的作用。”李世民道。

元善知道,表忠心的時候到了,反正走一下形式,最後還不是要讓張亮帶船去,緊忙道:“是,我唐國海兵一切行動聽指揮。”

“好了,現在說說計劃。”李世民道。

李靖一本正經的道:“好,我們兵部制定了三個方案,第一個是從遼東發起進攻,配合艦隊攻擊卑沙城,第二個是從水路直接強行登陸,第三個是繞道新羅合理對抗高句麗與百濟,每個計劃都有詳細的執行方案,大家可以根據目前的資料進行判斷,再從中選出一個合適的。”

元善看到發到手上的計劃書,翻了幾頁發現內容還挺全面的。

“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和建議都可以說說。”李世民道。

“定在什麼時候發兵?”元善開口道。

“預計半個月後兵馬開拔。”李靖道。

“時間上來說,物資可能準備不足,有些倉促,我的理由很簡單,遼東地勢險峻,易守不易攻,沒有萬全準備恐怕這方面會拖後腿。”元善直言道。

“退後退?”李世民嘀咕道。

“哈哈哈,這個說法有意思,你的考慮很對,某也覺得後勤必須要跟上,唐國將士戰鬥力強悍,作戰英勇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始終都是對的。”程知節發表一通理論。

衆人都在思考,遼東地勢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要不是因爲易守難攻,隋煬帝也不會兵敗,雖然不全是因爲地理優勢,可也算是佔了多半。

“元善說的沒錯,可若是遲些發兵,淵蓋蘇文定會有更多的時間準備,到時候我方會陷入被動。”李績道。

李道宗道:“咱們走水路就輕鬆多了,咱們攻上島後便可以穩紮穩打。”

元善覺得水路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那爲什麼隋煬帝當年沒有打下來呢,他沒有說出來,而是在思考。

“水路可行,十艘寶船,一次性可運兵三萬人,配上滄州號與滿意號兩艘貨船,最多可運兵五萬。”元善道。

滄州到卑沙城距離不遠,除了寶船之外,商船,漁船都可以進行調配,一次性運兵七八萬人是很容易的,再說走海路是一方面,遼東陸路還是要派人牽制地方兵力的,主攻海路,艦隊開道,有足夠的物資再不濟打下一半土地還是可以的。

另一半就是新羅了,眼下的情況到時候臉皮不厚還真是應付不來,不過一切以強者爲尊,拿下新羅遲早的事。

元善想問題不夠全面,天真了一些,但是事實上,高句麗與新羅地理優勢簡直能夠決定成敗了。

“好,既然如此,我們就主攻海路。”李世民道。

“諸位將軍你們意下如何?”李世民繼續問道。

“我同意。”李道宗開口道。

“我也同意。”段志玄道。

接着基本上都舉手同意了,算是認可了這個計劃。

會議散後,元善開始去安排船隻,湊齊十艘戰艦,需要等三天之後,運兵到卑沙城就需要耽誤一週的時間,其中物資準備的時間耽誤最多。

元善在港口辦公室內看着港口來來回回的車隊,物資都快堆積成小山高了。

他知道戰艦出發後,必然會引起一番腥風血雨,這個時候不能心軟,因爲心軟起不到任何作用。

他並不看好高句麗這些地方,他更在意遼東的佔領,靺鞨若是能夠佔領後北上,將海參崴作爲唐國港口,可以直接與東海州相互對應,若是在拿下新羅,絕對是鐵三角的戰略格局。

元善忽然打住了這個展望,因爲他覺得想將這個計劃實現其實並沒難事,付出的是大唐的人力物資,過程鮮血淋漓,不過他不用經歷這一切,所以他敢想象。

“藍國公,港口船隻三天後可以出發。”張慎微進來道。

“那就提前讓兵部的人準備吧,張副都督準備的如何了?”元善問道。

“太宗號將作爲陛下乘坐的旗艦,驍龍號與蛟龍號兩艘船作爲主攻艦,張副都督是這麼安排的。”張慎微道。

“恩,這樣正好。”元善道。

現在火器最全的戰艦就是驍龍號與蛟龍號,陛下乘坐太宗號,正好將兩艘主力艦給解放了出來。

“對了,剛纔兵部的李靖讓我將這個交給你。”張慎微道。

元善打開一看,很無奈,怎麼讓他擔任驍龍號戰艦總指揮,張亮任蛟龍號戰艦副指揮,這不是扯嗎。

元善應了一聲就去了會議室。

“關於艦船任命指揮的事情,我有話要說。”元善進屋後道。

“你想說什麼,高句麗戰局可能會出現諸多變數,由你在朕放心。”李世民道。

第一百五十六章 棉花能紡布第九百一十一章 魏徵求見第二百八十四章 藍田經濟開發區醫館第六百三十四章 眼睛保健第六百五十四章 薛禮獻熊第五十八章 棋館會員費第九百五十四章 禁軍教頭第三章 藍田元家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封第二百四十六章 雙胞胎姐妹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權萬紀的決定第二百三十六章 素女經第八百一十五章 第二天談判第三百零四章 藿香的作用第一百零一章 私人醫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德謇與德獎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豐縣經濟發展第二百零七章 商會窯廠開工第七百零一章 國公參觀團第四百三十章 來了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封回信第五十章 牛軋糖與棉花糖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主醉酒第三百二十三章 義診結束第三十一章 三哥你咋還不醒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豐縣經濟發展第五百四十四章 運輸擔保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主醉酒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雞吃米圖第四百六十一章 地下管道第九百六十九章 印染技術第一千零一十章 薛延陀部來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跟蹤報道第七百五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十六章 戰刀的威力第九百六十章 經發部有錢嗎第五百六十四章 千羽隨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六百九十七章 恢復四郡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開口五十萬貫第六百零八章 認了幾個小弟第七百四十六章 沉船事件第七百二十五章 糧草先行第九百三十章 經發部張大千第六百零七章 單車幫第九百七十六章 勞動力不足第二百五十八章 外包加工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四百八十八章 勘探隊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思考第五百四十一章 新行業的崛起第四百九十五章 合成橡膠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壺茶五百文第五百九十三章 血手人屠黃金湯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家的邀請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寧走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炸膛第二百零四章 三字經第四百三十五章 烤魚第八百九十八章 薛仁貴的專業第五百二十二章 役與雜徭第一百三十三章 棉花項目申報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劍仙第七百二十四章 九州島上的造紙工坊第五百九十五章 高表仁歸唐第七百三十七章 蘇州船塢造船進度第二百七十四章 孫真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成第九百零八章 安裝燈泡第八百五十九章 遇到風浪第七十二章 陝西涼皮第七十四章 開心棋館第四百四十二章 潰敗之勢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蹄鐵營生第六百一十三章 貞觀七年第二百四十五章 肥皂宣傳活動第五百八十章 麗質的禮物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鎮老中醫第四百八十九章 貞觀五年運動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富戶第一百零二章 早期複合弓第三百二十六章 侍女的晨練第三百九十二章 馮智戴的突然來訪第一百八十五章 利益分配第九百八十八章 提升效率第二百三十二章 肥皂工坊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介中心第三百二十章 元善的書房第七百七十六章 三年大發展第一百二十六章 里正趙老實第一百三十一章 棉花種植計劃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扯到科考第五百六十九章 抓捕行動開始第三百五十二章 專利法第三百八十二章 金秋十月第三百七十一章 紅拂女的面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悶聲發財第九百零二章 戶籍落戶第八百七十六章 唐儉拜訪
第一百五十六章 棉花能紡布第九百一十一章 魏徵求見第二百八十四章 藍田經濟開發區醫館第六百三十四章 眼睛保健第六百五十四章 薛禮獻熊第五十八章 棋館會員費第九百五十四章 禁軍教頭第三章 藍田元家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封第二百四十六章 雙胞胎姐妹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權萬紀的決定第二百三十六章 素女經第八百一十五章 第二天談判第三百零四章 藿香的作用第一百零一章 私人醫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德謇與德獎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豐縣經濟發展第二百零七章 商會窯廠開工第七百零一章 國公參觀團第四百三十章 來了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封回信第五十章 牛軋糖與棉花糖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主醉酒第三百二十三章 義診結束第三十一章 三哥你咋還不醒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豐縣經濟發展第五百四十四章 運輸擔保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主醉酒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雞吃米圖第四百六十一章 地下管道第九百六十九章 印染技術第一千零一十章 薛延陀部來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跟蹤報道第七百五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十六章 戰刀的威力第九百六十章 經發部有錢嗎第五百六十四章 千羽隨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六百九十七章 恢復四郡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開口五十萬貫第六百零八章 認了幾個小弟第七百四十六章 沉船事件第七百二十五章 糧草先行第九百三十章 經發部張大千第六百零七章 單車幫第九百七十六章 勞動力不足第二百五十八章 外包加工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四百八十八章 勘探隊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思考第五百四十一章 新行業的崛起第四百九十五章 合成橡膠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壺茶五百文第五百九十三章 血手人屠黃金湯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家的邀請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寧走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炸膛第二百零四章 三字經第四百三十五章 烤魚第八百九十八章 薛仁貴的專業第五百二十二章 役與雜徭第一百三十三章 棉花項目申報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劍仙第七百二十四章 九州島上的造紙工坊第五百九十五章 高表仁歸唐第七百三十七章 蘇州船塢造船進度第二百七十四章 孫真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成第九百零八章 安裝燈泡第八百五十九章 遇到風浪第七十二章 陝西涼皮第七十四章 開心棋館第四百四十二章 潰敗之勢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蹄鐵營生第六百一十三章 貞觀七年第二百四十五章 肥皂宣傳活動第五百八十章 麗質的禮物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鎮老中醫第四百八十九章 貞觀五年運動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富戶第一百零二章 早期複合弓第三百二十六章 侍女的晨練第三百九十二章 馮智戴的突然來訪第一百八十五章 利益分配第九百八十八章 提升效率第二百三十二章 肥皂工坊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介中心第三百二十章 元善的書房第七百七十六章 三年大發展第一百二十六章 里正趙老實第一百三十一章 棉花種植計劃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扯到科考第五百六十九章 抓捕行動開始第三百五十二章 專利法第三百八十二章 金秋十月第三百七十一章 紅拂女的面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悶聲發財第九百零二章 戶籍落戶第八百七十六章 唐儉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