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役與雜徭

太極殿。

朝會上,李世民問道:“還有什麼事情。”

閻立德站出來說道:“臣有話要說。”

“講。”

“臣建議修改稅法中的‘役’與‘雜徭’兩項,朝廷徵調徭役時間過長恐怕會損害百姓利益,這也不利於朝廷稅收。”閻立德道。

這話一出,朝廷只上立刻就開始議論起來,這可是大事,這徵調徭役可是主要支持經濟支持,大臣們都在想閻立德今天要幹什麼。

李世民也是有些摸不着頭腦了,要改變徭役時間,這又是爲了什麼,這跟百姓利益有什麼關係。

“因爲何故有如此結論,說說看。”李世民道。

“陛下,現在長安長安用工每天工錢最低都五文,一個月最少僱工收復爲一百五十文,而朝廷徵調徭役最短一個月,按照常理都要兩個月讓百姓以工帶租,也就是說兩個月一名普通的僱工就能夠賺三百文錢,如果朝廷徵調徭役這兩個月就是做白工,這損失的三百文錢可讓一家人吃糧半年有餘,所臣以爲爲了百姓的利益應給該徭役制度爲合同僱傭制。”閻立德道。

“合同僱傭制,這又是什麼。”李世民道。

“陛下,這是一種雙方利益保護與約束的制度,對符合徵調徭役的百姓簽署這項合約,在工作期間朝廷每天需要出一些工錢,並且限定工期時常,時間超額的部分將用工錢來進行貼補,這樣朝廷可以用相對少的錢就能夠補貼給百姓,而百姓造成的消費,也可以促進我朝經濟發展。”閻立德道。

“促進經濟發展?”李世民這才命吧,肯定是這個閻立德是從元善那裡聽到了什麼東西了,畢竟強調經濟發展這個詞的人,除了經發部就沒有別人會提出來了。

接着想想其實還真是剝奪了百姓的利益,可是現在這個制度下徭役可是支持朝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哪裡是說廢除就廢除的,作爲皇帝他巴不得大唐內的每個人都爲他幹活呢,還開工錢這簡直有點天方夜譚。

但是閻立德算的那個賬還是值得研究的,畢竟閻立德一開始說的就是不損害百姓的利益,按照長期發展來看似乎也沒有毛病。

“這個事情稍後在論,今天朝廷就這樣,散了吧。”李世民說道。

算會後,小太監就攔住了閻立德。

“閻尚書,陛下有請。”小太監說道。

“參見陛下!”閻立德見到李世民後道。

“免禮吧,你我君臣無需這般客套。”話雖這樣說但是身爲臣子都知道這並不是真的。

閻立德知道李世民爲什麼讓他過來,徭役算是稅法徵調中的一種,非常重要,不是說改就能改的,他今天說出來也是想要引起注意。

“工部的事朕聽說了,沒想到經過經發部這麼一弄,工部的資金就省去了很大一部分,這多虧了立德你啊。”李世民說道。

“爲陛下分憂,爲朝廷節省國庫開支是下本分內之事。”閻立德道。

李世民聽了非常感動,立刻道:“今天就留在宮中用膳,咱們君臣二人要好好聊聊。”

閒聊了好一會兒後,李世民才問道:“徭役一事茲事體大,要知道白工可皇朝的一個非常重要支持部分,要付錢可是要給國庫增加很大壓力的。”

“陛下,臣以爲稅法可全部使用貨幣進行繳納,這樣有沒有徭役就並不重要了,到時候可僱工來做事,況且百姓有了錢生活能夠得以改善,這不是很好的事情麼。”閻立德說道。

“朕覺得這種理論更像是元善那小子提出來的,天天想的都是怎麼賺錢,賺更多的錢。”李世民說道。

閻立德有些無語,這還真是這樣,無論誰想到元善第一時間想着的就是一個“錢”字,他也沒有做聲,這時候他能夠說些什麼,本來就是跟元善聊天的時候將聽道的覺得非常有道理的東西提出來罷了。

朝會上元善沒有去,原因很簡單他的經發部並不需要每次都參加朝議,這是李世民批准的也是跟六部協調之後大家都默認的,否則以經發部的發展速度這都完全可以成爲第七部了。

“元僕射,其它州府的礦商人因爲運力的問題,還要持一些才能夠將其運送過來,時間上可能要花費很多時間。”虞景明道。

“這樣吧,讓經發部的馬車直接過去各州府,然後直接讓他們送至滄州,涉及的運費又滄州船廠負責。”元善說道。

虞景明沒有說什麼,他是負責經發部工作的,所以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還是會以經發部爲的利益爲主。

涉及到運費,滄州船廠可能要爲此多花上不少錢,而且除了現有的車隊,還需要從長安僱傭車隊完成礦石運輸,於是長安車隊又開始拼車了。

礦石運過去後回來的時候會要捎帶海帶產品,這樣就得到了雙贏,對於馬車也是極大的運用。

正因爲運力的事情,來自洛陽的商人在張行知的撮合下在洛陽也組建了木匠工坊,分別由洛陽的富商牽頭開始打造馬車,洛陽的商人比長安城商人還要瘋狂,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開始進行生產了,各種零部件供應商分工明確,速度和生產力比木匠聯盟還要更快。

不過制約他們的是元吉的軸承廠,他們所需要的軸承需要又長安這邊供應,運費算下來增加了有些成本,但是經發部收購價確實沒有改變,這就讓商人們損失了一點利益,但是比起大頭來說這都不算什麼。

洛陽商人的加入讓元善都沒有想到,想着這也算是產業帶動麼,長安的木匠算上工部都已經飽和,此時洛陽商人加入進來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對此經發部的官員還特派到洛陽去進行了視察,爲了運輸方便馬匹都是從洛陽購置的,參與這次馬車項目的商人每家至少能夠分到千八百貫錢,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經發部訂購馬車數量龐大,這就是爲什麼洛陽商人肯加入進來的原因。

張行知一開始是爲了擴大規模,增加產量才與洛陽商人接觸的,可是沒有想到這些商人遠比他想想中來的瘋狂,接着張行知在木匠圈子裡的名聲就變得大了起來,但是實際利益卻是被分出了一些。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六百四十五章 戰利品第七百六十章 穆慶元與薛仁貴第七百七十二章 瑪瑙翡翠第三百五十七章 押上血本的回報第四百七十四章 標點符號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工香皂第二百六十章 集中倉庫預算第六百零六章 城市規劃圖第五百七十九章 火車項目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三百七十四章 漢語拼音第六百六十一章 貞觀八年第六百九十章 去蘭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包圍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烤魚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九百五十七章 城牆塌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入股計劃第七百九十六章 商人議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包圍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冰鎮黑糖水(可樂)第九百二十九章 糧商壟斷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三個火車頭第五百五十七章 經發部直屬施工隊第六百六十章 建造十艘寶船第四百九十七章 開礦承包第五百九十三章 血手人屠黃金湯第一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十六章 傳奇公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土陶工坊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三百七十三章 招生準備第九百五十章 逃出梁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里正趙老實第一百二十八章 尉遲寶林大戰李君羨第一百二十章 糖葫蘆第四百五十三章 商人們的決定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藥監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材商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酒會策劃第一百五十章 爲秦王效力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新羅勞工第五十一章 尉遲敬德第九百零六章 程知節的想法第五百二十章 鐵礦產量增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高句麗滅第五百七十章 無一倖免第一百一十八章 雞湯配藥酒第六百七十章 樣板房第五百零三章 茶話會第九百二十三章 監管少府監第八百三十二章 貿易商討第三百三十八章 冰棍模具第九十五章 蒸餾石油第八百三十三章 比例投資第三百七十二章 準備招收三百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杜絕的驚訝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攝政王蘇文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堂瑣事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產降落傘第九百二十章 蘭州鐵路擴展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三百一十二章 五星級酒店的構想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二百七十四章 孫真人第三百零九章 北衙校場練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杜如晦的熱症第四百二十三章 無底洞第四百七十七章 花籃排行榜第二百零四章 三字經第八十八章 第一筆水泥生意第八百一十六章 放他們離開第一百零一章 私人醫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貼面舞第三百二十七章 玻璃板風波第八百二十六章 吐蕃公主乘火車第七百零六章 昕月與綵衣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堂瑣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行酒令第七百四十一章 獨孤府第三百七十一章 紅拂女的面子第七百零八章 擴大礦點數量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名谷口太郎第九百零三章 青稞藥酒第四百九十章 此處應該有掌聲第二十二章 長孫王妃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八百五十章 利來利往第五百八十三章 圖書館第十五章 曲轅犁換錢第二百六十五章 苑君璋降唐第七十八章 扎針拔罐病好一半第四百零二章 錢山變錢堆第七百八十七章 搞事情的魏徵第七百六十四章 海島圍攻第七百一十八章 落戶風潮第五百零六章 二十八處礦點第一百六十八章 帝王的角度
第六百四十五章 戰利品第七百六十章 穆慶元與薛仁貴第七百七十二章 瑪瑙翡翠第三百五十七章 押上血本的回報第四百七十四章 標點符號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工香皂第二百六十章 集中倉庫預算第六百零六章 城市規劃圖第五百七十九章 火車項目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三百七十四章 漢語拼音第六百六十一章 貞觀八年第六百九十章 去蘭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包圍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烤魚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九百五十七章 城牆塌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入股計劃第七百九十六章 商人議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包圍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冰鎮黑糖水(可樂)第九百二十九章 糧商壟斷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三個火車頭第五百五十七章 經發部直屬施工隊第六百六十章 建造十艘寶船第四百九十七章 開礦承包第五百九十三章 血手人屠黃金湯第一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十六章 傳奇公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土陶工坊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三百七十三章 招生準備第九百五十章 逃出梁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里正趙老實第一百二十八章 尉遲寶林大戰李君羨第一百二十章 糖葫蘆第四百五十三章 商人們的決定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藥監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材商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酒會策劃第一百五十章 爲秦王效力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新羅勞工第五十一章 尉遲敬德第九百零六章 程知節的想法第五百二十章 鐵礦產量增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高句麗滅第五百七十章 無一倖免第一百一十八章 雞湯配藥酒第六百七十章 樣板房第五百零三章 茶話會第九百二十三章 監管少府監第八百三十二章 貿易商討第三百三十八章 冰棍模具第九十五章 蒸餾石油第八百三十三章 比例投資第三百七十二章 準備招收三百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杜絕的驚訝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攝政王蘇文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堂瑣事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產降落傘第九百二十章 蘭州鐵路擴展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三百一十二章 五星級酒店的構想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二百七十四章 孫真人第三百零九章 北衙校場練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杜如晦的熱症第四百二十三章 無底洞第四百七十七章 花籃排行榜第二百零四章 三字經第八十八章 第一筆水泥生意第八百一十六章 放他們離開第一百零一章 私人醫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貼面舞第三百二十七章 玻璃板風波第八百二十六章 吐蕃公主乘火車第七百零六章 昕月與綵衣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堂瑣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行酒令第七百四十一章 獨孤府第三百七十一章 紅拂女的面子第七百零八章 擴大礦點數量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名谷口太郎第九百零三章 青稞藥酒第四百九十章 此處應該有掌聲第二十二章 長孫王妃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八百五十章 利來利往第五百八十三章 圖書館第十五章 曲轅犁換錢第二百六十五章 苑君璋降唐第七十八章 扎針拔罐病好一半第四百零二章 錢山變錢堆第七百八十七章 搞事情的魏徵第七百六十四章 海島圍攻第七百一十八章 落戶風潮第五百零六章 二十八處礦點第一百六十八章 帝王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