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教育

人才學校的事情的事情很快就驚動了朝廷,尤其適儒學一脈的官員代表,則紛紛表示反對,彈劾元善的奏摺比以往做的事情還要多。

作爲皇帝見到如此情況也是有些不滿,原本元善就主張在縣內開設學堂用來開民智讓小孩子讀書識字,這無可厚非和是件好事,藍田醫館的開設的學校主要授予歧黃之術,這對於大唐朝廷來說也是沒有任何影響,醫者濟世救人這算是件好事。

這次又開了一家人才培訓學校,專注學科算術一門,從儒家的角度來說不遵儒術就已經是不對了,而且這些經過培養的人才以後將會加入到經發部工作,說實話這就有點過分了。

之前經發部發展迅猛沒有人才可用便從國子監調派人員,作爲皇帝也是非常支持的,畢竟能偶進入國子監的基本都是高官子弟,能夠輕鬆讓一些臣子家的孩子入士這對於穩固朝堂更是一種好方法。

現在不同了,元善開始招收-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而且目前來看這一批學生基本全都是出自寒門,很多大臣出來反對當然也是因爲自身家族的利益。

如同侯爵世襲制度一樣,都是跟他們自身相關的利益,所以這次很多人都站在了元善的對立面。

唯一沒有知聲的就屬武官們了。

在朝堂之上,元善便道:“本官以爲術業有專攻,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才適應現有的工作本官非常清楚,敢問儒生可會醫術,可能治病救人,敢問儒生有幾人精通算術可做賬房。”

“陛下,臣所需要之人皆需要有相關專業的人來任職,之所以開辦學校也是因爲大唐內並無這麼多的人才可用,生意又不能不做,經發部的業務又不得不開展下去,如此臣只能另闢蹊徑,並不是藉此要與何人爲敵,還請陛下明鑑。”元善道。

“就算如此,你覺得大唐真的沒有你能任用之人麼。”李世民道。

元善解釋的很在理可是問題是這話說出去不是在打李世民的臉麼,這位皇帝可是自詡明君全都如入吾甕中,可現在有人說大唐沒有人才可用這絕是跟皇帝唱反調。

元善道:“陛下世事無絕對,或許有人才可畢竟只是個例,而臣想要任用的人數確實是多了些。”

李世民沒有理會元善而是問道:“你們覺得可能找出如此多的人才讓元善使用。”

衆大臣都不說話了,文臣們都很清楚,前段時間經發部可是將國子監算術科的人全都給招走了,現在的國子監研習算術人可沒幾個,而且還都是新生。

“你們怎麼不說話了,難道真的沒有可用之人麼。”李世民微怒的道。

一語道破,此時的李世民非常的尷尬,再想一下一羣儒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抗,醫術不會,算術不精,除了會些詩詞歌賦之外,人倫道德之外似乎還真的是無一能派上用場。

重臣們都看到了李世民黑下來的一張臉,現在的情況是顯而易見,皇帝陛下可能要爆發雷霆之怒了,大家心說這下恐怕元善要倒黴。

但是他們沒有見到國子監祭酒孔穎達的臉黑的顏色更深。

因爲此事彷彿儒生被說的一無是處一般,恰巧元善提到的這些東西都是儒生不具備的,就算有的儒生學習過算術可是都不夠精通,跟經發部要求的賬房一筆根本就差了太多。

“元善既然你對人才的培養有如此多的辦法,你覺得大唐想要擁有更多的人才要如何做。”李世民淡定的道。

衆人都是驚訝了,沒有想到皇帝不但沒有發脾氣還就此事詢問元善。

他們哪裡知道站在帝王的角度,最重要的自然是馭人之術,既然手下手能人幹嘛不利用起來,正因如此貞觀年間太宗擅任用賢能之士才能出現貞觀之治。

聽到皇帝問話,元善便應道:“教育可以德智體美勞來作爲人才的培養方向,德育可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提高素質,智育,開民智讓不同的人學習到不同的知識技能借此來服務社會,建設大唐,體育,可增加體質,鍛鍊心智,增強人的意志力,美育,可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樹立正確的觀念,勞育,可提高動手能力與積極的做事態度,這五點方向沒有前後順序,沒有側重,都是需要一起培養的,而且教育的方式都是息息相關緊密相的。”

“再有就如同臣剛纔所說的一樣,術業有專攻,培養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方能在大唐各個領域中有更好的發展。”元善繼續等道。

“另外臣以爲科舉考試當每年舉行,爲大唐選拔優秀人才,文武不分家,鼓勵辦學開館授徒,而且不侷限於文藝武藝,各項技藝同樣值得尊重。”元善道。

李世民聽後想的很多,尤其是科舉考試,基本就選拔官員的途徑,只是這科考在大唐來說時間並不確定,多數時候任免官員都是經舉薦纔會任免,加上元善說的一些東西看似新穎但實際上還是在爲雜學技藝出頭。

面對這麼多的大臣,身爲皇帝他是很難抉擇的。

“這樣做了就能夠培養出真正的人才?”李世民道。

“臣以爲還不能,想要得到真正的人才除了必須掌握相關基礎知識之外,還需要從實踐中進行檢驗,就如臣的經發部在任免人員的時候會給新人提供三個月的時間作爲試用期,試用期過後會進行考覈,通過這會轉成正式職員,若是考覈不通過或者不適合此項工作,則會按該人的特長另作安排,或直接辭退,如此這般就能夠保證經發部任用的人員不會有碌碌無爲之輩。”元善道。

“從事件中踐行檢驗,這個方法倒是很好,我大唐官員的任免升遷也是有業績考覈的。”李世民道。

“陛下英明,考覈制度適用於各行各業,如果都遵循此法也無不可。”元善道。

適當的說些好話還是非常受用的。

“既然你對培養人才這麼在行,朕就讓你負責爲大唐培養人才,廣開民智,督辦科考事宜。”李世民道。

元善心說之前是徵兵,怎麼又幹起了教育選拔的事情來了呢。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六百六十八章 郭守義嘚瑟了第八百七十章 哥哥弟弟舅舅第七百九十四章 再回蘭州第五百一十章 自作自受第六百八十一章 陛下的酒宴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七十六章 俱樂部的構想第二百四十四章 巨鐵第三百六十四章 指示牌第八十四章 單芳芳第三十九章 琉璃荷葉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仙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捷報第一千零八章 養虎爲患第六百三十二章 少府監正監何踱第五百零六章 二十八處礦點第六百四十九章 麪條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李淳風的求知慾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家的邀請第五百八十九章 煙花第四百四十五章 安置問題第六百二十四章 挖人第一千零二十章 皇帝出動第一百五十九章 招工搶宮女第五百六十章 漢王第九百三十九章 衆人密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唉頭疼啊第三百八十四章 勸太子養雞第七百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箭術第一百三十七章 太子與秦王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入股計劃第三百六十九章 非賺不可的買賣第八百二十六章 吐蕃公主乘火車第九百二十三章 監管少府監第九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宮第一百七十二章 棉布上市第四百二十五章 蒸汽動力船第七百零七章 不淡定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皮革工坊第七百四十八章 仿製的窯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輸南拜訪第九百一十二章 蘭州鋼鐵廠開建第五百七十七章 滄州船廠竣工第二百三十章 瘋狂的夫人們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主醉酒第九百零三章 青稞藥酒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孝通的學生第六百六十六章 建房問題第四百六十九章 藍河村項目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罈一千貫第五百四十八章 職能變動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總會的構想第四百七十九章 八卦新聞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七百零六章 昕月與綵衣第四百五十八章 滄州商城分店第八百四十五章 三五百與三五千第三百四十章 宣傳廣告第八十七章 開業吃火鍋第六百七十六章 蘭州都督李君羨第九百八十二章 妙蓮的求助第一百零九章 手榴彈第八百九十五章 善嘉與吐蕃使者第三百五十六章 預賣玻璃板第五百七十四章 戴胄的咳嗽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雞吃米圖第二百八十七章 義診開始第八百四十七章 觀察人才第四百四十九章 滄州刺史姜承望第七百三十九章 蘇州發展提提速第五百零五章 鄭奇到訪第九百七十二章 化學實驗第九十章 元家二夫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更好的辦法第一千零八章 養虎爲患第五百八十一章 長孫衝的形象第七百九十二章 商人的無奈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名谷口太郎第七百二十章 評分制度第三百七十章 大唐八月第八百四十七章 觀察人才第七百五十八章 福州刺史吳青遠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藝高強第一百九十四章 被氣暈了第九百六十八章 大唐皇家學院第四百二十八章 蘇振南第十二章 方正椅第一百九十一章 弘文館助教第五百三十九章 新豐縣菜販第一百三十五章 瘋狂的商人們第二百五十章 倉庫集中區第二百一十章 四品正監第一千零四章 真珠毗伽可汗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堂反應第五百四十章 說書人董成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親隊伍第一百八十二章 推銷三輪車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六百一十一章 高表仁到訪第九百七十二章 化學實驗
第六百六十八章 郭守義嘚瑟了第八百七十章 哥哥弟弟舅舅第七百九十四章 再回蘭州第五百一十章 自作自受第六百八十一章 陛下的酒宴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七十六章 俱樂部的構想第二百四十四章 巨鐵第三百六十四章 指示牌第八十四章 單芳芳第三十九章 琉璃荷葉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仙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捷報第一千零八章 養虎爲患第六百三十二章 少府監正監何踱第五百零六章 二十八處礦點第六百四十九章 麪條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李淳風的求知慾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家的邀請第五百八十九章 煙花第四百四十五章 安置問題第六百二十四章 挖人第一千零二十章 皇帝出動第一百五十九章 招工搶宮女第五百六十章 漢王第九百三十九章 衆人密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唉頭疼啊第三百八十四章 勸太子養雞第七百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箭術第一百三十七章 太子與秦王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入股計劃第三百六十九章 非賺不可的買賣第八百二十六章 吐蕃公主乘火車第九百二十三章 監管少府監第九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宮第一百七十二章 棉布上市第四百二十五章 蒸汽動力船第七百零七章 不淡定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皮革工坊第七百四十八章 仿製的窯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輸南拜訪第九百一十二章 蘭州鋼鐵廠開建第五百七十七章 滄州船廠竣工第二百三十章 瘋狂的夫人們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主醉酒第九百零三章 青稞藥酒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孝通的學生第六百六十六章 建房問題第四百六十九章 藍河村項目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罈一千貫第五百四十八章 職能變動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總會的構想第四百七十九章 八卦新聞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七百零六章 昕月與綵衣第四百五十八章 滄州商城分店第八百四十五章 三五百與三五千第三百四十章 宣傳廣告第八十七章 開業吃火鍋第六百七十六章 蘭州都督李君羨第九百八十二章 妙蓮的求助第一百零九章 手榴彈第八百九十五章 善嘉與吐蕃使者第三百五十六章 預賣玻璃板第五百七十四章 戴胄的咳嗽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雞吃米圖第二百八十七章 義診開始第八百四十七章 觀察人才第四百四十九章 滄州刺史姜承望第七百三十九章 蘇州發展提提速第五百零五章 鄭奇到訪第九百七十二章 化學實驗第九十章 元家二夫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更好的辦法第一千零八章 養虎爲患第五百八十一章 長孫衝的形象第七百九十二章 商人的無奈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名谷口太郎第七百二十章 評分制度第三百七十章 大唐八月第八百四十七章 觀察人才第七百五十八章 福州刺史吳青遠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藝高強第一百九十四章 被氣暈了第九百六十八章 大唐皇家學院第四百二十八章 蘇振南第十二章 方正椅第一百九十一章 弘文館助教第五百三十九章 新豐縣菜販第一百三十五章 瘋狂的商人們第二百五十章 倉庫集中區第二百一十章 四品正監第一千零四章 真珠毗伽可汗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堂反應第五百四十章 說書人董成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親隊伍第一百八十二章 推銷三輪車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六百一十一章 高表仁到訪第九百七十二章 化學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