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評分制度

科舉考試當天,藍河村體育場內外全都是人,爲了能夠維持科考秩序戶部還申請調派了金吾衛過來看場子。

好在一切都是混風順水的的,考生們被上千人盯着誰能作弊,足球場上擺放着課桌距離都非常的遠就算左顧右盼也什麼都看不到,他們也不敢有其它的小動作這麼多人盯着只要有人發現問題就會立即舉起手中的小紅旗。

到時候面對的就不是考官們的監督了而是金吾衛的盤查。

元善坐在臺子上面感覺非常的無聊,看着周圍百姓們一個個激動的神情他就覺得更加的無聊了,缺乏娛樂的大唐百姓對於新鮮事都好奇的不得了。

“高叔叔,咱們難道要在這裡做四個時辰等着他們嗎。”元善問道。

“是啊,怎麼了。”高士廉淡淡的說道。

“沒事。”元善道。

別看體育場內人很多,但是早就有人提示不允許隨意出聲,加上足球場內的結構也不會有人聽到周圍人說些什麼,干擾不算太大。

人性化的考場就是筆墨紙硯全都有準備,只要考場出現類似的問題就會人過來送東西,經文類的題都是需要長篇大論的,研究幾個時辰都有可能。

元善坐在臺子上都打起呼嚕了,高士廉都被影響了,但是和他可沒有輕鬆下來只要一醒便會咬牙堅持。

好不容易到點了,元善二話沒說直接告別了高士廉,他暗自決定明天打死他都不來了。

第一場考試結束,後面還要考好幾天。

皇宮御書房內,李世民拿到了試卷正在看着,這都是吏部找人出的很多都是很經典的題目,再看元善的兩道補充題目,頓時臉色就一黑。

第一道題寫的是“如何看待商業?”

第二道題目寫的是“十年寒窗,落榜後的打算?”

李世民看到這樣的題目差點沒有被氣瘋,但是思考片刻之後又從激怒中平靜了下來,他不知道元善有什麼目的,便仔細的研究起來,每個人都有看待事物的想法,談商業李世民也是有一些看法的,經過這幾年他算是看明白了商業雖然還不入流但是能夠提供的好處利益是巨大的,就拿出兵突厥,吐蕃來說沒有錢拿什麼打仗。

若是單純的憑藉種地積攢糧食恐怕到如今也沒有這個能力開戰,想着元善負責的是經發部出的題目跟商業有關也是無可厚非,這是題目麼感覺更像是一種試探。

第二道題就比較有意思了,上榜的考生寥寥數人,那剩下的數千名落榜考生怎麼辦,繼續考試學習打算參加下次的考試,還是如何,這個題目開放性比較大,答案肯定也是五花八門。

李世民有覺得第一到題目考的可能是人的看法,主觀與客觀從答案中就能夠知曉考生的判斷能力,第二道題的目的可能是人的作爲,落榜的考生是如何面對人生的,兩道題看似簡單卻是都是一種挑戰。

看着試卷淡淡的道:“朕倒是很期待啊。”

馬和同樣知曉試卷上的題目,他都不知道這又什麼厲害的,竟然能夠行陛下思考這麼長的時間,又是嘆氣,又是嘀咕的。

文考結束後,進入閱卷環節,單獨的兩道題都是單獨收集的,經發部的人蔘與評審他們對四書五經根本沒興趣。

這麼多人他們看的就是兩道補充題目,很多人對商業的評價不高沒能夠客觀做出分析評價的基本上都視爲不合格,商業發展帶來的變化他們都看不到的話還去遵循條條框框的東西,這樣的人能說他們具備獨立的分析能力嗎。

第二道題目回答最多的觀點就是今年考不上明年繼續,簡直就要做無止境的學霸,可是他們不想想學渣到學霸的蛻變是那麼容易的嗎,不務實的人還能幹些什麼事情。

這樣的人若是做官死腦筋可能會變成冗官,於是有一批人別經發部給滔天了,至於科舉考試真正的評閱會不會遵循補充題目的成績,元善就不知道了,反正經發部是不會要這樣的人。

文考結束了,但是還有新增科目考試,主要參加的人都是人才學校的人,他們的題目可就複雜多了,因爲專業就是算術,只有掌握專業精通的人才能夠完成,可能都會的題目在關鍵的破解過程中都可能出現失誤。

但是考試就是這樣考的是成績,同樣也是考生的心態。

新增考試科目普通考生都是可以參加的,若是文考不中,在算術方面擅長至少國子監算學科是很歡迎他們去學習的。

多一個機會很多學生都不想放過,於是新增科目考試人數直接翻了三倍。

新增科目考試閱卷很快,都是算術題他們只需要對照答案就可以了,不想文考經文需要有才學的人才能夠審閱,所以新增科目的成績很快就公佈了,達到及格線的將會直接被經發部聘用。

而他們同樣答了兩道補充題目。

皇宮御書房內,元善難道主動進宮一旁還有高士廉跟隨。

“陛下這是新增科目考生的成績單。”高士廉拿這成績名單遞給了馬和。

“哦,這麼快就批閱完了?”李世民有些驚訝。

“陛下新增科目主要是以算學爲主,每道題均有一個答案所以只要認真比對就能夠知曉。”高士廉回答道。

李世民看到了成績單每個人的名字後面都有對應的數字,分數這個東西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通常考試閱卷都是經過多人同時審覈後層層篩選,到了前三甲的時候再經過一番評判後才能夠得知排名,可是如今出現了分數這個東西很是新奇。

“陛下算學考覈講究的是精準,細心與邏輯思維,算術題目難度不同算錯是很常見的,不能因爲答錯了一道題就說這名考生不合格,最多隻能說明在某個知識點掌握的還不夠,綜合考慮分數達到六十以上者算合格,八十分以上者算優良,九十五分以上者算優等。”元善解釋道。

李世民在看滿分的就有三十人,八十分以上也有六十人,六十分以上者達到了一百多人,他覺得是不是太兒戲了。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四百二十五章 蒸汽動力船第四百六十二章 辦法第九百五十七章 城牆塌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百公里路第四十章 和親西突厥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秀寧的表白第六十一章 這不是緣分麼第九百一十八章 參觀工廠第七十七章 新生霍達第一百四十八章 蒸桑拿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到達王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分科診斷第二十六章 百名侍女第四百二十章 最大的一支第六百七十九章 嶺南遭遇第七百六十章 穆慶元與薛仁貴第七百三十二章 驍龍號第五百五十六章 陛下的安排第九百四十八章 安排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十二章 方正椅第九十三章 轟掣天地第八百九十六章 衆女閨話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市第七百八十七章 搞事情的魏徵第三百二十五章 轉移話題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藝高強第五百九十四章 張之榮與祝寶山第四百二十五章 蒸汽動力船第八百八十七章 橡膠底皮鞋第六百八十五章 蒸汽碎石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笑場第六百零二章 元善的詩第九百四十三章 遇到張勇第一千零七章 忙的不可開交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相聚第三百八十章 娛樂室檯球第七百五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太子受驚了第六十二章 做個火柴容易麼第一百三十章 李淵陛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居家小衣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你在朕放心第六百五十章 新羅女的機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血手人屠黃金湯第九十二章 黑火藥與炸藥第九百一十五章 發展提速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千套軸承第九百六十三章 南衙十六衛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車計劃第五百五十五章 洛陽水泥廠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家調料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七百九十六章 商人議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鍋爐壓力第五十章 牛軋糖與棉花糖第三百六十六章 倉庫視察第十章 圈地第八百七十三章 藍國公在天上飛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皇帝想親征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招敗敵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勇的商業計劃第二百九十七章 賬房先生的人選第七百一十七章 藍田縣房契第九百五十七章 城牆塌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更好的辦法第六百零九章 手動紅綠燈第一百一十章 蒲州相遇第五百九十八章 觀賞花第七百六十九章 船尾漏水第四百八十八章 勘探隊第七百七十一章 寶藏第二百一十章 四品正監第三百二十五章 轉移話題第四百九十章 此處應該有掌聲第三百七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主意第四百二十章 最大的一支第一百八十五章 利益分配第三百七十五章 長安第一樓第七百零二章審案衙門與緝捕衙門第五百零七章 新羅遣唐使金明忠第七百五十一章 鯨魚出沒第八十六章 水泥第九百七十九章 錢票發行中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棉花商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草率表決第三百一十九章 燕北的車隊第六百一十章 兩地運輸第七十五章 熊孩子們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新羅勞工第三百四十一章 化肥工坊會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蘇州船塢造船進度第二百九十一章 唐朝第一人民醫學院第九十三章 轟掣天地第七十五章 熊孩子們第七百七十一章 寶藏第九十九章 買十送一 上不封頂第九百四十章 有所發現
第四百二十五章 蒸汽動力船第四百六十二章 辦法第九百五十七章 城牆塌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百公里路第四十章 和親西突厥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秀寧的表白第六十一章 這不是緣分麼第九百一十八章 參觀工廠第七十七章 新生霍達第一百四十八章 蒸桑拿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到達王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分科診斷第二十六章 百名侍女第四百二十章 最大的一支第六百七十九章 嶺南遭遇第七百六十章 穆慶元與薛仁貴第七百三十二章 驍龍號第五百五十六章 陛下的安排第九百四十八章 安排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十二章 方正椅第九十三章 轟掣天地第八百九十六章 衆女閨話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市第七百八十七章 搞事情的魏徵第三百二十五章 轉移話題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藝高強第五百九十四章 張之榮與祝寶山第四百二十五章 蒸汽動力船第八百八十七章 橡膠底皮鞋第六百八十五章 蒸汽碎石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笑場第六百零二章 元善的詩第九百四十三章 遇到張勇第一千零七章 忙的不可開交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相聚第三百八十章 娛樂室檯球第七百五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太子受驚了第六十二章 做個火柴容易麼第一百三十章 李淵陛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居家小衣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你在朕放心第六百五十章 新羅女的機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血手人屠黃金湯第九十二章 黑火藥與炸藥第九百一十五章 發展提速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千套軸承第九百六十三章 南衙十六衛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車計劃第五百五十五章 洛陽水泥廠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家調料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七百九十六章 商人議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鍋爐壓力第五十章 牛軋糖與棉花糖第三百六十六章 倉庫視察第十章 圈地第八百七十三章 藍國公在天上飛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皇帝想親征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招敗敵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勇的商業計劃第二百九十七章 賬房先生的人選第七百一十七章 藍田縣房契第九百五十七章 城牆塌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更好的辦法第六百零九章 手動紅綠燈第一百一十章 蒲州相遇第五百九十八章 觀賞花第七百六十九章 船尾漏水第四百八十八章 勘探隊第七百七十一章 寶藏第二百一十章 四品正監第三百二十五章 轉移話題第四百九十章 此處應該有掌聲第三百七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主意第四百二十章 最大的一支第一百八十五章 利益分配第三百七十五章 長安第一樓第七百零二章審案衙門與緝捕衙門第五百零七章 新羅遣唐使金明忠第七百五十一章 鯨魚出沒第八十六章 水泥第九百七十九章 錢票發行中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棉花商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草率表決第三百一十九章 燕北的車隊第六百一十章 兩地運輸第七十五章 熊孩子們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新羅勞工第三百四十一章 化肥工坊會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蘇州船塢造船進度第二百九十一章 唐朝第一人民醫學院第九十三章 轟掣天地第七十五章 熊孩子們第七百七十一章 寶藏第九十九章 買十送一 上不封頂第九百四十章 有所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