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教化(3)

呂宋島的土著的文明程度其實不差,不要說和臺灣的那些還生活在原始社會的土著比,就是和我大明治下的一些土司所管轄的少數民族比,也不算差。他們如今的社會形態既有一些封建味道,也有很大的奴隸制殘餘。甚至因爲西班牙人的一些影響,還帶着不少的資本主義影子。

而這樣的一套東西,對於低層的壓迫自然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西班牙人來到這裡之後,情況就更爲嚴重了。老實說,西班牙對呂宋的統治,要比他們在南美洲對當地的土著的統治要溫和很多。這主要是因爲對於西班牙人來說,呂宋的距離太過遙遠,從西班牙到南美可比從西班牙到呂宋近多了。這樣一來能夠到達呂宋的西班牙人的數量要少得多。自然也就難以執行像在美洲那樣嚴苛的政令。其次在西班牙人的心中,呂宋和南美的用途是不一樣的。西班牙人佔據呂宋固然是要從中獲得一些物產,當更重要的卻是將它作爲對整個東方的貿易的樞紐。

貿易的繁榮自然就帶來了各種奢侈的享受。而人手不足,也使得西班牙人很多時候也需要和當地土著的上層合作。這樣一來,這些土著上層也就有了知道有錢人是怎樣過好日子的機會了,這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之前,能想象的有錢人家的日子,也不過就是頓頓都能吃燒雞而已,等進了大觀園才知道,原來人家也是吃茄子的,只不過人家的茄子要經過七八道工序,作爲配料,還要用掉十多隻老母雞。

總之,就是土著的上層們,在西班牙人那裡見識了有錢人家過着的是怎樣的奢侈淫糜的生活。然後他們自然也就有了“大丈夫當如是也”的想法,然後,他們就會發現自己實在是太缺錢了。然後,底層受到的敲剝自然也就更重了。所以土著的上層和底層之間,是有可供利用的矛盾的。只是這一矛盾在此前被民.族.矛.盾掩蓋了而已。

除了這種矛盾,土著那裡還有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即使是土著的上層,也不是鐵板一塊。西班牙人也不敢讓他們這樣。所以土著也是分爲派別的。基本上來說,靠近馬尼拉的一些信仰了天主教的土著在西班牙人控制呂宋的時候,是佔便宜的一派,其他的遠離馬尼拉的,是比較受欺負的一派。而且在此前,華人和土著之間發生的衝突,也主要是在華人和親西班牙的土著之間的。這倒不是因爲那個時候,呂宋島上的那些華人就已經深謀遠慮到了準備拉一派,打一派的地步,而是因爲那些親西班牙的土著距離馬尼拉,同時也距離華人近。這種情態自然給後續的分化工作留下了空間。

“半圭兄,大致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在安平鄭家鄭森的小客廳裡,鄭森一邊把玩着一把看起來很舊卻保存得不錯的日本摺扇,一邊將呂宋島上如今的情況和他大致的設想和孔璋細細的談了一下,又說道:“如今我打算採取兩種措施。第一就是前面我和你提到的挑起土著內部矛盾的手段。不過這只是搗鬼的小手段而已。老實說,像這樣的小手段,倒是犯不上勞動半圭兄,小弟找半圭兄回來,是有更重大的事情託付給半圭兄。半圭兄你也知道,自古以來,這些搗鬼的小手段雖然有效,但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麼是我們將他們殺光,要麼就是向三代學習,要依靠教化,化夷爲夏。這纔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前一種方法,太過費力費時,而且太過暴戾,非聖人之教。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推行教化,變夷爲夏。”

孔璋點了點頭,三代之教,化夷爲夏之類的東西,在此前鄭森和顧絳等人都認真的討論過。他們討論的成果孔璋也都認真的學習過。所以他自然知道鄭森所說的三代之治和化夷爲夏是怎麼回事。

“化夷爲夏固然是好事情,也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孔璋點點頭道,“只是如何才能化夷爲夏,卻不容易。比如我朝西南的那些土人,比如奢安兩家,受華夏影響千年,依舊還是蠻夷。況且自古以來,行王道雖是正道,但是要做起來,卻很不容易。不知大木可有教我。”

“半圭兄可記得有人問墨子,如何才能使的國中行仁義的賢者變多。墨子卻是如何回答的?”鄭森卻微笑着問道。

孔璋雖然是儒生,但墨子卻也是讀過的,聽了這問題,只是略一思索便回答道:“‘是故古者聖王之爲政也,言曰:“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大木你說的可是這個?”

“不錯。”鄭森將手中的摺扇一下子展開來,笑道,“半圭兄可明白在下的意思了?”孔璋眼睛尖,卻一眼看到摺扇上翰墨淋漓的寫着一首詩,隱隱的只看清了最後一句,道是:“癡人喚作本來人。”

“你這意思我多少懂了一些,可是說要用利益來收買他們,只要肯當華夏之人的,便給他們好處?”孔璋回答道。

鄭森卻搖了搖頭道:“半圭兄還是錯了。第一,不是收買,而是引導。第二,不是給他們好處,而是授之以漁。半圭兄你想,如是我們給他們好處,我們又有多少好處能給他們?‘小惠未徧,民弗從也’,而且給好處可能持久,如若不能,將來反而生出怨氣。而且奸猾之輩怕是會一邊做出願意學的樣子,一邊又總留着一線不肯真正歸附,好不斷地騙好處。半圭兄你也知道,呂宋的蠻夷之民的生活艱難,遠超華人。我若要讓彼等自願爲華人,首先是要擡高華人的地位,比如說,我們規定‘華人不可爲奴’,‘華人皆可自官府獲土地’,‘華人不交丁稅’,‘華人有官府保護’,墨子曰:‘不義不富,不義不貴。’在我們這裡,可以將之變成‘不入華夏則不富,不入華夏則不貴’。然後我們再給他們一個成爲華人的途徑,然後還用擔心他們不想接受教化嗎?”

鄭森的這種設想其實也不是亂開腦洞出來的,而是基於各種歷史經驗的。比如說,偉大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就是用這樣歧視性的手段,將原本被阿拉伯人的大仙洗過的信仰又洗回來了的。而如今正活蹦亂跳的建胬,他們也是靠着歧視八旗之外的其他人,從而硬生生的人造出了一個全新的民族。就連希特勒,也搞出了個“榮譽雅利安人”呢。

“那他們要做到怎樣才能算是華人呢?”孔璋又問道。

“這當然不能太容易了,否則,他們就不會珍惜。”鄭森回答道,“比如說,我們可以允許他們通過這樣一些途徑加入華人:科考、服役、婚姻。我們設立一個華夏資格考試,分成若干等級,考過了第一級稱作初級預備華人,過了第二級便叫做中級預備華人,然後是高級預備華人,賜同華人出身,賜華人出身。每一個級別所能得到的待遇都逐漸向華人靠攏,此外,通過了初級考試,就有資格加入華人的民團和軍隊服役,在軍中的時候,一切軍營中的待遇與華人相同,服役結束,就算多考了一級。若是有重大立功,則可以直接獲得賜同華人出身乃至賜華人出身的身份。至於婚姻嘛,華人娶土人女,則土人女視爲賜同華人出身,若能經過考試,則視爲賜華人出身。我華夏鬱郁乎文哉,就算沒有我們這些誘導,本來就能吸引人學習。比如說你看我手中的這柄日本扇子,上面的書法、詩歌,漢人中也沒有幾個能爲之者。這就可見華夏文德教化本身的吸引力了,再加上我們的手段,自然越發的有吸引力。總之,我們要讓土人人人羨慕華人,以能成爲華人,甚至是預備華人爲榮。至於具體的措施等我們到了呂宋再一起細細商量。”

“嗯,”孔璋點了點頭,又道:“大木你纔剛剛成親,卻又要遠赴海外,卻也不在家裡多呆些日子?”

鄭森笑笑道:“大事要緊呀。”

他又將扇子在掌心上拍了拍道:“這次去呂宋,最重要的是做出一個樣板來。將來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推行。”

“只是那些土人長得實在是不像華人的樣子。”孔璋又搖搖頭道,“一個個的又矮又黑,一看就很蠢的樣子。真要是變成了華人……實在是……”

鄭森聽了,卻笑了起來道:“要說醜,漢人中就沒有醜八怪了?就沒有又矮又黑的了?至於說蠢,春秋之時,楚人也算蠻夷。你看諸子百家的寓言,裡面做蠢事的,不是楚國人,便是宋國人。想來那時候,華夏之民說到楚國人的時候,多半都覺得他們傻。而春秋之前,估計越發如此。但到了戰國,楚人卻有了三閭大夫,文采.精華,還有誰能說楚人不是華夏?而且就算呂宋土著都是先天的傻,但能通過我們的考覈的都絕對不傻,你又擔心什麼呢?而且這些人中的聰明人不斷地被抽入我們中,剩下的那些也就好處理了不是?嗯,半圭兄,還有什麼疑慮嗎?”

“暫時沒有了。”孔璋搖了搖頭,突然又道:“還有,你那把扇子給我看看!”

鄭森笑着把扇子遞過去,孔璋打開來細細看了,道:“詩歌書法,確實不凡。這是日本人寫的?”

鄭森點點頭笑道:“卻是兩百年前,日本的一位出家爲僧的王子寫的。兩百年了,保存到現在還有這個樣子,真是不容易。說起來,這位大師卻還是個不守清規的花和尚呢。”

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一百七十三章,勇氣和絕望第一百三十九章,模範軍第一百二十五章,“荷蘭人”的新訂單(4)第五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6)第五百三十七章,追擊第二百二十三章,王大力歷險記第五十章,案首第一百四十六章,截擊(3)第二百六十章,大事(2)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九十章,護廠隊(3)第七十二章,借刀殺人第五百四十一章,末路(3)第二百八十三章,事變第五百四十一章,末路(3)第四百九十六章,周伯符的大買賣(4)第二百六十二章,大事(4)第五百四十九章,曼古歹第五百六十章,罵陣(2)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五百五十二章,攻防第一百五十一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5)第三百六十七章,日本(3)第二百八十一章,突圍(4)第四百六十章,騎兵第三百三十五章,會戰(3)第八十六章,炮廠和護廠隊第三百五十三章,教化(7)第五十六章,神木(3)第一百六十八章,搜索(1)第一百三十五章,局勢第四百四十二章,登陸第四百一十一章,奪寶(2)第五百零三章,捆綁(1)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2)第四百八十一章,夜襲(2)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4)第二十六章,生日宴上的和談(二)第一百四十一章,赴死(2)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四十二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2)第四百一十三章,奪寶(4)第三百六十七章,日本(3)第四百四十二章,登陸第四百三十五章,監國(5)第四百七十八章,趕上第一百八十八章,決戰(6)第二百六十九章,潰敗(2)第十三章,西學泰斗鄭芝龍(2)二百九十章,封鎖(4)第五百七十七章,火藥危機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五百四十六章,震動(2)第二百零九章,士林(5)第五百五十三章,攻防(2)第一百八十四章,決戰(2)第四百四十五章,偷襲(3)第三百一十五章,佈局第三百四十一章,會戰(9)第三百一十八章,婚姻(3)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二百六十一章,大事(3)第五百九十一章,崩潰(2)第五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百六十七章,遭遇戰(1)第三百零九章,攻城(2)第四百六十八章,遭遇戰(2)第四百四十八章,巷戰(2)第四百二十五章,接觸第三百一十四章,大事(3)第九十五章,神童(1)第四百零一章,後路第三百八十二章,圍攻(4)第四百七十六章,追擊(4)第三百七十三章,江戶港五十九章,復古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2)第二十二章,重任(2)第二百四十四章,決斷(2)第六十三章,北港集訓(2)第三百二十一章,立威(2)第四百六十六章,撤退(3)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一百八十九章,鎮遠要塞(1)第七章,洪氏族學第一百一十七章,陷阱(4)第二百九十九章,風暴(3)第四十五章,移民(一)第二百九十九章,風暴(3)第三百三十六章,會戰(4)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四百四十三章,偷襲(1)三百一十七章,婚姻(2)第九十六章,神童(2)第一百三十章,新任命第九十四章,黨棍第五百八十九章,追擊(3)第二百六十七章,巡視(7)
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一百七十三章,勇氣和絕望第一百三十九章,模範軍第一百二十五章,“荷蘭人”的新訂單(4)第五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6)第五百三十七章,追擊第二百二十三章,王大力歷險記第五十章,案首第一百四十六章,截擊(3)第二百六十章,大事(2)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九十章,護廠隊(3)第七十二章,借刀殺人第五百四十一章,末路(3)第二百八十三章,事變第五百四十一章,末路(3)第四百九十六章,周伯符的大買賣(4)第二百六十二章,大事(4)第五百四十九章,曼古歹第五百六十章,罵陣(2)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五百五十二章,攻防第一百五十一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5)第三百六十七章,日本(3)第二百八十一章,突圍(4)第四百六十章,騎兵第三百三十五章,會戰(3)第八十六章,炮廠和護廠隊第三百五十三章,教化(7)第五十六章,神木(3)第一百六十八章,搜索(1)第一百三十五章,局勢第四百四十二章,登陸第四百一十一章,奪寶(2)第五百零三章,捆綁(1)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2)第四百八十一章,夜襲(2)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4)第二十六章,生日宴上的和談(二)第一百四十一章,赴死(2)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四十二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2)第四百一十三章,奪寶(4)第三百六十七章,日本(3)第四百四十二章,登陸第四百三十五章,監國(5)第四百七十八章,趕上第一百八十八章,決戰(6)第二百六十九章,潰敗(2)第十三章,西學泰斗鄭芝龍(2)二百九十章,封鎖(4)第五百七十七章,火藥危機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五百四十六章,震動(2)第二百零九章,士林(5)第五百五十三章,攻防(2)第一百八十四章,決戰(2)第四百四十五章,偷襲(3)第三百一十五章,佈局第三百四十一章,會戰(9)第三百一十八章,婚姻(3)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二百六十一章,大事(3)第五百九十一章,崩潰(2)第五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百六十七章,遭遇戰(1)第三百零九章,攻城(2)第四百六十八章,遭遇戰(2)第四百四十八章,巷戰(2)第四百二十五章,接觸第三百一十四章,大事(3)第九十五章,神童(1)第四百零一章,後路第三百八十二章,圍攻(4)第四百七十六章,追擊(4)第三百七十三章,江戶港五十九章,復古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2)第二十二章,重任(2)第二百四十四章,決斷(2)第六十三章,北港集訓(2)第三百二十一章,立威(2)第四百六十六章,撤退(3)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一百八十九章,鎮遠要塞(1)第七章,洪氏族學第一百一十七章,陷阱(4)第二百九十九章,風暴(3)第四十五章,移民(一)第二百九十九章,風暴(3)第三百三十六章,會戰(4)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四百四十三章,偷襲(1)三百一十七章,婚姻(2)第九十六章,神童(2)第一百三十章,新任命第九十四章,黨棍第五百八十九章,追擊(3)第二百六十七章,巡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