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再死一個

當天,徐老他們帶着楚遠山的屍體,遊行了整個應天一圈後,這纔將其擡了回去。

整個應天,上至大官,下至百姓,都知道翰林院的大儒們,死諫大明,要求皇帝更改商稅了。

這個事情,被傳得沸沸揚揚。

暗地裡,他們無不爲之動容,一羣老骨頭了,如今爲了百姓,卻還甘願撞死。

改革商稅,壓低農稅,這對百姓來說是天大的好事情。

所以,在百姓眼中,這羣腐儒做的事,也就成了正義之舉。

但是明面上,沒人敢支持他們,因爲他們做的是悖逆祖宗之事。

這時候,誰站出來支持他們,以後鄰里吵架都會被扣上一頂帽子,說你道德敗壞,還幫着欺師滅祖的人說話。

所以,這潑天的罪名,就淪落到了翰林院這些大儒的頭上。

由他們默默的替皇上,替天下黎民百姓承受這一切一切的罪名。

當天,楚遠山被擡回家,白天的時候,只有妻女嚎啕大哭,無人前來祭拜。

到了晚上,楚遠山的家門外,就擺滿了各種祭拜品。

這些,都是百姓們偷偷的在感激楚遠山的行爲,認爲他是一個好官。

……

次日。

皇宮的奉天殿上,百官議事的地方。

“砰!”

一聲響動,又是一位大儒,撞死在了龍柱之上。

死諫死諫,就是先死再諫,不死又怎能諫呢?

徐老等一衆翰林院人士,跪在地上,高呼道:“請皇爺改革商稅,以興大明!”

“請皇爺改革商稅,以興大明啊。”

終於,有人跳出來反對了。

“白讀了你們的聖賢書,你們讀書幾十載,就是爲了悖逆祖宗嗎?”

“這就是你們翰林院的欺師滅祖之道?”

“哼,你等當衆死諫,把皇爺的顏面放在何處?”

有人同意商稅改革,就會有人反對。

而現下,朝廷內部,反對的人還不少。

因爲他們自己本身,雖然做不了商人,但他們卻可以下放他們的奴僕,去成爲商人,幫他們賺錢。

ωωω ▪ttκǎ n ▪℃ O

若是商稅改革,擡高商稅,對他們來說是不利的。

“悖逆祖宗,這個罪名你擔得起嗎?”

“徐老,您貴爲一代理學泰斗,如此數典忘祖,死後可敢見朱熹亞聖?”

徐旭搖了搖頭:“老夫不敢見亞聖,也沒有顏面見了,但老夫只知道,商稅要改革,刻不容緩!”

“罵名,那都是死後的事了。”

話罷,徐旭擡頭,看向了皇爺,顫顫巍巍道:“皇爺,今日死諫不成,臣明日再來死諫,直到皇爺您願意答應爲止。”

……

今日。

翰林院又從皇宮中,擡出來一具屍體。

死的大儒名叫周元昌,乃是江西泰和人,與解縉算是老鄉。

當地周家,也算是詩書傳家,在江西的名聲也很響亮。

周元昌從小讀聖賢書,苦讀幾十年,纔好不容易中了進士,得以留在翰林院當值,並且幾十年來,名聲不錯,成爲理學的代表典範之一。

到最終,他也逃不脫這爲國爲民的宿命。

最終,撞死在龍柱上,沒有辱沒了這一身大紅色的官袍。

周家人在接到噩耗後,彷彿早已經悲傷過了,今早周元昌就是赴死去的,早已經將一切後事都安排好了。

待他的屍體被擡回來,家人們只是默默的抽泣,沒有暴風雨一般接受不了。

要想改革,要想扭動大明這臺巨大的運轉機器,就要有人犧牲的。

商稅,一直以來是大明的毒瘤。

只有拔除了這顆毒瘤,才能彌補那大明的遺憾,讓大明繼續昌盛下去啊。

徐旭讓大儒們將周元昌的屍體擡進去,只默默對着其家人說道:“元昌與我共事十一載,今日是老夫對不起你們,要用他的命來扭轉大明。”

周元昌的夫人倔強道:“這是老爺自己選的路……”

徐旭頷首,沒有再多言,被陳循攙扶着,與衆大儒一起回去了。

周家,門可羅雀,無人前來祭拜。

百姓們暗中都在爲周元昌祈福,感念周元昌的恩德。

周府門外,來了一道身影。

朱辰站在門外,靜靜的看向頭上的牌匾:“這就是周大人的家嗎?”

身後,翠花幫朱辰撐着傘,點頭道:“是啊,剛纔我看他們將屍體送到這來的。”

在這樣壓抑的氣氛下,朱辰笑不起來。

滾滾歷史長河中,或許周元昌只是滄海一粟,但他的壯舉,應當被記在歷史書中,讓後輩知曉,並且將這種華夏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有了這種人,國家纔會興旺,百姓纔不會受苦啊。

朱辰踏步走了進去,兩個鐵憨憨連忙跟上。

“東家,他是悖逆太祖之法而死,您要是祭拜他,名聲會不好聽的。”翠花小聲提醒。

朱辰搖頭笑道:“我纔是幕後黑手,掌控着這一切,是我在推動着他們的死亡,又有什麼理由不祭拜他們?”

話罷,朱辰直接走了進去。

靈堂已經佈置好,周元昌的屍體就在那棺材中。

今天上午,他還是個活人,如今卻渾身冰涼。

周家妻女跪在一旁哭,朱辰進來時,她們微微一愣,似乎沒想到竟然還會有人來祭拜。

朱辰祭拜完後,這纔看向了她們,微微一笑:“周大儒爲國盡忠,是個好官。”

周家妻女眼中涌動着異樣的情緒,給朱辰回了一禮。

等到朱辰從周府裡面出來,迎面撞見的,竟然是老爺子。

老爺子下朝之後,就直接出宮了。

看見朱辰從周府出來,老爺子走上前,淡淡道:“怎麼,後悔了?”

朱辰搖頭:“不後悔,商稅必須要改革!”

“只是,有些惋惜他們的死罷了,他們都是清官,好官。”

朱辰說到這,有些落寞,也沒想到他們會用這麼壯烈的方式,來改革大明。

貪官,豈會爲大明如此效力,甚至不惜以死來換大明的昌盛?

朱棣頷首道:“要想獲得,就必須要犧牲。”

“周元昌他們死得其所,若真改革成功,他們的名字會萬世流芳的,也算對讀書人最大的補償了。”

說到這,朱棣看向朱辰,笑道:“你這小子,纔是幕後黑手啊。”

“三言兩語,就讓這些大儒爲你賣了命,不惜死諫皇上。”

這掌控人心的手段,倒是朱棣都有些佩服太孫了。

朱辰感慨道:“老爺子,你猜猜皇上要死幾個人,纔會同意下來。”

老爺子想了想:“兩個不夠,分量太輕。”

朱辰微微一愣:“那要多少個人頭?”

老爺子笑了笑:“這就不是你該管的事情了,自有皇上會處理,商稅改革之後,國家有了錢,百姓有了錢,他們九泉含笑,也會高興的。”

第166章 凡人,不可逆聖啊第580章 闖禍了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第616章 將軍把我當傻子?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577章 父女相見第237章 好兄弟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着,你惹不起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145章 宰附屬國,反向朝貢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489章 漢王增兵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88章 官員無能就是罪第482章 孫若微離開第539章 走水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166章 凡人,不可逆聖啊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477章 攻城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97章 朱棣的煩惱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546章 救下第632章 噩耗第553章第173章 徐老折服第95章 一夜暴富第76章 預謀已久第94章 抄了郭府的家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582章 朝會第557章 太子的嘆息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369章 不開城門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壓人間!第312章 漢王異動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漢王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262章 大軍誓師,北上,出征!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165章 姑姑的傷勢有救了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77章 太子爺發飆了第516章 兵部第310章 三月初一,冊封太孫第396章 朱高熾的教誨第269章 朱棣上陣殺敵第525章 結束第503章 擴軍第618章 威脅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378章 挖開徐皇后第488章 太孫殿下千歲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571章 我知道你女兒在哪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276章 步入黃泉第307章 神蹟出現第538章 逼死第649章 上朝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398章 射箭第503章 擴軍第321章 瓦剌威脅第633章 李芳遠談判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480章 回憶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291章 奪嫡之爭第336章 場面恢弘第199章 擊鼓鳴冤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457章 開海禁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304章 守護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274章 拋灑英雄血第533章 中箭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182章 再死一個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175章 轉危爲安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559章 關心
第166章 凡人,不可逆聖啊第580章 闖禍了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第616章 將軍把我當傻子?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577章 父女相見第237章 好兄弟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着,你惹不起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145章 宰附屬國,反向朝貢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489章 漢王增兵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88章 官員無能就是罪第482章 孫若微離開第539章 走水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166章 凡人,不可逆聖啊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477章 攻城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97章 朱棣的煩惱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546章 救下第632章 噩耗第553章第173章 徐老折服第95章 一夜暴富第76章 預謀已久第94章 抄了郭府的家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582章 朝會第557章 太子的嘆息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369章 不開城門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壓人間!第312章 漢王異動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漢王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262章 大軍誓師,北上,出征!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165章 姑姑的傷勢有救了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77章 太子爺發飆了第516章 兵部第310章 三月初一,冊封太孫第396章 朱高熾的教誨第269章 朱棣上陣殺敵第525章 結束第503章 擴軍第618章 威脅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378章 挖開徐皇后第488章 太孫殿下千歲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571章 我知道你女兒在哪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276章 步入黃泉第307章 神蹟出現第538章 逼死第649章 上朝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398章 射箭第503章 擴軍第321章 瓦剌威脅第633章 李芳遠談判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480章 回憶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291章 奪嫡之爭第336章 場面恢弘第199章 擊鼓鳴冤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457章 開海禁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304章 守護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274章 拋灑英雄血第533章 中箭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182章 再死一個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175章 轉危爲安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559章 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