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效命

成陽侯,被成功收服!

以後,成陽侯,便也算得上是太孫一黨了。

興國公在勸諫成功後,便也沒有在成陽侯府久留,而是直接前往了泰寧候府。

既然太孫已經喊了他一聲舅舅,他就應該摒棄前嫌,全力幫助太孫,如此一來,外甥女嫁給了他,興國公府也會獲得巨大的好處。

這位舅舅,現在可是不遺餘力的在爲朱瞻基奔跑。

來到泰寧候府,興國公又開始遊說,隨後成功將泰寧候給說服成功。

泰寧候,也決定向太孫效忠了。

接下來,興國公挨個地上門。

從上午到下午,興國公便沒有停過,不停地在勳貴陣營中,爲太孫拉攏勢力。

……

泰寧候府。

此時,已是深夜。

泰寧候坐在大院的石階上,臉上露出一副惆悵之色。

他擡頭望着月色,眼神中露出一絲嘆息。

“漢王,你終究不是老大,所以老爺子不立你爲太子,太子爺那個位置,坐得穩穩當當的。”

“我也算是你的老前輩了,跟着你打仗了好幾次,見到你衝鋒的勇猛,見到你作戰時的厲害。”

“那些韃靼,瓦剌,哪個見到你,都得退避三舍,再困難的絕境,你也能殺出來。”

“說實話,漢王,我是真佩服你,也是真心服你。”

泰寧候望着圓月,繼續感慨道:“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我雖然欣賞你,可終究還是不能堅定的站在你這邊了。”

對於泰寧候來說,屠青州百姓,他不能接受。

挖開自己母親的墳墓,他也不能接受。

可若是將這一切,規劃於漢王的狠心上,那麼這種六親不認的人,的確最容易成爲帝王。

因爲他不顧一切,爲了目的能不擇手段。

歷史上,李世民殺兄,逼父親退位,足以見得他的心狠手辣了吧?

可這並不影響李世民成爲千古一帝,一代聖君。

而當今皇上朱棣,也是逼死了自己的侄子,這才獲得皇位的。

皇位之爭上,不心狠手辣,豈能獲得最終勝利?

所以,站在這個角度上,泰寧候對於漢王的種種行爲,都能夠理解,甚至頗爲欣賞。

可現在,泰寧候覺得,既然太孫已經鬆口,他也就不想在等了。

漢王達到應天府來,是多少年後呢?

或許是十年,二十年?

又或許,根本就打不過來,到最後只有被剿滅的命運。那麼,泰寧候還一直追隨他幹嘛呢?

眼下太孫既然對他們禮賢下士,那他們再投靠漢王,可就真是不識擡舉了。

深吸了一口氣,泰寧候喃喃道:“漢王,對不起了。”

他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

這封信,原本是打算寄給漢王的,好讓漢王知道朝廷中的動向,以及朝廷的接下來的計劃。

其中,就包括了火銃的改良。

以及,火銃圖紙……

雖然泰寧候沒有將圖紙記得太清楚,可關鍵部位和構造,泰寧候卻牢牢記下了。

只要將這份圖紙給了漢王,漢王若是僥倖能研製出新式火銃,那麼就能夠對抗朝廷,對抗太孫了。

可是現在……

泰寧候不那麼想了。

他深吸了一口氣,望着這封信,額頭突然冒出一陣冷汗。

“幸虧,這封信我沒有寄出去。”

“否則我還能有回頭路嗎?”

一旦被人發現,是他寄出的朝廷機密,太孫還會接納他嗎?

如今太孫不計前嫌,他也沒必要再心向漢王了。

從懷中又掏出一個火摺子,泰寧候狠狠一吹,火摺子在黑夜中搖曳着微弱的光芒,照亮了泰寧候的臉。

泰寧候喃喃道:“日後,我就是太孫一黨了。”

將那封信舉起,放在了火摺子上。

火焰,一點點的吞噬了那封信。

最後,熊熊燃燒起來。

泰寧候鬆手,火焰仍舊掉在地上,燒着那份朝廷機密。

直到最後,化爲灰燼。

一場危機,悄無聲息的解決了。

若是今日,興國公不前來勸諫泰寧候,只怕泰寧候就已經將這封信給寄出去了。

到那時候,漢王掌控了朝廷機密,掌控了那份圖紙,一旦被他研究出來,只怕一切就已經晚了。

漢王,還真有可能打到應天府來。

……

同樣是深夜。

隆平侯張信。

這位隆平侯,曾經是建文朝的指揮僉事,後來被朝中文臣舉薦他去北平,看守朱棣。

不過,這位張信在成爲北平指揮後,並沒有守着朱棣,反而暗中包庇朱棣的各種造反行爲,使得消息遲滯,不能傳到京師。

導致建文朝不能先知先覺。

張信在其中,可謂立下大功。

後來,又跟隨者明成祖南征北戰,所以張信獲得了隆平侯的職位。

此時此刻,這位隆平侯,就在書房內,內心萬分糾結。

就在今天下午,興國公也前來拜訪他了。

將太孫殿下昨日禮賢下士的事情,都告訴了他。

隆平侯心中頓時感慨萬千,覺得投靠太孫,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

可是,就在昨日晚間,他已經將朝廷機密,還有火銃關鍵製造圖,都派人送到山東去了。

此時,那位送信的人,怕是都已經到了百里之外了。

可偏偏,隆平侯卻猶豫了。

太孫禮賢下士,讓他心中猶豫,又想着要投靠太孫,又想着該不該去把那封信給追回來。

那封信事關重大,若他真的選擇投靠了太孫,那麼就必須得把信給追回來。

而聽說太孫禮賢下士後,隆平侯也的確很是心動。

可是,他不知道信已經送到哪個地方了。

咬牙之下,隆平侯張信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

“太孫禮賢下士,已對我們露出足夠的善意,投效太孫再好不過,那封信必須要追回!”隆平侯沉聲道。

念及於此,他再也毫不遲疑。

立刻朝着外面大吼了一聲:“牽我的馬來。”

外面,下人們雖然覺得奇怪,不知道隆平侯這麼晚還要去哪裡。

但,他們還是很快將馬匹給牽來了。

牽來之後,隆平侯迅速上馬,直接出了隆平侯府。

朝着應天府城門狂奔而去。

他下的是死命令,沒有他的允許,中途不得把信給別人看。

所以,此時此刻,他想要將信給追回,就只有自己親自出馬了。

也不知,送信的人,已經跑出幾百裡了。

悄無聲息間,這些武將,勳貴,已經開始爲太孫而考慮,爲太孫而效命了。

第355章 釵頭鳳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37章 朱辰的激動第77章 太子爺發飆了第281章 代價第443章 禍及家人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494章 得到消息第192章 趙王出場第52章 刺殺第341章 再發動靖難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562章 太子仁慈第513章 和太子爺的談話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174章 長公主薨第648章 回家第639 保寧登基爲帝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321章 瓦剌威脅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225章 漢王計劃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36章 倭寇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582章 朝會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552章 重頭戲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139章 回家第217章 升官了第438章 諸位讓路吧第556章 天下一統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591章 回來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365章 餘學夔的絕望第584章 征途第561章 獎勵第152章 李朝禮單第163章 朱辰一生,豈能落後於人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281章 代價第306章 搶險救洪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221章 吾皇萬歲第474章 明搶第497章 退了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412章 頂撞老爺子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391章 兗州戰結束第483章 到達徐州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537章 絕路第427章 開海第525章 結束第368章 餘學夔入黃泉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139章 回家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223章 大侄子我來了第247章 太子硬剛朱棣第265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65章 廷議第632章 噩耗第12章 大明風華第98章 芳心被捅第60章 朱棣的擔憂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644章 楊士奇面聖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164章 被呵斥的朱瞻壑第464章 心願解開
第355章 釵頭鳳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37章 朱辰的激動第77章 太子爺發飆了第281章 代價第443章 禍及家人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494章 得到消息第192章 趙王出場第52章 刺殺第341章 再發動靖難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562章 太子仁慈第513章 和太子爺的談話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174章 長公主薨第648章 回家第639 保寧登基爲帝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321章 瓦剌威脅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225章 漢王計劃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36章 倭寇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582章 朝會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552章 重頭戲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139章 回家第217章 升官了第438章 諸位讓路吧第556章 天下一統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591章 回來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365章 餘學夔的絕望第584章 征途第561章 獎勵第152章 李朝禮單第163章 朱辰一生,豈能落後於人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281章 代價第306章 搶險救洪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221章 吾皇萬歲第474章 明搶第497章 退了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412章 頂撞老爺子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391章 兗州戰結束第483章 到達徐州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537章 絕路第427章 開海第525章 結束第368章 餘學夔入黃泉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139章 回家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223章 大侄子我來了第247章 太子硬剛朱棣第265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65章 廷議第632章 噩耗第12章 大明風華第98章 芳心被捅第60章 朱棣的擔憂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644章 楊士奇面聖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164章 被呵斥的朱瞻壑第464章 心願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