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回來

纔剛一回來,金元吉便得知李朝的國都即將被滅。

他冒死帶着幾十人的使者團,衝進了李朝國都。

身爲使臣,他是需要一直呆在大明,爲大明彙報情況,以及一些其他適宜的,而且是不能夠隨時回來的。

沒有李朝太祖的召回,他不能無緣無故的回來。

可那又如何呢?

現如今整個國內都一片慘淡,金元吉怕自己再不回來,他連自己國家滅國的一刻都看不見。

所以此時看見倭國大軍在外面如此囂張,倉管看見自己的臣民不斷的被殺,金元吉的臉色難看的要命。

他向皇帝建議,與其這樣憋在這裡等死,還不如直接衝殺出去,這樣也算讓李朝的百姓們看見朝廷的決心啊。

然而,李芳遠卻搖了搖頭:“不行,此時不能出去。”

金元吉臉色鐵青,沉着臉道:“王上,難道就這樣被他們堵死在國都裡面嗎?”

“眼睜睜看着倭國的百姓被屠殺被虐殺,難道您沒有半點痛心?”

也就是因爲金元吉是大臣,所以李芳遠纔沒有動怒,否則這句話李芳遠就足以砍了金元吉的腦袋。

李芳遠撇了金元吉一眼,沉聲道:“你以爲我不想嗎?”

“如果這個時候衝出去,倭國會將我們李朝徹底滅絕,到那時便是亡國之患,倭國徹底統治李朝的國土,你覺得那個時候的倭國又豈能放過我們李朝百姓?”

這話讓金元吉愣住了,他是沒有想這麼多的。

他只想着要儘快的將那些子民救出來,要防止倭國繼續殘害他們的百姓,但他卻萬萬沒有想到這後續的事情。

但是李芳遠說的沒錯。

金元吉稍微一想便知道自己有些莽撞和衝動,他看向李芳圓一臉複雜有些愧疚的道:“王上,臣該死。”

李朝身爲小中華,他敢自稱,也是有原因在的。

因爲李朝全都是效仿大明來的。

禮節包括政治制度以及國內的習慣以及穿衣風格,幾乎都是效仿大明其中摻雜了很多的漢元素。

所以,李芳遠自稱爲王。

“不用該死,是我該死,是我沒有保護好我李朝的百姓。”

李芳遠深吸了一口氣,並沒有在乎金元吉的話,他是一個雄岸的君主,是與朱棣一樣有志氣的君主,他不會在乎臣下的意思。

金元吉面色複雜,此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而城牆之上,守城的李朝,將士們親眼看見了自己的同族被殘忍殺害的一幕,他們的眼神中盡是怒火。

“他們竟然敢這樣做?倭國,我們李朝與你不共戴天!”

“倭國也太狠心了吧。”

“爲何倭國竟敢強攻我們,大明什麼時候來救我們?”

李朝的將士們看得牙齒欲裂,他們的心中幾乎個個冒出極強的殺意。

當國家要滅亡之時,將士們的熱血總是很深的,他們恨不得與這個國家共存亡,此時看見百姓們受辱,他們也恨不得與倭國拼了。

而除了李朝的將士之外,城牆之上還有許多有百姓組成的民兵。

這些民兵身上沒有穿盔甲,他們只是拿着刀劍,但卻是一副衆志成城,視死如歸的模樣。

看見自己的同胞們被殘忍的殺害,百姓們也受不了他們,恨不得打開城門衝出去,但是他們知道絕不能這麼做,如果一旦這麼做了,那麼李朝就真的滅亡了,到時候被殘忍傷害的絕不僅僅只有這一些人。

“衆位,大家聽我一言。”

李芳遠深吸了一口氣,深邃的眼眸中帶着一絲冷靜:“如今是國家存亡之際,大家千萬不能意氣用事,我相信大明的永樂皇帝一定會派兵來救我們的。”

“更何況,我們還有保寧公主在南方抵抗,未嘗沒有希望了。”

金元吉聽見王上這番話,也連忙點頭道:“王上說的對,大明一定會來救我們的。”

“我們是大明的附屬國,年年都給大明上供,大明一定不會坐視不管的。”

“我來的時候,大明的永樂皇帝因倭國進攻我李朝而震怒不已,整個大明都已經炸開了鍋,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大明的軍隊就會進入我李朝國土將倭國打出去。”

他說着眼神中露出堅毅和激動的身上。

因爲他相信大明的永樂皇帝眼裡揉不得沙子,他絕不會容許倭國敢進攻他的附屬國的。

而李芳遠也是這麼認爲的。

因爲換作他是朱棣,他身爲大明的皇帝,也絕不會允許他李朝覆滅,否則大明的尊嚴何在,大明的威嚴豈不被倭國給弄沒了?

“諸位大家在支撐片刻,我們李朝一定能堅持住的。”李芳遠深吸了一口氣。

……

另外一邊。

倭國的大將軍,足利義持就站在李朝國都的城牆之下,遠遠的望着城牆上的一切。

他的眼神中同樣深邃,而且帶着兇狠之色。

足利義持,便是足利幕府的大將軍,整個倭國,雖然明面上是天皇處理一切事物,但實際上天皇也就只等於一個吉祥物,歷代的倭國是由幕府的大將軍來操控的。

所以足利義持幾乎擁有統領整個倭國的權利。

而攻打李朝的計劃,也是足利義持提出來的。

但是足利義持力排衆議,不顧倭國國內的反對而強行率領十萬大軍進宮李朝。

而且足利義持也的確很會帶兵打仗,在十萬大軍偷偷進入李朝國土後,便進行了瘋狂的攻擊,迅速拿下了李朝大半的土地,並且進攻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步。

前幾個月都是勢如破竹的。

可是伴隨着攻打李朝國都,卻變得異常艱難了起來。

因爲國都代表的是一個民族的信仰,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存亡。

所以李芳遠會適時抵抗,裡面的百官也會視死抵抗,同時百姓們也會拼死阻擋。

足利義持對現在的進攻狀態很是不滿。

因爲他心裡也很着急。

李芳遠知道大明一定會來支援他們,而足利義持也同樣知道這一點。

大明的軍隊,比起他們倭國來說要厲害得多,不僅裝備精良,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講幾乎是無敵的。

他倭國的將士雖然兇猛,可也抵擋不住大明永樂皇帝的軍隊啊。

一旦大明派軍隊前來,足利義持的努力,可能就要全部白費了。

所以他必須要趁大明軍隊趕來之前,先行將李朝國都攻破,如此一來,即便大明軍隊趕到了這裡,也拿他沒有任何辦法。

到最後甚至只能封他爲李朝國王,並且進行各種嘉獎。

所以,足利義持很急很急!

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120章 逼宮太子爺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73章 老爺子高光時刻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565章 廷議第424章 隨心所欲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371章 被烹第111章 太子妃的悸動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510章 火拼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177章 朱氏人前顯聖法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89章 餘學夔崩潰了第489章 漢王增兵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212章 戰端結束了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641章 朱瞻基回國第389章 追殺第51章 朱瞻壑嫉妒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216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50章 接觸使臣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83章 吹捧皇太孫第624章 殺呀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378章 挖開徐皇后第57章 皇位非你不可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19章 大壩決口第648章 回家第417章 改良火銃第312章 漢王異動第115章 丘鬆搗亂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400章 沈清秋的姻緣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第163章 朱辰一生,豈能落後於人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62章 望子成龍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258章 嚇壞的胡善祥第607章 大明來了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454章 朱瞻基的手段第371章 被烹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361章 餘學夔的一意孤行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278章 爺爺送你回家第173章 徐老折服第601章 被射中。第175章 轉危爲安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593章 衝殺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652章 皇爺,國庫空虛啊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264章 部署第77章 太子爺發飆了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364章 碰壁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461章 皇帝掌控第398章 射箭第261章 等你回來第437章 胡瀅的證據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387章 攻克兗州第651章 朱棣決定攻打倭國第500章 朝會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325章 宮變第595章 出發第512章 朱棣大喜
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120章 逼宮太子爺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73章 老爺子高光時刻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565章 廷議第424章 隨心所欲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371章 被烹第111章 太子妃的悸動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510章 火拼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177章 朱氏人前顯聖法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89章 餘學夔崩潰了第489章 漢王增兵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212章 戰端結束了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641章 朱瞻基回國第389章 追殺第51章 朱瞻壑嫉妒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216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50章 接觸使臣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83章 吹捧皇太孫第624章 殺呀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378章 挖開徐皇后第57章 皇位非你不可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19章 大壩決口第648章 回家第417章 改良火銃第312章 漢王異動第115章 丘鬆搗亂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400章 沈清秋的姻緣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第163章 朱辰一生,豈能落後於人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62章 望子成龍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258章 嚇壞的胡善祥第607章 大明來了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454章 朱瞻基的手段第371章 被烹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361章 餘學夔的一意孤行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278章 爺爺送你回家第173章 徐老折服第601章 被射中。第175章 轉危爲安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593章 衝殺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652章 皇爺,國庫空虛啊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264章 部署第77章 太子爺發飆了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364章 碰壁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461章 皇帝掌控第398章 射箭第261章 等你回來第437章 胡瀅的證據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387章 攻克兗州第651章 朱棣決定攻打倭國第500章 朝會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325章 宮變第595章 出發第512章 朱棣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