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

翰林院的那些大儒們,不知何時,突然一起朝着小亭這邊走來了。

一道道儒袍,陸陸續續走進了小亭中。

他們審視着朱辰,再看看低頭深思的徐老,臉色有些難看了。

翰林院,一直是最奉行理學的。

現下,最權威的徐老卻被朱辰給鬥敗了,這讓翰林院怎麼下得來臺面?

即便是這些大儒覺得朱辰說得有道理,可此刻卻也難免屁股決定腦袋之嫌,對朱辰心有不滿了。

一位大儒蹲下身,小心詢問道:“徐老,您沒事吧?歪門邪道的學說,不要信之。”

“想要改變這天下,沒那麼容易的。”

連續喊了好幾句徐老,可是徐老都沒了迴應。

他彷彿,陷入了自己的石灰空間中。

幾個大儒的臉色,越發難看了。

他們的眼神,齊齊的看向了朱辰。

“歪門邪道的學說,實不入流。”

“徐老只是一時受到了矇蔽,等他想通了,自然就沒事了。”

“理學,乃朱熹聖人開創,這是聖人學說。”

朱辰悠然一笑,對着這羣腐儒拱手一禮:“朱熹在成爲聖人之前,也是個普通人,諸位豈知,我又不能成爲聖人?”

大佬們臉色一黑。

此子好囂張,好狂妄啊!

竟敢用自己,自比聖人。

遠處的朱棣叉着腰,哈哈大笑:“好樣的,臭小子這份心氣,我最喜歡了。”

朱瞻壑雖然自信,但內在卻沒什麼本事。

可朱辰不一樣,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而在老爺子眼中,有能力的人就該和他一樣,傲氣一些!

而且,朱辰的學說,起初他是不滿意的,可說到後面,他覺得的確有幾分道理。

倒是也沒說錯,若非怕違背祖宗訓誡,永樂大帝一世英名,豈會不開海禁,不高商稅?

聽到朱辰這番話,太子爺嘿嘿一笑:“這臭小子,太高調了點,哪怕是能成爲聖人,也別在人前說呀。”

楊士奇倒欣賞這股少年銳氣:“我覺得挺好。”

小紅裙眼中泛着光芒和期待。

此刻的朱辰,大概是她心中最帥的一幕了。

他是那麼的自信,傲然,挺胸站在那裡,高大英武,令人意亂神迷。

她大抵是再也忘不掉這一刻的朱辰了,這種氣質深深吸引了她。

不過,翰林院大儒們被氣的不輕。

朱熹咱他們心中是神聖的存在。

豈能有人跟他對比?

所以,大儒們氣得臉色鐵青,一口一個歪門邪說。

朱辰呵呵一笑,拱着手,將身子躬到最低,給大儒們作揖:“那就請諸位大儒破題,除了商稅改革,開放海禁,還有什麼能讓大明迅速國富民強?”

話音落下。

翰林院大儒們噎住了。

徐旭被這個問題卡殼了,他們又豈能想得出來?

一時間,被朱辰一個小輩,噎得個個面色憋紅。

太子爺有些急了:“這臭小子,可不能把人得罪得太死,否則以後當皇帝可有人跟他作對……”

一處的朱棣看得渾身暢快:“好,說得好!咱老朱家的子嗣就是不一樣,讓這些瞎了眼的腐儒們睜開眼看看,咱老朱家到底斷沒斷文脈!”

朱棣哈哈大笑。

不過片刻後,又吩咐紀綱:“去給這小子提個醒,別把他們得罪太狠了,咱是皇帝,犯不着跟官員置氣。”

“再說大明還得靠着這羣人治國呢。”

“這些腐儒小氣,萬一氣死一兩個,那名聲可不好聽。”

朱棣是不怕這羣腐儒的,擼起袖子和他們幹就是。

但他怕孫子以後遭到這羣腐儒懟,壓不住他們,官員之間也不能個個都得罪死了。

偏偏內閣首輔,還都得從翰林院挑,保不齊這些個腐儒裡就有哪個是未來的首輔。

紀綱忙點頭,快步走向小亭中。

朱辰帶着笑意望着這羣腐儒,身後突然傳來一道聲音:“朱公子,老爺子讓我傳話,說不要把這羣腐儒得罪死了。”

這是老爺子爲官的道理,朱辰也知道。

他點頭道:“知道了。”

對面,十幾個大儒面面相覷,臉色憋紅之際,突然有一位大儒站了出來。

他望着朱辰:“既然你能創心學,那心學造詣必然很高,你給解釋解釋這四絕句吧。”

“讓大家聽聽你的註解如何。”

橫渠四絕的註解,從宋朝到明初,就已經有很多了。

但每一種註解,似乎都不那麼完美。

提出這種難題,是想考考朱辰的。

在場,天下學子們中,聽到這道難題後,紛紛眼神一亮。

他們也期待了起來,期待着能從朱辰的口中聽到四絕句的新註解。

四絕句,那是讀書人的畢生理想,許多人將其奉爲座右銘。

可是,其中註解何其之多,想要從中找到更加精妙的,又何其之難啊。

朱辰剛剛提出心學,正是名聲大噪的時候,他們期待朱辰的解釋。

四絕句,火了上千年,哪怕是前世也是很火的,許多學子喜歡用其裝逼。

很巧,朱辰前世就是其中之一。

關於四絕句的註解,朱辰也曾關注過,那個時代的註解,經過千年改善已經很完美了。

只要拿出最精妙的那道註解,就能引得全場譁然。

朱辰仔細的回憶了一下,雖然大半忘記了,但還記得一些。

“好,那我就爲橫渠四絕註解一番吧。”

朱辰深吸一口氣。

第67章 氣昏朱棣第246章 獲得軍心第215章 論罪第140章 夏原吉的苦衷,朱辰解圍第595章 出發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595章 出發第192章 趙王出場第365章 餘學夔的絕望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成大明馬場第631章 紅衣大炮對準李朝宮門第126章 赴宴第52章 刺殺第580章 闖禍了第295章 第二卷,皇位之爭!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233章 獵殺時刻第620章 打一通第427章 開海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149章 漢王無法無天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第541章 搶奪糧食第565章 廷議第345章 進入後宮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609章 大敗第217章 升官了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185章 聚衆鬧事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641章 朱瞻基回國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561章 獎勵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523章 去道歉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78章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523章 去道歉第570章 萬兩黃金第530章 領兵來了第286章 回京!第80章 韋妃獻身第32章 交鋒第559章 關心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565章 廷議第565章 廷議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477章 攻城第477章 攻城第228章 漢王要倒臺了第95章 一夜暴富第261章 等你回來第306章 搶險救洪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561章 獎勵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339章 百官下跪第550章 大戰起第400章 沈清秋的姻緣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296章 落網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36章 倭寇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419章 火銃圖紙第561章 獎勵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474章 明搶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65章 獎勵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233章 獵殺時刻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277章 誰來救救他第558章 無名氏第459章 期望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385章 夜襲兗州第333章 老爺子舉起屠刀
第67章 氣昏朱棣第246章 獲得軍心第215章 論罪第140章 夏原吉的苦衷,朱辰解圍第595章 出發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595章 出發第192章 趙王出場第365章 餘學夔的絕望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成大明馬場第631章 紅衣大炮對準李朝宮門第126章 赴宴第52章 刺殺第580章 闖禍了第295章 第二卷,皇位之爭!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233章 獵殺時刻第620章 打一通第427章 開海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149章 漢王無法無天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第541章 搶奪糧食第565章 廷議第345章 進入後宮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609章 大敗第217章 升官了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185章 聚衆鬧事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641章 朱瞻基回國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561章 獎勵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523章 去道歉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78章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523章 去道歉第570章 萬兩黃金第530章 領兵來了第286章 回京!第80章 韋妃獻身第32章 交鋒第559章 關心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565章 廷議第565章 廷議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477章 攻城第477章 攻城第228章 漢王要倒臺了第95章 一夜暴富第261章 等你回來第306章 搶險救洪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561章 獎勵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339章 百官下跪第550章 大戰起第400章 沈清秋的姻緣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296章 落網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36章 倭寇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419章 火銃圖紙第561章 獎勵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474章 明搶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65章 獎勵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233章 獵殺時刻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277章 誰來救救他第558章 無名氏第459章 期望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385章 夜襲兗州第333章 老爺子舉起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