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後悔

老爺子怒氣衝衝的走了,臨走前還冷哼了一聲。

足以看出老爺子的怒意。

朱辰揉了揉自己的屁股,這才發現老爺子並沒有踢得太重,軍中出身的老爺子一腳能把韃子踹出去老遠,又怎麼可能連屁股蛋子都沒踢傷。

這隻能說明,老爺子還是心疼他,手下留情了。

朱辰鬱悶的看向了後方,有些後悔剛纔一直和老爺子軸了。

只是自己看見這些流民苦難,看見他們皮包骨,情緒也比較激動,完全不聽老爺子的教導,一路走向黑了。

能考上這個案首,也是靠老爺子幫他報的名,現在翅膀稍微硬了一點,就敢反駁老爺子了,也難怪老爺子會說自己不忠不孝……

朱辰後悔了,真的後悔了。

冷靜下來,他才知道自己犯了古代封建社會的大忌諱,那就是頂撞長輩,不忠不孝……

“歷史上,就因爲不開海禁,導致了大明經濟落後了百年,程朱理學的弊端在此刻初顯,帝王們都知道這是弊端,卻無人敢篡改朱元璋的規定。”

“不開海,導致過於封建內卷,導致商品經濟不發達,無法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所以等到明中的時候,思想文化上就落後其他各國。”

可若是早開海,發展出口業,大明絕對遙遙領先於各國,橫壓各國之上,無論是思想,經濟……

“還有一個商稅低,所以大明沒錢的時候,只能從百姓身上拼命加稅,明初還好,資源分配下,百姓們都還有餘錢,可等到明末,這個弊病就越來越明顯。”

最後導致了什麼呢?

導致了農民沒錢了,稅務卻越來越高,農民交不起稅,所以乾脆化身流民,揭竿而起,推翻大明。

導致明末時,流民遍地造反,朝廷越收不上稅了,沒了錢,軍費又發不出來,將士們無精打采,戰鬥力越來越弱,這是明末被推翻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個弊病,貫穿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直到明末爆發。

大明有好的一面,比如鄭和下西洋,著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設立奴兒干都司。

但也有壞的一面。

這些壞的窩在大明內部,生根發芽,最後長瘡留膿,害苦了國家,也害苦了天下百姓。

“這些毒瘤,遲早有一天我要拔個乾淨!”朱辰深吸了一口氣,心中心緒難平。

是他太急於求成了,所以纔會惹怒老爺子,看來這件事情只能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日子還長,這麼大的弊端也不是一時就能清除的。

再說了,這恆長的弊端要是能快速清除,也就不至於荼毒大明二百七十六年了。

朱辰不相信會沒人發現這些弊端,只是發現又如何?實施起來又是一回事,就比如王安石的變法,誰都知道那是弊端,可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看向後方,老爺子離開的方向,朱辰臉色沉默:“老爺子,剛纔是我太激動了,我不該無視你的教誨,一意孤行。”

說着,朱辰又有些擔心起來,和老爺子鬧翻了,以後要是老爺子覺得自己德行有缺,不來了可怎麼辦?

朱辰不由懊惱,和老爺子在一起這麼久,但連老爺子住在哪裡都不清楚,現在想找上門認錯都沒門了。

朱辰後悔之際,只能轉移注意力,放在了那些流民身上。

他們還在拼命的幹,而朱辰則拉了一個小椅子過來,坐在岸上看着他們。

這些流民個個都幹得認真,多一張嘴,多一頓飯的事情,朱辰也打消趕人的想法,索性將他們全部留下來也好,或許日後還能爲自己做其他的貢獻。

一天下來,這些流民已經開墾了好些地,朱辰也沒有地方給他們住,只能在良田上搭建棚子,給他們一些被子之後,讓他們躺在這棚子裡休息。

雖然簡陋,但至少比他們在城外要好多了。

安頓好這些流民後,朱辰又給他們買了一頓飯,這纔打道回府。

有一說一,這流民的力氣的確廉價,只兩頓飯的功夫就幹了一天,若是聘請那些鄉親們來幹,不僅容易陽奉陰違,而且要得還多。

“選擇流民,果然是個明智之舉。”朱辰淡淡一笑,轉身離開。

只是回到家,朱辰又不可避免的想起了今日之事,躺在牀上,也讓他徹夜難眠。

老爺子是應天府唯一關心自己的人了,要是他真生氣了,以後自己又是孤寡一人,沒人陪伴了。

越想,朱辰越是擔憂,偌大的大明,他卻找不到半個親人。

這一夜,翻來覆去,腦海裡總是那個畫面,朱辰也徹夜不眠。

……

皇宮內,同樣也是如此,老爺子在大發了一通脾氣,險些因爲內侍楊慶太監左腳先跨入寢宮,而差點劈了他之後,躺在臥榻之上,老爺子一手捧書,一手撐着腦袋。

身旁,寂靜無人,太監們被他趕出去了,只有那透亮的燭火還在搖曳着。

朱棣看着手中的書,卻是怎麼都入不了神,疲憊的雙眼明明在打架,卻是怎麼都睡不着。

爺孫倆人,倒是如出一轍。

只不過朱辰是在後悔,朱棣則是在懷念他四歲之前的一幕幕。

“皇爺,就寢嗎?”正巧,那個替死鬼楊慶又輕輕打開房門,想要邁進來伺候。

白天險些被皇爺劈了,現在又湊到跟前來了,不得不說他真大膽。

他來得很巧,朱棣直接將手中的書砸了出去,喝道:“滾,別來煩朕!”

老爺子對太監下手可不留情,砸得楊慶直接一鼻子血,捂着鼻子,都破音了:“是是是,皇爺,我這就退下。”

……

錦衣衛詔獄。

這裡的重牢房內,住着一個曾經大明最輝煌的人物。

他是永樂年間官位最大的江西人,受朱棣賞識,才華出衆,官至內閣首輔,翰林院大學士,可謂是位極人臣,而且還是永樂大典的總編纂,僅因爲這一本書,他便名垂千古!

而且,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身份,太子黨!

作爲“太子黨”的一員,解縉已經涇渭分明的支持朱高熾而反對朱高煦,不殺解縉,朱高煦就不可能上位。

所以,在漢王爺的努力下,這傢伙下獄了,而且按照歷史記載,他會死在永樂十三年,被大雪埋沒。

不過,因爲朱辰的干預,他得以重生了,有了他的幫助,這也將會導致太子爺上位更加輕鬆,這是必然的。

這位大明最有才華的大佬,要出世了!

第323章 弒帝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49章 太子要薨了?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548章 較量第538章 逼死第339章 百官下跪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539章 走水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568章 詭計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530章 領兵來了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第282章 八百里加急第126章 赴宴第152章 李朝禮單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238章 收攏軍心第326章 老爺子,等我!!第480章 回憶第609章 大敗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222章 滿級茶藝夏玉珏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614章 賭一場第613章 又來了一波!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591章 回來第350章 追回她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253章 朱棣老了第155章 小永樂,朱辰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126章 赴宴第503章 擴軍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519章 原因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381章 真相大白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13章 老爺子大發神威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443章 禍及家人第275章 朱辰的信第380章 朱棣大怒第261章 等你回來第646章 太孫回來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648章 回家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213章 不負任何人第174章 長公主薨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502章 訓練新兵第607章 大明來了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141章 朱棣要砍了解縉第384章 解縉的聰明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577章 父女相見第195章 好主意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242章 大明將士,榮耀加身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601章 被射中。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535章 埋伏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18章 引水分流第358章 回京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215章 論罪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345章 進入後宮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
第323章 弒帝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49章 太子要薨了?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548章 較量第538章 逼死第339章 百官下跪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539章 走水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568章 詭計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530章 領兵來了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第282章 八百里加急第126章 赴宴第152章 李朝禮單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238章 收攏軍心第326章 老爺子,等我!!第480章 回憶第609章 大敗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222章 滿級茶藝夏玉珏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614章 賭一場第613章 又來了一波!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591章 回來第350章 追回她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253章 朱棣老了第155章 小永樂,朱辰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126章 赴宴第503章 擴軍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519章 原因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381章 真相大白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13章 老爺子大發神威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443章 禍及家人第275章 朱辰的信第380章 朱棣大怒第261章 等你回來第646章 太孫回來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648章 回家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213章 不負任何人第174章 長公主薨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502章 訓練新兵第607章 大明來了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141章 朱棣要砍了解縉第384章 解縉的聰明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577章 父女相見第195章 好主意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242章 大明將士,榮耀加身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601章 被射中。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535章 埋伏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18章 引水分流第358章 回京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215章 論罪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345章 進入後宮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