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天下興亡

朱瞻基有些失望了。

覺得老和尚不通情達理。

不過,朱瞻基也沒有過多逼迫老和尚,只是聽見他不願意去,便點了點頭:“好吧。”

老和尚笑了笑:“提醒你一句,開海禁是好事,但這場惡鬥競爭到最後,你們有可能會兩敗俱傷。”

“要想開海禁,必定會受到朝廷阻擋,怕是很難啊。”

朱瞻基咧嘴一笑:“再難,也得開!”

“這是我們老朱家的大明,不是任由他們把控的大明。”

老和尚哈哈大笑:“有志氣。”

……

從山上下來之後,朱瞻基也沒有去兵部倉庫,而是陪着娘一起打道回府了。

然而,應天府各處的暗流涌動,並未結束。

這一日,翰林院仍舊在到處奔走。

兵科給事中也開始行動,不僅如此,這場戰爭似乎越擴越大。

起初只是兵科給事中,後來胡瀅糾結其他六科給事中,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力量,徹底凝成了一股繩,共同對抗翰林院。

不過,翰林院並沒有怕過。

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挑戰難度加大了而已。

這一日,是範秋第三次來到楊士奇府邸了。

在敲響了楊家大門後,楊府管家將範秋給請了進去。

雖然對範秋有些無奈,但楊府管家卻敬佩範秋的這種精神,至少,他一直都在堅持不懈,一直都想說服他家老爺。

“範學士,就在這了。”楊府管家將範秋請到了楊府的後花園。

在後花園中,擺放着一對石桌,石桌上,楊士奇正坐在那裡飲茶。

“範學士,您怎麼又來了。”楊士奇呵呵笑着,臉上帶着一絲無奈。

他實在是不想捲進這場風波中,翰林院能夠明哲保身,是因爲大家都知道,翰林院是清水衙門,誰能彈劾這羣清流啊。

可楊士奇不一樣,就算他沒有貪墨,要是被六科給事中的人瘋狂彈劾,那煩也要煩死了。

範秋面色鄭重,朝着楊士奇拱手行禮道:“楊大人,我又來叨擾了。”

楊士奇苦澀一笑:“漢大學時,還是爲了那件事把?”

範秋點了額點頭,在楊士奇邀請下,在楊士奇對面坐下,道:“是啊,還是那件事。”

“你怎麼就這麼認死理呢?眼下朝廷大多數人都不同意,就算你們翰林院想要進諫,那也得找個合適的時機吧。”楊士奇苦笑道。

說着的同時,楊士奇給範秋倒了一杯茶。

範秋深吸一口氣,面色肅穆,鄭重無比:“楊大人,我們等得起,可百姓等不起,大明等不起。”

“這一次被打壓下去,那下一次,下一次就有人幫我們了嗎?”

“與其這樣,不如一鼓作氣!”

楊士奇輕嘆一聲:“六科給事中不是玩笑,翰林院想要和他對抗,或許會付出一定的代價。”

範秋呵呵一笑:“ 我不怕什麼代價。”

楊士奇無奈了。

這羣翰林院的大儒,果然是隻讀書,認死理。

說他們不畏強權,那都是輕了。

連續來了府上三趟,若非忤逆祖宗的罪名太大,楊士奇或許就真的腦子一熱,幫助他們了。

可忤逆祖宗,誰敢擔當這罪名?

楊士奇輕嘆一聲:“範學士,我爲你的精神而敬佩,可我楊士奇的確沒有那麼大的能量,左右不了朝局啊。”

範秋直勾勾地望着楊士奇的目光,帶着一絲渴求:“真的不能幫?”

楊士奇嘆息一聲,沒有回覆。

範秋眼中的期待黯淡了下來,他點了點頭:“我明白了,多謝楊大人的款待。”

“那我先走了。”

話罷,範秋站起身來,眼神中難掩的,都是落寞之色。

他已經來了楊府上次,所謂事不過三,他今後是不會再來了。

這也就說明,失敗了……

連日來的奔走,拉攏,疲憊,讓範秋眼神中有些恍惚,脊背都佝僂了一些,沒有第一天在朝堂上的那種精氣神了。

這幾日,範秋日日夜夜腦子裡都在思考,都在盤算。

如此,人怎能有精神呢。

望着範秋離開的身影,彷彿有些蒼涼,寂寥。

花園中,一顆老樹隨風搖曳,帶着呼呼的聲音,聽在楊士奇的耳中,楊士奇忍不住站起身來。

他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站起身來。

也許是被範秋的這種精神而感動,也許是因爲其他。

“你當真還要在堅持下去嗎?”

“整個朝廷都不同意,你們這樣的堅持,是無用功!”

不遠處,範秋聽到了楊士奇的聲音。

他的甚至明顯異常。

隨後,轉過身來,朝楊士奇鄭重道:“翰林院,非堅持下去不可!”

“朝廷一天不同意,我們就堅持一天!”

“直到哪天朝廷同意!”

“我們做官讀書,爲的不是自己舒服,而要爲這天下百姓着想。”

“利國利民的事,我們翰林院做到底了!”

話罷,範秋深深一拱手,隨後跟着楊府管家,轉身離開。

楊士奇嘆息一聲:“這翰林院,個個都是倔驢啊。”

“唉。”

出了楊府,範秋並沒有停止奔走。

接下來,他又去了夏府,去了蹇義府,去了方賓的府上。

朝廷大員,各部尚書,侍郎的府邸,他幾乎拜訪遍了。

然而,在遇上六科給事中的噴子,以及忤逆祖宗的罪名上,大家想的都是明哲保身,誰也不敢當出頭鳥。

更何況,開海禁是好是壞,他們尚且不清楚啊。

於是,這一天拜訪下來,範秋沒有獲得任何收穫。

但,他還是沒有放棄,就好像心中憋着一股勁,一直在驅策着他不斷的前進,再受挫,前進,再受挫!

……

次日。

清晨。

朱瞻基從皇宮裡面出來,想講一講翰林院的各位大儒們。

然而,到了翰林院才發現,這裡空無一人,所有人都出去了。

讓錦衣衛去找,這纔得到一條消息,範秋正在國子監中,爭取獲得監生們的支持!

這幾日,範秋幾乎每天都會去給監生們講課。

就是因爲監生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他們是未來官場上的希望,所以就連朝廷都重視他們的決策。

在得知範秋在那裡後,朱瞻基也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直接朝着國子監的方向走去。

很快,到了國子監。

偌大的國子監內,空無一人,唯有靠近了國子監的大講堂,才能聽見鏗鏘有力的聲音!

那是範秋的聲音!

朱瞻基快走幾步,耳邊那種聲音聽得越來越清晰了。

“大明,要不落於人,就必須要敢於嘗試!”

“開海禁,利國利民,如今滿朝諸公無人作爲,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讀書人一馬當先,義不容辭!”

“今日,我豁出顏面,親自帶大家遊街示衆,給朝廷施壓!”

“可有人跟隨我的腳步?”

他的聲音,擲地有聲。

範秋的倔強,體現得淋漓盡致。

讀書人,只認死理,這話是沒錯的。

朱瞻基聽到範秋的聲音,走進大講堂時,又看見了範秋那張堅定的臉。

他就站在講堂上,眼神那般堅定,一腔熱血,鼓動着國子監的學生們。

徐錦衣率先站起身來,熱血沸騰,躬身拱手道:“爲大明盛世降臨,我等義不容辭!”

“我輩讀書人,頂天立地,憂國憂民,豈可見大明盛世之希望而不顧乎?”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在這個國子監的大講堂中,燃起了所有監生們的一腔熱血!

他們紛紛站起身來,一腔熱血,從腳底頂到天靈蓋!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從來沒有忘記憂國憂民!

上至餘學夔,徐老,範秋這樣的大儒,下至陳循,徐錦衣這些初出牛犢的學生。

哪怕他們力量薄弱,也能夠爲國盡上全力!

一腔熱血,他們便敢與整個朝廷對抗!

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個時代的讀書人,精神值得他們敬佩!

朱瞻基望着這一幕,眼神中涌動着激動。

他第一次能清晰的感受到這些監生們的熱血,能感受到他們心中醞釀的情緒,以及他們眼神中的那種堅定!

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似乎,不撞南牆不回頭!

範學士雖然穿着一身儒袍,但他卻目光堅定無比,即便連日來的挫敗,拒絕,卻始終沒能將他打敗。

到處受到挫敗後,他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仍舊來到了國子監,繼續講課,繼續鼓動學生們!

爲了這個天下,範秋一步都沒有退縮!

倔!倔到了極致。

楊士奇,蹇義,夏原吉都在勸說他放棄,可他仍舊死死堅持到了現在。

哪怕前路未知,哪怕這一次,可能又沒有任何進展和收穫。

第237章 好兄弟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479章 走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501章 道歉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629章 見保寧公主第469章 爺孫離開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120章 逼宮太子爺第288章 夏玉珏的心思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27章 來,給你奶奶磕頭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461章 皇帝掌控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67章 氣昏朱棣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七章 誰敢動我太孫?第311章 缺糧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292章 淮王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546章 救下第423章 效命第500章 朝會第553章第616章 將軍把我當傻子?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241章 東家,再忍忍第118章 將朱辰踢出宗廟第541章 搶奪糧食第46章 錦衣衛詔獄滿員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20章 朱棣大發神威第500章 朝會第423章 效命第523章 去道歉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323章 弒帝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445章 行刑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623章 死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398章 射箭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467章 天策衛第239章 睜開你的狗眼第104章 天不生我朱瞻壑第457章 開海禁第508章 黑衣人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540章 糧倉被燒掉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78章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482章 孫若微離開第497章 退了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24章 徐皇后出殯!第155章 小永樂,朱辰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317章 大明再得勝利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640章 掌控李朝第480章 回憶第252章 英雄遲暮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537章 絕路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59章 特殊待遇第271章 不要離開爺爺
第237章 好兄弟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479章 走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501章 道歉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629章 見保寧公主第469章 爺孫離開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120章 逼宮太子爺第288章 夏玉珏的心思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27章 來,給你奶奶磕頭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461章 皇帝掌控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67章 氣昏朱棣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七章 誰敢動我太孫?第311章 缺糧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292章 淮王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546章 救下第423章 效命第500章 朝會第553章第616章 將軍把我當傻子?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241章 東家,再忍忍第118章 將朱辰踢出宗廟第541章 搶奪糧食第46章 錦衣衛詔獄滿員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20章 朱棣大發神威第500章 朝會第423章 效命第523章 去道歉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323章 弒帝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445章 行刑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623章 死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398章 射箭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467章 天策衛第239章 睜開你的狗眼第104章 天不生我朱瞻壑第457章 開海禁第508章 黑衣人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540章 糧倉被燒掉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78章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482章 孫若微離開第497章 退了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24章 徐皇后出殯!第155章 小永樂,朱辰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317章 大明再得勝利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640章 掌控李朝第480章 回憶第252章 英雄遲暮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537章 絕路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59章 特殊待遇第271章 不要離開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