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

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

“但是這有什麼用呢?”

朱樉撓了撓腦袋說道:“人不爲己天誅地滅麼,這事想通了也挺正常的吧。”

似乎是爲了掩飾剛纔的尷尬,朱樉主動開口。

蘇璟看向朱樉道:“有沒有用咱們暫時先不管,其實這說到底是一個心理上的博弈,只要看清了事實,就可以做出最終的選擇。”

“那麼現在,我把這個題目變上一變,如果這樣的審問變成十輪,每一輪結束,這兩個囚犯都能知道對方的選擇,第十輪的選擇纔是最終確定的結果,他們會不會做出與一輪時候相同的選擇呢?”

十輪審問?

朱樉聽到蘇璟這話,頓時覺得有些奇怪:“蘇先生,這十輪審問有必要嗎?只要中間有人招了,那不就結束了嗎?證據已經有了。”

蘇璟一愣,倒是沒想到這個傢伙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別說,囚徒博弈是理論模型,真要論起真格來還真有問題。

蘇璟笑笑道:“你就當有人逗這兩人玩,看看他們到底會如何做出選擇吧。”

真解釋理論模型是什麼,估計得費半天勁,蘇璟也是簡單粗暴的給了個理由。

“好的,蘇先生。”

朱樉點點頭,這心裡卻是覺得蘇璟這個玩法還挺有意思的,以後自己有機會可以試試。

蘇璟繼續補充道:“這兩個囚犯還是可以提前商量的啊,只不過是審問的時候會單獨被審問而已。”

“你們認爲,他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一衆人又開始思考了起來。

朱橚說道:“蘇師,學生以爲既然有十輪了,那麼這兩個囚犯在前面的輪次中就能知道對方的選擇,如此一來,應該能夠建立一些信任,最終選擇都沉默,從而獲得對於雙方來說最好的結果。”

“五弟,你這把人也想的太好了,要是這兩個人一直都選認罪坦白呢?反正就是硬剛到底。”

朱樉不以爲然的說道。

此時朱棡開口道:“二哥,如果這兩個囚犯聰明的話,他們他們一開始肯定都不會選認罪坦白,而是一定會沉默。”

“嗯?三弟,伱這是什麼意思?”

朱樉眉頭一蹙,面色有些難看,因爲他好像聽出了朱棡在罵自己蠢。

朱棡立刻解釋道:“二哥,你看大家都知道囚犯肯定是爲了自己的利益,既然前九輪都是假的,那麼爲了麻痹對方,他們肯定選沉默,到了第十輪的時候再坦白,這樣不就可以突然改口,這樣不就可以獲得對自己更有利的結果了嗎?”

聽到這話,朱樉想了一下,點點頭道:“好像的確是這麼回事。”

“三弟,那麼照你這樣說,兩個囚犯都聰明,前九輪沉默,第十輪改口坦白,最後的結果,就和之前只審問一次是一樣的了。”

朱標若有所思道。

“對哦,真的是這樣,十次和一次,好像沒什麼區別。”

朱樉瞪大了眼睛說道。

此時,衆人也將目光看向了蘇璟。

蘇璟笑笑道:“那麼,我們再變一下,如果依舊是審問多次,其他條件都一樣,就是不告訴囚犯第幾次是真的呢?這個結果會發生變化嗎?”

蘇璟的問題再度讓皇子們思考了起來。

先前的兩輪,已經讓他們對這個題目有了一定的理解。

這會,討論也是有些激烈的。

“我覺得還是一樣的,反正坦白至少能保證自己比十年少兩年刑期。”

“二哥,我覺得不對,這是多次,他們不知道哪次纔是最後一次,如果我是其中一個囚犯,我至少第一次會選擇沉默。”

“嗯,如果是我的話,我或許會選擇沉默,前面騙一下對方,最後再坦白。”

“但我們不知道最後一次是哪次啊?要是坦白的不是最後一次呢?”

“不是就不是唄,又不會損失什麼。”

“那要是前面沉默欺騙對方的時候,就已經是最後一次了呢?”

“有道理啊!那不還是和一次一樣的結果麼。”

“不,我覺得因爲第一輪大家都沉默了,第二輪不知道是不是最後一次,兩個囚犯依舊有可能選擇繼續沉默,他們的想法都一樣,其實都是爲了減輕自己的刑期,反正不知道哪一輪纔是最後一次,總會有人嘗試的。”

聽着自己的兒子們在討論,朱元璋同樣在思考着這個問題。

他並沒有像是皇子們那樣代入囚犯去思考,而是想着自己作爲審問者,這樣的手段能不能用。

對於一些難以辯清各執一詞的案件,好像這樣的辦法好像挺好用的。

過了一會,皇子們統一了結論,朝着蘇璟道:

“蘇先生我們以爲,若是不知道多少次的話,囚犯的選擇,三種可能都有,都沉默都坦白還有一人沉默一人坦白,還是要看到底這個多少次,到底是幾次。”

蘇璟聽到這話,微微點頭道:“不錯,看來你們的確認真思考了,其實囚犯並沒有變化,只是將限定條件發生了改變,結果也會隨之而改變。”

“這就是一個博弈心理的顯現,大家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許多情況下是兩敗俱傷,爲了自己的利益,損害的卻是集體的利益。”

“單次博弈下,大家對於利益的訴求就停留在當下,爲了這次博弈的勝利,從而選擇那個對個人利益最有利的結果。”

“而一旦變成了不知道次數的多次博弈,利益訴求還是一樣,但人不會不自覺的將追求的勝利放在下一次博弈之中,一種微妙的平衡便出現了。”

“這就是我想和你們講的東西,囚徒博弈。”

蘇璟也沒打算說的多深刻,在經濟學中,囚徒博弈是很常見的問題。

對於這些孩子,說這麼多,也差不多了。

“蘇先生,可是你還是沒有說,這到底有什麼用啊?”

朱樉再度開口道:“難不成就是爲了審問犯人嗎?”

蘇璟搖頭道:“當然不是,囚徒博弈是讓你們能看清一件事情的本質,找到最佳解決辦法的捷徑。”

“生活之中,處處都是博弈,如何才能讓自己做出最正確的選擇,這纔是它的用處。”

蘇璟的話說完,但這些皇子們,卻沒有很是理解。

這東西,還是得要舉個實例才比較合適。

蘇璟凝眉思索了起來,他腦子裡倒是有不少的實際案例,但都是現代企業間的博弈,並不是很適合在這裡說。

思考了一會,蘇璟目光落到了桌上的月餅上,他頓時有了想法。

“來,我們來玩一個小遊戲。”

蘇璟拿起一個月餅說道:“現在我手裡有一個月餅,你們都想得到它。”

“如果兩兩爲一組進行遊戲,若是雙方都選擇分享,那麼這塊月餅就一分爲二平均分配,若是有一個選擇分享而另一個選擇獨吞,則獨吞的人獲得全部,若是都選擇獨吞,那麼兩人半點月餅渣都得不到,在選擇之前你們可以溝通交流,你們都會和對方說些什麼。”

蘇璟的話音剛落,朱樉便說道:“那我就告訴對方,大家一起選平分不就好了。”

朱棣搖頭道:“想要月餅就得選獨吞,不然對方選了獨吞,那自己就什麼得不到,我就告訴對方我要選獨吞。”

朱樉看向朱棣道:“四弟,那你這樣可就什麼都得不到了,兩個人一個沒有。”

朱棣回答道:“沒有就沒有,我是不會將希望寄託在他人的選擇之上的。”

簡單而乾脆的回答。

朱樉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蘇璟看了朱棣一眼,這個老四,倒是一個強硬派。

朱標說道:“蘇師,學生以爲好言相勸是最好的。”

朱棡則是回答道:“我覺得四弟說的有道理,不過得給對方一點希望,比如我獨吞拿到了月餅之後,分一半給對方。”

朱樉聽到這話就笑了:“三弟,你這話說的,別人那也要相信才行啊!要是你不分,那不是啥都沒有嗎?”

朱棡點點頭道:“是的,我不分,啥都沒有,但我選獨吞了,你選什麼都是什麼都沒有,你會不會賭一把看看我的信譽呢?”

這.

朱棡這話,直接讓朱樉愣住了。

他代入了一下,還真是老三朱棡說的那樣。

一旦對方要死選獨吞,自己的選擇就只有相信後者不相信對方了。

蘇璟聽着老三朱棡的回答,內心也不由的多留意了幾句。

這個朱棡,腦子轉的真的挺快的。

但單次的選擇裡,他這個答案基本上就是最正確的答案了。

“不錯,說的很有道理,在這樣的選擇裡,單純的信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是一場博弈,大家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

蘇璟看向幾人道:“那麼你們認爲,如何改變,才能讓你們彼此間生出信任來呢?或者說,選擇一個對大家彼此都好的結果。”

蘇璟的問題問出,這幾位皇子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

不過片刻,朱橚開口道:“蘇師,學生以爲只要月餅足夠多,而我們之間進行的這場遊戲次數也足夠多就行了。”

“哦,說說看,爲什麼?”

蘇璟面帶微笑,朝着朱橚問道。

朱橚回答道:“單次月餅的選擇,自然是獨吞最好,但若是參與的人夠多,月餅也夠多,那麼獨吞的人,自然不會有人和他玩下一次,而選擇平分的則可以找到另外的一個對手繼續玩下去。”

“只要能想到這一層,那麼最終所有人爲了能一直獲得月餅,必然會一直選擇平分。”

別看朱橚年紀小,但這話一出口,也是讓在場一衆人都凝眉思考了起來。

增加次數便夠了。

“很好,牛肅,你說的很對。”

蘇璟讚揚道:“這便是對於博弈論的應用了,生活中的博弈是複雜的多元的,單次的博弈爲了個人利益,選擇背叛是最好的結果。”

“但一旦將博弈的次數拉長到足夠多的次數,博弈的目的就從爲了獲取眼前的利益而變成了長遠的利益,自然而言也就趨向於對集體利益最好的選擇了。”

“在人與人之間如此,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東漢末年,三國爭霸,就是一個典型的博弈論體現。”

“諸葛孔明在當時複雜的局勢下,一眼就看出了聯吳抗曹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所以親自出面遊說聯盟。”

“然而東吳之人卻是目光短淺,屢次爲了自身利益敗壞盟約,導致聯盟名存實亡,最後被曹橫掃。”

“若是東吳能用博弈論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便能明白,蜀吳的利益高於吳國一國的利益,只有聯盟,才能唯一的出路。”

“可惜,歷史的發展已經說明了一切,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清晰的頭腦的。”

蘇璟話頭一轉,便轉到了三國爭霸上,關於三國的歷史,這些皇子們倒是十分的熟悉。

這個例子一說,立馬就讓他們認識到了博弈論的重要性。

“原來蜀吳聯合,也能用這般理論來解釋麼。”

朱棡喃喃自語,只覺得蘇璟所說的理論,竟然無比的貼切。

這事,還真就是這麼回事。

“蘇先生大才,學生懂了。”

朱棡朝着蘇璟認真拱手道,臉上滿是崇敬之情。

“蘇先生學識淵博,學生拜謝!”

其他的皇子們也是一一朝着蘇璟躬身謝過。

這博弈論讓他們感受了不一樣的東西。

蘇璟笑笑,應付這些孩子,自己這點半吊子的水平,還是可以的。

不過他並沒有注意到朱元璋此時也在細細的品位着蘇璟所說的博弈論。

要說三國曆史,朱元璋可是看了很多遍,劉伯溫也爲他講解過。

蜀吳聯合那是因爲脣亡齒寒,必須聯合才能不被曹操吞併。

吳國的短視背盟也是被劉伯溫痛批,但並沒有講的很多。

雖然朱元璋理解這其中的原因,但蘇璟用博弈論這番講述,新穎的同時,也讓人更容易的理解了其中的關係。

個人利益和集團利益,在博弈面前,選擇個人利益導致集體利益受損,但博弈的結果,還是選擇個人利益。

蘇璟對於這政治關係的理解,讓朱元璋大爲感慨。

他越看蘇璟,那是越發的中意。

這樣的人才,的確就是輔佐朱標的最佳人選。

(本章完)

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479章 原來你就是芝依!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來一爐可否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65章 恭喜陛下!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3章 你覺得他們不配吃嗎!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252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345章 人的影,樹的名第102章 也就多看了幾本書第494章 南倭北虜!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74章 高薪養廉?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78章 您是仙宮來的吧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459章 先生真乃非常人也第60章 產業鏈!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409章 再遇劉半仙,給木頭算命?第116章 攤丁入畝第346章 欲言又止的孫平第500章 朱標的計劃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329章 出獄!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480章 彝族都這麼開放嗎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65章 恭喜陛下!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399章 空城計?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183章 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92章 三大產業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469章 不怕麻煩劉半仙第520章 孫兆祥是個辦法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
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479章 原來你就是芝依!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來一爐可否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65章 恭喜陛下!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3章 你覺得他們不配吃嗎!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252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345章 人的影,樹的名第102章 也就多看了幾本書第494章 南倭北虜!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74章 高薪養廉?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78章 您是仙宮來的吧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459章 先生真乃非常人也第60章 產業鏈!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409章 再遇劉半仙,給木頭算命?第116章 攤丁入畝第346章 欲言又止的孫平第500章 朱標的計劃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329章 出獄!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480章 彝族都這麼開放嗎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65章 恭喜陛下!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399章 空城計?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183章 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92章 三大產業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469章 不怕麻煩劉半仙第520章 孫兆祥是個辦法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