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

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

“那就要看陛下的想法了。”

蘇璟淡淡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我早就說膩了。”

大明的發展方向,只有朱元璋能夠決定。

而讓朱元璋下定決心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大明的穩定。

蘇璟暫時還沒想到怎麼樣才能讓朱元璋感覺到真正的穩定,這事真的挺難的。

因爲穩定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變,但不變的後果,歷史早就給過了印證了。

可以說,老朱所想的千秋萬世,註定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這事吧,光是蘇璟說沒用,得朱元璋自己認識到。

還是科學技術!

對於朱元璋還有朱標而言,科學技術的確是蘇璟說了很多遍的東西。

不過,宋濂是第一次聽。

“仁遠伯,不知這科學技術,值指的是什麼?”

宋濂朝着蘇璟詢問道。

蘇璟看向宋濂笑道:“宋承旨,今日不談科學技術,暫們還是說回科舉,並不是所有人都在讀書一道上有天賦,這些人,若是能夠參與到其他的行業內,必然也能爲大明帶來長足的進步,這一點,宋承旨應該是承認的吧。”

真要說科舉技術,那今天的談話又得跑偏了。

蘇璟很有見地的將話題給拉了回來,雖然本來就是他帶偏了。

“嗯,仁遠伯此言有些道理,只是,即便如此,老夫已經不認爲讀書人會棄書從匠,這根本沒可能。”

宋濂回答道。

宋濂怎麼說也是當世大儒,他的腦子不蠢,蘇璟所說的道理,他又何嘗不懂?

只是,蘇璟說破天了,依舊無法改變讀書第一的地位。

這是千百年來經由無數讀書人不斷穩固的一個事情,又怎麼能被輕易的動搖。

“宋承旨,我可沒說過現在就要改變,有些事情,本身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蘇璟笑着說道。

宋濂一時語塞,合着蘇璟說的根本就不是現在的事情,而是未來不確定的事情。

這還說啥呢?

根本沒法反駁蘇璟了。

朱元璋蹙着眉頭看向蘇璟道:“蘇璟,那你特意把我叫過來是什麼意思?虧我還是把宋濂帶來了,浪費我的時間?”

老朱有點煩,他可不想在這討論了半天,最後全是虛的。

務實一直都是老朱的優良特質。

“大叔,可不是浪費時間!”

蘇璟立刻道:“我剛纔說了,這樣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爲什麼不能從現在開始,就從大明開始呢?”

“好處我也說的差不多了,即便是有着讀書人觀念難以改變的困難,但用權力強制去做總不是不能的吧?我喊你大叔你來,不就是因爲你有權力麼。”

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很明顯了。

你朱元璋就是皇帝,用你的皇權,才能讓這件事真正的推行下去。

老朱是怎麼都沒有想到,這事情最後到了自己的頭上。

“蘇璟,原來你是想讓我支持你,但你現在並沒有真正的說服我。”

朱元璋看向蘇璟說道:“你總不會認爲,你說的這些,就能夠讓我支持你吧?”

雖然蘇璟描述的很好,朱元璋用自己手裡的皇權,也確實能做到強制的執行,但老朱心裡的痛點,蘇璟並未解決。

“大叔,職業教育的推行,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我還沒說。”

蘇璟淡然自若道:“我把這個好處說出來,我相信大叔你就願意了。”

職業教育的有一個大好處?

這話可就讓朱元璋來了興趣了,不僅僅是朱元璋,朱標和宋濂都相當的好奇。

“蘇璟,你就別賣關子了,時間寶貴,快點說吧。”

朱元璋催促道。

朱標亦是說道:“蘇師,到底是怎麼樣的好處呢?”

蘇璟頓了一下,回答道:“職業教育,可不要單純的將其當成是一個傳承工匠技藝的教育,它還有着規範職業的作用,可以讓天下的各色職業人員,更爲方便的被掌控。”

“簡單的說,對於一些特殊的職業,採取職業認證的方式才准許其從事本行業的工作,比如想要經商開店得有商引,其他一些比較重要的職業也可以如此。”

“通過開辦職業教育學塾的方式,對於各職業的人員進行培訓,最後通過考覈的發放職業資格證書,有了這個證書,才能去從事這個職業的工作。”

“如此一來,天下各行各業的人員,那不就是都在造冊之中,不論有什麼動靜,都逃不過天子的眼睛了。”

說話間,蘇璟已經是一臉笑容的盯着朱元璋了。

這樣的好處,老朱還是有什麼反對的理由呢?

將職業教育和職業規範聯繫到一起,讓朱元璋能夠通過職業教育體系,清晰的掌控大明天下的各行各業之人員。

對於老朱來說,還有什麼能比這樣的好處更誘人呢?

宋濂立刻道:“即便如此,那也不能讓強行讓讀書人去學那些奇技淫巧之術!”

別說,宋濂對於朱元璋也有一定的瞭解。

蘇璟這一番話說完,他就知道朱元璋怕是會動心。

所以,宋濂迫不及待的就表明了態度,哪怕職業教育真的推行下去,也絕不能強制讀書人去參加什麼職業教育。

這事關讀書人的地位,絕對不能被動搖。

若是讀書都不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那麼這天下就真的要亂了。

“宋大人,你何必如此着急呢?”

蘇璟看着宋濂道。

現在的蘇璟,已經不再稱宋濂爲宋承旨了,而是直呼宋大人。

不用說,現在的蘇璟對於宋濂的態度,感覺並不好。

宋濂說道:“仁遠伯,我只是認爲,任何政令,若是靠着強制才能執行下去,那這政令也沒什麼什麼實施的必要了。”

宋濂開口爲自己解釋了一下,雖然這解釋聽起來有些牽強。

“宋大人,慎言!”

蘇璟直接說道:“話可不能亂說,政令的正確與否,不是你我說了算的。”

宋濂一愣,正想反駁,隨即意識到自己這話問題太大了。

朱元璋執行的諸多政令,那可都是靠強制執行的。

比如大明一直轟轟烈烈在搞的反腐,沒有強制的執行,哪來的這麼多成果?

總不能說貪官們,都配合被調查吧。

宋濂這話,已經有些在反對朱元璋的意思了。

想到這裡,他的額頭也冒出了冷汗。

好在朱元璋並未在意宋濂的話,因爲蘇璟說的這個職業證書的想法,是真的非常吸引朱元璋。

能夠如此直接了當的管理大明各行各業的人員,建立規範,真是相當不錯的建議。

朱元璋突然看向蘇璟問道:“蘇璟,現如今大明的戶籍制度你可知道?”

在老朱的眼裡,蘇璟的職業教育,已經有點類似於戶籍管理了。

“不是很清楚。”

蘇璟回答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雖然來大明的時間不短了,但戶籍制度這種內容,即便是在史書之中,也記錄的不多。

蘇璟上輩子是看過不少歷史書,但大明的戶籍制度,他還真不知道。

“老大,你來告訴他。”

朱元璋轉頭對着朱標道。

“是,父親。”

朱標點點頭,隨即說道:“大明現如今的戶籍制度,是將全國戶口按照職業分工,劃爲民戶、軍戶、匠戶等籍,民戶是務農的、軍戶的義務是服兵,匠戶則必須爲宮廷、官府及官營手工業服勞役。”

“各色戶籍世襲職業,不容更改,農民的子弟世代務農,工匠的子孫世代做工,軍戶的子孫世代從軍。”

……

朱標作爲太子,戶籍制度這麼重要的東西,他肯定是記的很清楚。

“好了,蘇璟,你也大概瞭解了大明的戶籍制度了,你以爲匠籍和你所言的職業教育,孰優孰劣。”

朱元璋朝着蘇璟問道。

蘇璟說的職業教育,在老朱看來,那就是另一種的匠籍制度。

從蘇璟描述的來看,職業教育和匠籍制度,只能說是各有優劣。

朱元璋的確是心動了,但還沒有真正的下定決心。

蘇璟仔細的聽完之後,笑着回答道:“匠籍制度管理各行各業的方式,比和我說的職業教育那是兩碼事。”

兩碼事?

朱元璋蹙着眉頭說道:“蘇璟,你說的清楚些。”

這個戶籍制度,說白了,其實就是延續了元朝“諸色戶計”。

看起來元朝被大明滅亡了,制度繼承似乎是有些奇怪,畢竟失敗者的制度爲什麼要繼承呢?

但實際上,歷朝歷代,繼承前朝舊制的情況,相當的普遍。

這就要從封建王朝的現實情況說起了,華夏大地的疆域遼闊,管理這麼一個偌大的王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個新的王朝建立,大概率對於如何治理國家是比較陌生的。

爭霸天下和治理天下還是有着本質的區別的,這時候,前朝作爲距離本朝最近的時代,受限於各種記錄資料傳承,前朝自然也就成了最直白的借鑑對象。

各種制度,只要不是太反人類的,基本都會被直接繼承下來,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一點點的修改。

所以,明朝的這個戶籍制度,其實也是繼承元朝而來的,也滿足了朱元璋對於百姓的控制想法。

“大叔,你看啊,這現在大明的戶籍制度,說白了就是四個字,子承父業。”

蘇璟淡淡道。

子承父業,這是對於古代封建王朝思想一個非常高度濃縮的概括。

不僅僅是戶籍制度,在很多方面,都能看到子承父業這四個字的內涵。

“不錯,的確是子承父業。”

朱元璋點點頭道,十分的贊同。

朱標作爲他的長子,是太子,要繼承自己的位置,國公侯爵都是一樣,哪怕是大家族,亦是長子繼承族長之位,繼續維持家族的發展。

即便只是農戶之家,家徒四壁,也講究一個繼承。

可以說,這種思想深深的烙印在每一個華夏子民的腦子裡。

這也是朱元璋對於蘇璟竟然可以對於自己的家業無人繼承這件事無比灑脫而感到不解的原因。

蘇璟的想法,壓根就不像是一個正常人該有的想法。

蘇璟繼續道:“子承父業自是不錯,且不說長子願不願意繼承,就說這孩子的問題,次子,三子又該如何呢?”

“有些東西,註定只能一個人繼承,所以子承父業這事吧,只能是解決少部分人的問題。”

這明朝可沒有計劃生育,生孩子這件事上,基本都是一個原則,越多越好。

多子多福,這樣的思想也很常見。

爲了應對這樣多個子女的情況,自古便有嫡長子繼承的說法,也是爲了避免兄弟爭奪家產,導致家道中落。

而不是嫡長子的羣體,那又是一大批了。

“仁遠伯此言差矣,這匠戶的繼承,可不是隻有長子纔可以,本身就是一個工作,自然可以有更多的人去做。”

宋濂朝着蘇璟說道:“子承父業,那承的是業,而不是匠戶。”

宋濂的反駁,還是很有道理的。

朱元璋亦是附和道:“沒錯,蘇璟,宋濂這話,你又當如何解釋呢?”

蘇璟淡淡道:“宋承旨說的有理吧,但我有一個問題,鐵匠的孩子,就一定想打鐵有打鐵的天賦嗎?木匠的孩子就一定有想做木匠有木工的天賦嗎?”

“匠戶雖然低賤,但他們做的活,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若是可以靠着這種強制的手段讓他們強行繼承匠戶的手藝,那爲什麼讀書人就不可以被強制呢?”

“同樣,靠這種強制手段繼承下來的工匠,他們的手藝能好嗎?若是一個不喜歡打鐵的人,因爲自己的父親是鐵匠,所以他不得不做了鐵匠,他能是個好鐵匠嗎?”

蘇璟的反問讓朱元璋三人沉默了,其實說白了,他的核心很簡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天賦能力。

不考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是按照戶籍強硬的去分配,那麼只會出現一羣擺爛的或者是無能者。

朱元璋和宋濂還在思索,而此刻的朱標已經是無比認同道:“蘇師說的對,我明白蘇師的意思了,職業教育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家可以找到自己天賦所在的職業,然後去學習進步,這樣一來,各行各業的人員,便會更加的優秀,行業也會迅速的進步發展!”

(本章完)

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246章 與一代二代大明戰神的會面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12章 與我何干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517章 孟鬆眼中‘佳婿’第21章 太子師宋濂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19章 黃金分割率,又是天道!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76章 信任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8章 劉伯溫的試探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442章 算還是不算!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34章 再世神農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244章 朱標的回答,蘇璟日遊秦淮第441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310章 物盡其用的老朱第368章 想法是好的,現實是不現實的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423章 又是夢中授課?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42章 多事之人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38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39章 你是怎麼知道的?
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246章 與一代二代大明戰神的會面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12章 與我何干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517章 孟鬆眼中‘佳婿’第21章 太子師宋濂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19章 黃金分割率,又是天道!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76章 信任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8章 劉伯溫的試探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442章 算還是不算!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34章 再世神農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244章 朱標的回答,蘇璟日遊秦淮第441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310章 物盡其用的老朱第368章 想法是好的,現實是不現實的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423章 又是夢中授課?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42章 多事之人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38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39章 你是怎麼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