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

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

應天府的雪,連續下了兩天。

第二天雪停的時候,朱標的信到了。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拆開了朱標的信,內容很多。

心底裡,朱元璋對於朱標的擔憂並不比馬皇后少,但作爲父親,有些情感必須是含蓄的。

坐在辦公椅上,朱元璋足足看了半個時辰。

比起他平時處理公務的速度,這已經屬於相當慢了。

看完之後,朱元璋迅速的處理好需要批覆的摺子,然後就離開了奉先殿。

他先是到了坤寧宮,此時的馬皇后正在做着衣服。

這是給他的兒子們做的新棉衣,過年穿新衣服,自古以來的習俗。

雖然皇家的衣物自然都有內務專人負責,但在過年這件事上,馬皇后還是更喜歡親力親爲。

“重八,你怎麼有時間過來了?”

馬皇后一邊縫補一邊說道。

這會可還沒有到晚上,不是朱元璋夫妻倆日常談心的時間。

朱元璋說道:“妹子,標兒來信了,他今年不能回來過年了。”

朱標不能回家過年了!

聽到這個消息,馬皇后的手明顯的頓了一下,然後她又繼續縫製起來:“不能回就不能回吧,挺好的,有蘇先生在,也放心。”

雖然因爲青州府瘟疫的事情,這個結果大概率也是能猜到的。

但真正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馬皇后這心裡,還是有些難受的。

畢竟,這麼多年,朱標一直都是在馬皇后的身邊,每一年過年穿的也都是馬皇后親手做的新衣服。

今年,朱標穿不上了。

“妹子,別擔心,就這一年,之後標兒就要回來了。”

朱元璋朝着馬皇后安慰道。

馬皇后擡頭看向朱元璋道:“行了,說完了你就趕緊走吧,你可是皇帝,怎麼能一直在我這裡閒逛。”

“行吧,那我先走了。”

朱元璋知道馬皇后這是隨便找了個理由,他也沒戳破。

離開了坤寧宮,朱元璋又來到了太醫院。

此前賈紹祖的摺子,寫了蘇璟應對瘟疫的辦法,其中的辦法,自然引起了太醫院的興趣。

不過賈紹祖畢竟是向朱元璋報告情況的,辦法不可能全部寫的面面俱到,只能挑一些重點提一提。

這就讓太醫院的這些太醫院很是苦惱了,因爲他們想要的東西,就是詳細的辦法。

瘟疫是一種疾病。

這個認知很早就出現了,此時的朱元璋來到太醫院,便是將朱標所寫詳細之應對瘟疫辦法交給這些太醫們。

朱元璋雷厲風行,沒多久就到了太醫院的門口。

此刻的太醫院內,各種討論的聲音不斷。

“葛洪在《肘後備急方·治瘴氣疫》提到,凡所以得霍亂者,多起飲食。所以說,瘟疫這件事,主要是由飲食不當引起的。”

“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寫了,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不可食之。吃了感染瘟疫的六畜,也會感染瘟疫。”

“《瑣碎錄》中有言,溝渠通浚,屋宇潔淨無穢氣,不生瘟疫病。多通風換氣,也能減少瘟疫的產生。”

……

就瘟疫的問題,太醫院的太醫們查找典籍,各有各的看法。

只不過,因爲賈紹祖寫的內容太籠統,導致他們的觀點,也會產生偏差。

“這青州府防治瘟疫中洗手,是爲了避免瘟疫沾染。”

“不不不,洗手應該是爲了保證吃東西的時候,手不會污染了食物。”

“還有這日常煮沸用過的毛巾衣物,應該是殺死瘟疫。”

“瘟疫如何能殺死?這肯定是不對的。”

……

爭吵的聲音不斷,但隨着朱元璋的出現,太醫院內瞬間鴉雀無聲。

接着所有太醫一共朝着朱元璋跪下:“臣拜見陛下。”

朱元璋大手一揮道:“都起來吧,你們都是在爲大明做事,朕很高興。”

雖然吵吵鬧鬧,但朱元璋聽得出來,這些太醫糾結探討的正是瘟疫如何治理。

這事,是應該做的。

吵鬧些就吵鬧些,朱元璋不在意這種細節。

“不知陛下今日來太醫院,可否是有什麼人需要診治?”

爲首的劉太醫朝着朱元璋問道。

太醫院麼,治病的地方。

他這麼問,雖然好像有些不敬,但也沒啥大問題。

朱元璋笑道:“非也,若是診治,朕直接通傳你們不也一樣麼。”

太醫們面露異色,不知道朱元璋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朱元璋也沒逗他們的想法,直接拿出了朱標關於防止瘟疫的整理內容道:“這是青州府防治瘟疫的具體詳盡之策略,包括從開始到控制的全部過程和辦法,朕今日前來,便是將此物給你們的。”

太醫們一聽到這個,那一個個眼睛都放光。

因爲從這瘟疫防治的策略辦法中,就可以反推出瘟疫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疾病。

如何產生又如何阻絕或是治療。

“謝陛下!”

……

所有的太醫恭敬的謝道。

劉太醫更是雙手舉起,從朱元璋手裡接過了那份無比重要的瘟疫防治手冊。

朱元璋淡淡道:“此物之重要性,朕不再多言,這是太子殿下實際記錄的原本,僅此一份,切不可有絲毫的損壞,明白嗎?”

這份瘟疫防治手冊,那是朱元璋之後用來制定瘟疫防治的標準冊。

將是載入大明史冊的東西。

雖然主持的人蘇璟還在,但這第一份實際記錄的內容,意義不容替代。

“臣明白,此物陛下交給臣是什麼樣,臣還給陛下的時候就是什麼樣。”

劉太醫十分認真的回答道。

“明白就好。”

朱元璋點點頭,轉身便離開了。

一衆太醫立刻圍到了劉太醫的身旁,那叫一個殷切和期望。

“急什麼,都散開點,若是汗氣浸染,壞了東西,我們的腦袋就得搬家!”

劉太醫一臉嚴肅的說道。

太醫們立刻散開,然後跟着劉太醫進了太醫院內。

翻開冊子,最先的就是謄抄。

這麼多人,就翻這一本,很容易翻爛了,抄下來是最爲穩妥的。

太醫院內,一羣人埋頭唰唰的抄寫着。

當然,還有一個朗讀的,正是劉太醫。

一時間,太醫院倒像是學堂了。

離開了太醫院的朱元璋,轉頭就到了工部。

“臣張昺拜見陛下。”

工部侍郎張昺朝着朱元璋恭敬道。

朱元璋也不廢話,直接掏出一張紙來說道:“照着上面的方法,給朕做一塊肥皂出來,越快越好。”

肥皂?

張昺一愣,不是很懂。

但接過了朱元璋給的紙,掃了一眼後,他便明白了。

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出來的就是肥皂。

“是,陛下,臣一定儘快做出來。”

張昺沒有遲疑,直接接下了朱元璋的旨意。

他也不管這辦法到底有沒有用,反正先按照這個做了再說。

交代完了肥皂的事情,朱元璋也沒逗留,直接走了。

張昺又仔細的看了好幾遍肥皂的製作辦法,爲了保險起見,他決定自己親自動手做。

反正過程並不算複雜,所需的原材料也沒有多麼難得。

接連跑了三處地方,朱元璋也稍稍停下休息了一會。

除了朱標不回來的事,其他都和蘇璟有關係。

也沒休息太久,朱元璋來到了農學院。

玻璃溫室讓他眼前一亮,因爲之前農學院的優異表現,楊思義申請的各項有關農學院的建設事宜,朱元璋基本就是掃一下就通過了。

他知道有玻璃溫室這麼個事,但來還是第一次。

“父皇!”

朱橚見到朱元璋過來,立刻過來行禮道。

“楊思義呢?”

朱元璋問道。

朱橚回答道:“楊尚書公務繁忙,大部分時間都是兒臣自己在這邊。”

楊思義作爲戶部尚書,在這年關將至的時候,那真的是忙的不行。

因爲主管大明的各項支出收入,這年終審覈,肯定得把賬目盤清楚。

這會,戶部就是連軸轉的。

朱元璋微微點頭,也意識到自己問的話有些問題。

要是楊思義這個戶部尚書在這,那才奇怪了。

“老五,我聽說這玻璃溫室是你主張要做的,那你能給父皇講解一下嗎?”

朱元璋朝着朱橚說道。

自從朱橚回來,朱元璋對於朱橚的關注就多了許多。

沒辦法,朱橚實在是太亮眼了。

本來老三朱棡,在一衆皇子中算是相當出色的。

但朱橚回來之後表現的種種,朱棡真比不上。

朱橚還比朱棡小上好幾歲,這隻能說明,蘇璟這個老師,教導的真不錯。

“當然可以,父皇。”

朱橚點點頭,立刻就朝着朱元璋開始講解起來。

現如今的玻璃溫室已經投入了使用,各種反季節的作物也開始培育。

“這些是韭菜,這是青菜,這是黃瓜……”

一樣樣的反季節蔬菜,看的朱元璋那是相當的吃驚。

他是當過農民的,這不同時節生長不同的農作物,這點簡單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但眼前的這些蔬菜,分明是在顛覆他的認知。

朱橚講的很細緻,從玻璃溫室的作用到如何種植這些反季節蔬菜,全都說的頭頭是道。

這些可不全是蘇璟教導的,種植方面,尤其是實際種植,都是朱橚的自我學習和研究。

畢竟,蘇璟在種植上,毫無天賦。

朱橚運用蘇璟教導的科學研究辦法,配合上他的興趣和天賦,這才創造了眼前的景象。

朱元璋聽得很認真,農業一直以來,都是他最重視的行業。

所以農學院纔會設立的如此簡單,許多需要的投入也很容易的就得到了批覆。

農業重要,農業技術同樣重要。

如果不是因爲起義,現在的朱元璋,可能還是個老農民。

不知不覺間,朱橚已經講了一個時辰。

但他依舊不知疲倦,在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上,永遠保持熱情,這便是蘇璟最欣賞朱橚的地方。

“好了,老五,歇歇吧。”

朱元璋中斷了朱橚的講解,再繼續講下去,怕是今天都講不完。

“好吧,父皇。”

朱橚點點頭,意猶未盡的說道。

顯然,就說了這麼點,他還是不暢快。

朱元璋說道:“老五,蘇璟和你大哥,今年不能回來過年了。”

朱橚一愣,低頭道:“謝父皇告知兒臣。”

“老五,你認爲你的老師蘇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朱元璋來了興趣,朝着朱橚問道。

朱橚擡頭看向朱元璋回答道:“父皇,兒臣以爲,蘇師是一個真正的學士。”

學士?

朱元璋是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朱橚會對蘇璟有這麼一個評價。

“那若是你父皇我想讓蘇璟入朝堂,爲大明效力呢?”

朱元璋又問道。

朱橚沉默了,朱元璋鼓勵道:“大膽說,這裡沒有旁人,父皇不會責怪你的。”

對於蘇璟入朝堂的事情,朱元璋自然是早就算計。

而他也知道,這件事,朝堂百官的看法,各不相同,或者說他們各懷心思。

想要找一個能不摻雜朝局形勢,單純的人來問問,還是比較難的。

朱橚,顯然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選。

“兒臣以爲,蘇師不應該入朝堂。”

朱橚回答道。

嗯?

朱元璋眉頭微蹙,但也沒生氣,好奇的問道:“老五,你爲什麼這麼想?”

朱橚回答道:“因爲蘇師是一個純粹的人,是一個優秀的老師,他應該教導更多的人,而不是當官。”

別看朱橚年紀小,但思想可一點都不小。

“哈哈哈。”

朱元璋笑了起來,說道:“老五,蘇璟知道你這麼看他嗎?”

對於朱橚的看法,朱元璋並沒有表達什麼贊同或是反對。

他只是覺得十分的有趣。

朱橚搖頭道:“應該不知道吧。”

朱元璋起身,說道:“老五,蘇璟這樣的人,只做一個老師太屈才了,他應該有更廣闊的舞臺。”

“當然,父皇並不是說你說的不對,等蘇璟回來,繼續和他好好學習,朕對你的期待很高。”

朱橚立刻道:“父皇放心,兒臣一定努力跟着蘇先生學習,絕不辜負父皇的期望。”

朱元璋又看了看朱橚,自語道:“蘇璟,你教學生的確有一套,就是太心口不一了。”

……

阿嚏!

遠在萊州府的蘇璟,突然一個噴嚏打了出來。

他揉了揉鼻子道:“誰又在背後說我壞話了?”

(本章完)

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75章 大明反腐?不,這是企業反腐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144章 好像還不錯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257章 以誠待人就是這麼待的嗎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3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56章 妹子,你真是咱的好軍師!第127章 梭哈!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103章 公信力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38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236章 身在局中不得脫,致命暗殺!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488章 我不想聽到第二遍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181章 未來太子妃和未來皇后第227章 落後就要捱打,倭人的本性第272章 想要什麼,就得隱藏什麼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279章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172章 生產力和階級的關係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202章 新式火銃!興奮老朱,在線熬夜!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520章 孫兆祥是個辦法第488章 我不想聽到第二遍第442章 算還是不算!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467章 好話要說,狠話也要說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43章 改寫歷史?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119章 概率論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12章 與我何干第462章 朱亮祖也病了?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422章 北伐大勝,慘勝?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39章 你是怎麼知道的?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315章 哪有什麼真相
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75章 大明反腐?不,這是企業反腐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144章 好像還不錯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257章 以誠待人就是這麼待的嗎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3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56章 妹子,你真是咱的好軍師!第127章 梭哈!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103章 公信力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38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236章 身在局中不得脫,致命暗殺!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488章 我不想聽到第二遍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181章 未來太子妃和未來皇后第227章 落後就要捱打,倭人的本性第272章 想要什麼,就得隱藏什麼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279章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172章 生產力和階級的關係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202章 新式火銃!興奮老朱,在線熬夜!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520章 孫兆祥是個辦法第488章 我不想聽到第二遍第442章 算還是不算!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467章 好話要說,狠話也要說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43章 改寫歷史?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119章 概率論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12章 與我何干第462章 朱亮祖也病了?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422章 北伐大勝,慘勝?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39章 你是怎麼知道的?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315章 哪有什麼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