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

“我也只是猜測而已,並未真的看出了什麼。”

蘇璟立即解釋道。

他是真沒想到,自己隨口一說,竟然就是真相。

仔細想想,這徐妙雲着急不已,也找了御醫,偏偏徐達本人並沒有多麼擔心身體。

就連朱元璋,也沒有過來探望。

這事,其實他們都知道是爲什麼,只是沒說,或者不能說。

徐達卻是說道:“蘇璟,你當真不知?還是說,不想同我這個叔叔說?”

不僅僅是常遇春多有誇讚蘇璟,朱元璋也多次在徐達的面前提及過蘇璟。

蘇璟才智超絕,遠慮非凡。

“徐叔說的什麼話,今日來此,本就是爲你的病患而來,若是提及其他,那便不太好了。”

蘇璟回答道,內心已然後悔自己的多嘴了。

看出了憂慮,藏在心裡即可,何必要說出來呢?

徐達說道:“今日既然你喊了這聲徐叔,那說了又何妨,朝中局勢雖然複雜,但我徐達也無懼任何人,你但說無妨。”

徐達這麼說自然是有自己的底氣的。

他雖然不想惹事,但不代表他怕事。

蘇璟頓了頓說道:“徐叔,那我就直言了。”

既然徐達都把話說到了這份上,蘇璟自然是不會繼續推脫了。

“但說無妨。”

徐達點頭道,他很想看看,蘇璟是不是真的那麼聰明。

蘇璟淡淡道:“而今大明之形勢,基本大定,即便有着有些憂患,卻都不成氣候。”

“但要說最核心的最需要着重的地方,依舊北方,此次北伐大勝,元朝餘孽盡皆被驅趕,但其根本還在,所以北方依舊是現在大明最需要拒收的地方。”

“我以爲,當今大明,惟有徐叔你,可擔當此重任,以大明大將軍的身份,據守北京,阻擋一些北方來犯之敵。”

“只不過,若是真如此,那徐叔你怕是下半生都難以歸京了,畢竟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徐叔心憂之事,或許便是此事,陛下當是已經和徐叔你提過此事了,徐叔不是一人,而是一家,這如何安頓,徐叔心中始終都未曾考慮好,對否?”

隨着蘇璟的緩緩訴說,徐達的神色逐漸驚訝,轉而變爲震撼。

原因麼,自然也簡單的很,蘇璟說的都對。

就在北伐歸來後不久,老朱便私自召見過徐達了,分析了一波現在的大明局勢,也表達了要讓徐達去據守北方的意思。

當然了,畢竟是剛剛大勝歸來,沒有那麼着急立馬就讓徐達過去,而是給他一個心理準備,好好的想想怎麼安頓家裡人。

到底是全部帶走,還是把他們放在京城。

只是,此事乃是朱元璋和徐達私下裡說的,並無第三個人知曉。

雖然說蘇璟和朱元璋的關係很好,但不可能比得上徐達和朱元璋。

況且這徐達的事情,朱元璋也不可能說與蘇璟聽。

所以,此事只有可能是蘇璟自己揣測出來的。

“蘇璟,你當真是了得啊!”

徐達再度感嘆道。

說再多都無法描述徐達此刻內心的震撼,他是真的佩服蘇璟。

蘇璟看着徐達說道:“徐叔,我也就是隨口說說罷了,算不得什麼。”

徐達當即道:“隨口說說?蘇璟,你真當我徐達是個蠢人嗎?大明局勢你分析的是半點不錯,而陛下的心思,你更是瞭解非常。”

“若不是我知道陛下決計不會將我之事透露與其他人,我必然懷疑你是從旁處聽來的。”

蘇璟說道:“徐叔說笑了,我只是考慮了一下當今大明的局勢,順勢做出了合理的推測而已,一切都是有根有據,並非是空穴來風,最多就是比旁人多想了一些而已。”

其實蘇璟是因爲早就知道徐達在北伐勝利之後會被派往北京,長時間的駐守在北京,抵禦外敵。

有了結果,再反推過程,那可就簡單多了。

徐達盯着蘇璟,看了好一會說道:“我現在算是知道了,陛下爲何與我說,很多次都想要殺了你。”

“蘇璟,你這智計,若是不爲大明所用,必爲大明之禍!”

蘇璟笑笑道:“也許吧,反正現在陛下對我挺好的,我也是大明之人,雖然沒有入朝爲官,但也不至於成爲大明的敵人。”

老朱想殺自己這件事,蘇璟早就習慣了,也不怎麼當回事了。

徐達笑道:“蘇璟,那麼你覺得,我現在應該怎麼辦?”

該聊多深,徐達絕不會超。

所以這會他又回到了一開始的問題,自己的憂慮之事,當如何解決?

蘇璟略微沉思片刻道:“徐叔,我覺得您應該已經有了答案了,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與兒女訴說吧。”

蘇璟都能看明白的大明局勢,徐達這個大將軍沒道理看不清。

徐達點頭道:“是啊,我很清楚,此去北京,已成定局,但我實在是說不出口啊!”

身爲最早跟隨朱元璋的一批人,徐達在大明建立之前,便已經不知道歷經了多少戰鬥,去了多少地方。

這大明建立,他被封魏國公,那是理所當然。

wωω. TTkan. C〇

雖然現在也要外出征戰,但打完了仗,總是要回來的,也能和家人團聚。

而一旦駐守北京的話,那想要再回京和家人團聚,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徐達的兒女,最大的不過是徐妙雲,尚且年幼,更不要說其他的兒女了。

北京乃是苦寒之地,比不得這京城,徐達肯定也不會將他們帶過去。

這樣一來,那便是長久的分別了。

“徐叔,其實妙雲是個很懂事的孩子,你不需要解釋什麼,她自然能明白的。”

蘇璟安慰道,同時也在腦海裡仔細回憶起了徐達駐守北平到底多久。

這麼一回憶不要緊,徐達原來直到洪武十三年,也就是胡惟庸伏誅之後,這纔算是真正的回到應天議政。

中間雖然回京過幾次,但在京城的時間都很短,基本屬於回來述職一下就要立馬開拔。

這樣的日子,真是和家人聚少離多到了一定程度了。

“唉,妙雲懂事,我這心裡頭就更難受了。”

徐達嘆了口氣道。

蘇璟沒有再說什麼,這種事,他一個外人,說再多也沒什麼意義。

徐達憂心的事情,也不是他能解決的。

最多就是自己對火器的改進,能增強一些大明軍隊的戰力,讓北方的元朝餘孽能儘快的消滅乾淨,早點還京。

只是,這種打仗的事情,誰又能說的準呢?

“徐叔,今日差不多就到這裡吧,你身體不好,我就不多留了,先回去了。”

蘇璟看差不多了,起身朝着徐達說道。

徐達立刻道:“蘇璟,既然來了,那便吃過飯再走吧。”

吃了飯再走,這話聽着像是回到了上輩子去親戚家串門。留下來吃口飯,這竟是從古至今傳下來的。

“不了,徐叔你還需要休息,下次吧,等你身體好些了,我再來吃飯。”

蘇璟婉拒了徐達的留飯邀請,他在徐達家裡呆的時間已經夠長了。

徐達看出了蘇璟的意思,點頭道:“那下次你可不能再拒絕了,我就不送了。”

蘇璟離開了內廳,馬上就遇到了等候的徐妙雲和徐輝祖。

“蘇先生,你與父親聊完了嗎?我父親的身體如何?”

徐妙雲立刻朝着蘇璟詢問道。

蘇璟笑着回答道:“徐叔沒什麼事,休息休息就好了。”

“那就好!多謝蘇先生了。”

徐妙雲鬆了口氣,顯然沒意識到蘇璟對徐達的稱呼有些不一樣。

倒是一旁的徐輝祖,傻愣愣的看着蘇璟,口中喃喃道:“徐叔?”

“好了,我還有事,不多待了,先走了。”

蘇璟不等兩人反應過來,迅速離開了魏國公府。

他很清楚,就算是自己剛進來就出去,這行蹤也必然會被京城內的權貴們知曉。

沒辦法,誰讓自己現在就是所有人的焦點呢。

自己的案子,雖然老朱答應了,但其實還沒完全了結呢。

魏國公府內,徐輝祖朝着徐妙雲問道:“阿姐,剛纔蘇先生是不是說了徐叔?”

徐妙雲仔細回憶了一下,點頭道:“好像是的,但蘇先生怎麼會這麼稱呼父親呢?”

兩人對蘇璟這個‘徐叔’的稱呼,相當的詫異。

若是尋常人家,晚輩喊個長輩叔叔,那再正常不過。

但徐達可不是尋常人,這是魏國公,可不能瞎喊。

“我問問父親去。”

徐輝祖想不明白,直接就要去問徐達。

徐妙雲拉住他,說道:“有什麼好問的,蘇先生又不是不知禮數的人,要我說啊,這大概是咱們父親要求蘇先生喊的。”

還得是徐妙雲瞭解自己的爹。

徐輝祖驚訝道:“啊?”

徐妙雲得意的笑道:“沒什麼可啊的,蘇先生非常人,父親對他多有喜愛很正常。”

“哦。”

徐輝祖又哦了一聲。

“既然蘇先生說了父親無事,想必父親的病應該很快就會好了,真是好事成雙啊!”

徐妙雲開心的說道。

徐輝祖還是有些不能理解,自己這個阿姐對蘇璟的信任,真是到了不需要理由的地步了。

離開了魏國公府的蘇璟,很快回到了蘇府。

這個時候的劉半仙自然也是沒有回來的,蘇璟也不着急,只是一個人在屋子裡盤算起了搬家要帶的東西,還有新宅子裡需要添置的東西。

那個小院蘇璟不打算大動了,因爲以後還是會回去的,總不能回去住客棧。

所以,小院裡的傢俱什麼的,都留着。

至於自己搞研究的物件,一些比較順手的都得帶走,帶不走的那沒辦法。

還有自己的理論資料,也都要全帶走。

剩下的,留着便留着了。

然後就是這邊的房屋改造,整個工程量並不小。

因爲之前在小院裡,蘇璟無論做什麼,就那麼點地方,無非就是添置點物件。

但現在,他各個研究的研究室,已經可以全部分開了。

畢竟,新宅子那麼大,不利用起來,着實有些可惜了。

如此一來的話,每個研究室的內部,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自己設計了。

這麼想的話,設計圖自己也得趕緊出。

蘇璟都想好了,趁着這一個月的時間,將搬家搞完,還有房屋改造的設計圖搞定。

接着便可以和太子朱標出門巡視各地糧倉了。

自己在外的時間,宅子裡的改造同步進行,等回來的時候,正好可以入住使用,簡直完美!

只不過,這麼算的話,那這個月他要做的事情,就有點多了。

這忙碌的感覺,蘇璟已經好久都沒有了。

過慣了悠閒的日子,轉換一下節奏,倒也沒什麼不好的。

說幹就幹,蘇璟當即便來到書房,直接開始了工作。

想做事情,總是要勤快些的。

……

另一邊。

朱棣一隊人馬,已經快要接近京城了。

老周的傷勢,基本上穩定住了,雖然人還沒有清醒,但至少生命安全是無虞的。

朱棣很是着急,不知道京城到底怎麼樣了。

蘇璟顯然是知道了兇手,到底有沒有和自己的父皇說呢?

這事,若是按照朱棣的想法,那肯定不管兇手是誰,一定要繩之以法,殺了以儆效尤!

不過,還未等到朱棣的人馬進入京城,便有一隊人馬擋在了他們的面前。

“燕王殿下,陛下密令,案犯由我等接管,殿下自行入京即可。”

爲首的一人直接拿出了一個令牌,正是朱元璋的貼身令牌,作爲皇子的朱棣一眼就認了出來。

“爲什麼?”

朱棣知道自己不應該問,但還是脫口而出道。

因爲他是真的不明白,明明自己都已經把人犯押送到京城門口了,怎麼就突然要被接手呢?

“陛下未曾說過緣由,還請燕王殿下將案犯移交給我們。”

爲首的軍士,神情淡漠,只知道執行命令。

朱棣看了一眼後面昏迷的老周,無奈道:“本王知道了。”

能拿着朱元璋貼身令牌來的人,只可能是朱元璋親自下達的命令。

這和朱元璋親至是沒有區別的。

“多謝殿下。”

很快,老周便直接被這一隊人給帶走了。

朱棣看着一行人遠去的背影,也無法做什麼,只能朝着京城繼續前進。

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42章 多事之人第60章 產業鏈!第520章 孫兆祥是個辦法第183章 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第515章 光明磊落趙榮臻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19章 黃金分割率,又是天道!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92章 三大產業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19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42章 月餅還得是鮮肉的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39章 你是怎麼知道的?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500章 朱標的計劃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78章 您是仙宮來的吧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69章 寒冷期和溫暖期,天子的問題!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197章 巧立名目不是統治者的拿手好戲麼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57章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264章 質量互變,螺旋前進!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127章 梭哈!第19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36章 看不見的手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75章 大明反腐?不,這是企業反腐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217章 傳染病防治,古法肥皂!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183章 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135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25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60章 產業鏈!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3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280章 朱樉揭謎底,兩弟齊震撼第102章 也就多看了幾本書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
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42章 多事之人第60章 產業鏈!第520章 孫兆祥是個辦法第183章 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第515章 光明磊落趙榮臻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19章 黃金分割率,又是天道!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92章 三大產業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19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42章 月餅還得是鮮肉的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39章 你是怎麼知道的?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500章 朱標的計劃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78章 您是仙宮來的吧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69章 寒冷期和溫暖期,天子的問題!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197章 巧立名目不是統治者的拿手好戲麼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57章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264章 質量互變,螺旋前進!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127章 梭哈!第19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36章 看不見的手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75章 大明反腐?不,這是企業反腐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217章 傳染病防治,古法肥皂!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183章 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135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25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60章 產業鏈!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3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280章 朱樉揭謎底,兩弟齊震撼第102章 也就多看了幾本書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