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

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

“竟然在北宋的時候就出現了寶鈔了麼,蘇先生真是博學!”

朱棡感嘆道。

他自認讀的書很多很雜,但這紙幣的最早出現,形成原因還有名稱,他全都是聞所未聞。

其餘幾人皆是點點頭,他們也不知道這紙幣的由來還有這麼一番典故。

倒不是說他們看的書太少,只不過這些東西,並不在皇家教學的內容裡。

蘇璟看向朱棡笑道:“晉王,寶鈔,也就是紙幣的出現,其實是必然的,隨着社會發展的進步,由金銀銅等金屬製成的貨幣,終究轉向紙幣。”

“蘇先生,爲什麼是必然的?若是以鐵製貨幣而言,的確紙幣的出現很有必要,但若是換成金銀,想必也就沒有那麼大的重量和體積了吧?”

朱樉朝着蘇璟詢問道。

金銀在同重量的情況下,價值比鐵高太多,體積也小很多。

其餘幾人也是好奇的看向蘇璟,頗有些好奇。

蘇璟微微一愣,心想面前的這幾個非富即貴,金銀財物應該有很多,也不至於不知道金錢數額到了一定程度,哪怕是以金銀作爲貨幣依舊很多的道理吧?

但轉念一想,蘇璟便明白了。

這會是大明洪武三年,大明才建立呢,在朱元璋的政策調整下,物價水平其實是很低的。

這就導致了,即便是大批量的貨物,用金銀作爲貨幣交易,也不會有太多的不便。

“秦王,金銀的價值再高,終究是實物,只要數目足夠多,那依舊不方便。或者說,紙幣更方便。”

蘇璟淡淡道:“一百兩金子和一千兩金子的重量差了十倍,但若是用紙幣,只要有兩個面額,它們的重量可以是一樣的。”

“也許以現在來說,大明的百姓,還沒有那麼需要紙幣,但未來,總會有需要的那一天。”

紙幣的優勢,比起金屬貨幣可太大了。

朱元璋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這才選擇儘快的印製大明自己的寶鈔。

“那麼很久之前呢,在連鐵製的貨幣都沒有的時候呢?那時候的人們用什麼當做貨幣?”

朱橚朝着蘇璟問道,他總是會有一些和其他人不太一樣的想法。

蘇璟笑笑,看向朱橚,自己這個只有幾歲的學生,還真是相當的有想法。

“吳王你這個問題問的好!”

蘇璟先是誇讚了一句,然後繼續道:“金屬的貨幣那也不是直接出現的,肯定是有一個過程的,貨幣發展的歷史,到目前爲止,我將其總結了四個階段。”

“這第一個階段麼,自然是沒有貨幣的時候,或者說,實物即是貨幣,以物換物。這個時期,人類還處在部落時期,也就是史書中記載的炎帝黃帝,甚至還要更早一些。以物換物的方式,弊端很大,比如貨物價值不對等,有時候難以交換,我有一隻雞,你有一隻羊,一隻雞和一隻羊的價值不對等,我又拿不出更多的雞來,想要增加其他類型的貨物你又不需要,交易就很難進行下去。”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古人也想了自己的辦法,比如用貝殼或者是布帛來當成貨幣,可以理解爲標準價格的商品,但這些東西當做貨幣,總有些天然的缺陷,比如可以隨意找到,容易損壞,不易保存等等。”

“這之後,就到了第二個階段了,我稱之爲金條銀塊階段。這個時期的古人,以物易物或者等價商品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交易需求了,他們就開始尋找一些稀有的物品作爲等價交換物,也就是貨幣。金銀在這個階段,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地位,儲量稀少,性質穩定同時易於保存。”

“這是人類歷史的一次重大進步,金銀用來作爲貨幣使用,讓小部落有了變成大部落的可能,甚至是奠定了國家出現的基礎。”

“不過,天然的金銀礦石也有着自己的缺點,天然形成,重量體積都不相同,交易的時候,依舊很麻煩。”

“然後,就到了第三個階段,我一般叫鑄幣階段。這個時期,大約是封建王朝出現的時期,天然的金銀礦石,在鑄造術的加工下,變成了統一規格的貨幣,如此一來,交易變得簡單,也更加的公平。”

“同時,因爲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金銀的儲備也漸漸無法滿足交易的需求了,鐵製的貨幣,銅製的貨幣,都曾相繼出現過,並逐漸變成了現在的樣子,銅錢,還有金錠銀錠,都是統一的制式規格。”

“而第四個階段,也就是紙幣階段,北宋時期出現的交子是最早的紙幣,而交子是被當時的商人發明的,但真正讓交子變成大家承認的紙幣的,卻是因爲一個人。”

蘇璟一口氣說了許多,口乾舌燥,直接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

此刻的朱標幾人正聽得入神,在這裡一斷也頗有些難受。

只不過蘇璟要喝水,他們也不敢出言催促,只能耐心等待。

書房外,朱元璋已然到了。

在得知蘇璟在太子府講課給自己的幾位兒子聽的時候,老朱便憋不住了。

本來他就心煩意亂,連政務處理都是心不在焉。

得知蘇璟開課,他立刻就好奇了起來,而很快他又知道,這課不是給朱標一個人上的,而是五個兒子一起上。

老朱沒猶豫,立刻就跑過來了。

要說蘇璟講課,每一次都能給朱元璋帶來不少的思考,也能爲大明預見不少的問題。

只不過,最近因爲這亂七八糟的事情,蘇璟還真就很久沒上過課了。

到底是誰啊?

蘇璟你小子,喝水倒是喝快點!

老朱靠在窗邊,心裡默默的嘀咕着。

他臉上好奇的表情,可不比他的兒子差,畢竟蘇璟說的貨幣課程,正對上了現在他要印製的大明寶鈔。

而之前在牢獄之中的兩次會面,蘇璟都提醒了他,這大明寶鈔不是那麼好印的。

老朱嘴上說着不在乎,心裡可是一直都惦記着。

這會,自然是要非常着急,想讓蘇璟多講點,講快點!

“咳咳。”

蘇璟順了順嗓子,看着面前的幾人道:“你們可有人知道,這個讓交子由民間變爲官方的關鍵人物是誰啊?”

沉默!

朱標朱棡都是讀了很多書的人,他們兩個都不知道,其他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不知道也沒關係,我說出來你們興許知道他。”

蘇璟笑笑道:“這個人就是北宋的張詠。”

“蘇師說的可是宋太宗宋真宗時期的兩朝名臣,官至禮部尚書的張詠?”

朱標立刻詢問道。

“應該是吧。”

蘇璟不是很確定的回答道。

張詠對他來說,就只是歷史書上,講到北宋交子內容時候提及的一個人名,至於具體的事蹟還有官職,他還真不是很清楚。

朱棡道:“張復之乃是治蜀名臣,《張乖崖集》更是十分有名,此人當真了得!”

蘇璟點頭道:“沒錯,張詠非常厲害,讓交子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紙幣,貢獻非常!”

“蘇先生,聽您說了這麼多,您的意思是,紙幣纔是主流嗎?現在大明寶鈔要印製了,蘇先生覺得這是極好的事情嗎?”

朱棣開口道。

這並不是他感興趣的內容,但他依舊在認真的思考,只不過他能想到的,只有對現在大明的優劣。

這一點上,朱棣的務實精神還是和朱元璋很像的。

老四,問得好!

旁聽的朱元璋忍不住在內心讚歎了一句,朱棣問的,正是老朱所關心的。

大明寶鈔的印製,有什麼缺陷?需要什麼改進?

“燕王這個問題問的好!”

蘇璟還是一如既往的鼓勵,不過剛鼓勵完他就話鋒一轉道:“不過這個問題不着急,等我把這堂課講完了,你們應該自己就能找到答案了。”

蘇璟,你小子能不能乾脆點!

老朱真是被蘇璟給氣死了,竟然來了這麼一招。

“是,蘇先生,學生一定認真聽講。”

朱棣點點頭道。

蘇璟恢復了節奏,說道:“好,我把貨幣發展的歷史,簡單的和你們講了一遍,現在,我需要你們思考一個問題,貨幣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蘇先生,這還不簡單麼,貨幣的本質不就是錢麼,錢就是用來買東西的啊。”

朱樉舉手回答道。

蘇璟反問道:“好,秦王,那錢又是什麼?”

朱樉一愣,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朱棡說道:“蘇先生,我以爲貨幣代表的是可以用於購買商品的憑證,金銀可以充當這個憑證,寶鈔也可以。”

“嗯,不錯,晉王你的思考很好。”

蘇璟點頭道:“憑證一詞用的不錯,說的直白點,也可以叫做一般等價物,一種用來充當一切商品的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商品?”

朱橚疑惑道:“蘇師,貨幣就是貨幣,又怎麼可以是商品呢?”

在朱橚的腦袋裡,錢是錢,商品是商品,這兩者顯然不可以混爲一談。

“對啊,蘇先生,五弟說的對,貨幣和商品是兩碼事。”

朱樉附和道。

蘇璟笑道:“好,既然你們覺得是兩碼事,那我們就來說道說道,首先說一下貨幣發展的第一階段,以物易物,舉個例子,一隻羊換十隻雞,這是一次貨物的交換對不對。”

“若是到了貨幣發展的第三階段呢?一隻羊值五錢銀,如果有一個養羊的農戶,想要買雞吃,那就得先把羊賣了,換成銀子,然後再用銀子換成雞對吧。”

“在第一階段的時候,一隻羊等於十隻雞,羊和雞都是商品;而到了第三階段,一隻羊等於五錢銀等於十隻雞,羊和雞也都是商品,那這五錢銀爲什麼就不能是商品呢?”

“難道不是因爲五錢銀這個商品和一隻羊的價值相等,所以人們才願意交換的嗎?”

蘇璟的話說完,臺下幾人的腦子便轉了起來。

“蘇師,學生懂了,銀子,也就是貨幣,其實就是用來標價的商品,大家都認可貨幣的價值,所以貨幣這個商品才能成爲其他商品交換的中轉,就好像糧食一樣,百姓都認可糧食的價值,糧食也能當成銀子來使,這時候的糧食就是貨幣了,但它同時也是商品。”

朱棣第一個反應過來,很是興奮的說道。

這樣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得朱標這種在蘇璟身邊日夜學習薰陶的才能反應最快。

“不錯,太子,你理解的很快。”

蘇璟點點頭,對於朱標將糧食舉例也是十分的驚喜,這說明朱標是真的聽懂了。

朱棡說道:“我也明白,貨幣本身就具有商品的屬性,如果貨幣不是商品了,那貨幣也不再是貨幣了。”

“嗯,晉王很有見地!”

蘇璟再度誇讚,這話着實讓他意外。

這個晉王朱棡的腦子,是真的挺聰明的。

接下來是朱橚,他畢竟也是蘇璟的認證學生,也很快明白了。

朱樉和朱棣兩人,着實想了好一會,這才似懂非懂。

倒是窗外的老朱,仔細咂摸着蘇璟所講的內容,不斷點頭,似乎是品出來了些東西。

“還沒徹底明白也不用着急,多想想總能明白的。”

蘇璟安慰了一句,然後繼續道:“貨幣的本質咱們瞭解了,現在我又要問你們了,爲什麼金銀在漫長的貨幣發展史中,會成爲人們作爲一般等價物的最終選擇,其他的材料或者說物品,爲什麼就淘汰了呢?”

“這個我知道。”

朱樉立刻舉手道:“因爲金銀值錢!值錢的東西,大家都喜歡,這才成爲了錢!”

“哈哈。”

蘇璟笑了笑。

“怎麼,蘇先生,我說的不對嗎?”

朱樉摸了摸腦袋,有點尷尬。

蘇璟立刻道:“不不不,秦王說的很對,金銀值錢,所以才被選擇,不過若是秦王能再深入一點就更好了。”

“更深入?”

朱樉疑惑道:“蘇先生指的是什麼?”

蘇璟提醒道:“金銀爲什麼值錢,秦王可有想過?”

嗯?

朱樉眉頭蹙的更緊了。

一旁的朱橚忍不住說道:“蘇師,因爲物以稀爲貴!”

蘇璟立刻點頭道:“沒錯,正是因爲物以稀爲貴,所以金銀才值錢,但這只是金銀被選擇的其中一個理由。”

(本章完)

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105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354章 十三香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228章 當官如坐牢,殺人如殺雞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171章 封建社會的本質,剝削!第92章 三大產業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354章 十三香第244章 朱標的回答,蘇璟日遊秦淮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227章 落後就要捱打,倭人的本性第456章 妹子,你真是咱的好軍師!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5章 看來你們還是不懂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21章 太子師宋濂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365章 大世界,大震撼!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532章 大結局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42章 多事之人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23章 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475章 芝依的成長第227章 落後就要捱打,倭人的本性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33章 好你個蘇璟!
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105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354章 十三香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228章 當官如坐牢,殺人如殺雞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171章 封建社會的本質,剝削!第92章 三大產業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354章 十三香第244章 朱標的回答,蘇璟日遊秦淮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227章 落後就要捱打,倭人的本性第456章 妹子,你真是咱的好軍師!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5章 看來你們還是不懂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21章 太子師宋濂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365章 大世界,大震撼!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532章 大結局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42章 多事之人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23章 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475章 芝依的成長第227章 落後就要捱打,倭人的本性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33章 好你個蘇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