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五年之間,五倍糧食增產!

古人也不傻。

自始至終,糧食都是極爲關鍵的問題。

沒有糧食,你搞什麼工業化?

一旦一大羣人脫離了農業生產,那麼糧食的問題該怎麼辦?

不是不發展工業,而是你的糧食根本就不足以支撐你發展工業,別的不說,這二十萬的勞動力去做工了,這二十萬人那是絕對不會參加農業生產的,相反還是要持續的消耗糧食。

就好像是古代大軍開拔,人吃馬嚼,消耗的糧食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戰爭是真的會拖垮一個國家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人是最懂精耕細作的,漢代的畝產量以就已經達到了一百四十斤到一百五十斤,雖然,用現在,甚至是用大明的眼光來看,這個畝產不算什麼。

但是,這個毫不起眼的產量卻是讓其他的地區追了一千年都沒有追上,以英國來說,知道十二三世時期,他們的畝產量才達到九十七斤,按照到了來說,我們的祖先在這片土地上應該是生活的很舒服的。

不過,這個實際情況卻是又有所不同。

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口壓力,在北宋之前還是能維持在人均十畝,北宋之後人均耕地面積卻是下降到了實木一下,到了十九世紀就已經不到三畝了,而英國的農民居然可以保持十八畝耕地。

第二個就是災害問題。

就以河南來說,從公元1620年到1949年,一千三百三十年的時間,旱災的年數是四百五十三年,澇災是四百四十八年,十年倒有九年災。

第三個問題就是龐大的官僚體系,士紳階層,他們佔據了太多的土地,而爲了維持糧食的價格,不少人寧肯讓讓土地荒蕪也是不願意把種植糧食出來。

所以,張好古的新政首先就是從均分土地開始,分了朱由校的土地,再來及進一步的擴大範圍,只要穩定了糧食,張好古才能去考慮其他的東西,就像是現在,來支撐一個巨大的工業化體系,沒有糧食的支撐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有了糧食,才能讓工匠們去興修水利。

就像是之前左光斗興修京師水利,這不是朝廷拿出幾千億來修建水利就能解決掉的問題,伱需要保證的是這些錢是能買來糧食的,你需要的是,讓糧食穩定在一定的價格。

糧食不夠,就不能搞大規模的工程,不能搞大規模的工程就不能引水灌渠,不能引水灌渠,就不能實現糧食增產,不能實現糧食增產……

好吧,這就是一個無解的循環。

你要是敢苦一苦百姓,大元就會告訴你再苦一苦百姓的下場是什麼。

還好,興修水利只是增加糧食產量的一種手段。

此時此刻,盧象升也是拿出了一份數據,道:“黃閣老,請看!”

“這是京師地區糧食的產量,天啓二年一畝地能夠生產出來的糧食,所有的糧食種類,以及不同類別的耕田進行一個平均的統計,畝產是三百六十三斤,整個京師地區,一共有耕田9051.26萬畝,其中水田145.65萬畝,水澆地5807.60萬畝,旱地3098.01萬畝。”

黃立極聽的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道:“能生產這麼多糧食?”

“不能!”盧象升直接打斷了黃立極的詢問,直接了當的開口道:“這九十多萬頃土地,這是後來朝廷慢慢查明的,實際上,天啓二年京師地區查明的糧食產量就只有四十多萬頃,其中大概有五十多萬頃土地,這是被的藏匿起來的!”

說到這裡,盧象升也是忍不住看了一眼朱由校。

當初,就是這個狗皇帝帶頭藏匿土地的,這要不是張好古摁着朱由校的腦袋逼着他把土地給均分了,現在的大明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子。

黃立極暗暗的吸了一口氣,忍不住問道:“那……”

盧象升道:“天啓二年,京師地區可以提供的糧食一共是1.45億斤左右!”

黃立極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那現在至少2.8億斤?”

“不!”盧象升搖了搖頭,緩緩的開口道:“現在的情況還是不太一樣是7.4億斤糧食,現在,這一畝地的產量已經是大大增加,已經是提升到了826斤!!!”

“什麼?”

黃立極不由得呆了呆,一臉不可置信的開口道:“這麼多糧食?這,這是增加了五倍的產量?”

盧象升緩緩的開口道:“正是如此!”

看了一眼黃立極,盧象升緩緩的開口道:“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新政伊始,元輔把所有的百姓的土地併入到了農莊當中,讓一部分閒職,荒廢的土地拿出來耕種,如此一來,藏匿的土地被挖出來了,藏匿的人口也被挖了出來!”

黃立極呆了呆,就聽到盧象升繼續道:“第二,便是番薯,土豆,玉米這些農作物的大規模的種植,如今,這些糧食在北方的產量極高,種植面積也是十分的廣泛!!”

一邊的魏廣微則是忍不住道:“那,也不該獎勵這些匠人,要獎勵,也是要獎勵這些百姓,農夫,畢竟耕田的是他們!”

盧象升看了一眼魏廣微,而後緩緩的開口道:“這第三便是便是施肥,除了人畜糞肥、綠肥、浸漬廢物、河泥積塵之外,還有就是如今各類農業加工副產品如酒糟、糖渣、豆渣、油渣等製成的優質肥料也被廣泛使用。”

“除此之外!”

盧象升看了一眼魏廣微,而後緩緩的開口道:“就是新式化肥的使用,這是一個叫王立臣的匠人研究出來的,製作出來的化肥,可以大規模的增加糧食的產量,如今,我們小麥的畝產可以接近四百多斤!”

這個王立臣就是徐光啓的助手之一,當然,土法造化肥的配方是張好古給的,王立臣是做出了進一步的改進,除此之外的,在張好古的主持下,正在研究一種可以量產化肥的工廠!

這是一種無機、有機肥混合成的高效“糞丹”,其效力也是極爲驚人的,宋應星,徐光啓,王立臣這羣傢伙都在研究,無論是宋應星還是這個王立臣雖然都沒有官身,但是,朱由校還是把他們全部都送進了翰林院。

以施肥技術而論,現代農業自然是使用化肥,張好古雖然不能做到讓現在的小麥畝產瞬間飆升到後世那個標準,但是,起碼,達到後世的一半,問題還是不大的。

盧象升看了看黃立極和魏廣微,而後緩緩的開口道:“此外,今年京師五大水庫基本上修建成功,日後蓄水,放水問題不大,各大農莊都在修建水渠,日後京師地區灌溉就不是問題了,一年下來,一畝地的產量可以達到九百,甚至一千!”

“九百,甚至一千?”無論是黃立極還是魏廣微都是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那就是八億多斤糧食?甚至是九億,十億?

黃立極和魏廣微都被這個數字給震撼到了。

不過,就目前來說,大明的糧食產量大爆發,主要還是,番薯,土豆,玉米,之前這小麥的畝產也就是三百六十三斤,現在雖然達到了四百六十七斤,增加了一百多斤,但是,真正拉高畝產平均值還是這些高產量的農作物。

第一是農莊開闢出了大量的土地,第二就是這些高產量的糧食大規模的爆發。

此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百姓認同大明寶鈔,他們是願意把自己的糧食賣給朝廷的,雖然說自己要再買糧食,價格會貴上少許,但是,貨幣的信譽還是在的。

糧食大規模的爆發出來,有了糧食作爲底氣,張好古自然也是敢大張旗鼓的搞工業化。

不過,張好古也知道,自己的時間還是很緊迫的。

現在的大明人口大致在七千萬人左右,這些糧食的產量一旦增加上去,這人口就會迅速的膨脹,直接達到1.5億不是問題,甚至還是會更多。

因爲多子多福的概念,只要在中國的土地上多出了一塊閒田,那麼,立刻就會多生出一張嘴,把這塊閒田給吞了下去。

這就是人口陷阱,馬爾薩斯發表了《人口論》一書,他提出食品增長供應總是跟不上人口的增長,而只有災難才能阻止增長。

不過。馬爾薩斯提出這個概念之後,200年過去了,地球總人口增長到了60億,馬爾薩斯所預言的大災難卻並沒有爆發,科技的發展,使一定歷史時期內的可利用資源增加,即環境地承載能力增加,從而承擔更多的人口。

人口陷阱是絕對的,但是又是可控的。技術進步將大大促進糧食生產以及一般生產的可能性和計劃生育將適當抑制人口膨脹的可能性。

但是,計劃生育那是別想了。

現在,這裡是大明不是後世的低生育社會。

人丁那是越興旺越好。

況且,作爲一個穿越者,張好古覺得現在這個階段大明的人口越多越好,不多怎麼去佔領其他的土地,澳洲,美洲,這些豐腴之地拿下來,容納幾十億的人口不是問題。

讓技術再來狠狠的爆發一下。

至於將來某一天,地球真的無法承擔這麼多人口,再來慢慢的想辦法減少人口的大規模增長。

他必須要在人口越來越多之前,讓大明具備遠航的能力,要一批一批的開始迅速並且大規模的開拓大明的海外土地。

人口陷阱的存在是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停止不前的根本原因。

發展中國家要解決人均收入停滯不前的狀況,就必須千方百計從陷阱中跳出來。爲此,就必須有大規模的投資,從而使總收入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使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長速度大大地超過人口增長的速度。

海外殖民,技術提高。

這就是張好古未來幾十年,甚至是自己死後一兩百年的謀劃。

幾百年後,放眼全球,幾十億的黃種人,幾十億的大明人,這個場面,想想都是美滋滋的。

“這王立臣是個功臣!”朱由校笑了笑,看了一眼黃立極道:“黃卿家,你認爲,這個王立臣該不該重賞?”

黃立極呆了呆,而後低着頭,緩緩的開口道:“皇上聖明,若是這王立臣真的能讓糧食增產,自然是應該重賞的,只是,只是讓他入翰林院!”

朱由校卻是好似沒有聽到黃立極的話一般,只是淡淡的開口道:“另外,朕這段時間,也是思慮良多,這興修水庫,有一個叫陳亦儒的,跋山涉水,勘察地形,總結出了治水的六十多條良策,不僅僅是造福現在,更是造福子孫後代,朕問你,這個陳亦儒該不該重賞?”

一邊的魏廣微卻是忍不住道:“皇上,臣以爲,該賞還是要賞的,只是,爲什麼一定要讓他們去翰林院?”

黃立極點點頭:“正是如此,皇上若是要重賞,臣以爲不如重新特設一個部門!”

“朕,爲什麼不重新特設一個新的部門呢?”朱由校看了一眼黃立極,而後緩緩的開口道:“翰林學士作爲翰林院的最高長官,主管文翰,並備朕來諮詢,這經筵日講,一是“味道研經”,探究經書中的微言大義;二是“以古證今”,亦即以史爲鑑,吸取前朝統治經驗教訓。”

“可是啊!”朱由校緩緩的開口道:“這經書的微言大義,說破天也就是那麼回事兒,以史爲鑑,遇到了問題就從史書當中尋找解決的辦法,朕問你們,這永定河干涸,翰林院作何解釋?這翰林們倒是提出了不少的意見!”

朱由校道:“讓朕廣修仁德,如此,天人感應,自然是天降大雨,這是什麼,求老天爺!”

說到這裡,朱由校淡淡的開口道:“朕問他們如何增產糧食,他們不知道,只知道廣修仁德,朕,問他們乾旱怎麼辦,他們也不知道,只知道讓朕廣修仁德,朕要的什麼,遇到問題,他們能給朕來解決掉問題,而不是誇誇其談,天天給朕說什麼微言大義,給朕說什麼以銅爲鏡!”

“這羣人,如何做不得翰林?如何做不得翰林學士?”

朱由校淡淡的開口道:“朕問糧食增產這王立臣和宋應星告訴朕,要密植,要興修水利,要引水入渠,此外還要增加農肥,生產設計新的農肥,還有要育種,黃卿家,魏卿家,這些東西,你們懂麼?”

兩個人都是愣了愣,這,就是完全涉及到了他們的盲區,密植和水利他們還是知道的,農肥他們也知道,但是,這個育種,他們就不是很瞭解了。

朱由校則是繼續道:“此外,這興修水庫,要如何修建?模型要如何搭建?需要什麼樣的鋼鐵?還有,如何安置炸藥,如何讓火藥的威力發揮到最大,恩?”

黃立極說不上話來了,倒是一邊的魏廣微忍不住道:“皇上,這些應該找專人諮詢!”

“好啊!”朱由校兩手一攤,淡淡的開口道:“朕,去找專人諮詢,找誰諮詢?找這羣翰林嗎?他們懂麼?”

魏廣微乖乖的閉上了嘴,他也是去過翰林院。這羣翰林說說四書五經沒問題,引經據典問題也不大,可是,你要問他們具體的問題,他們還真是回答不上來。

問水利,最多也就是前任總結的××N策。

回答不了。

朱由校則是淡淡的開口道:“朕,不懂,可以問問這些新的韓林學士,農業問題問王立臣,問宋應星,水利問題問陳亦儒,這炸彈的威力問題,朕可以問問貝爾諾,以朕之見,這羣人非但是能做好翰林,還要比起只知道死讀書的人好太多了?”

無論是魏廣微還是黃立極都是無話可說了。

朱由校則是淡淡的開口道:“朕要讓他們入翰林,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從此以後,朝廷務實不務虛,不要給朕說什麼天人感應,也不要跟朕說什麼廣修仁德,朕,只知道一件事情,百姓要吃飽肚子,百姓要有錢花,百姓要富裕!”

“朕,要解決的是一個一個的實際問題,而不是誇誇奇談!”朱由校看了二人一眼,緩緩的開口道:“你們,明白朕的意思了?”

……

……

離開了勤政殿,無論是魏廣微還是黃立極都是彼此對望了一眼,不知道爲什麼,他們倆都有一種落後時代的感覺了。

面對朱由校的質問,他們倆居然沒有任何反駁的能力。

嘆息了一聲,魏廣微緩緩的開口道:“中五,如今皇上心意已定,只怕是下一步還要對翰林院動手!”

“去歲,皇上就停了科舉!”魏廣微狠狠的吸了一口氣:“改成了政務員考試,三年一次的科舉沒了,如今又是特設職稱,只怕已經是存了替換掉翰林院的心思了!”

黃立極略微的沉思了一下,隨後緩緩的開口道:“只怕是翰林院要炸鍋了!”

說到這裡,兩個人都是感覺頭疼。

張好古是鐵桿新政大同黨,黃立極和魏廣微雖然不願意也是已經成爲了舊黨的領袖,這舊黨包括了東林黨,楚黨,浙黨,齊黨混在了一起。

此二人能力不足,自然是被張好古壓着打,下面被一羣舊黨逼着懟新政,上面被狗皇帝壓着要求他們去安撫舊黨,這倆,加在中間也是一個受氣包。

第540章 水來了!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580章 潤了潤了,投後金去了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663章 擄其王室勳貴,滅其國,毀社稷第455章 大破孔府,孔家上下一體擒拿!第26章 教化他們是孔聖人的事兒,我們的任務第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第156章 朱由校激動壞了,朕的投資了這麼多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609章 蒙古內亂!潤大明還是潤大清?第269章 大刀闊斧,維護新政成果,張瑞圖受第3章 不好辦?那我讓魏公公去辦?第115章 張相爺!第123章 人頭滾滾,傳首全國,敢貪者,就是第684章 絕大手筆,萬世計劃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538章 太祖遺風今猶在!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276章 炮轟洛陽,兵圍福王府!第456章 公審孔家,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它本第27章 狀元及第!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534章 觸目驚心!第95章 好好幹,將來讓你入閣!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756章 顫抖吧!南洋,天朝上國回來了!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282章 廢王爵!第347章 還提丹書鐵券?朕說了,它不好使!第10章 張好古不來拜會恩師,恩師可以拜訪張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635章 震撼的大明商人,蒸汽紡織機!第842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633章 爲了銀子,爲了大清!第22章 張好古的考卷,不予錄取?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第183章 清君側,武定侯府反?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9章 天啓求教!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887章 洪承疇跑了,崇禎:彼其娘之!第615章 1629年的火箭車見過沒?第341章 串聯狀告英國公,日了狗的英國公!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392章 鐵絲網,結硬寨,打呆仗,新軍戰法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702章 什麼叫巔峰大明將士啊!(後仰)第138章 真定府暴亂!第513章 萬民擁戴!第533章 佛門,清淨之地?第716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閣臣也要給你摁死第467章 他們是如何抹黑孔府的?他們把孔府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24章 新政四年,國運昌隆!第488章 《東林報》的腦殘行爲, 好一個只會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457章 槍斃孔尚明!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231章 暴怒的朱由校:誰害朕師傅,朕滅他第787章 銀價暴跌?冤大頭朱由檢:買,有多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36章 天子之怒!第489章 顫抖吧!《東林報》,嚐嚐做題家的第781章 臥槽,漕運真給你廢了?第713章 傳出去,京津馳道不修了!第69章 賑濟災民!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85章 朱由校:朕是打不倒,摧不垮的硬漢子第545章 事情鬧大了,扯到張好古身上了!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442章 軒然大波,朝野震動!第115章 張相爺!第480章 張好古大婚,大明第一人!第323章 盡滅建奴,皇太子出世!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732章 蒙古人的大震撼,大明的怎麼就這麼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
第540章 水來了!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580章 潤了潤了,投後金去了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663章 擄其王室勳貴,滅其國,毀社稷第455章 大破孔府,孔家上下一體擒拿!第26章 教化他們是孔聖人的事兒,我們的任務第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第156章 朱由校激動壞了,朕的投資了這麼多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609章 蒙古內亂!潤大明還是潤大清?第269章 大刀闊斧,維護新政成果,張瑞圖受第3章 不好辦?那我讓魏公公去辦?第115章 張相爺!第123章 人頭滾滾,傳首全國,敢貪者,就是第684章 絕大手筆,萬世計劃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538章 太祖遺風今猶在!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276章 炮轟洛陽,兵圍福王府!第456章 公審孔家,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它本第27章 狀元及第!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534章 觸目驚心!第95章 好好幹,將來讓你入閣!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756章 顫抖吧!南洋,天朝上國回來了!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282章 廢王爵!第347章 還提丹書鐵券?朕說了,它不好使!第10章 張好古不來拜會恩師,恩師可以拜訪張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635章 震撼的大明商人,蒸汽紡織機!第842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633章 爲了銀子,爲了大清!第22章 張好古的考卷,不予錄取?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第183章 清君側,武定侯府反?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9章 天啓求教!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887章 洪承疇跑了,崇禎:彼其娘之!第615章 1629年的火箭車見過沒?第341章 串聯狀告英國公,日了狗的英國公!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392章 鐵絲網,結硬寨,打呆仗,新軍戰法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702章 什麼叫巔峰大明將士啊!(後仰)第138章 真定府暴亂!第513章 萬民擁戴!第533章 佛門,清淨之地?第716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閣臣也要給你摁死第467章 他們是如何抹黑孔府的?他們把孔府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24章 新政四年,國運昌隆!第488章 《東林報》的腦殘行爲, 好一個只會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457章 槍斃孔尚明!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231章 暴怒的朱由校:誰害朕師傅,朕滅他第787章 銀價暴跌?冤大頭朱由檢:買,有多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36章 天子之怒!第489章 顫抖吧!《東林報》,嚐嚐做題家的第781章 臥槽,漕運真給你廢了?第713章 傳出去,京津馳道不修了!第69章 賑濟災民!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85章 朱由校:朕是打不倒,摧不垮的硬漢子第545章 事情鬧大了,扯到張好古身上了!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442章 軒然大波,朝野震動!第115章 張相爺!第480章 張好古大婚,大明第一人!第323章 盡滅建奴,皇太子出世!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732章 蒙古人的大震撼,大明的怎麼就這麼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