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

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

孫傳庭是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歷任永城、商丘知縣,因爲今年防禦徐鴻儒的白蓮教起義有功,然後,一直拖到了天啓五年猜得到晉升成爲吏部主事。

不過,即便是如此,孫傳庭的資本也是足夠可以的,天啓五年授吏部驗封司主事,然後升至稽勳司郎中,他當郎中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年輕就是資本,照這個狀態,就算是光是熬資歷,都能熬到尚書。

不過,孫傳庭也是屬於脾氣臭的那種,看魏公公不爽,直接辭職了。

一直到了崇禎八年,主動前往京城,請求復職。

後來的後來,也算是爲了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然後,這個倒黴蛋也被張好古攛掇朱由校給一起弄到了自己手底下幹活。

明末的兩大猛人全都被張好古給招攬到了自己的手底下。

張好古屬於自家人知自家事。

你要他訓練士兵這是沒問題的,甚至,他有自信訓練出一支精兵,前世軍訓過,三大穿越者寶典都看過,練兵這沒問題。

但是,你要他帶兵打仗,對於戰爭的態勢做出精準的判斷,在戰場上的暴打敵人,抱歉,他沒這個本事。

讓張好古來指揮軍隊作戰,那就是噩夢。

張好古知道自己的特長。

當個衝將執行命令屬於還湊活的,勉勉強強能完成任務,但是,要自己統率大軍這是不行的。

不過,他真正擅長的工作其實是後勤。

類似於蕭何,李善長這種。

練兵,後勤,糧草運輸,搞制度建設,從戰略的角度去判斷整體,這些都沒問題。

但是,行軍打仗,從戰場上迅速的發現敵人的薄弱點然後予以進攻他是不行的,張好古知道自己水平不行。

自己不行,那就安排能打仗的人來處理。

一個盧象升,一個孫傳庭。

這倆可是明末的兩大狠人。

一個天雄兵一個秦兵都算是明末的巔峰戰鬥力了。

不過,在張好古看來還是遠遠不夠的。

比起他認爲的最強的雄兵可是差遠了。

щшш ⊕тт κan ⊕Сo

練兵的事情直接交給自己,帶兵打仗的事情就讓盧象升和孫傳庭去。

盧象升屬於升官,而孫傳庭則是被任命爲戶部主事,算是平級調動。

不過,現在,這倆都是屬於張好古的下屬。

完全打上了張好古的烙印。

孫傳庭過來的時候,張好古正在跟盧象升喝茶。

盧象升倒是想要跟張好古探討一下詩詞,然後被張好古打了一個哈哈,轉移到了他的職務安排上面。

戶部侍郎兼任統計司衙門主事。

最開始,盧象升還以爲自己的工作就是正常的戶部侍郎的工作,統計司衙門是什麼,自己完全不知道。

可是,漸漸的,盧象升就感覺自己肩頭的擔子有些沉重了。

這統計司衙門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統計工作,瞭解各地物價,省的全國各地都來找自己要錢,讓底下人來欺瞞自己。

其次就是監督百官,看看這羣王八蛋有沒有貫徹朝廷的政令,是否存在消極怠工。

一旦出現,就地查辦,直接扭送到詔獄。

這等於是在戶部的內部設立了一個的錦衣衛。

不過,張好古倒是給這個內部起了一個特殊的名字——大明稅務司衙門。

對標的就是美國的IRS,加大他們的權力,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商人資產,封閉私宅、收繳財產。

再來增加查處權,可以查閱納稅人賬戶、存款,查封納稅人私有財產,並拍賣。

不過,張好古還是把統計司衙門和稅務司衙門的職能分開了。

統計局負責情報調查,立案。

立案之後,再來讓稅務局去執行。

現在張好古的計劃就是培養起來。

等到日後自己攤丁入畝,收商業稅的時候,這一批人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盧象升大致的推算了一下。

這要是真的讓張好古搞成了戶部的權力簡直大的不可思議。

其中有戶部的權力,還有一部分錦衣的權力,以及一部分吏部的權力。

稍微一聊,盧象升就是‘臥槽’了一聲。

這要是真的讓張好古搞出來,那戶部可就真的是六部獨尊了。

忽然間,盧象升就感覺自己肩頭的擔子沉重了不少。

其實,如果可以,張好古也不希望讓戶部獨尊,最好朝廷有自己的法規和制度,但是,沒辦法,自己又不是內閣首輔大學士。

他要是內閣首輔大學士,外加手裡頭有一批自己人,他倒是可以把權力均勻的分配一下。

但是,現在不行!

張好古能做的就是加大戶部的權力。

同時,也是在跟盧象升探討一些規定。

免得出現一些冤假錯案。

張好古也是盤算好了,統計局先把這些候補官員錄入其中,再來招攬一些流民培養成戶部的司吏,要想辦法讓這些司吏滲入到基層當中。

除此之外,盧象升還有一個額外的任務,擔任永定縣的千戶,專門負責練兵。

這一下,盧象升都是懵逼的。

自己到底是算文職還是武職?

一口氣自己怎麼可能擔任這麼多的職務?

張好古這也是沒辦法。

但凡是自己手底下有一個能用的也不至於一個能用的人都沒有。

張瑞圖這種讓他寫寫字,給自己打打下手這是沒問題,你讓他獨當一面這是不行的。

所以,本着能者多勞,只要用不死就往死裡用的原則。

就只能讓盧象升能者多勞了。

除了盧象升,張好古自己都是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來使用。

孫傳庭過來的時候,張好古跟盧象升已經是聊了有一會兒了。

他有無數的奇思妙想,來防止底下人貪污,來防止其他人對自己的欺瞞,也有無窮的精力,足以讓他輕易來處理手中的政務。

總之。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

“下官見過張部堂!“

孫傳庭行了一禮,張好古點點頭道:“伯雅(孫傳庭的字)來了?坐!”

等到孫傳庭坐下來之後,張好古遞給了孫傳庭一份奏摺,笑着開口道:“伯雅,你看看,這是一份奏摺!”

統計司衙門主事是準備交給盧象升的,那麼稅務司衙門主事就要交給孫傳庭了。

孫傳庭也是差點沒把眼珠子給瞪出來,自己今年才二十五歲,直接就把這麼大的一個部門交給自己了?

推薦一本書“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人誠不欺我!”

閱讀《倚天屠龍記》,獲得:九陽神功。

閱讀十遍《倚天屠龍記》,獲得:九陽神功+10,獲得:屠龍寶刀。

“好煩!”

“這修仙的功法也太難獲得了吧,西遊記我都看了十八遍了,一個七十二變刷不出來?”

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489章 顫抖吧!《東林報》,嚐嚐做題家的第491章 打死魏大中,朱由校:活該,打的好第67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535章 滅佛!第626章 變祖制,改兩京一十三省,新舊兩黨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719章 大明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只有一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第75章 大明不變法,天下百姓千千萬,人人都第165章 糧食危機?大明版兩白一黑之戰!第104章 雷霆手段,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766章 永樂盛世,天啓重現!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889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第865章 關內關外具是一家,四海之內親如兄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307章 捷報進京,三個月盡滅叛軍主力!第209章 凌遲朱國禎,讓皇親國戚,勳貴百官第354章 幸福的生活,北方宗族勢力的瓦解!第451章 暴怒的朱由校和張好古,孔家你事兒第300章 兩百億預算的大基建,咱們大明,不第30章 賺錢的營生!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46章 廠衛在行動!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310章 毒妻炸子之仇,努爾哈赤入關!第303章 暴富的正興縣,朱由校的大基建計劃第81章 你這個以直取名的奸賊,我羞於與你爲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36章 天子之怒!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373章 引章書院,倒了血黴的朱由檢!第816章 百姓暴亂,喊打喊殺抓蜀王!第555章 一個貪官的自白!第680章 造反?沒錯!是朕造的反!第403章 前腳發餉銀,後腳就被上級搶了?惡第383章 攻克廣寧,收復遼西!第488章 《東林報》的腦殘行爲, 好一個只會第841章 君臣的再度見面,皇宮內皆爲新黨!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290章 推恩令,削藩王!第636章 暴利!大明資本的崛起!第259章 抄家,抄出了八百萬兩銀子!第123章 人頭滾滾,傳首全國,敢貪者,就是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471章 朱由校:來,朕給你們瞧瞧,什麼叫第132章 氣急敗壞趙南星,東林黨內訌!第196章 爲了一個妓女,要殺我一個伯爵之子第289章 潞王反了(破音),潞王倒了(哭腔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122章 上手就殺一千多,大明還不得炸了鍋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478章 對我不利?張好古能爲軍人伸張正義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524章 新政四年,國運昌隆!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655章 引寇自重,黔國公,我勸你善良!第724章 老摳周奎——給崇禎十兩,花幾百萬第165章 糧食危機?大明版兩白一黑之戰!第736章 蒸汽船下水,大明重下西洋的曙光!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143章 新政不能停,否則,萬劫不復!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56章 耗羨歸公,養廉銀,即時候補!第5章 賣木雕的皇帝第256章 狗皇帝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兒活活打死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651章 朱由校:抓得好,抓的妙,狗官當斬第20章 治遼!第712章 朝廷要買地?可以,拿出三十萬兩銀第147章 公審趙南星!第490章 怒砸《東林報》!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900章 淮北戰事了,活捉洪承疇!第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268章 朝廷六部,我佔其四!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391章 東江軍反了,東江軍被平定了!第68章 噩夢開始!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580章 潤了潤了,投後金去了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791章 哭瞎了的崇禎,幕府鎖國第312章 大明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
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489章 顫抖吧!《東林報》,嚐嚐做題家的第491章 打死魏大中,朱由校:活該,打的好第67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535章 滅佛!第626章 變祖制,改兩京一十三省,新舊兩黨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719章 大明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只有一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第75章 大明不變法,天下百姓千千萬,人人都第165章 糧食危機?大明版兩白一黑之戰!第104章 雷霆手段,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766章 永樂盛世,天啓重現!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889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第865章 關內關外具是一家,四海之內親如兄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307章 捷報進京,三個月盡滅叛軍主力!第209章 凌遲朱國禎,讓皇親國戚,勳貴百官第354章 幸福的生活,北方宗族勢力的瓦解!第451章 暴怒的朱由校和張好古,孔家你事兒第300章 兩百億預算的大基建,咱們大明,不第30章 賺錢的營生!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46章 廠衛在行動!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310章 毒妻炸子之仇,努爾哈赤入關!第303章 暴富的正興縣,朱由校的大基建計劃第81章 你這個以直取名的奸賊,我羞於與你爲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36章 天子之怒!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373章 引章書院,倒了血黴的朱由檢!第816章 百姓暴亂,喊打喊殺抓蜀王!第555章 一個貪官的自白!第680章 造反?沒錯!是朕造的反!第403章 前腳發餉銀,後腳就被上級搶了?惡第383章 攻克廣寧,收復遼西!第488章 《東林報》的腦殘行爲, 好一個只會第841章 君臣的再度見面,皇宮內皆爲新黨!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290章 推恩令,削藩王!第636章 暴利!大明資本的崛起!第259章 抄家,抄出了八百萬兩銀子!第123章 人頭滾滾,傳首全國,敢貪者,就是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471章 朱由校:來,朕給你們瞧瞧,什麼叫第132章 氣急敗壞趙南星,東林黨內訌!第196章 爲了一個妓女,要殺我一個伯爵之子第289章 潞王反了(破音),潞王倒了(哭腔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122章 上手就殺一千多,大明還不得炸了鍋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478章 對我不利?張好古能爲軍人伸張正義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524章 新政四年,國運昌隆!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655章 引寇自重,黔國公,我勸你善良!第724章 老摳周奎——給崇禎十兩,花幾百萬第165章 糧食危機?大明版兩白一黑之戰!第736章 蒸汽船下水,大明重下西洋的曙光!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143章 新政不能停,否則,萬劫不復!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56章 耗羨歸公,養廉銀,即時候補!第5章 賣木雕的皇帝第256章 狗皇帝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兒活活打死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651章 朱由校:抓得好,抓的妙,狗官當斬第20章 治遼!第712章 朝廷要買地?可以,拿出三十萬兩銀第147章 公審趙南星!第490章 怒砸《東林報》!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900章 淮北戰事了,活捉洪承疇!第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268章 朝廷六部,我佔其四!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391章 東江軍反了,東江軍被平定了!第68章 噩夢開始!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580章 潤了潤了,投後金去了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791章 哭瞎了的崇禎,幕府鎖國第312章 大明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