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海風再起

安南國南部,馬江入海口,龐大的明軍艦隊飄滿了海面。

烏雲下暴雨橫飛,風雨掀起的海浪,不再是藍色,而是黑色的水面。無數翻滾的黑浪-叫人頭皮發-麻,原本美麗的大海、露出了猙獰可怖的面目。

不過,這雨並沒有下太久,很快風雨漸漸變小。烏雲稍散,太陽竟然在須臾之間自雲層裡露了出來,實在是變幻莫測。

王景弘見風浪停息了,便帶着一羣人下了寶船、乘坐幾艘小船登岸。岸上不見人影,也沒看見陳季擴的人來迎接。

按理陳季擴的人到這裡,應該很容易的。

前幾年大明發生內-戰,駐安南的明軍軍戶減少到不足八萬人,收縮到了東關地區(河內)及紅河北岸的平原地帶;安南國各路叛軍,得以迅速佔據安南國的大部分地方,其中陳季擴就已經佔領了清化。從清化沿馬江東下,到這入海口也就是幾十裡遠。

明軍斥候在離岸邊不遠的地方、找到了一座破廟子。王景弘沒見到陳季擴的人,便帶着大夥兒去了破廟,把他的天妃娘娘塑像擺在裡面,不管那麼多、先燒香參拜了一番再說。

王景弘是福建人,特別信奉媽祖。麾下的將士們卻大多不供奉媽祖,但聽說媽祖有掌管海疆的神權,於是大家就信了,一起虔誠地參拜。

不知過了多久,斥候稟報,馬江上有船來了。果然等了一陣、便看到一艘木船出現在了江面上,正在緩緩地順流而下。船上有大概二十來人上岸,舉着旗幟向這邊靠近。

王景弘等見來者的人數不多,也沒甚麼敵意行爲,便站在原地觀望。那些安南人的旗幟上寫着漢字:大越。明軍這邊的文武都眯着眼睛,用冷冷的眼神看着上面的字。

“不要造次,他們要自建國號,咱們也不該此時計較,就當沒看見。”王景弘叮囑道。

將士們抱拳道:“遵命!”

等安南人到了,一個頭戴襆頭一樣的帽子、穿着紅色圓領的黑瘦中年人,自稱是大越朝禮部侍郎。王景弘見他的打扮,像極了漢人的官服,但不知怎麼回事、穿在他的身上有一種鬆垮垮的感覺;形似神不似,大概就是這個模樣。或許是安南國的氣候太熱了,這種長袍似乎不太適合他們。

不過大夥兒最注意的人、是一個武將,他是阮景異,去過大明朝,王景弘等一些人都認識。阮景異是個武將,頭上戴着一頂兜盔、明軍北方將領常戴類似的頭盔;或許這種多雨的地方,後面那些戴尖錐形篾帽的士卒,會感到更舒服,既可以遮陽也可以遮雨。

阮景異等操-着不太熟練的漢話,簡單交流了一番,收了王景弘的官文。彼此大致說明了來意,安南人是來迎接明朝使節的;而明朝朝廷是爲了送回陳季擴“正使”、並遣使與陳季擴和談。

此次的使節是劉鳴,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劉鳴向王景弘等人作揖告辭,說道:“願王公公等之後的航程,一帆風順。”

王景弘看着劉鳴身邊只有幾個隨從,忍不住說道:“此時正是安南國的雨季,易發疫病。劉使君此去,定要燒開了水再喝,多吃草藥防病,道路泥濘儘量少出門、防吸-血蟲。”

劉鳴的眼神裡有點感動,再次抱拳道:“王公公、諸位,後會有期!”

大夥兒在荒蕪的海邊,一起鞠躬行禮,劉鳴等人便轉身向安南人那邊走去。

在朝裡,宦官與文官表面上能相處、實際上是相互看不順眼的,文官最歧視閹人。但在這異國他鄉,王景弘倒與劉鳴都有些親近感了。

……劉鳴是第一次到安南國,不過他身邊的幾個隨從護衛,都是從以前徵安南國的將士裡挑選的。

一行人乘船,用槳划船西行。路上陳仙真與阮景異在說話,劉鳴完全聽不懂,安南語比較綿軟,但從神態看得出來,他們好像在爭吵。

木船在太陽西垂之時、纔到達清化城。

身邊的一個隨從小聲說道:“清化原先是胡氏叛賊的老巢,小的們隨軍在此駐紮過。劉使君看見那邊的土房子了麼?咱們的輜重營修的兵營,這幾條大路上的磚石、也是咱們官軍將士鋪的,原先城裡幾乎都是土路、一下子雨全是泥水。”

劉鳴順着他指的方向,觀望了一陣。這城裡,只有那片軍營土房子排列得比較整齊,周圍的房屋比兵營建得好,卻好像很隨意、看起來十分雜亂。

阮景異等人帶着劉鳴到了一座大門前,迎面來了兩個穿綢緞的安南官員,自稱是公侯,由他們接待明朝使節。

官員率一衆隨,從與劉鳴見禮,迎到中堂。雙方又分東西兩側站定,一個安南人提醒劉鳴按“大越禮節”三拜,然後遞交國書。自封爲“大越皇帝”的陳季擴,不會親自召見使節;安南人還告訴劉鳴,過幾天會有人宴請他。整個過程,讓劉鳴看到了大明的禮制,然而又有些一些細節上不同。

這兩個“貴族”拿走了國書,並不與劉鳴談正事,走完了禮節的過程,他們就告辭走了。劉鳴暫且在這“行館”安頓下來,天色也黑了。

果然是所謂的雨季,夜裡又下了一場大雨,劉鳴醒了幾次。

接下來數日沒有安南人理會他。今天他等到了旁晚,便來到一間廂房裡點上燈,一邊思索說服陳季擴投誠的策略,一邊寫一遍加深印象,然後放到油燈上點燃燒掉。

就在這時,門外的隨從道:“劉使君,有客求見。”

劉鳴立刻放下毛筆,拿起桌案上的紙點燃,然後迎出了房門。只見院子裡站着一個陌生人,那人戴着一頂竹帽,獨自來的。

“本將叫阮銀河。”來人抱拳道。

劉鳴完全沒聽過這個名字,見他的神情很平靜,便做了個手勢道:“有失遠迎、有失遠迎。阮將軍,屋裡請。來人,看茶。”

阮銀河擡起手用漢話道:“不必了,劉使君請。”

二人進屋,分賓主坐定。阮銀河便立刻開口問道:“劉使君認識阮智嗎?”

劉鳴搖了搖頭。

阮銀河道:“當今明朝皇帝必定認識。”

“哦……”劉鳴下意識點了一下頭。他想起了在京師面聖的時候,聖上說過、會在安南國找人接應他。阮銀河提到的阮智,有可能就是聖上的人。

雖然劉鳴對此人空口無憑的身份、還有點將信將疑,但是既然有聖上的話,此人的出現至少有了一個合理的理由。

阮銀河道:“阮智託我,照看着閣下。現在我冒險前來,便是要知會閣下一聲,最好今晚就走,否則凶多吉少!”

“走?”劉鳴愣了一下。

阮銀河皺眉沉吟片刻,道:“事情倉促,我知你可能不會信,可我受人所託,不能甚麼也不做……阮智是我族中的人,他在西都(河內)做官,明朝在安南國設的官;而我是起兵的人。此前各地豪強紛紛起兵,席捲了西都以南的所有地方,只有起兵的人才能保住自己的土地。”

劉鳴道:“軟將軍也是情非得已?”

阮銀河搖頭笑了一下,“最多算隨波逐流罷。”

他降低了聲音道,“國君(陳季擴)甚麼都聽別人的,成不了事,天下亂成這樣,沒有兵、只能任人魚肉。劉使君來得也不巧,這個時候、國君不可能與明朝議和。”

“招安。”劉鳴實話道。

阮銀河冷笑道:“諸將擁立今上(陳季擴)爲皇帝之前,還有一個大越皇帝。”

“陳叔明(簡定帝陳暊)。”劉鳴道。他受命出使安南國,自然看了有關安南國的卷宗,大明官方卷宗裡記載的、就是陳叔明這個名字。

阮銀河點了點頭:“後來內訌,支持今上的武將控制了局面;但爲了對抗明軍,雙方又和好了,前大越皇帝、受今上尊爲太上皇。

不料那個時候大明朝忽然發生了內-鬥,撤走了大量軍隊,且棄守了大多地方。於是大越各地義軍紛紛起事,大的勢力至少有十餘路。諸豪強見今上對太上皇寬容,紛紛投靠。

在我看來,國君並不能統率這些人馬。但忽然兵馬聚集甚衆,大越朝中一時振奮,已經號令諸路義軍一起尋機北進、對西都(河內)的明軍形成圍困之勢,一舉趕走明朝勢力,中興大越國。

這種時候,劉使君來招安,誰會聽你的?朝中還有一些更激進的人,建議殺了你祭旗!我便是察覺到、有人可能先斬後奏,才覺得情勢急迫。”

劉鳴的左手握拳,右手使勁抓着左手,埋頭沉思。

就在這時,隨從稟報,又有來客要見。不一會兒,進來了一個同樣戴竹帽的漢子。這行館有安南人的守衛,既然阮銀河是陳季擴麾下的人,可能用甚麼法子打通了路子。

來人在阮銀河旁邊耳語了幾句。阮銀河立刻站了起來,說道:“要出事了!我不能再出現於此地,劉使君聽我一句話,趕緊想辦法逃走!”

阮銀河說完,二話不說就快步跨出了門檻。

劉鳴呆在原地,不知該不該相信這個來客。可是就算相信了,自己只有幾個人在別人地盤上,能跑到哪去?

第八百七十一章 神仙齊聚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1)第六百八十二章 敵人之敵第七百零二章 野心與欲妄第七百七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六百零一章 嚴肅之事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直覺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和和睦睦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城第三章 豈能算了第一百六十章 只是過程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關好壞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戲第四百零五章 不着痕跡第六百四十九章 爭鬥第九十三章 稍安勿躁第八十八章 東昌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八百八十三章 鉅艦大炮的詩意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六百二十三章 冷暖親疏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八百四十六章 安得猛士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精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準高興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皇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三百五十二章 如出一轍第四百七十一章 洛容之戰(3)第八百七十七章 上幹天怒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三十七章 重着戰袍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都督的回憶第五百五十二章 第一場雪第三百三十章 亂我心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睢水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在必得第八章 試探與猜忌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二百零一章 牡丹與芍藥第五十八章 密旨第七章 插翅難飛第八十六章 罪惡的新生第二百七十八章 趁你病第八十七章 禽獸猛虎第六百四十四章 去還是不去第八十一章 離間計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兩人的秘密第五百六十二章 痛快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寒冬春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密旨第五百七十八章 忽好忽壞第八百二十六章 淑妃的舊凳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厭的山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七百三十章 正義天助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大事將發第七百一十五章 廝守最真第七百二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六十五章 煙花絢麗第十三章 夜奔第七百五十六章 可以循環的圓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六百九十四章 相信是真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有一劫第五十四章 話糙理不糙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四百零五章 不着痕跡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何自處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一百五十九章 故人重逢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二百一十三章 籠中畫眉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太子之位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第四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檐聽春雨第二百三十二章 沒有區別第八百八十章 話糙理不糙第二百二十九章 臉厚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八百零七章 一心抗敵第六百三十五章 似同非同第四百九十六章 窗戶紙第六百五十三章 定心丸第六百五十六章 地獄輪迴第三章 豈能算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
第八百七十一章 神仙齊聚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1)第六百八十二章 敵人之敵第七百零二章 野心與欲妄第七百七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六百零一章 嚴肅之事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直覺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和和睦睦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城第三章 豈能算了第一百六十章 只是過程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關好壞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戲第四百零五章 不着痕跡第六百四十九章 爭鬥第九十三章 稍安勿躁第八十八章 東昌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八百八十三章 鉅艦大炮的詩意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六百二十三章 冷暖親疏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八百四十六章 安得猛士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精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準高興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皇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三百五十二章 如出一轍第四百七十一章 洛容之戰(3)第八百七十七章 上幹天怒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三十七章 重着戰袍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都督的回憶第五百五十二章 第一場雪第三百三十章 亂我心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睢水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在必得第八章 試探與猜忌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二百零一章 牡丹與芍藥第五十八章 密旨第七章 插翅難飛第八十六章 罪惡的新生第二百七十八章 趁你病第八十七章 禽獸猛虎第六百四十四章 去還是不去第八十一章 離間計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兩人的秘密第五百六十二章 痛快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寒冬春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密旨第五百七十八章 忽好忽壞第八百二十六章 淑妃的舊凳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厭的山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七百三十章 正義天助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大事將發第七百一十五章 廝守最真第七百二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六十五章 煙花絢麗第十三章 夜奔第七百五十六章 可以循環的圓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六百九十四章 相信是真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有一劫第五十四章 話糙理不糙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四百零五章 不着痕跡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何自處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一百五十九章 故人重逢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二百一十三章 籠中畫眉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太子之位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第四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檐聽春雨第二百三十二章 沒有區別第八百八十章 話糙理不糙第二百二十九章 臉厚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八百零七章 一心抗敵第六百三十五章 似同非同第四百九十六章 窗戶紙第六百五十三章 定心丸第六百五十六章 地獄輪迴第三章 豈能算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