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

第163章 功勳九轉

徐達慢里斯條的將詔書收起,問道:

“你一個月和高熾通一封信,就什麼消息都沒打聽到?”

朱棣苦笑不已,自己這點小伎倆完全瞞不過老丈人啊。

索性也就不再套話,直言道:“高熾雖然聰慧,但畢竟年齡還小,能打探到的消息不多。”

“不過,我從他的話裡聽出,爹孃和大哥很重視陳景恪。”

“我也有想過會不會是他,可他纔多大,依靠什麼獲得我爹信任的?”

徐達沒有解釋,而是說道:“這個世界總有許多,你無法理解的人和事。” Wωω☢ тTk án☢ c○

“我以爲我已經很高看陳景恪了,沒想到他比我想的還要厲害。”

朱棣追問道:“他到底做了什麼,您不能告訴我嗎?”

“不能。”徐達果斷拒絕:

“也不要試圖招惹陳景恪,你惹不起他。”

朱棣有些吃驚,更多的是不服:

“您莫要危言聳聽,我堂堂親王會怕他?”

“爹還能爲了他,將我殺了不成?”

徐達說道:“那倒不至於,但能讓伱變成一個普通的親王。”

朱棣更加震驚,如果說這話的不是自己的老丈人,他肯定會以爲對方在開玩笑。

шшш▪ttκǎ n▪c○

可正是因爲說這話的是老丈人,他才更加震驚。

憑什麼?

我爹是皇帝,我娘是皇后,我大哥是太子。

我是塞王,親衛衛隊過萬,有權力調動北平的兵馬。

這樣的我,竟然不是一個小小伴讀的對手?

招惹了他,有可能會被貶成普通親王?

他到底有什麼本事,能將我爹給迷惑成這個樣子?

連親兒子都不顧了?

說起來他和陳景恪還是有些淵源的。

王妃徐妙雲產下孩子之後,一直在使用陳景恪制定的療養之法調理身體。

朱高熾在皇宮裡,和他的關係也很好。

當然了,朱棣是不敢和陳景恪結交的。

你一個藩王私下結交太孫伴讀,是何居心?

但他對陳景恪關注一點都不少。

別的不說,這一手出神入化的醫術,就足以讓他關注了。

正因爲熟悉,他也知道陳景恪比較受重視。

可怎麼都沒想到,竟然能重視到這種程度。

看着不敢置信的女婿,徐達感同身受。

他也是前幾天沒事兒幹,拿着軍用地圖瞎捉摸,才意外發現了朝廷的佈局。

遷都,黃河改道,寶鈔新政,軍制改革,軍戶修新都,在地方摻沙子……

這些政策,拆開單獨看,也都是利國利民之策。

真正讓他心驚的是,這些大動作竟然都能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環環相扣的大局。

這些環節相互促進,減少其它環節的難度。

比如用軍戶修建新都,既節省了民力,又安置了軍戶,減少了軍制改革的麻煩,還在地方摻了沙子。

寶鈔新政也是一樣,現在新鈔推廣已經進入瓶頸。

其一是新鈔數量少不夠用;其二是偏遠一些的地方不好推廣。

一個新都修下來,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還有就是,修新都要投入海量的錢糧。

在不加稅的情況下,朝廷是拿不出那麼多錢的。

寶鈔新政的成功,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他最近一直在關注寶鈔新政,知道皇帝手裡握着至少四千萬貫新鈔。

後續還有一億多貫。

約等於朝廷不花一分錢修建了一座新都,還解決了錢荒問題。

這些事情,每一樣單拎出來,他都要想很久才能明白。

可現在竟然有人能佈一個這樣大的局。

其眼界之廣,智慧之高,膽量之大,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

只能用恐怖來形容。

可現在有人做成了,就是那個少年,陳景恪。

他也一度懷疑自己判斷錯了,可將事情從頭到尾梳理一遍。

又‘審問’了自己的好大兒徐允恭,得到了更多內幕,才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當時他比現在的朱棣還要震驚。

然後就是深深的慶幸,還好早早就和陳景恪結下了善緣。

他說朱棣惹不起陳景恪,也並非胡說。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就知道了,一個這樣的大才,和一個藩王兒子,哪個對朝廷更重要?

當那個藩王兒子,主動招惹這個大才的時候,該怎麼做?

毫無疑問,將那個不開眼的兒子雪藏起來。

他相信,朱元璋也會這麼做的。

想到這裡,徐達拍了拍朱棣的肩膀道:

“好好做你的藩王,不要操心軍事以外的事情。”

朱棣有些茫然,不懂岳父爲何會和自己說這句話。

他本來就只對軍事感興趣啊。

最大的夢想就是深入草原,效仿霍去病、竇憲、李靖,封狼居胥。

徐達笑道:“不懂沒關係,爲朝廷守好北平就可以了。”

“至於陳景恪……老夫沒猜錯的話,他很快就要成你妹夫了。”

“啊?”朱棣再次愣了一下,這話題轉的也太快了吧。

但這次他明白了岳丈的意思,自己的爹要用聯姻的方式,來籠絡陳景恪了。

即便到了現在,他也不完全相信徐達的話。

主要是太扯了。

那就藉着此事,來推斷岳父所言真假吧。

如果陳景恪真的娶了公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岳父所言爲真。

那以後自己就要慎重對待,這位神秘的太孫伴讀了。

徐達也知道,因爲軍改的事情,導致人心有些不穩,拖的越久就越容易出問題。

自己必須儘快回京坐鎮。

所以也沒有耽擱,將事情交代清楚,就乘船南下返回應天。

下船後第一件事情不是回家,而是進宮面聖。

見到老朋友,朱元璋高興的道:“天德,你終於捨得回京了啊。”

徐達行過禮之後,纔回道:“我接到上位的旨意,片刻都沒敢耽擱,火速就回來了。”

朱元璋笑道:“咱就知道,你能明白咱的心意,此事你怎麼看?”

徐達肯定的道:“我也以爲當改,就是不知道上位準備如何改?”

朱元璋拿起一份方案遞給他:“喏,你看看這樣行不行。”

徐達雙手接過,翻開看到第一頁就驚呼出聲:

“軍功爵制?這……上位您真準備採用軍功爵制?”

看着他大呼小叫的樣子,朱元璋心裡就覺得舒坦,被震到了吧。

更震驚的還在後面呢。

“其實這套軍制也不是咱想到的……嘿嘿,天德你猜猜是誰出的主意,咱保證你也猜不到。”

徐達心中馬上就想到了陳景恪,但他並沒有說出來。

而是假裝沒猜到,試探着說道:

“莫非是太子?”

朱元璋搖頭說道:“不不不,不是標兒,你再猜。”

徐達思考了一會兒:“莫非是皇后娘娘?”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猜錯了,是咱的乖孫。”

“啊?”徐達驚訝不已。

這次可不是裝的,而是真的驚到了。

他本以爲是陳景恪,沒想到竟然是太孫。

太令人不敢置信了。

他沒有再說什麼,而是低頭仔細翻看起手中的方案。

他很好奇,太孫到底想出了什麼樣的方案。

軍功爵加募兵制。

在沒有人能比他更清楚,這套看似簡單的制度,有多實用。

繼續往下看,分爲勳和爵兩種。

勳分爲九等,一級公士,二上造,三騎尉,四大夫,五公乘,六庶長,七都尉,八護軍,九柱國。

一二三爲下三勳,可以通過斬首獲得。

四五六爲中三勳,需要諸如先登、破陣、斬將、奪旗等大功,方可獲得。

理論上也可以通過斬首獲得,但需要達到百人斬才行。

七八九爲上三勳,普通士兵已經沒有機會獲得了,只有通過指揮軍隊破敵纔可以獲得。

徐達的感覺是,簡單,但足夠完善,將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再看爵,分爲五等:公、侯、伯、子、男。

爵比勳的地位更高,非大功不封。

但可以和勳同時獲得。

看到這裡,徐達就明白,這是參考了隋唐的功勳制度。

不過也正常,唐朝離大明更近,相關記錄更加詳細。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真的要採用軍功爵制了。

耐住性子繼續往下看。

勳是降等繼承,降到一級公士就不會再往下降了。

爵分爲兩種,加開國和不加開國,加開國就是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不加開國就需要降等襲爵,但也同樣不會降到一無所有。

朝廷特設了一個準爵:輕車都尉。

降到輕車都尉,就不會再降了,可一直傳承下去。

再看勳爵的具體待遇。

爵和之前的沒太大不同。

主要是輕車都尉,特權就三個:見官不拜,免徭役,出仕的資格。

勳的待遇主要有兩大塊,授田加特權。

每一級都會授予相應的土地。

特權更多是榮譽性質的,比如一級公士,特權就是見官不拜,免徭役。

越往上特權就越大。

但不論是勳還是爵,都沒有免稅特權。

看完之後,徐達就一個想法,滿意,太滿意了。

比想象中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皇帝竟然要搞軍功爵制,這是他最沒想到的。

募兵,簡單直接,不用害怕有什麼後患。

軍功爵制能激發軍隊的最大戰鬥力。

兩者配合相得益彰,可爲百年國策。

朱元璋問道:“天德,這套制度如何?”

徐達激動的道:“好,實在太好了,全軍將士必將擁護此法。”

“太孫果然聰慧,竟能想到如此良法,未來必爲一代明君。”

朱元璋心滿意足,大笑道:“哈哈……天德過獎了,小孩子不經誇的。”

徐達心下好笑,這上位提起孫子,就和變了個人一樣。

這哪是不讓我誇,是嫌我誇的還不夠狠。

“誒,上位此言差矣。縱觀史冊,哪位君主十歲時能有太孫這般見識。”

“不,只有見識還不夠,還要有足夠的膽魄,纔敢在軍制上建言。”

“上位,別的不說,就這培養後人上,咱對你是心服口服。”

朱元璋笑的臉上都開了花一般:“那是,乖孫可是咱手把手教出來的,能差的了嗎。”

“有這樣的繼承人,百年後咱也能放心閉眼了不是。”

別人聽到什麼閉眼啊之類的,肯定會說陛下長命萬年之類的。

但徐達不是,他悶悶不樂的道:

“你倒是能放心閉眼了,可我連孫子都還沒見着呢。”

“不行,將來我有孫子了,上位你也要給我教好了才行。”

“要不然,我這眼睛可閉不上。”

朱元璋非常得意,說道:“好,等你有孫子了,咱也幫你調教調教。”

“允恭也快加冠了吧,他的婚事你是怎麼想的?”

徐達放下手中的方案,說道:“離加冠不還有兩年的嗎。”

“先讓他闖一闖吧,等成了婚心裡有了牽掛,就不如現在用心了。”

朱元璋知道他有自己的打算,也沒有再勸,只是說道:

“咱倒是挺喜歡允恭這孩子的,可惜適婚的公主只有福清,已經許給了陳景恪。”

“要不然,咱們可以再結一次親。”

即便早就猜到了,但聽到朱元璋親口承認,徐達還是忍不住感到震驚:

“上位,那些事情,真是他的主意?”

朱元璋笑道:“咱就知道你能猜到,怎麼樣,是不是很吃驚。”

徐達點頭說道:“是,我剛猜到的時候,都以爲自己瘋了。”

“給我家老大寫了好幾封信審問,纔敢確定是他。”

“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太可怕了……看到他,我真覺得自己老了。”

朱元璋嘆道:“是啊,咱的脾氣你是知道的,向來是不服人。”

“連咱都不得不承認,在制度設計這一塊,咱不如他。”

“他的很多想法,給咱解釋,咱都聽不懂。”

徐達眉頭一皺,嚴肅的道:“上位,若你都不懂……需謹慎提防啊。”

還是老兄弟靠得住啊,朱元璋心中想到,頷首道:

“你放心,咱心裡有數着呢。”

“在這一點上標兒比咱強,最難的那個經濟之道,他就能看懂。”

“現在這一塊,也都是他在負責。”

“還有乖孫,別看年齡小,比標兒懂的還多呢。”

說道這裡,他突然興奮的道:“咱給你說個趣事,你可別給透漏出去了啊。”

徐達趕緊湊過來:“我的嘴巴你還不相信嗎,嚴得很。”

朱元璋嘿嘿笑道:“咱的乖孫和陳景恪一起,把藍玉都給耍了……”

聽完事情的經過,徐達忍不住大笑起來:“哈哈……藍玉啊藍玉,沒想到你也有今天。”

“我真想看看,他知道真相後是什麼表情。”

“不過還是不要讓他知道的好,只要他能遵守誓言收斂脾氣多行善事,就是一件大好事。”

兩人又嘀咕了一會兒八卦,再次談起正事。

看着手中的軍改方案,徐達提出了一個問題:

“文官恐怕不會同意這個方案吧?”

(本章完)

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273章 大課堂第40章 演戲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296章 博望侯第82章 心眼真多啊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236章 我去第451章 勳章第38章 聖人言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236章 我去第54章 目標,倭國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443章 南洋話事人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427章 奇觀加信仰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456章 拿捏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請假一天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443章 南洋話事人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396章 你們太欺負人了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15章 太孫伴讀87.第87章 病之源第490章 無題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241章 漢四郡第254章 何爲盛世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60章 老狐狸第379章 他一定沒聽說過慕容垂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461章 無心之過第346章 血第80章 發個單章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472章 太聖皇第406章 父母之愛子第376章 老朱親自斟茶第365章 滄海第286章 意外之喜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475章 人無信不立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55章 正義執行第346章 血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375章 花錢是一門學問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11章 用工荒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455章 你死我活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362章 大明週報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75章 竹書紀年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35章 大本堂開課第471章 禪讓第471章 禪讓第450章 無題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第325章 再造乾坤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第71章 自古以來第430章 大洋彼岸第316章 偉大思想
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273章 大課堂第40章 演戲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296章 博望侯第82章 心眼真多啊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236章 我去第451章 勳章第38章 聖人言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236章 我去第54章 目標,倭國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443章 南洋話事人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427章 奇觀加信仰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456章 拿捏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請假一天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443章 南洋話事人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396章 你們太欺負人了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15章 太孫伴讀87.第87章 病之源第490章 無題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241章 漢四郡第254章 何爲盛世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60章 老狐狸第379章 他一定沒聽說過慕容垂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461章 無心之過第346章 血第80章 發個單章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472章 太聖皇第406章 父母之愛子第376章 老朱親自斟茶第365章 滄海第286章 意外之喜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475章 人無信不立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55章 正義執行第346章 血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375章 花錢是一門學問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11章 用工荒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455章 你死我活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362章 大明週報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75章 竹書紀年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35章 大本堂開課第471章 禪讓第471章 禪讓第450章 無題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第325章 再造乾坤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第71章 自古以來第430章 大洋彼岸第316章 偉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