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五章 大明朝還是大明朝

天策軍已經走過了四個年頭,打過了無數比勝仗,取得的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無論是普通士兵還是軍官,對天策軍的歸屬感已經非常強,這也和天策軍自成一體有關,因爲天策軍與其他官軍的區別很大,無論是裝備上還是體制上。

大明是一個封建王朝,如果說有情報部門,那麼錦衣衛和東廠就是大明的兩個搞情報的組織。

東廠被崇禎上臺後搞成了半殘廢,錦衣衛因爲孫晉勇是王越的人,已經對天策軍半透明。

即便沒有王越的因素,大明朝的情報系統也是形同虛設,這從被滿清滲透的結果也能看的出來。

大明朝對情報工作做的非常疏漏,無論是對尾大不掉的天策軍還是曾經的勁敵滿清,從未做過細緻而周密的調查瞭解,如果是現代情報部門,一切線索恨不得都在放大鏡下去分析,所以大明朝還是這個大明朝。

因爲天策軍自成體系,擁有強烈的歸屬感,所以對朝廷的封賞並不熱切,來參與封賞也是應個景。

其他人都是隻身進宮前往皇極殿,王越等人卻不同,還帶了一個排幾十個人的警衛。

帶路的內侍頭子正是起點城人民的老朋友曹立忠,曹立忠就當沒看見,笑着相迎着往裡走。一路上贊禮典儀也當沒看到,殿前負責糾儀的各知班、宿衛鎮撫、護衛將軍等,很多人也當沒看到。

這也是王承恩打過招呼的,本來王越還想像上次那樣乘裝甲車進宮的,與崇禎一番扯皮之後,王越給崇禎面子步行前往。

皇極殿前,教坊司樂聲大作,崇禎皇帝鳴鞭升座,司晨引太子及諸王由東門入,引百官入,引各受賞官入。

王越率同天策軍諸人進入皇極殿,目光一掃,只見殿內文武百官密集,侍衛儀仗遍佈,一派大明會典的場景。

由典儀引導,王越等人和其他受封人員入就班位。

王越領着兵部侍郎銜,洪承疇是兵部尚書銜,所以位列文官隊伍,其他人大多是武官,位列文官之後。

衆官到齊,知班唱班齊,之後贊禮唱鞠躬,教坊司樂聲大作。

“拜!”樂聲中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尖細的聲音響起。

文武百官一起向崇禎跪拜,所謂風吹草低見牛羊,天策軍諸人齊敬軍禮,顯得很是突兀。

大明朝一般的朝會,官員是不必向皇帝跪拜的,但是每月初一和十五的大朝會有跪禮的儀式,還有就是重要的會典也要跪拜。

“拜!”

“再拜!”

三拜之後,崇禎的聲音傳來:“......衆卿平身!”

這時樂止。贊禮高唱:“行賞!”他掃了自己玉笏一眼,高喝道:“有請受賞官第一人。忠貞伯,太子少保,兵部左侍郎,遼東總督,應天巡撫王越上前受封!”

教坊司奏起了‘撫安四夷之曲’,宏大的樂章,王越出班在內侍的引領下來到誥命案之前,正中對着的是崇禎的寶座。

承製官出列,曲樂中,他宣制道:“朕嘉忠貞伯王越,覆滅東虜,爲國建功,宜加爵賞,今授王越兵部尚書銜,加太子太傅,策封忠貞侯爵,食祿三千石,丹書鐵券,世襲永封,望卿共承朕命,不負朕望。”

按說世襲罔替的侯爵是有封地的,但是王越的侯爵卻沒有體現封地,看來還是要吃自己了。

按照慣例,王越謙遜道:“臣惶恐,恐有負聖恩。”

崇禎道:“愛卿不必過謙,你掃平東虜,覆滅僞清之功,定將銘記史冊,該有此封。”

王越再遜,崇禎帝再道,最後王越拱手謝禮道:“臣誠惶誠恐,謹受命。”

崇禎朝起,初只策封了周奎爲嘉定伯,之後再無封爵之事,而今日卻要封賞一大批伯侯,而且王越的侯爵還是世襲,確實是開崇禎朝之先河。

禮部尚書黃士俊將策封誥命取於手中,雙手遞給王越,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道:“忠貞侯,恭喜了。”

王越接過誥命,點頭致意。

這時那贊禮又唱道:“有封,忠貞侯正妻王張氏,賢良淑德,可爲侯夫人,其母王李氏,可爲太侯夫人,長子王立宏,蔭錦衣衛指揮使。”

“有賞……。“

“皇帝陛下賞忠貞侯王越,傘蓋旌旗,侯爵儀仗……。”

“賞賜侯爵冠服等物,紗帽一頂、金廂犀束帶一條、常服羅一套、大紅織金胸背麒麟圓領一件……。”

“賞賜,綠貼裡一件、皮弁冠一副、七旒皁縐紗皮弁冠一頂,玉圭一枝,大紅素皮弁服一件……。”

“賞賜……。”包括侯爵儀仗、冠服以及珠玉等衆多賞賜。

那贊禮叫了半天,最後終於道:“賞畢,忠貞侯謝恩。”

“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王越向崇禎拱手謝禮道。

贊禮又道:“山呼!”

殿中樂工軍校齊聲喝應:“萬萬歲。”

殿中文武百官接着齊聲喝應。“萬萬歲。”

最後,是殿外的宿衛鎮撫,護衛千戶,大漢將軍等齊聲呼應。

教坊司樂聲大作,那贊禮終於唱禮畢,王越迴歸原班,從氣氛看確實是大場面。

聽贊禮又高喝道:“有請受賞官第二人,定國將軍、天策軍指揮使、山東都指揮使司指揮使王卓上前受封。”

在教坊司樂章中,王卓整了整軍裝大步上前…。

王卓被封爲東平伯,這和他的山東都指揮使對應,除了被封伯爵外,王卓加封左都督,授榮祿大夫,蔭一子世襲錦衣衛千戶。

其後受封的是洪承疇,升授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師不說,同樣封伯,是爲南安伯,他老家在福建泉州府南安縣,

李子雄被封定興伯,天策軍的幾個師長也封了伯爵。關寧軍方面,祖大壽被封薊北伯,吳三桂被封平西伯。祖大壽的功勳是堅守錦州,活捉多鐸;吳三桂在天策軍鬆錦之戰後的掃尾作戰中表現積極,斬獲頗豐。

其實關寧軍再滅清之戰中的功績乏善可陳,但是關寧軍是朝廷手裡屈指可數的強軍,必須要籠絡,不能讓天策軍獨享封賞的榮譽。

第五二二章 三光政策第四六四章 自行榴彈炮第八三五章 大軍雲集第三十八章 曹如意第六一八章 你去搶佔城第三九二章 翻臉如翻書第七二九章 盛京上空的鷹第三五三章 南下第五一三章 太子少保第一三三章 婚期(求票票)第九三八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第八四四章 滅了明國?第八四三章 俄軍來了第一八三章 紅毛夷第九四九章 請王越主持變法吧第二一四章 愛誰去誰去第八九八章 自毀長城第六八五章 爲了日本的未來第四章 清軍要來了第七一九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六六四章 要錢不要命第四十六章 《三國演義》第五章 需要房子第二四四章 摔杯爲號第七六二章 不明覺厲第五九六章 跟狼沒必要談胸懷第四六九章 支援熱蘭遮城?第一六四章 報紙第二八零章 鎖拿入獄第八八三章 該大婚了第三四八章 湯若望的收穫第二七一章 駱都督你怎麼看第三八八章 史可法敗退第六四九章 老夫不服第五三一章 造車第三七七章 讓兄弟部隊瞧瞧第三十二章 他們人多第三六二章 中石油的雛形第五二五章 “逃人”第八三六章 比張之正還壞第八八一章 混亂的武昌第二三五章 無敵雄獅第一零三章 百姓安置(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九二四章 激戰夔門第六四零章 局外中立第十章 巡檢司第四七六章 熱蘭遮大海戰第五一八章 烽煙四起第三七八章 奉命打劫第七二一章 最後兩個“礦工”第五五四章 臺灣知府第三六七章 工業革命的發端第二二五章 他怎麼來了?第九四二章 撕下僞裝第六九一章 封爵第二四九章 佔住出海口第四四五章 名刀與板甲的對決第九十九章 援軍來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七三四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一二八章 狀告王越(爆更六求訂閱)第七三五章 小節目第六五五章 兒子第二七八章 漢奸們的表演第二零九章 真丟人第五三八章 交換條件第四九三章 罷市罷課第九一五章 中南半島的混戰第600章 好凶殘第三九五章 伏擊第八零六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二九九章 非常時期第八三九章 想法很誘人第二八四章 漂亮的女兒第十八章 送你一輛車第四七三章 這是大明的軍隊?第四七四章 武直九直升機第五二二章 三光政策第二六七章 天策軍的標準第八七一章 黃禍?第六七五章 目標大阪第九零三章 反攻倒算第一二四章 提親(爆更二求訂閱)第一零一章 輕視(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四二七章 明朝文人的共性第三零八章 密謀第八三二章 如坐鍼氈第五十四章 團聚第七六一章 獻俘第八七六章 代差太大第四九七章 “病體嚴重”?第九八零章 巨震第四八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七九章 撞船慘案第六二六章 假幣第三二七章 曹化淳獻計第四一六章 推出去斬首第八八五章 楷模第五六七章 乾脆的西班牙人第三十二章 他們人多第一八三章 紅毛夷
第五二二章 三光政策第四六四章 自行榴彈炮第八三五章 大軍雲集第三十八章 曹如意第六一八章 你去搶佔城第三九二章 翻臉如翻書第七二九章 盛京上空的鷹第三五三章 南下第五一三章 太子少保第一三三章 婚期(求票票)第九三八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第八四四章 滅了明國?第八四三章 俄軍來了第一八三章 紅毛夷第九四九章 請王越主持變法吧第二一四章 愛誰去誰去第八九八章 自毀長城第六八五章 爲了日本的未來第四章 清軍要來了第七一九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六六四章 要錢不要命第四十六章 《三國演義》第五章 需要房子第二四四章 摔杯爲號第七六二章 不明覺厲第五九六章 跟狼沒必要談胸懷第四六九章 支援熱蘭遮城?第一六四章 報紙第二八零章 鎖拿入獄第八八三章 該大婚了第三四八章 湯若望的收穫第二七一章 駱都督你怎麼看第三八八章 史可法敗退第六四九章 老夫不服第五三一章 造車第三七七章 讓兄弟部隊瞧瞧第三十二章 他們人多第三六二章 中石油的雛形第五二五章 “逃人”第八三六章 比張之正還壞第八八一章 混亂的武昌第二三五章 無敵雄獅第一零三章 百姓安置(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九二四章 激戰夔門第六四零章 局外中立第十章 巡檢司第四七六章 熱蘭遮大海戰第五一八章 烽煙四起第三七八章 奉命打劫第七二一章 最後兩個“礦工”第五五四章 臺灣知府第三六七章 工業革命的發端第二二五章 他怎麼來了?第九四二章 撕下僞裝第六九一章 封爵第二四九章 佔住出海口第四四五章 名刀與板甲的對決第九十九章 援軍來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七三四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一二八章 狀告王越(爆更六求訂閱)第七三五章 小節目第六五五章 兒子第二七八章 漢奸們的表演第二零九章 真丟人第五三八章 交換條件第四九三章 罷市罷課第九一五章 中南半島的混戰第600章 好凶殘第三九五章 伏擊第八零六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二九九章 非常時期第八三九章 想法很誘人第二八四章 漂亮的女兒第十八章 送你一輛車第四七三章 這是大明的軍隊?第四七四章 武直九直升機第五二二章 三光政策第二六七章 天策軍的標準第八七一章 黃禍?第六七五章 目標大阪第九零三章 反攻倒算第一二四章 提親(爆更二求訂閱)第一零一章 輕視(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四二七章 明朝文人的共性第三零八章 密謀第八三二章 如坐鍼氈第五十四章 團聚第七六一章 獻俘第八七六章 代差太大第四九七章 “病體嚴重”?第九八零章 巨震第四八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七九章 撞船慘案第六二六章 假幣第三二七章 曹化淳獻計第四一六章 推出去斬首第八八五章 楷模第五六七章 乾脆的西班牙人第三十二章 他們人多第一八三章 紅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