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打倒宿敵

這個人選1出,大家紛紛贊同附和,因爲這個人的確是身負衆望的幹才,?洪承疇不但博覽羣書。?《史記》、《資治通鑑》、全部通讀,而且對《三國志》、《孫子兵法》等書都被他認真研讀,從小就表現了治國平天下的願望,當時大儒洪啓胤非常賞識。曾在洪承疇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駒千里,國石萬鈞”的評語。爲官多年,以才高識士,所選人才皆俊奇,爲朝廷所器重。如果讓他當遼東巡撫,絕對不會再出現袁崇煥那樣上下不和的狀況,遼西的局面將徹底改觀。

天啓激動的直敲桌子:“這個人選太好了,朕以爲可以,諸位愛卿表決吧。”之所以天啓這麼激動,是因爲他最鍾愛這個洪承疇了,就是這幾年,天啓將洪承疇不斷的提拔,纔有了洪承疇的今天地位。

所有的大臣都一起舉起了手,毛文龍卻在心中猶豫。

洪承疇後來任陝西三邊總督,對抗農民軍上,表現出了他大戰略,軍事家的能力,而且在用人上也極具慧眼,並且將是當時陝西的上下官員團結的非常不錯,但是在他督師遼東的時候,他可是投降了滿清的,提前給他弄過去,可別他頭腦一熱投降滿清,那可就壞了菜了。

但又一想,毛文龍就笑自己小氣了。洪承疇的投降可不是他心甘情願的,首先他已經步入了絕境,眼看餓得倒地不起,他不是主動投降,而是無力反抗而被俘的,這是其一。其二,當時大明已經徹底的不行了,洪承疇對大明朝廷也已經絕望。如此兩個關鍵的原因疊加,纔有了他投降的舉措,但後來,他在幫助滿清的時候,還是努力的消除滿族人對漢人之間的迫害,在艱難的情況下讓滿清儘量瞭解漢人禮俗,倡導儒家學說,淡化了滿漢之間的差異,爲滿漢的合流打下基礎。其意見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納,加以推行,在洪公的推動下,清初完成平穩的朝代更迭,傳統文化的延續性得以保障。從這一點上看,洪承疇其實是身在滿營心在漢,見到大明帝國已經大廈將傾,打入敵人的內部去,保護了漢人的傳承,不但無過,而且有功。

自己記得後來國父孫中山都寫詩讚揚他,五族爭大節,華夏生光輝。生靈不塗炭,功高誰不知。滿回中原日,漢戚存多時。文襄韜略策,安裔換清衣。可見對洪承疇的評價之高。

再說了,原先自己的三個兒子都投降了滿清,但自己活着,他們不還是在和滿清死磕?只要自己堅持活下去,只要自己堅持讓這個大明帝國不走入死路,漢奸也可以成爲民族英雄滴。於是,就在大家疑惑的眼神裡,毛文龍最終舉起了手。

天啓看毛文龍猶豫,還是很擔心的。因爲他了解洪承疇,欣賞洪承疇的,他是最想用洪承疇的。但只要毛文龍不同意,這事情還真得慎重。這不是人情,是因爲東江鎮和遼西的未來合作關係。但見他最終還是舉手同意了,當時興奮的宣佈:“立刻下旨洪承疇,提升他爲遼東巡撫,星夜趕回上任。”然後對孫師傅道:“如此,關內關外大事,就全部交託孫師傅和洪承疇了,請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讓洪承疇做自己的副手,孫承宗也非常滿意,自己的擔子就會輕鬆許多,恢復遼東也就有了希望,當下保證,自己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件事情就這樣決定了,似乎今天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大家就準備散朝,各自回到自己的衙門忙活去。結果毛文龍卻再次站出來,提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要求:“臣的東江鎮,面對建奴,在恢復一段元氣之後,即將展開收復遼東的的進攻,我不能再讓任何人干擾我。”

這話一出,滿堂再次,不,沒有人大譁了,因爲大家已經習慣了。

但還沒等別人站出來說什麼,袁可立立刻呵斥:“你要幹什麼?”

毛文龍就淡淡的對天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臣請脫離遼東經略管轄。”

這下可真的大譁了。

東江鎮一直被遼東經略管轄,其目的就是爲了壓制住東江鎮,同時也在戰略上可以統一指揮,互相配合,就比如說原先,每一次遼西戰士緊急,遼東經略都會下令毛文龍在後方給建奴以牽制,才保證了遼西的局面穩定。而一旦按照毛文龍的說法,他將不再接受遼東軍隊的管轄,下次遼西再出事情,毛文龍就可以自行決斷,配合不配合是由他自己說了算了,這樣一來,就會打亂整個遼東的戰略佈局,從大的方向和小的方向看,這都不是一個辦法。而沒有了遼東經略的壓制,毛茸茸真的就成了一地海外天子了。

袁可立再次厲聲問道:“那是不是老夫的登萊巡撫也管不了你?”

毛文龍卻又態度堅決的道:“我依舊在登萊巡撫管轄之下。”

袁可立這才輕鬆的嘀咕一句:“算你聰明。”這聲嘀咕,卻讓在場的所有人聽得清清楚楚,從這一點也說明,毛文龍不想獨立,就是不想被遼東經略瞎指揮。但其實毛文龍卻有更深遠的想法,那就是擔心以後的事情了。

袁崇煥並沒有被問罪,而是調到南京做了吏部尚書,就有了死灰復燃的可能,那傢伙是最能抓住機會的,這絕對不得不防未來他再跑回遼東來。

而現在自己脫離遼東經略管轄,以後袁崇煥在敢,踏上皮倒半步,那就是他擅離訓地,撈過界了,到時候,直接腿打折。

對於毛文龍的請求,天啓還是相當謹慎的,於是就安慰他道:“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過重了,不能草率決定,需要內閣好好的研究研究,然後再表決吧。”

這事情實在是太大,也的確不能夠大家站在這裡舉手表決,必須要好好的權衡權衡,毛文龍也只能心有不甘的放下了這事了。躲在遼西的袁崇煥,時刻關注着朝廷內部的動向,自己弄出來這一場亂子,自己這個當事人絕對是脫不了干係的,時刻關注着對自己的處理決定,讓他每日裡活在戰戰兢兢之中,於是就悄悄的爲自己尋找後路,派出新府職員和努爾哈赤進行溝通,結果朝廷裡對他處理的結果出來了,不但如此,還將派來10萬大軍保護行程中再次恢復經略一職,而錦衣衛也看住了自己九族,再加上天啓決定讓他任南京吏部尚書,並沒有將他一棍子打死,也就放了心,雖然在南京不過是個養老的,但只要自己仍舊有官,未來重新起復的機會還是有的,只要有機會,就絕對不能放棄。

於是,袁崇煥不等大軍出動,直接單人獨馬跑回了北京,他就是要賭一把,天啓爲了這也遮掩醜聞,絕對不是誆他回京拿他下獄。

結果這次他真的賭對了,天啓皇帝見他單身的跑回來,對他原先的懷疑也就徹底的消失了,於是對他進行了一番安撫勉勵之後,改他爲北京吏部左侍郎,繼續手握大權。這當然引起了毛文龍的膽戰心驚。

於是,再次彈劾袁崇煥,大有不死不休的意思。

第426章 無兵無將第1356章 轉攻皮島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170章 招募百姓第865章 軍民死戰第656章 家書值萬金第1053章 戰役結束第814章 李永芳的算計第302章 不做奴才的百姓第1158章 大裁軍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第642章 驅奴爲兵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1262章 西行漫遊記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232章 斷後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691章 請求會盟第1241章 巨大的調整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803章 逼退黨魁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1318章 大火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309章 莽古爾泰的擔心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066章 一場完勝第700章 皇家兄弟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692章 深謀遠慮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1385章 大反攻第1273章 密議和談第1372章 目標林丹汗第641章 拒絕投降的藉口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354章 透陣第961章 安插楊嗣昌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339章 救援第1135章 東江鎮要***第437章 誅殺叛逆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1158章 大裁軍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785章 匯兌天下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1258章 槓精盧象升第472章 戰朝堂2第471章 戰朝堂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649章 袁毛結仇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1187章 京城冷暖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018章 堂堂一戰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1201章 強勢壓服第1400章 逆天改命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125章 總算喘口氣了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1263章 樹倒猢猻散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235章 互相推諉第937章 包藏禍心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1291章 暴動第708章 狗急跳牆的晉商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253章 漏洞百出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1150章 分贓朝鮮
第426章 無兵無將第1356章 轉攻皮島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170章 招募百姓第865章 軍民死戰第656章 家書值萬金第1053章 戰役結束第814章 李永芳的算計第302章 不做奴才的百姓第1158章 大裁軍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第642章 驅奴爲兵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1262章 西行漫遊記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232章 斷後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691章 請求會盟第1241章 巨大的調整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803章 逼退黨魁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1318章 大火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309章 莽古爾泰的擔心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066章 一場完勝第700章 皇家兄弟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692章 深謀遠慮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1385章 大反攻第1273章 密議和談第1372章 目標林丹汗第641章 拒絕投降的藉口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354章 透陣第961章 安插楊嗣昌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339章 救援第1135章 東江鎮要***第437章 誅殺叛逆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1158章 大裁軍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785章 匯兌天下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1258章 槓精盧象升第472章 戰朝堂2第471章 戰朝堂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649章 袁毛結仇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1187章 京城冷暖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018章 堂堂一戰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1201章 強勢壓服第1400章 逆天改命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125章 總算喘口氣了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1263章 樹倒猢猻散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235章 互相推諉第937章 包藏禍心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1291章 暴動第708章 狗急跳牆的晉商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253章 漏洞百出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1150章 分贓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