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

馬維忠的確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在上次整頓衛所中,成績卓越,成爲當時官場的後起之秀,而當時有葉向高的青睞,有東林黨人的支持,京查考評卓異而拔得頭籌,已經成爲了朝堂矚目的後備力量。

而隨着之主動擔當,帶着四所衛所將士解圍遵化,雖然不成,但半壁山阻擊,打的十分艱苦頑強,雖然依舊失敗,戰死所有衛所將士,但在大明當時狀況之下,成爲大明文臣裡的一顆耀眼的明星,被吏部考評司記錄在案。讓首輔青睞有加,讓皇上記住了這個人。

雖然最終背叛了東林,被毛文龍拉進了孤臣黨,被東林不恥而排擠打擊,但這時候東林已經拿這個聖眷在握,內閣青睞,孤臣黨歡迎的傢伙無可奈何了。

於是,葉向高不顧東林百般反對,堅持向皇上推薦以敘功而擢升四品,進內閣幫辦行走歷練。對於他進內閣,顧秉謙以入閣的閹黨本着凡是東林反對自己必須支持的犯擰的原則,當然給予接納支持,終於讓馬維忠成爲大明最年輕的內閣閣員,可以被成爲閣老了。如果,其實不必如果,只要馬維忠不犯大的錯誤,未來一個次鋪是絕無問題,經過幾十年磨礪之後當上大明首輔也不是不可能了。

年輕敢做,再加上老師葉向高刻意支持栽培,馬維忠在內閣多有做爲。

當這次接到毛文龍奏報,蒙古一部歸化大明,全族內遷的奏摺之後,葉向高立刻毫不猶豫的將這個最光榮的任務交給了他辦理,任命他爲大明宣慰使,到草原迎接安撫安置這些部落百姓。

在接到這個任務之後,馬維忠立刻行動起來,一刻不停的出行,因爲他帶着皇帝和葉向高的暗中安排,一定要在這個由毛文龍帶着的歸附部落進入長城之前,接過毛文龍的任務。

現在馬維忠不辱使命,總算在草原上迎上了毛文龍。

在戰馬上,爲盛典而設立的四品四樑官帽輝煌嚴整,黃、綠、赤、紫織成雲鶴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金綬環金帶,佩藥玉,黑麪白底朝靴,將一個小夥子襯托的是風采無限。

遠遠的看到南歸前面的毛字大旗,就如蝴蝶一般的跳下馬,直接提着袍子角跑了過來,等到了也同樣從馬車上跳下來的毛文龍面前,先不參拜,而是驕傲的在毛文龍的面前旋了個身,顯擺一下他的袍服金帶,然後小公雞一樣的問:‘我的大帥,我的老哥哥,怎麼樣,小弟的這身行頭還算養眼?”

和毛文龍相處,馬維忠已經被徹底的拉下水,成爲了孤臣黨一員了,尤其毛文龍也看這個年輕人敢擔當,真的實幹,也就互相惺惺惜惺惺,雙方人後早就已經是兄弟相稱了。在爲人隨和上,要比那個一直板着個死人臉,已經成爲自己得力助手的楊嗣昌強多了。

捏着下巴,眯着眼睛,欣慰的看着眼前顯唄的傢伙,毛文龍嘴裡卻是:“一個倖進的小蝴蝶,和一個花魁一樣在一個大男人面前翩翩起舞,你讓我浮想聯翩啊。”

當時馬維忠就誇張的往後一跳,緊緊的捂住了自己的胸口,表情誇張至極。

兩個笑鬧之後,毛文龍高興的道:“真的沒想到這個迎接的使節會是你,我們兄弟在草原相見,而且一起共事,當然要浮一大白,來來來,你把你帶來的中原美食給我拿來,我把我草原的烤全羊奉上,我們搭夥喝一杯。”

“這正是我的意思,不瞞哥哥,我知道你在草原一定想念中原菜蔬,所以特意準備了一份,而你更該高興的是,皇上還特意準備了一份皇家內藏的蔬菜水果犒勞你,信王還悄悄的給你偷出來幾罈子御酒,我真的爲你能如此得到聖眷而榮幸啊。”

天啓厚道啊,這是毛文龍的感慨,毛文龍更加感慨信王真的善變啊。

天啓的厚道和對人的一貫信任,再加上他不濫殺,還有認人很明,比如現在穩定住大明局勢的孫承宗,袁可立,穩住西南局勢的張慎言,穩住西北的李汶,還有牽制遼東的自己(嘻嘻),而且善於納諫,不管是東林的,還是閹黨的,還是內閣的,以及各個小黨的,只要是對的,他都願意接受,當然,能不能通過那就不是天啓所能掌控的了。但這些優點,這讓人真的很放心。

就比如對自己的信任,即便自己在草原行風行雨,其實是給天啓弄出了一大堆的簍子,但天啓卻堅決的頂住羣臣對自己要殺要打的壓力,堅定的給自己擦屁股,收拾自己的爛攤子,堅定的信任自己,這是非常難得的。在這一點上,讓毛文龍真的很感動。

而當初信王也就是小小的朱由檢當初對東林完全信任和欣賞,爲此對自己也是百般猜忌,這在當初自己第一次大勝傳回皇城時候,他們兄弟在御書房裡的對話就可以看出。

那場對話,因爲自己對太監的好,已經被後來到遵化傳旨的太監原原本本的告訴了自己了。

而在豐潤之戰之後,信王對東林的惡感頓升,而對自己的態度卻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這看來是一件好事,但其實卻更讓人擔心,自己對他好了,他就對自己好感頓升來個大轉變,而一旦自己做的事情不能讓他滿意,當然也就會再一百八十度的再變回去。

這不是毛文龍的臆想,也不是擔心,朱由檢就是有前科的,正經的應該是有後科的。

當初上位,就打倒了還能治國的閹黨而全力扶持東林君子,而當東林君子繼續執行架空皇帝的策略的時候,崇禎又在臣權與皇權的爭鬥中對東林大加打擊。

而在認人上更是不堪,在信人上更加朝秦暮楚。

縱觀整個崇禎朝任命的重要大臣,內閣就換了十七個,這可比後世日本換內閣大臣勤快多了,而且你看看他任命的這十七個內閣首輔都是什麼人,就沒有一個好的傢伙。

而那些爲他征戰廝殺的督師經略,如袁崇煥,楊嗣昌,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等等,先是無條件的信任,然後是沒理由的猜忌,哪個得了善終?

大明如果沒有崇禎是不是更好些,天啓一直在位而不是落水一個感冒就死,那是不是更好?

這個想法一進入腦袋,毛文龍就怎麼也趕不走了,天啓一直當皇帝下去,對大明好不好不知道,但最少對自己是有好處的,最少當袁崇煥殺自己之後,應該能爲自己站出來平冤,那樣自己的兩個義子一個義孫就不會成爲歷史上最大的漢奸之一,大明的江山,嗯,在毛文龍的心中,漢人的江山會依舊掌握在自己這些漢人的手中。

這一點需要考慮,值得考慮。這就是面對着天啓賞賜的蔬菜,信王偷出來的御酒的思考。

第868章 再度出擊第724章 建立銀行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1159章 統治草原的辦法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159章 啦啦隊的作用第259章 分而治之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710章 悠忽來去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354章 透陣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989章 一場慘勝的代價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1320章 錦州前線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1184章 重回天津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181章 勇士爬城第492章 難得清閒(爆更)第1275章 大戰略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1371章 南方大捷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717章 百官接風第203章 野心初現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906章 朝鮮王的算計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060章 尋找理由第258章 齷鹺的文官第952章 虛無的真誠第082章 拼命的吃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004章 狀況不妙第1185章第033章 肉的味道第192章 大殺器出現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103章 生命價值第1130章 霹靂手段第1036章 賭上一把第800章 開徵工商稅第1265章 海外軍團回援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913章 皇帝和督師的嫌隙第1318章 大火第1269章 全民皆兵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第149章 努爾哈赤的困局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1391章 功過得失第411章 巡撫的大方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351章 援軍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268章 巡視軍營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426章 無兵無將第1340章 多擇第040章 諉過爲功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673章 馬維忠的建議第121章 軍功太大了第603章 鴛鴦陣發威第002章 附身毛文龍第602章 集結號第1382章 戰略方向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1220章 解決廠衛
第868章 再度出擊第724章 建立銀行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1159章 統治草原的辦法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159章 啦啦隊的作用第259章 分而治之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710章 悠忽來去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354章 透陣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989章 一場慘勝的代價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1320章 錦州前線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1184章 重回天津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181章 勇士爬城第492章 難得清閒(爆更)第1275章 大戰略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1371章 南方大捷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717章 百官接風第203章 野心初現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906章 朝鮮王的算計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060章 尋找理由第258章 齷鹺的文官第952章 虛無的真誠第082章 拼命的吃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004章 狀況不妙第1185章第033章 肉的味道第192章 大殺器出現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103章 生命價值第1130章 霹靂手段第1036章 賭上一把第800章 開徵工商稅第1265章 海外軍團回援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913章 皇帝和督師的嫌隙第1318章 大火第1269章 全民皆兵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第149章 努爾哈赤的困局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1391章 功過得失第411章 巡撫的大方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351章 援軍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268章 巡視軍營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426章 無兵無將第1340章 多擇第040章 諉過爲功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673章 馬維忠的建議第121章 軍功太大了第603章 鴛鴦陣發威第002章 附身毛文龍第602章 集結號第1382章 戰略方向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1220章 解決廠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