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

天啓皇帝並不擔心自己一家的安全,因爲他知道,因爲他堅信,毛文龍是絕對不會對自己下狠手的。如果他真的那麼做,就不會將他的夫人孩子和他的精銳派到自己的身邊來,讓自己死於這場戰亂豈不更省事?

所以他堅定的認爲,他和毛文龍,和天下的羣臣還是可以談一談的。

和毛文龍,和元老議政院和內閣六部尚書的朝會,沒有按照毛文龍的要求,在集英殿裡召開,而是選擇在了最莊重的太和殿裡。

不但天啓親自參加,而且帶上了皇后和太子。他對羣臣的解釋是,這關乎祖宗江山,也關乎他們一家的命運,有必要讓當事人親自見證歷史。

他的這個決定,其實就等於給諸位大臣和天下百姓施壓,利用他和皇后的巨大威信影響,能爲老朱家爭取更多的利益。

羣臣感覺真正的爲難,但毛文龍卻是無所謂,反倒認爲這更好。既然是最後的攤牌,那麼大家就把手中的牌擺在桌面上,讓所有參加這一場攤牌大會的人都明白清楚,以防日後再出現後悔反覆。

既然皇上一家,全部到場了,既然這是一個攤牌的大朝會,內閣和元老參議院以及毛文龍也決定,將天下的督撫,各地的布政使,海外行省的代表,在京在外的勳貴公侯也一起召喚來,同時,也將大明各地的王爺能來的,也都召喚來來,將所有的事情一次性解決。

於是,原先計劃的,不過二三十人的攤牌大會,又在半個月之後,從各地趕回來的各地要員的加入,最終達到了100人。

當這100人魚貫進入皇宮紫禁城,午門緩慢而沉重的關閉之後,天下所有的人都屏氣凝神,死死地盯着那一扇硃紅的大門,等待着他的再次開啓。

再次開啓,這個苦難深重的大漢民族,不知道是走向輝煌,還是走向深淵。

三天之後,午門沒有打開,但是在午門之上,用最隆重的方式——龍筐,墜下了第一道聖旨,並且以邸報的形勢立刻傳遍天下。

天啓皇上下旨,但這份聖旨卻有些奇怪,上面不但有皇上的玉璽,內閣的署理大印,更多了一個元老議政院的硃紅印章:“大明權利統一歸中央,取消南京留守二朝廷,取消南京留守。取消鳳陽總督,取消鳳陽留守,所有一切都歸當地行省。從此結束一國三都的政治格局,施行真正的大明政令出於北京的統一。”

這樣的決定一出,當時讓國人放下了一份心,從此國朝分裂的可能就減少了許多。即便再有反覆,也就沒有了正當的藉口了。

ωwш☢тt kán☢c○

第四天,又一道聖旨從午門上下來,依舊以邸報的形勢昭告天下,:“定性朱常洵爲叛逆,定性東林爲叛逆,定東林除了史可法外剩餘的三百黨徒有罪,罪不容恕,經過三法司合議之後,認定他們對大明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全部斬首棄市。但皇上和諸位朝臣勳貴以仁德之心,赦免他們的家人以及相關人,不株連,不抄家,不追究,此案到此結束。”

這樣的決斷立刻讓天下士紳百姓全部鬆了一口氣,天下竟然響起了徹夜不休的鞭炮聲,就連周圍一百屬國以及歐美大陸都傳來的歡呼慶祝聲。

畢竟,這個年代,大明是世界的中心,大明的一舉一動都牽扯着世界的走向,一個不折騰,走常規不偏執的世界中心,纔是大家所需要的。

第五天,再下詔書:“禁止東林黨人言論,降衍聖公爲衍聖候,取消朝廷對孔聖祭奠。但,確立山東新解儒學爲國學而不是國教,在全天下推行對孔聖孟聖六藝新學,以爲國本。”

然後,大明的午門上接連十天再也沒有聖旨傳出,這讓大家最期盼的心再次懸起來了,所有的人都緊張的等待着新的消息。

第十五天,新的聖旨下來了,卻更加的震動天下。

天啓皇上宣佈退位,成爲太上皇,和皇后自由選擇榮養之地,朝廷戶部,每年給二十萬銀元爲供奉,其他由皇家內帑出資供養。

但接任的皇帝不是大家一致認爲的原先太子朱慈燃繼位,而是由元老議政院,和內閣公推二皇子朱慈焴繼位(由於毛文龍改變了歷史,天啓的三個兒子都沒有早夭)

這個結果有一個細節,被許許多多的人看到了,那就是皇帝的繼位,再也不是立長立賢。也不是先皇指定了,而是一個新鮮的辦法,以元老議政院和內閣公推。

這裡的內涵意義就大了去了。

雖然大家還不明白這裡真正的後續影響,但大家都看到了一種徹底的改變。於是,大家就靜靜的期待着後續。

新皇登基,大典後續補辦。這並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但新皇的第一道聖旨卻非常新奇。

確定的年號,大明的年號,也再不延續原先的一帝一號或者是一帝多號,而是以大明開國第一年爲年號起始,定洪武元年爲大明元年,而後是二年——以此延續,到今年是大明曆爲268年,以後以此延續,達千年萬年。並且海外行省,大明一百屬國全部強制推行這種年號計算方式。

當然,小國悄悄的依舊以原先的習慣紀年也不是不行,但必須是雙軌制度。向大明宗主國上報國情賀表,請求冊封新的國君國王,必須按照大明的紀年來,否則就算僭越,就算背叛。

爲了這個,大明前後十次發動了滅越南,滅印度的戰爭,被歷史記錄爲年號戰爭。

也正是這種戰爭,在潛移默化裡被其他各地接受併成爲習慣,造成的影響就是,世界各國習慣性的以大明爲地球中心了。這其實是最直接的文化侵略和征服。

宣佈,大明政體施行虛君政體,大明真正執行治國的是內閣,施行監督內閣的是元老議政院。皇上不再是由上一個皇帝指定繼承,而是由先皇和元老議政院提名,由內閣和羣臣舉手表決產生。

對於這一點,天下臣民沒有一句反對的聲音。只要給大家一個皇帝,這個皇帝姓朱,大家就可以接受。

三百年大明王朝,有皇帝但不理政的多了,天下百姓臣民已經習慣了沒有皇帝的日子。當初那幾個不理朝政的皇帝躲在皇宮不露面,結果不但大明正常運轉,而且還運轉的非常好,乃至出現了少有的大明中興氣象。

結果幾個不靠譜的皇帝倒是勤政理政了,卻差點讓大明走向滅亡。反倒讓大家發現,其實這大明,有皇帝還不如沒有。

現在好了,在法律層面,徹底的讓皇帝不再理政了,從此再也不會兩兄弟將個江山當玩具似的推來推去,差點將漢人的江山推到坑裡去。這樣就避免了一件關鍵的事情,那就是不管未來的皇帝是個什麼,哪怕就是一頭豬,一個傻子,都不會對大明造成任何傷害了。中國,已經被這種好皇帝或者是壞皇帝害苦了。

第051章 整編軍隊第089章 根據之爭第442章 皇宮救駕第1285章 讓商人從政第420章 金融陷阱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971章 許傑的判斷第471章 戰朝堂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1370章 關寧鐵騎 出擊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第1378章 張盤的邏輯手段第692章 深謀遠慮第1214章 天下勤王急第147章 開鎮東江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211章 後金羣臣的擔心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1090章 咱們嚇唬他們去第819章 敵使獻計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1336章 靜待第1176章 殺個和尚第1026章 必死無疑朝鮮王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1202章 殺入敵後第1389章 朝鮮滅國第1194章 山陝大抓捕第722章 分贓大會第116章 鳩佔鵲巢第734章 捐與稅的區別第644章 決死之戰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342章 籌糧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099章 象關戰起第004章 狀況不妙第868章 再度出擊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222章 堵門之戰4第106章 軍之根本第1288章 全民動員2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352章 皇太極到來第1085章 談判的藝術第1360章 夫人主政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314章 堂堂之陣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1163章 從回草原第1144章 不許胡思亂想第398章 接待降將第945章 碰上賴賬的了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440章 深謀遠慮第826章 艱難的決斷第236章 毛文龍的作用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1369章 撿便宜的出現了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220章 分兵行動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020章 大敗漢軍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1369章 撿便宜的出現了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940章 養賊自重第1257章 大戰略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1145章 滅日行動開始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706章 刺殺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656章 家書值萬金
第051章 整編軍隊第089章 根據之爭第442章 皇宮救駕第1285章 讓商人從政第420章 金融陷阱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971章 許傑的判斷第471章 戰朝堂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1370章 關寧鐵騎 出擊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第1378章 張盤的邏輯手段第692章 深謀遠慮第1214章 天下勤王急第147章 開鎮東江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211章 後金羣臣的擔心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1090章 咱們嚇唬他們去第819章 敵使獻計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1336章 靜待第1176章 殺個和尚第1026章 必死無疑朝鮮王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1202章 殺入敵後第1389章 朝鮮滅國第1194章 山陝大抓捕第722章 分贓大會第116章 鳩佔鵲巢第734章 捐與稅的區別第644章 決死之戰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342章 籌糧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099章 象關戰起第004章 狀況不妙第868章 再度出擊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222章 堵門之戰4第106章 軍之根本第1288章 全民動員2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352章 皇太極到來第1085章 談判的藝術第1360章 夫人主政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314章 堂堂之陣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1163章 從回草原第1144章 不許胡思亂想第398章 接待降將第945章 碰上賴賬的了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440章 深謀遠慮第826章 艱難的決斷第236章 毛文龍的作用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1369章 撿便宜的出現了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220章 分兵行動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020章 大敗漢軍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1369章 撿便宜的出現了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940章 養賊自重第1257章 大戰略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1145章 滅日行動開始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706章 刺殺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656章 家書值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