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混亂的局面

李適得到了毛文龍的支援,李倧也獲得了毛文龍的物資,在歷史上,不過是短短半個月的李適之亂,最終以李適父子被殺而結束,結果在這個歷史上,卻打成了一場拉鋸的亂仗。

面對朝鮮的亂局,毛文龍心急如焚,他倒不是心急於兩邊戰爭的殘酷,而是心急於朝廷,到現在還沒有拿出對朝鮮局勢的處置的結果。

現在,在自己的作妖下,將本來一個很快平息的叛亂,用卑鄙的手段,擴大到了已經兩個月了,雙方在漢城周圍打的是你死我活,幾乎徹底的糜爛了那一片地區。如果再像歷史上那樣,等到明年六月纔出了決斷,朝鮮就徹底的打爛了。讓朝鮮的混亂在可控制之內,才符合毛文龍的最大利益。

毛文龍最大的利益,用卑鄙的手段挑起戰爭並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找藉口進入朝鮮,掌控着自己的蕭牆之地,如果真的按照現在的樣子發展下去,朝鮮就會徹底的被打爛,那時候建奴就可能趁虛而入,丁卯之變可能就會提前爆發,事情就出現了事與願違的結局,這是毛龍絕對不需要的。

將朝鮮的局勢掌控在手中,掌控在可控制之下,這纔是最終的目的。

但不論毛文龍如何焦急,朝廷那裡就是沒有個準信兒過來,於是毛龍不得不親自再次給天啓上書,痛陳利弊,希望朝廷能夠快速的承認李倧的地位,然後讓自己名正言順的幫助他,重新奪回王位,穩定住朝鮮的局勢。

這時候的大明朝廷也有了一番變化,葉向高看到朝局已經穩定,天啓也變得勤政而沉穩有決斷,於是就舒心的請求致仕。天啓看到葉向高的確身子不好,再壓他,就是不仁道了。於是仁厚的天啓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以太子太傅的恩賞同意他致仕了。但有個條件,那就是不讓葉向高告老還鄉,而是以備詢的身份留在京師榮養,每月由內帑拿出一筆豐厚的錢糧以供使費。

對於這樣的恩賞信賴,葉向高感激涕零的答應了下來,做了韓爌和天啓的顧問。

韓爌順位上位,顧秉謙如願成了次輔。

而經過歷練過的馬維忠被提前召回朝堂,成爲內閣的正式一員。而東林黨人六君子之一,性格耿直的周朝瑞也進了內閣,一時間,三黨在內閣勢力均衡,韓爌居中調和,倒也是平分秋色,因此,天啓和葉向高追求的三黨平衡終於實現了,朝局也難得的在幾十近百年的時間裡,出現了難得的穩定。

對於朝鮮的事情,大家也知道這其中的關鍵所在,但這裡卻的確橫着一個道德和規範的問題。不管怎麼說,李倧是篡位上位的,如果天朝真的承認他的合法地位,等於變相的鼓勵周邊的藩屬國的野心家們造反,如此一來,整個周邊國家就會亂成一鍋粥,對整個大明王朝不利。

但是,原先的國王已經被殺了,而李適擁戴的更是篡位之後的篡位了,這樣的關係,真的是理不清。

所以朝廷上還在吵成一鍋粥,東林黨堅持綱常禮教,閹黨堅持利己主義,孤臣黨堅持順應時局。反正不管怎麼說,那真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

朝廷這裡不急,毛文龍卻急得火上房,最終沒有辦法,毛文龍決定私自出兵鐵山,把控這個北方要塞,先替混亂的朝鮮人擋住可能入侵的女真人再說。

鐵山自己多次來去,即便沒有藉口,誰也說不出什麼,但最好還是有個藉口,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鐵山掌握着自己的掌控之中。這件事情當初毛龍就幹過,那時候,他就將鐵山變成了自己的一個堅固據點,和皮島成爲犄角,現在的毛龍也準備這麼幹。

結果就在他準備行動卻沒有藉口的時候,李光道和金全石再次上門。

“對於現在我們朝鮮的狀況,毛帥你也心知肚明,形勢越來越不好了,還需要一個緊急的解決辦法。”

李光道對毛文龍大發朝鮮國難財的做法,根本就沒有一點指責的意思,因爲他在其中也狠狠的撈了幾筆,所以也就沒有臉說別人。

“現在的狀況是,如果當初我家大王及時反擊李適得手,事情也就不會亂到這種地步,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原本來不及選擇的人,現在有了時間左右觀望,而有些猶豫的人,現在也有時間決斷到底是依靠向哪方,最終的結局就是這樣了,朝鮮的北方支持李倧大王,南面支持李適扶持的興安君。我們不快速的平息朝鮮內地的戰爭,整個朝鮮將被嚴重的削弱,而一直對朝鮮虎視眈眈的建奴後金,就會趁虛而入,到那個時候,一切也就晚了。”

毛文龍就很欣賞李光道的長久眼光,這個傢伙不單是貪財,多少還是有些能力的。

看到眉頭緊鎖的李光道欲言又止的表情,毛文龍就拍拍他的肩膀:“我說老李,咱們是難兄難弟,他們爺兩個雙方打仗,我們實在是插不上手。但我看你今天來絕對有事,你就直說吧,我老毛能幫的絕對毫不含糊的幫你。”

李光道就長嘆一聲:“時局如此動亂,我身爲王朝的臣子,守土有責,絕對不能讓建奴再踐踏我們的國家。但我鐵山雖處要隘,卻是兵微將寡,原先還有1萬人馬駐守,但是這次國王有命,調走了5000,現在滿打滿算不足3000人,一旦建奴突襲,我們鐵山就危如累卵,所以我不得不親自過來,請毛帥看着我們是難兄難弟的份上,派出一支部隊協守。”

朝鮮有任何事情,不管是外部入侵,還是內部爭鬥,尋找大明出兵幫忙,已經成爲了一種順理成章的習慣,所以在朱元璋規定的14個不徵之國裡,朝鮮就成爲了大明最要命的累贅。就在不久前,明朝還幫他們打跑了倭寇,消耗了部分國力,現在在這個關鍵時候,李光道來求毛文龍出兵,算是順理成章。

說明了來意之後,李光道還是非常擔心自己達不到目的。原先朝鮮求大明出兵,都是以國王向皇帝申請的名義。但這次卻與以往不同,沒有得到大明朝廷的封賞,朝鮮就等於沒有國王,而底下的官員互相請求幫忙,其實和大明的規矩不和的,如果毛龍答應出兵,就違背了大明朝廷的法度,說不好就是丟官罷職。

但現在事情的確到了緊要關頭,李光道實在是找不到援軍了,只能尋找毛文龍的幫助,然後就眼巴巴的看着毛文龍,生怕他拒絕。

毛文龍拒絕他也是在情理之中,因爲鐵山的前面是兇悍的建奴,毛文龍雖然經過幾次出擊,但每一次都是他們的朝廷命令他,而他也損傷嚴重,每次都幾乎將毛文龍打回原形。而毛文龍的戰術歷來就是打了就跑,儘量避免和建奴死磕。但這次防守鐵山,建奴真的來進攻,毛文龍是不能跑的,到時候就是一場慘烈的對攻戰,毛文龍的損失就更大。

而這不過是一方面,還有一面就是,鐵山身後的朝鮮已經亂成一鍋粥,雙方都會派人來聯繫毛文龍幫助他們,到時候毛毛文龍的處境就相當尷尬。

同時,由於後面大亂,根本就沒有任何能力招待毛文龍,防守鐵山還要毛文龍倒貼。現在的毛文龍雖然富可敵國,但這個傢伙也是視財如命,讓他做倒貼的事情,的確是爲難。

現在,就看毛文龍有沒有大局觀,就看自己和毛文龍的關係鐵不鐵了。

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973章 兄弟攜手第321章 不可思議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1066章 進駐宣州第628章 走投無路的多倫第1317章 埋伏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027章 最後時刻第1251章 抓住曹文詔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001章 鎮江潰敗第187章 挑起仇恨第321章 不可思議第628章 走投無路的多倫第656章 家書值萬金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132章 議政裕安來人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002章 附身毛文龍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932章 春川決戰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287章 閱兵迎客第1214章 天下勤王急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937章 包藏禍心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521章 勢力壯大(爆更)第747章 四處求援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1208章 何去何從第503章 三巨頭的想法(爆更)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800章 開徵工商稅第1126章 滅日計劃第373章 默契配合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802章 再接再厲第1340章 多擇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455章 父子相認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125章 總算喘口氣了第114章 玉石俱焚第1341章 爲難第144章 來至朝鮮的戰報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477章 往死裡整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533章 開海?門都沒有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234章 無人受命第412章 合法化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361章 戰心動搖第491章 各自的心思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1120章 火燒平壤第555章 出大事了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342章 籌糧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049章 被逼一戰弟1234章 募集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592章 愣頭青馬維忠第225章 大肆採購第1249章 一步步退第344章 奪城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1701章 最後一戰第922章 小國寡民的悲哀第1044章 行雲流水的大勝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348章 恢復第1266章 軍火採購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245章 解決之道
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973章 兄弟攜手第321章 不可思議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1066章 進駐宣州第628章 走投無路的多倫第1317章 埋伏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027章 最後時刻第1251章 抓住曹文詔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001章 鎮江潰敗第187章 挑起仇恨第321章 不可思議第628章 走投無路的多倫第656章 家書值萬金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132章 議政裕安來人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002章 附身毛文龍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932章 春川決戰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287章 閱兵迎客第1214章 天下勤王急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937章 包藏禍心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521章 勢力壯大(爆更)第747章 四處求援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1208章 何去何從第503章 三巨頭的想法(爆更)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800章 開徵工商稅第1126章 滅日計劃第373章 默契配合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802章 再接再厲第1340章 多擇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455章 父子相認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125章 總算喘口氣了第114章 玉石俱焚第1341章 爲難第144章 來至朝鮮的戰報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477章 往死裡整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533章 開海?門都沒有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234章 無人受命第412章 合法化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361章 戰心動搖第491章 各自的心思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1120章 火燒平壤第555章 出大事了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342章 籌糧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049章 被逼一戰弟1234章 募集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592章 愣頭青馬維忠第225章 大肆採購第1249章 一步步退第344章 奪城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1701章 最後一戰第922章 小國寡民的悲哀第1044章 行雲流水的大勝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348章 恢復第1266章 軍火採購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245章 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