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

就在所有的東林黨人都在不甘和絕望裡彷徨的時候,坐在大門的邊口,一個清俊的身影站起來,衝着上面的鄒元標施禮,施施然神態自若的道:“門生卻認爲不然,正所謂打蛇打七寸,只要我們打住了羣醜要害那便是一場絕對的大勝。”

鄒元標猛的聽到局勢還有轉機的辦法,當時就來了精神,於是定眼看去,卻是東林的後起之秀,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宜興周廷儒。

周廷儒因爲天啓初年壓制毛文龍武人事件中,爲東林黨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而獲得鄒元標的賞識,因此獲得東林黨的一致推薦,官場一路高升,從一個當初的一個小小的閒職修撰遷右中允,掌司經局事。不久又得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可謂一官掌兩地,成爲東林新秀,人氣無兩。

但是不管怎麼樣的權勢,在東林宿老的首善書院,他依舊只能坐在靠門的地方,因爲東林雖然口上說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其實更注重門地資歷。

今天的這個會議,能夠在門口有他一個座位,是因爲在上次的戰績。

東林不得不承認,他們掌握在手中的唯一戰勝敵人的,就是所謂書本上的聖人之言的理解,其實這都是理論上的,遇到一向胡攪蠻纏的毛文龍那樣的人,根本就沒有一點用處。

論起戰術戰鬥技巧,大家都是書呆子,說的和想出來的,都是書呆子可笑的東西,根本就不能克敵制勝,大言還可以,但那都是紙上談兵,真輪到真槍實彈,簡直就不堪一擊。

但在這個時候,東林出來了兩個腦袋靈活的新秀,一個是周廷儒,一個就是溫體仁。

溫體仁年紀比這個周廷儒大了整整20歲,本來都是東林後起,但這兩個人的性格簡直天差地別,一個是跳脫風進,一個是溫吞水。但兩個人卻都有野心,也就是都要一爭長短,結果在對外鬥爭中,兩個人各呈鋒機,但兩個人內裡也斗的不可開交。

對於周溫兩人的評價,鄒元標還是中懇的,周廷儒年少,算是鬼才,往往劍走偏鋒,出奇制勝。溫體人老於事故,做事沉穩,計謀狠辣,往往一擊必中。

至於兩個人的計謀心思到底是誰優誰劣,鄒元標認爲,溫體人的計謀過於溫和拖沓,在這個東林多事之秋的時候,還是周廷儒的立竿見影。

於是鄒元標惜才,就將溫體仁調到南京升左庶子,今年正月,以禮部右侍郎管國子監祭酒事,未來要調他回北京中樞大用。

這也是將一個驢槽上兩個叫驢分開的辦法,分開了,讓他們各自發展,最終還要走到一起,到時候誰鬥得過誰,那就是他們自己的能力造化了。

這時候看到自己的智囊站出來,鄒元標第一個感覺到事態絕對會出現轉機。於是親自走下來,對着周廷儒滿面春風的詢問道:“玉繩有何良策,能剷除朝廷奸佞,還大明朗朗乾坤,中興大明,教化大明?”

周廷儒受到如此垂詢,表現的受寵若驚,年輕人,做事謙恭低調更能獲得上位者好感。

做足了功夫之後,就開始展現自己的才華,侃侃而談“諸公明見,我們這些君子以往以聖人教化奔走朝堂,爲大明兢兢業業,所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在我們的努力下,大明的朝局走向清明教化,百廢待興之中,內有百姓擁戴,外有萬國臣服,如此走下去,大明必將中興。”

對於周廷儒的話,所有的人都表示了歡欣鼓舞,認爲他說的對,如果照這樣走下去,在東林的治國理念指導下,大明中興,萬國來朝的盛景,將再次出現。

被萬衆矚目的感覺真的好,周廷儒很享受這種感覺,但眼睛的餘光,卻看到了黨魁自己的恩師鄒元標微微的皺眉。

吹捧這個東西就要適可而止,過猶不及,於是周廷儒就說到了正題上:“但是我們的中興大業,卻突然的被打斷了,而且讓我們進入了逆流,這個狀況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這樣的提問一出,當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深思,於是就交頭接耳,互相猜測着提供着線索,結果一陣混亂之後,大家依舊感覺到莫名其妙。的確是如此,本來是一個大好的前程,皇帝被架空了,內閣被掌握了,武將勳貴被壓制了,衆正盈朝實現了,本來是一片光明大好形勢,怎麼就突然間變成這樣了呢?皇帝又跳出來不受掌控了,葉向高反叛了,內閣被奸佞掌握了,宵小們開始躍躍欲試了,奸佞小人開始充斥朝堂,聖人君子們的言語,已經不被重視,聖人的治國之道,也變得舉步維艱,這到底是怎麼了?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答案很簡單,自從毛文龍在林畔之戰之後,他將軍功分潤給那些奸佞小人,朝堂就開始變向了。”

仔細的深思一番之後,衆人就恍然大悟了,事情的確如此,自從毛文龍在林畔決戰之後,斬獲了上千個建奴的首級,結果他一改過往不捨一顆人頭,爲此不惜和山東文官集團,後來蔓延到整個朝廷文官集團,想要分潤他軍功的堅決牴觸,開始主動的拿出了2/3的人頭,分潤給各個部門階層,上到皇帝百官,下到各個部門,即便是那一個孩子的朱由檢,也有可笑的藉口得到了10顆人頭的軍功。

而大明朝廷,經過上百年的屈辱之後,頭一次獲得了一次慘勝,這樣一來,軍功就變得無比重要,所有的人都獲得了軍功,但這時候大家纔想起來,毛文龍唯獨沒有給真正的朝堂正人君子,東林黨人分潤哪怕一顆人頭。

結果就是這樣,那些無恥的接受了他賄賂的奸佞小人們,被賞賜提拔,而真正運籌帷幄的君子們,卻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接着就是朝堂之爭,毛文龍伶牙俐齒,進行了詭辯,讓一向以正人之道處事的大家,變得措手不及,結果幾個東林黨的中堅,被毛文龍一頓亂拳趕出了朝堂,讓東林黨在朝堂的勢力大受損傷,從這一點開始,事情最終領導人來說越來越被動了。

看到大家一臉恍然的樣子,周廷儒就慷慨陳詞:“聖人說得好,凡有事情要提綱挈領,正所謂綱舉目張,只要我們抓到了事情的關鍵,那我們就等於抓到了毒蛇的7寸,只要打斷這個七寸,其他的都會迎刃而解,正所謂3軍奪帥,殺士卒千萬,只要將帥依舊在,就可以立刻重整隊伍,但是將帥死了,敵人就潰不成軍。”

一番侃侃而談,卻正中了要害,不管是皇帝觀念的轉變,還是閹黨的壯大,葉向高的倒戈背叛,再加上所謂孤臣黨的興起,仔細的梳理起來,前前後後的所有始作俑者,竟然就是那個被大家瞧不起的丘八武夫。

這樣的結論一出,大家雖然看到了鬥爭的方向,但也不得不暗暗神傷,在座的諸位都自詡爲人中精華,結果卻被一個丘八武夫耍弄了,這說出去,真是丟人丟大發了。

不過現在不是考慮丟不丟人的問題,爲了長久之計,正應該像周廷儒說的那樣,只要打倒了毛龍,一切事情就會迎刃而解,皇帝繼續被架空,內閣重新被奪回,閹黨重新被打倒,君子們再次站滿朝堂,實現諸位的治國理念。

但是,還是那一句話,當什麼事情出現了但是這兩個字的時候,基本是最讓人頭疼的。

雖然找到了蛇的7寸,但這事情基本就又繞回來了,要想打倒毛文龍,就必須讓皇帝不能支持他,就必須讓內閣感覺到很厭惡,那麼這件事情該怎麼辦呢?

所有的人都沒有開口,一起望向了這個東林的後起之秀,被大家冠以鬼才的周廷儒,等待他的解決辦法。

“毛文龍雖然有聖上恩寵,奈何爲虎作悵,但也正因爲如此,讓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軟肋——那就是他爲了斂財,開設的這個建設銀行,我們就從這裡下手,一擊必中。”

第1332章 動起來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1325章 宿命掌握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680章 分化瓦解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965章 聚斂人口第1269章 全民皆兵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544章 畫個大餅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553章 小民的心聲第549章 位置之爭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188章 破堡之戰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834章 義無反顧第288章 販賣食鹽第869章 遼東土匪第179章 堅定不移第1347章 鐵山失守244章 宗族安置第225章 大肆採購第665章 爲商人而戰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429章 糜爛如此第725章 存款貸款之間的利益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1365章 陰狠的齊飛第211章 後金羣臣的擔心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548章 小集團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1241章 有你無我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342章 籌糧第259章 分而治之第402章 百戰而歸第357章 皇太極的決斷第1178章 叛亂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1378章 張盤的邏輯手段第1149章 日本國滅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1258章 槓精盧象升第409章 巡撫袁可立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729章 軍國大事第829章 親身犯險第1325章 宿命掌握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1351章 城牆爭奪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1394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095章 積極備戰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1014章 議論廢立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184章 死守缺口第638章 夜襲第047章 各抒己見第1158章 大裁軍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532章 爲國省錢第140章 獨相的憤怒第722章 分贓大會第266章 尋找把柄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031章 改變規矩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507章 發賣皇商(爆更)第1351章 城牆爭奪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1696章 戰死百分之五百的軍隊第302章 不做奴才的百姓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1265章 暗藏玄機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487章 戾氣滿腔(爆更開始)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789章 一個屁的開局第566章 論關寧的作用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811章 監軍太監
第1332章 動起來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1325章 宿命掌握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680章 分化瓦解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965章 聚斂人口第1269章 全民皆兵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544章 畫個大餅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553章 小民的心聲第549章 位置之爭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188章 破堡之戰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834章 義無反顧第288章 販賣食鹽第869章 遼東土匪第179章 堅定不移第1347章 鐵山失守244章 宗族安置第225章 大肆採購第665章 爲商人而戰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429章 糜爛如此第725章 存款貸款之間的利益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1365章 陰狠的齊飛第211章 後金羣臣的擔心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548章 小集團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1241章 有你無我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342章 籌糧第259章 分而治之第402章 百戰而歸第357章 皇太極的決斷第1178章 叛亂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1378章 張盤的邏輯手段第1149章 日本國滅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1258章 槓精盧象升第409章 巡撫袁可立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729章 軍國大事第829章 親身犯險第1325章 宿命掌握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1351章 城牆爭奪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1394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095章 積極備戰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1014章 議論廢立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184章 死守缺口第638章 夜襲第047章 各抒己見第1158章 大裁軍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532章 爲國省錢第140章 獨相的憤怒第722章 分贓大會第266章 尋找把柄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031章 改變規矩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507章 發賣皇商(爆更)第1351章 城牆爭奪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1696章 戰死百分之五百的軍隊第302章 不做奴才的百姓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1265章 暗藏玄機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487章 戾氣滿腔(爆更開始)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789章 一個屁的開局第566章 論關寧的作用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811章 監軍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