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十年一遇的人才

方應物第一個名帖低調,只寫了自己身份;第二個名帖張揚,幾乎把自己背景關係都寫進去了,可謂張揚的不能再張揚。?

一前一後呈進去,合起來就是前恭後倨,這便是方應物的兩手準備。如果在最開始就拿出第二個名帖呈進去,那就顯得過於驕狂,有以勢迫人的味道。但先有了第一個名帖被拒爲鋪墊,那第二個名帖就顯得不那麼張狂了。?

新任延綏鎮巡撫姓楊名浩,山東濟寧人,原河南左布政使。這次他由從二品布政使升爲三品右副都御使、巡撫延綏鎮、贊理軍務,可謂是仕途得意。?

或許有外行人不明白,從二品布政使變成了三品巡撫,爲什麼還叫仕途得意?不必驚訝,大明的官制就是這麼複雜和奇怪。?

簡單的說,大明京官份量貴重,地方官檔次比較低,從地方官遷轉爲京官,降一品也算平調,不算貶官。?

巡撫名義上是朝廷派遣官,是欽差的一種,而布政使說破天還是地方官,所以遵照京官高貴的原則,巡撫的檔次比布政使高,這與品級無關。?

所以由從二品布政使變成從三品京官算是平調,而變成三品副都御使巡撫相當於提了半級,若變成二品都御使巡撫,那就是破格超升待遇了。?

巡撫是封疆大吏,向上一步就是都御使或者六部尚書;布政使只能算方面大員,從布政使一步到位升爲尚書幾乎不可能,這就是區別。?

總而言之,在地方上三品巡撫是從二品布政使的上司,品級並不說明一切。?

閒話不提,此時楊巡撫正在銀川驛內院一處花廳裡談笑風生。陪着他說話的是米脂縣秦知縣。?

忽然瞥見崔振飛崔師爺腳步匆匆的走了進來,楊巡撫詫異道:“崔先生不在前頭把住門口,卻過來作甚?”?

崔師爺苦笑道:“當頭便收到兩份名帖,還是親自與東翁稟報的好。”?

楊巡撫伸手接過方應物那兩份名帖,擡眼看去。第一張還正常,第二張卻跟家狀簡歷似的,各種牛氣沖天的官銜和名頭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但楊巡撫是果斷能看明白的,少保大學士商素庵公顯然是前首輔商輅,巡撫江南蘇鬆十府王石渠公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恕。?

自報家門正常。自報師門也是可以,但連外祖父都報出來......封疆大吏楊巡撫對此啞然失笑。?

崔師爺在一旁,將情況簡單稟報了一番。心情不錯的楊巡撫指着名帖末尾,對秦知縣道:“此子真是年少氣盛,連他外祖父都列上去了。江南巡撫......”?

秦知縣過眼看了看,連忙答道:“王石渠公乃本省三原人氏,王家亦是本省大族,三原書院就是王家所辦。”?

楊巡撫聞言不禁收斂了笑容,雖然延綏鎮和陝西省成了兩個並列行政區劃,但人文地理上又很難將延綏鎮和陝西省硬性割裂。既然王家是影響力巨大的陝西大族,那就不能太輕慢了。?

難怪此子特意將外祖父列到名帖上。也是花了心思的,絕非故意炫耀......楊巡撫又把目光落到了“奉旨軍前效力”和“廣有庫書辦”兩行。?

很美麗字面意義下,其實就是被髮配邊疆罷,而且過的看來不甚如意。居然慘到了去倉庫當書辦的地步。?

方應物是誰楊巡撫或許一時不明白,但楊巡撫知道方清之和方清之的兒子,地方大員對京城的動向多多少少都會關注一些。?

所以能不見麼?不能不見。如果他楊浩今天敢拒絕見方應物,傳了出去。名聲就要低了。若他是勳貴總兵或者世襲指揮使,那可以不在意士林名聲。但他終歸還是讀書人。?

卻說方應物在門外繼續等待,不知過了多久,李老驛卒從門內閃出來,恭敬的邀請道:“撫臺大老爺傳見方相公。”?

成了!還是讀書人更有共同語言!方應物按下欣喜的心情,隨着李老漢進了前廳,又換了人引着他穿過前廳向後面走去。?

方應物進了後院花廳,向前拜道:“晚生方應物見過中丞老大人。”然後簡單打量過,見這楊巡撫五十餘歲年紀,目光溫和,很有幾分慈眉善目。?

秦知縣見楊巡撫開始見客,便知趣的主動告辭,去籌備今晚的洗塵宴了。楊巡撫目送秦知縣離去後,戲言道:“方賢生不在學中讀書,不在軍前效力,所爲何來?”?

方應物看左右沒有多餘人了,便大膽道:“晚生爲輔佐撫臺而來!”?

楊巡撫輕笑幾聲,“你小小年紀倒是敢說話,你能輔佐本院什麼?”?

方應物嚴肅的問道:“撫臺近日高升,看起來是春風得意,但可否想過未來之艱難否?”?

楊巡撫不甚在意,只當是小兒輩故意危言聳聽,信口道:“聽說近年來邊事甚少,有什麼難處?”?

“晚生已經先到榆林一月,各種情形多有目睹。內有驕兵悍將,外有達賊復起,不可慮乎?”?

楊巡撫聽方應物說的貌似有理,漸漸皺起眉頭,“願聞其詳。”?

不怕他想聽,就怕他不想聽,方應物連忙詳細說明道:“近年來,延綏鎮先後有紅鹽池、紅城兒兩次大捷,其餘時候依靠邊牆也是勝多敗少,所以官軍士氣漸驕。?

更何況官軍獨服王、餘二公,對其餘文臣未必就恭敬了,撫臺按臨延綏,只怕不好駕馭。此謂內有驕兵悍將也。”?

楊巡撫想想也知道方應物沒說錯,最近幾年延綏鎮功勳大把,戰績在邊鎮裡數一數二,將士沒有驕縱之氣就怪了。?

雖然當前大環境就是文官掌握了主導權,以文馭武的局面已經穩固下來,但大環境之下,總還會有小氣候的。前任丁巡撫只幹了一年就走人,其中誰知道有沒有問題??

客觀的說,成化年間武官地位確實不如前代。完全屈居文官之下,但也還不像嘉靖之後那麼卑微,以至於可以隨便打罵殺頭的,楊巡撫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

同時楊巡撫也知道,方應物說的王、餘二公,指的是王越和餘子俊,算是兩個前任。?

王越久在西北提督軍務,提拔大將很多,幾次大捷都是他全盤指揮。在武官中威望極大。國朝第一個三邊總制也是爲他而設,只是這個官名在幾十年後改成了三邊總督,所以說王越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大明第一個總督。?

餘子俊是前延綏巡撫,參加了兩次戰役大捷,而且主持修建了一千多裡的邊牆。使得延綏鎮防禦形勢得到極大改善,自此之後,達賊就很難從延綏方向進入內地了。?

不過去年王越和餘子俊都升到了京城,王越是左都御史兼掌十二團營,餘子俊是兵部尚書。?

楊巡撫很有自知之明,對比之下,他與王、餘兩位還差得遠。那些驕兵悍將在他面前。肯定不會像對待這兩個前任一樣服氣的。?

方應物偷偷觀察,見楊巡撫聽得仔細,“前些年達賊屢屢受挫,又建邊牆阻之。北方河套一連平靜了幾年。但幾年過去,達賊漸漸復起,邊牆又要燃烽火了。?

撫臺剛剛上任,就面臨這種狀況。萬萬不可輕忽。一旦陣前失機,撫臺也要獲罪下獄。”?

楊巡撫眉毛皺的更緊了。本來挺不錯的心情,被方應物這一分析,立刻緊張起來。他暗暗想道:“古人云,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己這段時間是不是太過於輕鬆了?”?

方應物用“內憂外患”嚇唬完撫臺老大人,便閉口不言。?

楊巡撫擡頭看到靜立的方應物,開口道:“本院昔年數次升遷,有了布政使之位,皆得力於商相公,與你原本也不是外人。?

你方纔說要輔佐本官,這沒有問題,忠良之後豈能慢待?正好本官身邊缺人用,若不嫌棄也請你作西席,總比你在倉庫當書辦強的多。”?

方應物大喜,這纔是他的目的,便再次拜見道:“謝過撫臺提挈之恩!晚生敢不盡心盡力乎!”?

楊巡撫擺擺手,“客套話便不說了,想必你也是胸有成竹,還請道來。”?

方應物斬釘截鐵的說:“撫臺到了榆林城,首要第一件事情就是辦學校!”?

“嗯?”楊巡撫一時間沒明白,辦學校興教化的確是很有面子的政績,但爲什麼是首要大事??

“按本朝章法,府有府學,縣有縣學,衛有衛學,學中聚起各色生員。但榆林衛新建不過數年,延綏鎮移駐榆林也是五年,至今尚未有學校。?

撫臺入駐榆林後,可建起榆林衛學,然後從延綏鎮軍民中,擇優秀者入學,給予生員功名......”?

“妙!”楊巡撫終於弄明白了,忍不住大聲叫好,卻打斷了方應物。這的確是個妙到極點的好主意!?

這世道文貴武賤,那些武官若有機會讓自家子弟取得功名,哪怕是個秀才,那還不得趨之若鶩般搶瘋了??

再說武官或許可以世襲,但不可能所有子弟都能世襲到職位,絕大多數子弟還都要另行找出路,如果榆林城建起學校,擁有了走功名之路的渠道,誰不想進來??

別以爲秀才沒出路,就是秀才也可以熬年頭,然後排資論輩成爲貢生入國子監,取得監生資格後就有機會做官了!監生做了官,也比武官社會地位高,又沒有任何上陣打仗的風險。?

但學校是必定把持在本城最大牌文官巡撫手裡的,別人誰也插不了手。讓誰進學不讓誰進學,讓誰成爲生員秀才讓誰滾蛋,那還不都是巡撫一句話的事情??

就憑這點,不怕有需求的武官不低頭。所以建學校,既賺到了名聲,又掌握了把柄,可謂是一石二鳥,並且完全沒有任何負作用。?

想明白了這些,楊巡撫怎能不叫一聲“妙”?他看向方應物的目光,再沒有了一絲半毫的輕慢,完全鄭重其事的當成智囊了。?

到此時,楊巡撫對方應物的評價和廣有庫孫大使一樣了——小小年紀就能參透權力運作的奧妙,至少是十年一遇的人才!?

感受到楊巡撫的熱切和重視,方應物心裡淚流滿面,小爺我這塊金子總算能發光了。?

()?

第784章 繼續耿直第277章 我再想想法子第698章 還有熱血第474章 天威難測第58章 我要看書......第182章 大生意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81章 紅粉陣仗第645章 時局艱難第427章 學會拒絕六百二十三章 名不虛傳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601章 太后有旨第766章 婚事難第673章 事與願違第555章 生意服從於政治第203章 學霸的內涵第573章 討價還價第702章 人名樹影第341章 父子默契(下)第629章 被看穿的陰謀第582章 入宮三百二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637章 新流派第464章 打不還手第656章 這不是威脅第497章 劇本不是這樣啊......第377章 天下第一知縣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147章 怎麼能叫無恥?第475章 鬼上身了?第107章 聰明人的對手戲第504章 誰是主犯?第637章 新流派第747章 遲暮第463章 陷害第80章 抄襲被發現......第443章 登門道喜第36章 五子登科第2章 坑兒子的爹第212章 智商不夠用了第116章 祖師爺方應物第41章 府試不公的秘密第4章 特權的威力第693章 極致的藝術第619章 忠烈不好當第360章 廷審(下)第529章 今天特別多第663章 人才難得(下)第228章 他有什麼好的?第785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506章 反客爲主(下)第717章 各懷心思的安全問題第363章 三座大山第322章 錢財與名聲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722章 不能放棄!第686章 旭日東昇第265章 爲父只能幫你到這裡了第582章 入宮第704章 失控了(上)第170章 爲什麼救我?第44章 大黑馬(下)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261章 家鬥你們也不行第79章 口角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336章 天恩浩蕩第380章 西廠追債(下)第620章 我知道你行第637章 新流派第542章 光明磊落第45章 你敢不激動?第499章 人生七十古來稀第658章 千迴百折第469章 狠角色第257章 狗血啊......第216章 鄉試遐想第95章 對牛彈琴?第338章 要低調第217章 院試賭約第513章 採辦太監駕到第243章 有我沒他!第425章 挑釁與羞辱?第723章 總有一種力量第275章 謎底第605章 這怎麼可以?第257章 狗血啊......第73章 流星般的少年第489章 文選司的死局第103章 世態人情第529章 今天特別多第595章 冷場帝第306章 人在江湖第582章 入宮第193章 倒吸一口涼氣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16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第207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52章 我不介意(下)
第784章 繼續耿直第277章 我再想想法子第698章 還有熱血第474章 天威難測第58章 我要看書......第182章 大生意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81章 紅粉陣仗第645章 時局艱難第427章 學會拒絕六百二十三章 名不虛傳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601章 太后有旨第766章 婚事難第673章 事與願違第555章 生意服從於政治第203章 學霸的內涵第573章 討價還價第702章 人名樹影第341章 父子默契(下)第629章 被看穿的陰謀第582章 入宮三百二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637章 新流派第464章 打不還手第656章 這不是威脅第497章 劇本不是這樣啊......第377章 天下第一知縣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147章 怎麼能叫無恥?第475章 鬼上身了?第107章 聰明人的對手戲第504章 誰是主犯?第637章 新流派第747章 遲暮第463章 陷害第80章 抄襲被發現......第443章 登門道喜第36章 五子登科第2章 坑兒子的爹第212章 智商不夠用了第116章 祖師爺方應物第41章 府試不公的秘密第4章 特權的威力第693章 極致的藝術第619章 忠烈不好當第360章 廷審(下)第529章 今天特別多第663章 人才難得(下)第228章 他有什麼好的?第785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506章 反客爲主(下)第717章 各懷心思的安全問題第363章 三座大山第322章 錢財與名聲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722章 不能放棄!第686章 旭日東昇第265章 爲父只能幫你到這裡了第582章 入宮第704章 失控了(上)第170章 爲什麼救我?第44章 大黑馬(下)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261章 家鬥你們也不行第79章 口角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336章 天恩浩蕩第380章 西廠追債(下)第620章 我知道你行第637章 新流派第542章 光明磊落第45章 你敢不激動?第499章 人生七十古來稀第658章 千迴百折第469章 狠角色第257章 狗血啊......第216章 鄉試遐想第95章 對牛彈琴?第338章 要低調第217章 院試賭約第513章 採辦太監駕到第243章 有我沒他!第425章 挑釁與羞辱?第723章 總有一種力量第275章 謎底第605章 這怎麼可以?第257章 狗血啊......第73章 流星般的少年第489章 文選司的死局第103章 世態人情第529章 今天特別多第595章 冷場帝第306章 人在江湖第582章 入宮第193章 倒吸一口涼氣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16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第207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52章 我不介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