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三座大山

當然,方應物的苦惱對天子而言是不存在的,皇帝要你小命都是“賜”死,更別說送你一個官做。既然能將一個大難題完美的解決掉,天子便很欣然納諫,點頭道:“准奏!”

天子一錘定音,方應物的命運再次發生了轉移,吏部尚書尹旻又一次出列領旨,只等回衙門辦手續。這回輕便許多,辦好告身文書叫方應物自己來拿就行了,不必監督者禮送出京。

如此徹底無事,天子起身走人,他還有不少疑問要問一問母后,並且還打算按照方應物的“密奏”召見尚銘,徹底弄清楚其中緣故。

而殿上大臣也三三兩兩的散去了,卻說上殿大臣都是久經宦海、見多識廣,此刻也沒什麼太特殊的感覺,只當看了一場不錯的反轉戲。這場戲的結果,方應物貌似成了一個大贏家,大體上是名利雙收,一天官也沒當便直接晉身六品京職。

唯有萬首輔臉色不甚痛快,陰沉沉的嚇人,按說他沒什麼實際損失,只是臉面稍稍掛不住。

還有倪御史,仍然癱倒在地面上,可能是被方應物毆打得起不來,或者可能是別的什麼緣故。不過他被大家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確實沒必要關注他了,誰去安慰他誰就是傻貨。

不知是出於避嫌還是什麼原因,沒有人招呼方應物,讓方應物正好圖得一個清靜。

深思熟慮之後,方應物長吁短嘆的爲自己的前途命運唏噓起來。京縣知縣的位置不好做,特別是宛平知縣的位置更不好做!

京城東半部屬於大興縣。而西半部才屬於宛平縣,京城的中軸線就是兩個縣的交界處。開句玩笑說,天子朝會時坐在金鑾殿寶座上,右半邊身體在宛平縣,左半邊在大興縣。

人人都知道,京城的格局大體上是東富西貴,至於北酸南賤便不贅述了。外地人士和富商大多住在東城,因爲從東城去通州和運河碼頭方向比較近。這就是所謂的東富。裡面油水不小,只蓋商鋪出租,就能賺錢賺到手軟,可惜屬於大興縣轄境;

而各種達官貴人多住在西城,也就是在宛平縣轄境內,這就是所謂的西貴。換句話就是說,大明朝的各種公侯伯和文武大員、勳戚顯貴幾乎扎堆住在宛平縣(包括某清流方家)。隨便從天上掉下塊磚頭,就能砸到個貴人或者貴人家屬。

這幫人連帶他們的家人,能是個個善良無害並講道理的麼?所以京縣刁鑽難治,宛平縣比起大興縣尤甚......

即便除去上面這些不提,只從公事上說,宛平縣地處天子腳下。朝廷各種差役浩繁如牛毛,除去徵發的京營軍士以外,大多數都要落在京縣特別是宛平縣頭上,應付這些差事更是足以使人心力憔悴!

方應物站在殿門口的值班官軍身邊,胡思亂想半天也沒動地方。那錦衣衛官看着方應物。很不明所以並小心翼翼的問道:“方大人還有何貴幹?”

方應物下意識的問道:“你不帶我走?”錦衣衛官乾笑幾聲,“方大人說笑了。天子已然將你放了出來,誰敢再擅自拿你?”

“哦哦!”方應物醒悟過來,自己現在是自由身了!呼吸的都是自由的空氣!

這段時間不是在這家監獄就是在那家監獄,要麼就是在從這家監獄去那家監獄的路上,已經習慣了跟着押送官軍竄來竄去。

猛然徹底解放了,居然還有點小小不適應,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方應物從文華殿出左順門,又穿過午門端門承天門長安右門,便出了皇城,正式踏上宛平縣轄境。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以後這裡就是自己的管理範圍了!

方應物高舉雙手仰望藍天白雲,高呼一聲年輕沒有失敗,我的地盤我做主,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一些罷!

附近路人看到這一幕,不是指指點點就是嘀嘀咕咕。旁邊一道水溝波光粼粼、春波涌動,倒映出一位披頭散髮、滿面灰土、衣衫襤褸的......知縣老爺。

靠!方應物老臉一紅,掩面而走。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先回家去,痛痛快快洗個澡再換衣服。

方家門子對着方應物辨識了半天,才認出是小老爺,並開了門放進去。此時大老爺方清之不在家裡,很恪盡職守的在衙門裡爲國效力,不是每個朝臣都像劉棉花這樣天天中午就下班回家休息。

如此也好,方應物便省去了孝子向父親問安問起居問飲食的磨蹭功夫,直奔自己的西院而去。

王蘭和王瑜兩個小妾已經得到了消息,都從房中出來,提着裙角邁着小碎步去迎接夫君。方應物遠遠看去,就能看到兩女哭的有如梨花帶雨,一邊哭一邊迎上來。

“蘭姐兒瑜姐兒!”方應物伸開雙臂,高聲招呼道。“夫君!”兩女輕呼一聲,衝着方應物撲過去。

不過距離還有兩尺遠時,兩女不約而同的齊齊急剎車,一左一右閃了閃身子,讓方應物抱了個空......原因你懂的。

等方應物在小妾的侍候下沐浴更衣完畢,順便放了一炮。坐着說話時,兩女又開始掉眼淚,方應物安撫道:“不用哭!爲夫這不是好好地回來了麼?再說天子不是殺人的性子,爲夫沒什麼危險。”

正打算再次進一步深入交流溝通,忽然有下人稟報,那項成賢項大公子來串門子了。方應物無奈,只得打起精神出屋去迎接。

話說科舉結束後,僥倖中了三甲的項成賢還沒選到官,一直在觀政。由於未來不確定,所以還寄居在方應物這裡等待明朗化。近水樓臺先得月,故而得到消息快,來得也快。

項成賢站在院首處,急哄哄的大呼小叫道:“方賢弟!你現在可算安然出來了,身子無恙乎?”

方應物將項大公子請進堂中,落座後項成賢又問道:“方纔只聽說你回了家,不知你究竟怎麼出來的?是天子開恩赦免,還是另有發落?還能不能留在翰林院?”

“另有發落,叫我做這宛平地界的父母......知縣。”方應物本來想習慣性的說父母官,但再一想,這宛平縣境內能當自己父母官的人多了去了,自己又何德何能敢自稱父母官,還是老老實實稱知縣罷。

“呃,這個官位......”項成賢也不是一絲不懂的人,但他聽到宛平知縣幾個字,也不知該如何評價方應物的遭遇了。京城附郭縣這是典型的事多權少,責大位小的官職......

當然這“多少大小”都是拿知縣跟朝廷顯貴大佬比較而言的,從絕對值上而言,初入官場便能任京縣知縣,還是很顯亮的。

作爲好兄弟,項大公子決定安慰一下方應物,“也無妨,你是以翰林編修身份貶爲京縣知縣,也算是以翰林起家的人了,長遠前途應當不受阻礙,小心做幾年就可以另謀高就!”

方應物嘆口氣道:“說得輕巧,天子腳下的知縣哪有那麼容易?任期滿時不獲罪就可以燒高香了。”

項成賢笑道:“但請放心,別人可能做不好,你肯定不會做不好,你畢竟與衆不同!”

方應物看項成賢似乎有點想法,便問道:“說來聽聽,我有什麼不同?”項成賢答道:“因爲你身後有三座大山!”

方應物對項大公子的用詞吐槽不能,幸虧不是頭頂上有三座大山,那叫做靠山好不好?

只聽得項大公子指點江山道:“你這是當局者迷,今日爲兄我就旁觀者清一次!第一座大山,就是你的名聲,也包括令尊的名聲,合起來就是你們方家的清名。名聲也是實力,有名聲在,別人對你就要小心尊重幾分,你行事自然也就更如意。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現在你剛從天牢裡輾轉出獄,正是名聲響亮的時候,這個時候入宛平縣衙,一般人誰敢觸黴頭?所以當前十分有利於你開局,開局好了,接下來也就順當得多!

第二座大山,就是你即將與文淵閣大學士劉閣老家結親!老泰山不只是泰山,還是靠山!有這樣的岳家支持,自然是底氣十足,至少在官面上不用畏懼別人。

沒多少不怕死的官員會因爲縣裡頭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與你過不去罷?更不會有那些官員親眷家奴仗勢欺辱你的事情罷?

更何況朝中有閣老鼎力扶持,那麼縣衙承擔的朝廷雜務差役也會消停不少,清靜無爲做不到,但至少清閒許多。

至於第三座大山,爲兄我看你與汪公彷彿有幾分人情?那西廠又是何等衙門,汪公又是監軍,足以懾服各路牛鬼蛇神宵小和不法官軍!只要能在關鍵時刻搬用西廠撐腰,那必將所向披靡!

有這三座靠山,你自己又是聰明機智的人,哪裡有做不好京縣知縣的道理?還什麼可憂慮的?我看你憂心忡忡,都是杞人憂天,但請寬心就是,做幾年京縣知縣死不了人!”

經項大公子寬慰,方應物豁然開朗,頓生撥雲見霧之感,確實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啊。

要玩白道,自己本身清流世家;要玩灰的,有未來大學士老泰山撐腰;要玩黑的,可以暗中勾結汪芷。三座大山擺在身後,這京縣知縣有什麼做不好的?熬上三年就換個位置,應當不成問題!。

第621章 劉棉花的執念第365章 安全感第380章 西廠追債(下)第85章 嚴母教子第8章 中二少年抗差記第4章 特權的威力第658章 千迴百折第154章 不可理喻第362章 真相大白(下)第400章 沒文化真可怕(下)第596章 講義氣的少年......第245章 武林盟主第327章 滿頭塵土說功名第4章 特權的威力第641章 杯酒釋兵權第261章 家鬥你們也不行第325章 宮裡宮外第764章 不成熟?第77章 困居第89章 膽氣第175章 你錯過了什麼?第565章 家門見聞第181章 與我無關!第561章 東廠是做什麼的?第466章 再一次感謝你!第500章 入駐蘇州第203章 學霸的內涵第536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上)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324章 狀元的流言第478章 “衆望所歸”第652章 不佔理的方應物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26章 討債人上門第21章 引蛇出洞第330章 來得正好!第398章 做啊做啊就習慣了第173章 他鄉見故人第788章 三方會晤第462章 有緣再見第272章 直面三巨頭第22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11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12章 心理對抗(下)第594章 後殿所見(下)第594章 後殿所見(下)第454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第498章 滑頭知府第719章 歷史車輪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636章 你不懂第501章 故地重遊(上)第272章 直面三巨頭第310章 乾點事真難第309章 關我鳥事?第214章 前途和道路第594章 後殿所見(下)第732章 先來後到(下)第719章 歷史車輪第599章 奉旨之人(下)第677章 錯誤的選擇第258章 男人的面子第798章 一個傳奇第791章 一箭四雕第684章 流言蜚語第274章 吃錯藥了?第94章 汪直何人?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9章 感謝你第695章 充滿惡意的世界第149章 學霸型先驅者第114章 翰林五諫第722章 不能放棄!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586章 脣槍舌劍(下)第321章 該來的不來第175章 你錯過了什麼?第81章 紅粉陣仗第770章 時代的差距第431章 淚灑三生月倚樓第654章 拖延症患者第370章 半日翰林(下)第589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747章 遲暮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135章 虎落平陽第348章 公公?女人?第598章 奉旨之人(上)第420章 撲朔迷離案中案(中)第495章 差事難爲!第740章 三板斧(下)第359章 廷審(上)第393章 激烈的升級第348章 公公?女人?第357章 一次早朝(上)第334章 獻俘之前第93章 諂媚之徒
第621章 劉棉花的執念第365章 安全感第380章 西廠追債(下)第85章 嚴母教子第8章 中二少年抗差記第4章 特權的威力第658章 千迴百折第154章 不可理喻第362章 真相大白(下)第400章 沒文化真可怕(下)第596章 講義氣的少年......第245章 武林盟主第327章 滿頭塵土說功名第4章 特權的威力第641章 杯酒釋兵權第261章 家鬥你們也不行第325章 宮裡宮外第764章 不成熟?第77章 困居第89章 膽氣第175章 你錯過了什麼?第565章 家門見聞第181章 與我無關!第561章 東廠是做什麼的?第466章 再一次感謝你!第500章 入駐蘇州第203章 學霸的內涵第536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上)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324章 狀元的流言第478章 “衆望所歸”第652章 不佔理的方應物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26章 討債人上門第21章 引蛇出洞第330章 來得正好!第398章 做啊做啊就習慣了第173章 他鄉見故人第788章 三方會晤第462章 有緣再見第272章 直面三巨頭第22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11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12章 心理對抗(下)第594章 後殿所見(下)第594章 後殿所見(下)第454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第498章 滑頭知府第719章 歷史車輪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636章 你不懂第501章 故地重遊(上)第272章 直面三巨頭第310章 乾點事真難第309章 關我鳥事?第214章 前途和道路第594章 後殿所見(下)第732章 先來後到(下)第719章 歷史車輪第599章 奉旨之人(下)第677章 錯誤的選擇第258章 男人的面子第798章 一個傳奇第791章 一箭四雕第684章 流言蜚語第274章 吃錯藥了?第94章 汪直何人?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9章 感謝你第695章 充滿惡意的世界第149章 學霸型先驅者第114章 翰林五諫第722章 不能放棄!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586章 脣槍舌劍(下)第321章 該來的不來第175章 你錯過了什麼?第81章 紅粉陣仗第770章 時代的差距第431章 淚灑三生月倚樓第654章 拖延症患者第370章 半日翰林(下)第589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747章 遲暮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135章 虎落平陽第348章 公公?女人?第598章 奉旨之人(上)第420章 撲朔迷離案中案(中)第495章 差事難爲!第740章 三板斧(下)第359章 廷審(上)第393章 激烈的升級第348章 公公?女人?第357章 一次早朝(上)第334章 獻俘之前第93章 諂媚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