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任重道遠......(上)

方應物跟隨在父親後面,去了前面廳上見客。卻見那林俊年歲果然和父親差不多,都是三十掛零,相貌是中人之姿但也帶着幾分文雅。

而林俊與方清之互相見禮,然後便注意到亦步亦趨跟隨在方清之後面的少年人,很是好奇的看了幾眼。

這林主事與方清之是同年同齡,脾性又相投,而且大家混的都不錯,關係自然十分親密,所以他來方家次數也不算少,但從來沒見過眼前這位少年。

當然,林俊也明白,能陪着方清之出來見客的,那至少也是親戚之流。先開口問道:“這位少年郎是......”

方清之略帶得意的答道:“此乃小犬也,剛從老家過來,候考明年春闈大比。”

林俊有點意外,他確實知道方清之有個兒子,也耳聞過方應物的事蹟,十八歲的舉人實在令人眼熱。

但剛纔他真沒往方應物這方面想。因爲在他眼裡,方應物站在方清之身後,感覺像是兄弟兩人更多一點.....

父親方清之太年輕,今年也不過三十三歲;兒子方應物經過風風雨雨,氣質上又偏成熟。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也難怪林大人心裡誤會了,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方應物也上前行禮道:“見過林前輩。”

賓主落座,方應物自然只能站在父親旁邊端茶倒水,而方清之則是剋制住炫耀兒子的心裡,主動問道:“林賢弟今夜突然造訪,有何貴幹?”

林俊答道:“如今國事日非,正是吾輩奮起之時。今天在衙門裡聽說了一些事情,特來與方兄共商。”

方清之疑問:“都有什麼事情?”

方應物聽到這裡暗暗嘆口氣。不知道是自己要求太高、標準太嚴還是什麼緣故,總覺得自己父親果然還差得遠。

正所謂見微而知著,父親方清之位列翰林清要,是內閣的候補衙門,號稱中樞機要、天子近臣,和外朝各衙門的品流絕對不同的。

所以論起消息靈通,父親應該比六部當普通主事的林俊更勝一籌纔是,但從剛纔這表現看,顯然是林俊聽說了些消息但父親還遲鈍不知。這就能說明很多狀況了。一個內廷翰林居然還不如外朝主事消息靈通......

方應物再次搖搖頭,也許是自己多心了罷,並非人人都是政治人才,跟沒有再像自己一樣佔有未卜先知便宜的人,大多數人還都是中庸的。何必對父親期望太高,難道自己潛意識裡有望父成龍當官二代的念頭麼?

按下方應物的雜念不表,只聽得林大人說:“聽說聖上有幾件不妥當的事情,皇太后長弟周壽現爲慶雲伯,要進位爲慶雲侯,同時太后次弟將進位長寧伯,這隻怕有違禮制。孝莊睿皇后家裡又當如何?”

方應物頓時慶幸自己穿越前是專業人士,不然這段話聽下來必然雲山霧罩、不知所云,根本不懂林大人說什麼,皇太后是哪個?孝莊睿皇后又是哪個?更別提進一步思考了。

這段話裡的皇太后。指的是當今天子的生母周太后(還活着),也是先帝英宗朝的周貴妃,母憑子貴,如今也有太后尊號。

按說英宗朝的皇后是德高望重的錢皇后(十年前薨了)。只有錢皇后可以在先帝駕崩後稱太后,而天子生母周貴妃沒資格稱太后。

可是周貴妃心氣大。很有一點也不肯吃虧的小農精神(本來就是農家出身),自己辛辛苦苦生了兒子當了皇帝,爲什麼反而要位居姓錢的女人之下?

爲了這些禮法問題,周老太太很是與朝臣搏鬥若干回合,你來我往的,朝臣被周老太太死纏爛打的沒辦法,最終還是讓周老太弄到了皇太后的稱號,滿足了虛幻的願望。

但周貴妃也只是變成了皇太后,而錢皇后的尊號則是慈懿皇太后,還是壓了周老太太一頭。所以百官稱呼周太后是皇太后,前面不用加任何字眼的。

插一句題外話,成化朝多極品這句話不是開玩笑的,大明朝很多第一次都發生在成化朝。比如說,大明朝第一次百官羣體散步請願活動,也是很有小農精神的成化朝周太后引發的......

十年前正牌錢太后薨逝,在葬禮問題上週太后非要找彆扭,本身又是底層農家小門戶出身,對禮法問題沒有敬畏心,便不許錢太后與先帝合葬,要將這個機會留給她自己。

這種公然破壞禮法的行爲引發了百官的極大憤怒,有兩百名朝臣齊聚文華門外抗議,是大明朝開國以來的第一次,當然遠遠不是最後一次。周太后也不是後世的嘉靖,被這場面嚇住了,然後便只好讓步。

閒話不提,林俊話裡還提到了孝莊睿皇后,這是錢太后的諡號,指的就是錢太后。

整段話翻譯成白話的意思就是,宮裡那個周老太太又要給自己家裡拼命撈好處了,不但想把長弟從伯爵提拔成侯爵,還要讓次弟直接當伯爵,這也太隨心所欲無視禮制,這是公然踐踏朝廷禮法!

第一沒有這個規矩,她連正牌太后都不是,就想讓周家佔着一個侯爵和一個伯爵,哪有這個道理。第二比她身份更尊貴的錢太后家裡也不過只有一個伯爵,周太后家憑什麼要逾越錢家,綱常何在?

如果單純作爲一個家務事,方應物表示很能理解,拼命給自己孃家撈好處的極品女人太多了,不差周老太一個......

但皇家的家務事顯然不是普通家務事,這是禮法問題,引起大臣的不滿和反感很正常。而且周家和萬貴妃的萬家都是囂張放肆、口碑極差的,大臣看他們不順眼久矣。

何況一個“禮”字的重要性,絕不是方應物這個實用主義派穿越者所能體會到的。他要是穿越到嘉靖初年,肯定不會去左順門爲了參與大禮議挨板子。

林俊繼續慷慨激昂的說:“有些事情,可一不可再,可再不可三,皇太后破壞禮法不是一次了,我們作爲朝臣不能無視,小弟我欲上疏進諫!方兄以爲如何?”

林俊問“方兄以爲如何”,並不是真問方清之怎麼想,而是說“請方兄聲援”,他就是來串聯的。這在大明文官裡很常見,大家搞這種事都是要成羣結黨互相呼應的。

方應物嘴角四十五度下撇並緩緩斜視之......這林大人也是年輕熱血啊,可以理解,只是個剛入官場的七品主事。再看看自己父親,多麼穩重,不愧是下過天牢受過鍛鍊的幹部,這點比林主事要強點。

方應物覺得,周老太太只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撈好處,基本上不干涉朝政,如果不是大是大非問題,爲什麼一定要去惹她?

而且方應物知道,周太后很能活,不但比兒子成化天子活得長,而且一直熬了很久,只比她孫子弘治天子早死那麼一點點,險些就熬到了正德朝,成爲曾太皇太后。

平白去得罪一個身份至尊根本消滅不了、脾氣很斤斤計較、而且還能活很久的人,不嫌麻煩麼?

對其他強人方應物並不怕,別看首輔萬安之流現在風光,一換了天子全完蛋,但周太后顯然不同。別忘了,下一個皇帝弘治天子如今也是養在周太后身邊、深受周太后庇護恩德,不然早被萬貴妃暗害了。

爲這種“雞毛蒜皮”的事較真,值得不值得?方應物正想着時,只見父親“啪”的一拍桌子,面有憤色,張口要說些什麼。

我靠!方應物大驚,迅速收回了對父親穩重的讚賞,他連忙劇烈的不停的咳嗽,打斷了父親的發言。

林俊林大人扭頭看了看,關心的問道:“賢侄從南邊來,乍暖乍寒的要注意身體爲好,小心着了風寒。”

方清之對兒子的品性漸漸有所瞭解,很不給面子的擺出嚴父架子斥責道:“你這慣會作怪的,有什麼鬼話就直說,不要在此裝模作樣!”

()

第105章 難怪正不壓邪!第665章 又是誤會?第729章 廷議過後第476章 也鬼上身了?第304章 貢院門外第164章 成化十五年開端第167章 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第703章 人名樹影(下)第688章 納頭便拜第324章 狀元的流言第629章 被看穿的陰謀第169章 最後一課......第649章 浮沉百態第515章 火候差不多了第377章 天下第一知縣第681章 雙喜臨門第625章 嚴峻的形勢(下)第313章 考官有眼疾了嗎?第182章 大生意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548章 韓老爺的後手第368章 半日翰林(上)第472章 繃不住了!第776章 汪芷很忙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259章 入城第469章 狠角色第449章 是你變了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6章 請借縣誌一閱第323章 看臉的殿試第580章 抓我作甚?第556章 才子的命運第361章 真相大白(上)第603章 不是小角色第378章 新官上任第24章 羊入虎口第40章 變臉知府第93章 諂媚之徒第769章 渣男和底線第625章 嚴峻的形勢(下)第344章 讀書人的話第282章 差點跑題了第606章 聲望變現的**第626章 讓你失望了第409章 樹上鳥兒成雙對......第756章 明知不可爲第446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49章 鄉試榜議論第536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上)第253章 也有難言苦衷......第237章 僞君子與真漢子第499章 人生七十古來稀第595章 冷場帝第398章 做啊做啊就習慣了第713章 猜對了第327章 滿頭塵土說功名第333章 人情和公事(下)第472章 繃不住了!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679章 難堪第720章 還有機會!第49章 訪客第277章 我再想想法子第370章 半日翰林(下)第589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442章 京師之虎(下)第63章 月下悟道第694章 周公和王莽第426章 這個玩笑不好笑第12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16章 鄉試遐想第127章 義薄雲天第111章 風口浪尖六百四十四章 坑爹啊第519章 宿命?(下)第112章 曙光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78章 好心當驢肝肺第193章 倒吸一口涼氣第327章 滿頭塵土說功名第609章 家事國事第709章 回馬槍(上)第366章 襄王神女第57章 書院之行(下)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242章 難題第599章 奉旨之人(下)第349章 廠衛第599章 奉旨之人(下)第467章 有緣再見的內涵第741章 真死定了第324章 狀元的流言第772章 公案三生白骨禪第576章 浮出水面的影子第520章 欽差財神第677章 錯誤的選擇第37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395章 文官的時代第390章 潛伏猛獸
第105章 難怪正不壓邪!第665章 又是誤會?第729章 廷議過後第476章 也鬼上身了?第304章 貢院門外第164章 成化十五年開端第167章 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第703章 人名樹影(下)第688章 納頭便拜第324章 狀元的流言第629章 被看穿的陰謀第169章 最後一課......第649章 浮沉百態第515章 火候差不多了第377章 天下第一知縣第681章 雙喜臨門第625章 嚴峻的形勢(下)第313章 考官有眼疾了嗎?第182章 大生意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548章 韓老爺的後手第368章 半日翰林(上)第472章 繃不住了!第776章 汪芷很忙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259章 入城第469章 狠角色第449章 是你變了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6章 請借縣誌一閱第323章 看臉的殿試第580章 抓我作甚?第556章 才子的命運第361章 真相大白(上)第603章 不是小角色第378章 新官上任第24章 羊入虎口第40章 變臉知府第93章 諂媚之徒第769章 渣男和底線第625章 嚴峻的形勢(下)第344章 讀書人的話第282章 差點跑題了第606章 聲望變現的**第626章 讓你失望了第409章 樹上鳥兒成雙對......第756章 明知不可爲第446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49章 鄉試榜議論第536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上)第253章 也有難言苦衷......第237章 僞君子與真漢子第499章 人生七十古來稀第595章 冷場帝第398章 做啊做啊就習慣了第713章 猜對了第327章 滿頭塵土說功名第333章 人情和公事(下)第472章 繃不住了!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679章 難堪第720章 還有機會!第49章 訪客第277章 我再想想法子第370章 半日翰林(下)第589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442章 京師之虎(下)第63章 月下悟道第694章 周公和王莽第426章 這個玩笑不好笑第12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16章 鄉試遐想第127章 義薄雲天第111章 風口浪尖六百四十四章 坑爹啊第519章 宿命?(下)第112章 曙光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78章 好心當驢肝肺第193章 倒吸一口涼氣第327章 滿頭塵土說功名第609章 家事國事第709章 回馬槍(上)第366章 襄王神女第57章 書院之行(下)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242章 難題第599章 奉旨之人(下)第349章 廠衛第599章 奉旨之人(下)第467章 有緣再見的內涵第741章 真死定了第324章 狀元的流言第772章 公案三生白骨禪第576章 浮出水面的影子第520章 欽差財神第677章 錯誤的選擇第37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395章 文官的時代第390章 潛伏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