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難怪正不壓邪!

方應物心裡也很清楚,公開出頭造勢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別的不說,如果傳到天子耳朵裡,一時性起連他自己也打下詔獄去,那還會有誰來救他?

但是當前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方應物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完全沒有任何其他辦法。想救出父親,容不得他瞻前顧後。

其實以方應物的兩輩子讀書人性格,更喜歡智珠在握的黑箱作業、幕後操盤,而不是賭博式的拋頭露面公開博同情。不過這次萬般無奈,也只能厚着臉皮上陣了。

與敲登聞鼓比起來,還是去通政司上書更體面、更有尊嚴一些,這也是他爲什麼選擇了去通政司上書的重要理由之一。他是士人,不是平頭百姓,擊鼓鳴冤攔街告狀之類的事情太掉身價。

卻說這日上午,工部尚書張文質下了早朝,來到通政司衙門坐衙理事。不要以爲張大人老糊塗走錯了地方,他雖然年近六十,但可不糊塗。

張大人的官銜雖然是工部尚書,但這是加官虛銜,表示享受正二品待遇。外面尊稱一聲大司空,實際職務還是署理通政司。畢竟通政司位列九卿,地位較高,以尊官向下兼任也是常見的。

張司空坐在堂上,悠悠哉哉的先品了幾口新茶,然後不急不緩的等待下屬來彙報工作。

通政司裡都知道老大人喜歡喝茶的愛好,所以等張老大人進了屋後,又給他老人家留出了一刻鐘品茶時間,然後這才陸陸續續的魚貫而入,稟報各項事務。

通政司右通政趙侃捧着一封文書,腳步匆匆的邁入了通政使大堂,對張文質道:“今日有地方生員一名上書,請司空過目。”

張文質聞言不悅,不耐煩的埋怨道:“太祖法令,天下軍民皆可上書言事,惟獨生員不可,退回去就是,拿來與我看作甚?多此一舉,你連這些都不明白麼!”

趙侃詳細解釋道:“此乃淳安士子方應物所上,專爲言其父親之事,其父就是上個月下詔獄的方庶常。所以下官不敢做主,請司空裁斷。”

張文質接過文書,先是沉思了片刻,然後才展開看,入眼見是:

“臣罪當誅兮天王聖明,此語至當,真見古人之心。常存此心,自不見直言得罪有毫髮之可矜負也。但天下人公共大事,臣父一肩擔盡

臣不能救父於雷霆之中,亦不能侍奉於左右,惟願以此身相代”

簡而言之就是兩段意思,一段是聖主忠臣都沒錯,各盡其責;另一段是請求替父親坐牢受苦。

看完後,張文質嘆道:“以身代父,是爲盡孝也,我等位居通政,不能阻塞言路,亦不可不許人盡孝。將這封連同其他奏疏,一起送進宮中文書房罷。”

趙侃猶疑道:“只怕惹得其他人不高興。”他說的這些其他人,當然指的是被方清之彈劾的那些人。比如閣老,比如權閹,比如受寵的僧道方士,可能還有不可一世的萬貴妃。

張司空又仔細看了一遍,“無妨,文中沒有什麼多餘內容,沒有像他父親那樣彈劾一片招人怨恨,滿篇只談忠孝而已。若連這都要阻擋,那傳了出去,我等豈不成了不忠不孝之人?”

張司空很明白,方清之這件事,雖然朝廷中人嘴上不說,但關注度並不低,只是暫時沒有人公開掀起來。

爲難之處在於,如今道消魔漲,文臣氣勢大弱,在天子心裡根本沒有面子。如果爲方清之說話,有可能火上添油觸怒天子和一羣被彈劾的小人,從而毀掉自己前途命運;但如果落井下石,那名聲也就臭了,所以最後只能暫時沉默以對。

而方清之兒子趕赴京城爲父上書,等於將事情公開化,這是一個敏感的信號。他其實請求的是早日了結此事,是貶是謫還是官復原職,要早出結果,不要拖延日久、人心不定。

張文質只想安安穩穩當他的二品官,並不想摻乎這種事。若是壓着這封奏疏不放,被有心人故意解讀起來,有嘴也說不清。反正這方應物的奏疏中沒有明顯犯忌諱的事情,他只做個二傳手就好,還是讓宮中去決定罷。

按下這邊不提,卻說方應物到通政司投了奏疏,隨後就去了距離通政司不遠的錦衣衛。

雖然錦衣衛衙署位居皇城之南,地方並不偏僻,但卻門可羅雀,門前衚衕也是人跡罕至。若非情不得已,誰願意從這裡過?

方應物走在錦衣衛衚衕裡,要說心裡不緊張那是騙人的。一邊祈禱錦衣衛官校不會像電視電影裡那麼兇殘,一邊又想着如果被兇殘了也未必是壞事

在大門前,列着兩排站班官校,人人身着統一制式的紅襖,腰間也挎着統一制式的寶刀,並懸掛着木質腰牌。

十幾雙原本百無聊賴的眼睛突然來了精神,齊刷刷的射向方應物這個不速之客,彷彿看到了珍稀動物一般。

方應物隔着一丈遠,對着領班拱拱手,“在下淳安生員方應物,聽聞家父在詔獄中,心中牽掛,還請校尉通融,叫我父子相見以全天倫。”

沒人出聲理睬,兩排錦衣衛官校仍舊站在那裡,沒有任何迴應。

方應物嘆口氣,咬咬牙跪在了錦衣衛大門外,對着衙署連續磕了三個頭,此後便一動不動。

過了好一會兒,門前的領班校尉忍不住好奇,問道:“你跪在這裡作甚?”

方應物答道:“恨己無力,不能膝前盡孝,唯有在詔獄門前畫地爲牢,陪伴父親。”

那校尉心裡同情,嘆口氣便任由方應物跪在門前不管了,只要他不擋路就好。

雖然苦不堪言,但方應物心裡默唸各種史書素材,硬是神遊物外的堅持了一日。直到傍晚時,這才搖搖晃晃的起身,腰痠背痛不提,膝蓋幾乎都不能直立了。

強打精神,高聲口占一首道:“浩氣還太虛,丹心照萬古。父親報國恩,兒作忠魂補!”

可惜周圍沒有百姓羣衆圍觀,一聲叫好也沒有。此後他踉踉蹌蹌的出了衚衕,在方應石扶持下,回了會館去。

方應物在門外的一舉一動,當然都會傳到裡面,坐鎮詔獄的吳僉事聞言感慨道:“只要不犯禁,隨他去罷。”

次日,又是一個輪迴。方應物先去了通政司,再次上疏,接着繼續去錦衣衛外求見父親。

領班校尉勸道:“令尊之事,何曾是我們可以做主的?你又何必執着於此。”

方應物哽咽答道:“父親終究還是在這裡受苦,爲人子者心如刀割,豈能忍心相棄而去!”

此後他又是在錦衣衛衙署外跪了一整日,臨走前作歌曰:“風吹枷鎖滿城香,簇簇爭看新庶常。不見同聲稱義士,仍有伏獄作孝郎。聖明厚德如天地,廷尉稱平過漢唐。報國從來惟忠烈,此身七尺只隨方。”

領班校尉將事情傳了進去,吳僉事苦笑幾聲,“廷尉稱平過漢唐,倒是誇讚我等。只是這句不見同聲稱義士,不免暗諷朝中諸公了。”

又次日,還是與前兩天同樣的流程。方應物第三次到通政司投奏疏,此後又到錦衣衛衙署外面。

今次換了領班校尉,沒有與方應物搭話但也沒管他,任由方應物跪在門前不理。

還是從上午跪到夕陽西下,方應物幾乎站立不起,還是方應石硬生生將他攙了起來。

方應物萬分悲憤,提筆在衚衕牆壁上題詩道:“宋室忠臣死,方家是後身。誰知今將相,還是姓秦人!”

這首言辭之激烈,原超前兩天的兩首。還是姓秦人,這是把大臣比喻爲秦檜也。

方應物精疲力竭的回到了會館,又看到婁天化在庭院中徘徊。他有氣無力的問道:“事情可曾妥當?”

婁天化摸摸肚子,“在下今日粒米未進”

又是這句話!方應物暗罵一句,這廝是不是每次找自己之前,都是先餓着一天不吃飯?

難道因爲合約文書上寫明,在父親救出之前,他幫忙分文不取,所以就靠蹭飯這種方式佔便宜罷?那還真是分文不取,只多吃了幾碗米飯

方應物便打發方應石去取飯菜,趁着間隙,婁天化稟報道:“遵照了公子的吩咐,在下已經把這忠臣之家必出孝子的消息散了出去。

還有那幾首詩特別是其中幾句,也都傳開。公子請放心,我們這同行一夥人專門互相協作的,既能打探消息也能放消息。”

“如此便好”方應物十分滿意,若能收到效果,也不枉自己拉低身段、丟人現眼一番。作爲清高的人,能捨得下臉皮去幹這些事,那真是下了大決心的。

婁天化一邊扒着米飯,一邊建議道:“公子你還是太端着架子,不會流眼淚,如果能當街痛哭流涕,那效果更好。”

方應物沒有搭理他,繼續想起下一步的事情。

如今自己的孝德形象漸漸樹起,佔據了道德高地,同時極力作詩詞吹捧擡舉父親,又沾了忠字的光。作爲一個無可挑剔的忠孝模範,又在詩詞裡冷嘲熱諷的激將,現在總該有一些大臣開始關注自己了罷。

下面,自己該主動出擊去尋求機會,還是坐等那些還心存正直的大臣來召喚和拜訪?

對此方應物兩難了,若是主動出擊,顯得功利性太強,削弱了道德光彩;若是坐等別人主動,又心裡沒底,誰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正在猶豫不決時,會館的黃掌櫃急匆匆進來了,手持兩個名帖,對方應物叫道:“前面有兩人來找你!”

方應物大喜,真沒想到居然來的如此之快,這下就不用自己爲難了!不知是鄒尚書還是謝狀元?

接過名帖,方應物急忙去看,一封上面寫着“御前錦衣衛指揮使司指揮同知萬”,另一封上面寫着“禮部尚書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劉”。

這都什麼玩意,盼了半天,盼來的兩位全不是史書上的好人啊方應物長長嘆了一聲,面色不是很好看。旁邊方應石納悶道:“用秋哥兒的話說,有人找是好事,爲何嘆息?”

“我只是感慨,這年頭爲什麼朝中好人鬥不過奸邪。就看這機敏程度,好人比奸邪輩差得太遠了,難怪正不壓邪!”

第166章 多謝父親體諒!第775章 運籌帷幄(下)第297章 棉花的可怕之處第461章 前倨後恭第446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09章 樹上鳥兒成雙對......第174章 物是人非第328章 內情中的內情第136章 金子總會發光第702章 人名樹影第785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391章 宮門舌戰第502章 故地重遊(下)第733章 牛刀小試第640章 活到老學到老第18章 寡婦也是生意第776章 汪芷很忙第521章 有組織纔有戰鬥力第522章 還差得遠!第258章 男人的面子第337章 風雨欲來第578章 事有反常......第101章 千里之外第762章 與你無關第730章 先發制人第640章 活到老學到老第82章 作繭自縛第79章 口角第416章 快刀斬亂麻(下)第26章 討債人上門第236章 鎮守太監府前第332章 人情和公事(上)第747章 遲暮第772章 公案三生白骨禪第396章 超豪華陣容第519章 宿命?(下)第472章 繃不住了!第774章 運籌帷幄(上)第632章 伏闕(下)第564章 星君下凡第575章 難成大器第323章 看臉的殿試第13章 父業子當承(上)第102章 你敢寫包票麼?第301章 實在太刺激了第68章 道試上的驚喜第260章 方應物進府第427章 學會拒絕第691章 最瞭解你的人第707章 到底幹什麼來了?第757章 人心民心第632章 伏闕(下)第273章 第三個第63章 月下悟道第323章 看臉的殿試第99章 再行路難第725章 這也行?第22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85章 嚴母教子第479章 故人來第77章 困居第6章 請借縣誌一閱第433章 在下聽不懂第235章 你去死罷!第116章 祖師爺方應物第670章 古怪的邀請第211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691章 最瞭解你的人第434章 莫須有第489章 文選司的死局第100章 二把刀的邪氣第615章 七年之癢第253章 也有難言苦衷......第5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225章 一鳴驚人第242章 難題第209章 殺雞駭猴?第212章 智商不夠用了第525章 後退不得第19章 春夢了無痕第117章 不爭就是爭第424章 以貌取人第174章 物是人非第162章 此子大有前途第578章 事有反常......第53章 你被雙規了第355章 各方心事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614章 失敗的陰謀論第287章 一地雞毛第168章 你要對我負責第335章 怎麼辦才能躲開?第89章 膽氣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714章 還有臉來說?第480章 天賦點不夠用第553章 民意的勝利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第225章 一鳴驚人
第166章 多謝父親體諒!第775章 運籌帷幄(下)第297章 棉花的可怕之處第461章 前倨後恭第446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09章 樹上鳥兒成雙對......第174章 物是人非第328章 內情中的內情第136章 金子總會發光第702章 人名樹影第785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391章 宮門舌戰第502章 故地重遊(下)第733章 牛刀小試第640章 活到老學到老第18章 寡婦也是生意第776章 汪芷很忙第521章 有組織纔有戰鬥力第522章 還差得遠!第258章 男人的面子第337章 風雨欲來第578章 事有反常......第101章 千里之外第762章 與你無關第730章 先發制人第640章 活到老學到老第82章 作繭自縛第79章 口角第416章 快刀斬亂麻(下)第26章 討債人上門第236章 鎮守太監府前第332章 人情和公事(上)第747章 遲暮第772章 公案三生白骨禪第396章 超豪華陣容第519章 宿命?(下)第472章 繃不住了!第774章 運籌帷幄(上)第632章 伏闕(下)第564章 星君下凡第575章 難成大器第323章 看臉的殿試第13章 父業子當承(上)第102章 你敢寫包票麼?第301章 實在太刺激了第68章 道試上的驚喜第260章 方應物進府第427章 學會拒絕第691章 最瞭解你的人第707章 到底幹什麼來了?第757章 人心民心第632章 伏闕(下)第273章 第三個第63章 月下悟道第323章 看臉的殿試第99章 再行路難第725章 這也行?第22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85章 嚴母教子第479章 故人來第77章 困居第6章 請借縣誌一閱第433章 在下聽不懂第235章 你去死罷!第116章 祖師爺方應物第670章 古怪的邀請第211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691章 最瞭解你的人第434章 莫須有第489章 文選司的死局第100章 二把刀的邪氣第615章 七年之癢第253章 也有難言苦衷......第5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225章 一鳴驚人第242章 難題第209章 殺雞駭猴?第212章 智商不夠用了第525章 後退不得第19章 春夢了無痕第117章 不爭就是爭第424章 以貌取人第174章 物是人非第162章 此子大有前途第578章 事有反常......第53章 你被雙規了第355章 各方心事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614章 失敗的陰謀論第287章 一地雞毛第168章 你要對我負責第335章 怎麼辦才能躲開?第89章 膽氣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714章 還有臉來說?第480章 天賦點不夠用第553章 民意的勝利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第225章 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