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殖民之路

當然這還不夠,還是有很多有錢人的閒錢沒地方放,於孝天便又推出了一個新政,那就是准許這些有錢人,到現在他們已經佔領的一些殖民地購買土地,而且在殖民地之中,對於土地的稅收政策,完全區別於本土國內的稅收政策。》.

在殖民地之中購買大量土地的話,稅賦額度穩定在一個比例之中,稅賦比之國內算是很低,而且不採用階梯式的收稅辦法,這就使得有錢人可以購置更多的土地,並且利用這些土地來獲取更高的利益。

這個政策一經推出,立即獲得了不少有錢人的歡迎,他們正愁沒地方把閒錢投出去,現在朝廷開了這麼一個口子,正好滿足了中國人對於土地佔有的。

雖然很多人對於在殖民地購買土地,有點不太放心,但是大中朝的國家信譽現在已經經過檢驗,這世上總是有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於是一些有錢人便跑到了剛剛被佔領的呂宋,試探性的在那邊購買土地,並且順便購買了一些被俘的奴隸,爲他們進行耕種土地。

當第一批人在購買殖民地土地,獲得了成功之後,殖民地管理方面,也切實落實了低廉的土地稅賦政策,於是這一批人馬上開始購買更多的土地,來擴大他們在殖民地的農莊。

沒有不透風的牆,這第一批在殖民地購買土地的人獲得了成功,消息立即便開始在大中朝本土擴散。

於是更多的有錢人便開始蜂擁而上,紛紛跑到殖民地購買土地,建立屬於他們私人的農莊或者莊園,順便也帶動了一些小手工業者,跑去在那邊開始做買賣。

承天六年,倭國被滅,於孝天將倭國改稱爲東海省,但是地位卻劃爲殖民地,准予華人前往在那邊購買土地。

於是立即便招至了很多有錢人,蜂擁而上,跑去東海省圈地。

於孝天這一下鼻子樂歪了,同時戶部官員們的鼻子也同時樂歪了,包括銀行的人鼻子也樂歪了。

因爲打下這些殖民地之後,單單是賣掉這些土地,所獲的收入,就是一大筆不菲的收入,這就是戰爭紅利,使得大中朝單靠着這些賣地收入,就頂上了以前大明全年的財政收入還要翻幾個跟頭。

戶部有錢了,當然高興了,銀行也高興,因爲戶部的收入,要放在國有銀行裡面進行控制,這些錢很多時候閒着沒用,便可以貸出去,賺取利潤。

而於孝天高興了,他現在手頭有錢了,就可以進行更多基礎建設投入,可以招募更多的水手,建造更多的戰船,鑄造更多的大炮,建設起更多的國有工廠。

所以大中的財政困局,在第一批殖民地開始銷售之後,終於開始得以緩解,另外奴隸販售的買賣,也相當賺錢。

於孝天自認爲他不是那種殘暴的人,但是那也要看對誰了,他對於中國人可是愛護有加的,但是對於那些黑皮猴子和倭奴們,他就沒這麼善良了,土地以前是他們的,現在被於孝天的大中朝搶了來,就要把他們趕出他們的土地,全都殺掉肯定也不合適,這會影響到殖民地的開發,使得殖民地嚴重缺乏勞動力。

所以這些黑皮猴子,便又有了被利用的價值,好吧!那就把他們賣掉,賣給那些跑到殖民地購買土地的農場主們吧,讓農場主們來管理他們,利用他們耕作土地吧!

跑到殖民地買地的農場主們,當然需要有人給他們種地了,但是國內現在他們吸收不到多少勞動力,正好殖民地管理者手中,有大批軍方俘獲的奴隸可供他們購買使用。

奴隸和招募的佃戶,是不一樣的,看似購買時候價格高一點,投入看似比較大,但是卻是一勞永逸的事情,買回來奴隸,就可以用到他們死,甚至於他們生下的孩子,還繼續是他們家的奴隸,可以接着用,世世代代的用下去,這可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中國人很善於打小算盤,這道理一想就透,於是馬上奴隸貿易便開始變得異常火爆,價格也炒得絕對不低,甚至於有些海盜或者歐洲的商人,發現了這個商機,也開始紛紛到處抓捕奴隸,低價賣給大中朝官方,再通過大中朝官方,賣給那些農場主們。

後來居然連本土的一些地主,也發現了這個機會,於是跑去購買奴隸,取代他們的佃戶,來替他們種地,比他們把土地佃給佃戶,收取一些佃租,要更划算一些。

這也導致了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一些原來自己沒地種,要靠着佃租地主家土地種田的佃戶們,因爲地主東家現在購置了奴隸,頂替了他們種田,使得他們又一次失業,喪失了生活來源。

這麼一來也就又爲大中增添了不安定因素,失去生活來源,無法維生的佃農,自然是要想辦法生存的,於是捕頭則搶,導致了一些地方出現了新的亂象。

但是於孝天很快就想出來了新辦法,對付這種局面,佃農不是失業了嗎?而且他們對於土地不是具有極高的佔有慾嗎?

不要緊,現在大中有得是殖民地了,另外在遼東、蒙古,現在於孝天也在鼓勵移民,在那邊暫時推行一些土地稅賦收取的特惠措施,暫時甚至不收田賦,只要有人願意過去種地開拓就行。

現在國內還有不少無地的百姓,一時間工商業也吸收不了這麼多人口,那麼不要緊,籤個協議,從大中國有銀行之中貸點長期嫡系貸款,把他們運到殖民地或者遼東蒙古等地,去購買土地好了,而且田賦還很優惠,就算是那邊氣候寒冷,無霜期短,只要肯賣力種田,多開墾一些農田,照樣比當佃戶要強得多。

所以這麼一來,失去土地的農民,也就重新找到了可以賴以生存的土地,這也大大推進了關內朝關外移民的速度,大批農民開始轉到了關外,購置土地,進行拓耕開發,大大填充了關外那些大中領地的漢人人口,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就不用多說了,漢人很會生養,人口會越來越多,最後嘛……就不多做解釋了。

所以奴隸買賣,也讓大中朝賺的是盆滿鉢滿,這也導致了於孝天后來,給孟飛下旨,在東海省那邊,除非對待那些試圖反抗的傢伙,一般情況下不得再肆意屠殺,對於那些試圖反抗的倭人,都抓起來將其變成倭奴,運回國內賣掉,比殺掉還要找人埋更划算一些。

於是這才保住了倭國剩下的一大批倭人,最後得以逃脫一死,被裝入到運奴船之中,塞得跟沙丁魚罐頭一般,運回了國內。

運奴船後來數量不夠,乾脆就把那些以前專用的運輸大牲口的船隻也投入使用,像是運送大牲口一般的把這些倭奴運回國內銷售,或者乾脆拉到呂宋那邊賣掉,總之倭人不能繼續留在東海省,必須要從根上,把這個狗屁大和民族徹底收拾的服服帖帖。

至於東海省以後需要奴隸充當勞動力,那麼不要緊,從東南亞抓黑皮猴子就可以了!實在不行去非洲抓黑奴也無所謂。

整個殖民史其實就是一些弱小民族的血淚史,後世歐洲列強之所以發財,不也是靠着這樣的途徑發家致富的嗎?所以於孝天決定昧着良心,也走這條路,只要中國人以後能雄立於這個地球,那麼就算是他後世背上一些罵名也無所謂了。

隨着徵倭戰爭全面勝利,大批倭奴開始被運回國內,各地基礎建設在這個時候開始進入到了快車道之中,獲得了大量的免費勞動力,道路施工和河道修整工程,解決了以前人力不足的問題,解決了必須要在農閒的時候徵發民衆才能施工的問題。

現在有了大批倭奴,這些工程就可以全面鋪開,不間斷的進行施工,施工進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僅僅是承天六年下半年,這半年時間,全國各地特別是北方,就開工了上百條道路的施工,投入了大量的倭奴,在工地上進行施工,開建修繕官道里程,達到了數千裡之多,另外還修繕了上千裡的河道。

而官府方面的投入,卻可以說寥寥無幾,反正倭奴不算是人,隨便給點正常人不吃的東西,餓不死拉倒,至於累死了就埋掉,反正用起來也不可惜。

只是讓軍方陸軍方面,對此有點不高興,他們必須要抽調兵力,到工地上監管這些倭奴,不讓他們鬧事,整天不像是當兵的,倒像是工頭。

倭奴也不是都很溫順,肯定有人鬧事,那麼好吧,反正刀把子在咱們中國人手裡面,鬧事就宰掉拉倒,而且必須用最殘酷的手段宰掉他們,至於活剝也好,點天燈也罷,剁掉手腳吊起來活活餓死也成,由着監工們去折騰好了。

而連年於孝天發動對外戰爭這種事,起初大中官方的很多官員是持着反對的態度的,認爲這麼做勞民傷財,還加重了大中朝財政負擔,擔心長時間這麼做,會拖垮大中朝,導致大中朝再次陷入混亂。

(這本書再有兩天就徹底完本了,由於之前準備不足,新書無法跟上,所以這本書完本之後,新書上傳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這段時間我休息休息的同時,治療一下眼睛和脊椎長年累月下來積累的病痛,新書上傳之後,還望弟兄們能繼續支持我!謝謝!)

第95章 啓用孫傳庭第279章 毛遂自薦第207章 三段擊第120章 有苦自知第23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88章 遠征臺灣第3章 莆禧千戶所第224章 豁口爭奪戰第146章 錢鬆的策略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270章 親自上陣第175章 奉旨南下第223章 垮塌第122章 牛壓驛之戰第143章 叛軍水師來襲第168章 我知道你們的底牌第232章 兵亂泉州府第93章 趁機勒索2第131章 顏思齊第17章 血海狂鯊第145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111章 誓師出關第18章 圖謀第157章 底氣所在第108章 雪中送炭第263章 潭頭鎮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197章 日本海反圍剿戰第191章 錢鬆第76章 還有誰第159章 褚彩老的憤怒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98章 悍賊授首第94章 舉措第195章 終於來了第189章 合作分裂第192章 直逼淡水第2章 廢物點心第140章 歷史謎案第127章 拳頭就是道理第33章 囚徒第35章 拔腿跑路第223章 交鋒2第153章 恩賜第127章 善後第155章 消化戰果第69章 絕命出擊第169章 褚彩老的特使2第89章 改稱基隆第171章 獅子大開口第52章 殘酷的旖旎第72章 新炮未就第73章 震驚四座第123章 叛將授首第1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2章 剿撫不定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75章 狼牙步槍第168章 殺雞儆猴第33章 決戰4第284章 再臨淡水1第86章 馬尼拉第151章 招募第68章 皇城被圍第192章 盤點3第171章 張虎有請第43章 謀定而後動第75章 豁然開朗第292章 臺灣局勢第140章 會師西犬島第179章 撤離第136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43章 謀定而後動第95章 服從意識第188章 連做血案第95章 點兵第166章 西班克們的決斷第241章 彼得眼中的淡水城第107章 新秩序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74章 財政赤字第190章 淡水警報第96章 僞朝廷第19章 顏思齊的求援2第140章 技術優勢的優越性第82章 厲兵秣馬第86章 決戰南門3第89章 改稱基隆第177章 疑神疑鬼第208章 損招2第82章 正主第220章 威脅第31章 壟斷貿易第118章 交出兵權第37章 起帆返航第50章 淡水槍作第11章 合作意向第11章 自請剿匪第48章 等待中的疑惑第107章 新秩序
第95章 啓用孫傳庭第279章 毛遂自薦第207章 三段擊第120章 有苦自知第23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88章 遠征臺灣第3章 莆禧千戶所第224章 豁口爭奪戰第146章 錢鬆的策略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270章 親自上陣第175章 奉旨南下第223章 垮塌第122章 牛壓驛之戰第143章 叛軍水師來襲第168章 我知道你們的底牌第232章 兵亂泉州府第93章 趁機勒索2第131章 顏思齊第17章 血海狂鯊第145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111章 誓師出關第18章 圖謀第157章 底氣所在第108章 雪中送炭第263章 潭頭鎮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197章 日本海反圍剿戰第191章 錢鬆第76章 還有誰第159章 褚彩老的憤怒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98章 悍賊授首第94章 舉措第195章 終於來了第189章 合作分裂第192章 直逼淡水第2章 廢物點心第140章 歷史謎案第127章 拳頭就是道理第33章 囚徒第35章 拔腿跑路第223章 交鋒2第153章 恩賜第127章 善後第155章 消化戰果第69章 絕命出擊第169章 褚彩老的特使2第89章 改稱基隆第171章 獅子大開口第52章 殘酷的旖旎第72章 新炮未就第73章 震驚四座第123章 叛將授首第1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2章 剿撫不定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75章 狼牙步槍第168章 殺雞儆猴第33章 決戰4第284章 再臨淡水1第86章 馬尼拉第151章 招募第68章 皇城被圍第192章 盤點3第171章 張虎有請第43章 謀定而後動第75章 豁然開朗第292章 臺灣局勢第140章 會師西犬島第179章 撤離第136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43章 謀定而後動第95章 服從意識第188章 連做血案第95章 點兵第166章 西班克們的決斷第241章 彼得眼中的淡水城第107章 新秩序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74章 財政赤字第190章 淡水警報第96章 僞朝廷第19章 顏思齊的求援2第140章 技術優勢的優越性第82章 厲兵秣馬第86章 決戰南門3第89章 改稱基隆第177章 疑神疑鬼第208章 損招2第82章 正主第220章 威脅第31章 壟斷貿易第118章 交出兵權第37章 起帆返航第50章 淡水槍作第11章 合作意向第11章 自請剿匪第48章 等待中的疑惑第107章 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