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求援

更讓孔有德感到發憷的是,這些福建兵手中的鳥銃,據有心人觀察,居然不用火繩,就可以點火,這就更加不可思議了,鳥銃不用火繩,怎麼能點火呢?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嘛!難道這些福建兵馬會妖術不成?

總之孔有德是越想越害怕,覺得越不敢小看這於孝天率領的福建兵,他算是徹底明白了當初爲何李復傑會被於孝天所滅了,別說是李復傑帶着的那些散兵遊勇了,就算是給他全部換成叛軍精銳,也不見得能守得住平度城。

所以他現在再也不敢輕敵,當晚便召集手下叛將開始議事,商量該如何對付這夥福建兵馬,可是商量了大半夜,他們也沒有找出一個合適的對策。

最終他們只能決定,正兒八經的跟他們對陣,靠着兵力優勢,來壓垮他們,直至將其軍陣給攻破,再用騎兵衝陣,將其擊潰,纔有可能打敗這夥福建兵馬。

眼下他們的兵力也確實擁有優勢,他們單是在萊州城附近,現在就集中起來了將近四萬叛軍,這些叛軍之中,戰鬥力強的兵馬,大概有一萬多人左右,大部分都是東江軍舊部,部分是從遼東逃回來的難民,還有一部分是當地投靠他們的響馬,甚至還有一些被俘的關寧軍。

其餘的那些兵馬,則是他們俘獲的官軍,被迫跟着他們幹,以求活命,戰鬥力都比較弱,但是死了卻不心疼。

所以孔有德最後做出決定,就先用那些散兵遊勇,以強力彈壓的辦法,逼迫他們去攻擊於孝天的福建兵馬的大陣,消耗敵軍的彈藥,最終出動精銳,一戰破之。

但是他們也都很清楚,這一次對付這夥福建官兵,恐怕沒有以前那幾戰那麼輕鬆了,這次他們的傷亡恐怕會相當嚴重,一不小心,可能還會讓那些跟着他們被迫做事的兵將,臨陣倒戈,但是除了這個辦法之外,他們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於是也只能如此了。

至於萊州城內的那些官兵,還有楊御蕃等官軍大將,卻根本不在孔有德眼中,萊州城內的官軍數量,本來就很有限,不過區區三千多人,楊御蕃雖然比較能戰,但是卻到底是他們的手下敗將,當初曾經被他們打的丟盔棄甲,帶了幾百敗兵,逃入到了萊州城,這兩個多月以來,只能據城死守,根本無力出城反擊。

所以他們倒是不用擔心,萊州城中的那些官軍,會在背後突然間殺出城,和福建官兵來個裡應外合,令他們腹背受敵。

在做出了決定之後,孔有德下令第二天將大營後撤數裡,遠離萊州城,將大營直接設在了通往平度方向的官道附近,卡住了福建官兵前往萊州城的去路,並且拉開了一些和萊州城的距離。

這麼一來,福建官兵就不能輕易的衝入到萊州城了,而萊州城的守軍也更加不敢輕易出城對叛軍進行攻擊,否則的話他們出的來,就不見得能回得去了,叛軍可以集結兵力,全力以赴的對付這於孝天所率的福建大軍了。

在孔有德率領叛軍移營的時候,於孝天這邊的於家軍也選擇了一塊更合適紮營的地方移動了大營,雙方大營相距不過七八里左右,使用大口徑長炮,差不多都能一炮轟到敵營的距離,雙方開始進入了對峙狀態。

幾天之中,雙方都沒有派出主力出戰,只是都派出小股的兵力,在試探對方的實力,對於兵力來說,於家軍完全處於一種劣勢狀態,叛軍兵力高達三萬多人,近四萬人,而於家軍方面,卻只有區區不足七千人,剩下的人馬,在來路上,分駐在了沿途的兵站之中,負責保護他們的糧道。

但是叛軍卻沒有這種擔憂,他們這段時間搶了大量的糧草物資,軍中儲備了比較充足的糧食,另外大批糧食被儲存在了登州城中,而且他們缺糧就去周邊打糧,根本不怎麼考慮物資補給的問題。

於孝天之所以不立即和叛軍全面開打,倒不是因爲他兵力不足,不敢和敵軍決戰,而是因爲這一戰全部讓他自己乾的話,實在是有點太冤,朱大典在青州坐鎮,調集了三四萬官軍,這會兒還都沒影,他一家跑過來,把叛軍幹翻不是這麼一個事兒,那就讓他們太過耀眼了一些,就怕崇禎一高興,把他現在就調往遼東那邊,去對付建奴,所以這一戰於孝天並沒有貪功,而是坐等援軍到來。

他已經看出來,孔有德這次恐怕是要和他打一場消耗戰,用叛軍之中的那些外圍弱旅,來消耗他的主力,就算是消耗不了他的主力,也起碼浪費他大量的彈藥。

雖然他此行來這裡的時候,攜帶了不少彈藥物資,但是經過前幾天一戰之後,也消耗了不少彈藥,接下來進行這麼大規模的作戰,肯定會消耗更多彈藥,所以在進行決戰之前,他有必要補充更充足的彈藥才行。

另外叛軍想要消耗他,他何曾不想消耗叛軍,總不能讓那些官軍站在旱地上看熱鬧吧!所以到了萊州之後,於孝天並未急着和叛軍進行決戰,而是派人給坐鎮青州的朱大典送信,陳明他已經兵抵萊州城外,和叛軍交上了手,現在急需增援。

另外他在報捷的同時,又一次誇大其詞,大大的把他的損失誇大了數十倍,說雖然他一戰斬殺叛軍近千人,俘獲叛軍數百,但是福建官軍也損失慘重,損失兵將數百人之多,還有近千人受傷,無力以一己之力,擊敗包圍萊州城的叛軍主力,務求朱大典,速速派來援兵。

很快朱大典便收到了於孝天又一次奏捷呈報,看着這份奏捷文書,朱大典嘴差點咧到耳朵旁邊,笑的是見牙不見眼,連連用手掌拍着桌子,毫無風度的大聲叫好,連呼於孝天乃是名將也。

雖然於孝天在奏捷之中,呈報說他們雖然擊敗叛軍,但是自身損失也很大,但是打仗哪兒有隻殺敵軍,自己不死人的事情?只要打贏敵軍,那麼自己死一些人也是在所難免的,這絲毫不影響於孝天在朱大典的心目中的形象。

就連被皇上派來坐鎮監軍的高起潛高大太監,在得知消息之後,也很是高興,覺得於孝天此人確實乃是國之棟樑,着實是個可用之才。

這麼多路官軍,這半年多來,碰上叛軍沒一支大勝仗的,可是這福建兵在於孝天的率領下,這一到萊州,和叛軍一交手,就連連奏捷。

最讓高起潛和朱大典高興的就是這次他們剛剛催促於孝天朝萊州進兵,沒幾天工夫,於孝天便領兵兵抵萊州城外,又打了一場勝仗,而且據奏捷文書所講,這一次他們是和叛軍精銳騎兵交手,並且一戰勝之,如果這不是於孝天在胡說八道的話,那麼這個消息,恐怕比前些日子他們克復平度州,恐怕還要好。

因爲畢竟鎮守平度州的叛軍乃是普通叛衆,並非是叛軍主力精銳,可是這一次於孝天率領的福建兵,卻對上的是叛軍最精銳的騎兵,居然還打了這麼一場大勝仗,那就充分說明了於孝天和麾下所率的福建兵,着實不簡單,這一下平叛真真是有望了。

至於於孝天呈報之中所說的,因爲兵力不濟,叛軍實力太強,以至於他們暫時只能和叛軍處於對峙狀態,無力擊敗叛軍主力這件事,朱大典和高起潛都沒有什麼懷疑,畢竟於孝天這次從福建只帶來了八千人馬,這幾次激戰,去掉那些損失傷亡的兵將數量,還有沿途留守的官兵,能到萊州的有五千人馬,就算是不錯了。

這一次又和叛軍精銳騎兵激戰一場,據說戰亡官兵數百人,傷近千人之多,那麼於孝天手頭上也確實剩不下多少兵將了。

而據傳叛軍在萊州城一帶,就集結了近四五萬叛衆,其中精銳就有一萬多,如果他們令於孝天帶着僅僅三四千官兵,去和十倍於他們的叛軍作戰,也確實不太合情理,這事兒換成誰,恐怕都不會幹,簡直就是逼人去死。

更何況現在朱大典是把所有希望,都押寶在了於孝天身上,又豈能讓於孝天去做這種送死的事情,如果他把於孝天的這幫福建悍兵也給弄沒了的話,那麼以後還指望誰來充當主力,去擊敗叛軍呢?

所以朱大典聯合高起潛,立即對其餘幾路一直裹足不前的官軍,下達了死命令,限令他們在十天之內,必須要兵抵萊州城外,會和福建兵馬對叛軍展開進攻,擊敗叛軍,否則的話便是抗命不尊,必當軍法從事!

如此一來,在得知福建兵已經孤軍兵抵萊州城外,和叛軍交了手,並且還大勝了一場之後,這幾路官兵的主將,也都覺得沒法再拖下去了,現在福建兵已經屢立奇功,朱大典對他們這些人馬遲遲裹足不前,早已不耐煩了,更何況皇上這次還派來了親信大太監高起潛監軍,如果他們再不肯率部前往萊州城解圍的話,那麼恐怕下一步,他們就該也被罷官逮問了。

(今天特別鳴謝熊z熊朋友的打賞,月底了,希望能再衝一下,求幾張月票或者打賞也行呀!呵呵!弟兄們幫忙頂起來!)

第49章 齊人之福第90章 局勢轉變第162章 集結整訓第157章 底氣所在第62章 村子第116章 敗露第69章 陳光福的鬱悶第11章 自請剿匪第110章 顯擺第7章 醉仙欲死第200章 圖窮匕見第44章 堆積如山第232章 兵亂泉州府第143章 圍攻第127章 拳頭就是道理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82章 厲兵秣馬第6章 炮擊莆禧城2第35章 人力困境第75章 狼牙步槍第223章 交鋒2第190章 盤點1第103章 關公戰秦瓊第108章 挺進平度州第66章 等什麼第191章 盤點2第38章 惡果惡報第87章 西班牙人的覬覦第143章 鬱悶的鄭一官第188章 節外生枝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17章 不知死活第76章 還有誰第99章 老相識第237章 打狗港第145章 撈到一條大魚第93章 鐵匠張第65章 定規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82章 厲兵秣馬第198章 全殲第159章 士官第42章 奴酋授首第228章 對攻2第118章 交手第208章 損招2第81章 倒逼第53章 簡易膛線機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159章 孫撫臺第188章 連做血案第46章 劉員外第141章 臨時出動第73章 硝石之困第75章 解困之道第6章 引線第101章 應戰第44章 參謀部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189章 隆重推薦第219章 殺一儆百第86章 困坐愁城第217章 惱羞成怒第67章 獻門第115章 抱大腿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133章 幣制2第93章 鐵匠張第28章 有何所第181章 佈置第293章 臺灣局勢(下)第116章 包餃子第10章 戰兵登陸第10章 戰兵登陸第197章 日本海反圍剿戰第316章 火炮升級第168章 限期第24章 一籌莫展第80章 三十二磅卡隆炮第9章 李宜來賀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104章 敲打第49章 清君側第195章 反目第60章 禍福雙至第60章 鄭一官的目的第42章 同盟第253章 黑旗第115章 再次出獵第102章 馬臉殞命第121章 炮擊見威第200章 圖窮匕見第270章 對手相見第247章 祭旗第100章 接觸第315章 議戰第131章 捕鯨第18章 顏思齊的求援第4章 挑釁第188章 伏擊
第49章 齊人之福第90章 局勢轉變第162章 集結整訓第157章 底氣所在第62章 村子第116章 敗露第69章 陳光福的鬱悶第11章 自請剿匪第110章 顯擺第7章 醉仙欲死第200章 圖窮匕見第44章 堆積如山第232章 兵亂泉州府第143章 圍攻第127章 拳頭就是道理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82章 厲兵秣馬第6章 炮擊莆禧城2第35章 人力困境第75章 狼牙步槍第223章 交鋒2第190章 盤點1第103章 關公戰秦瓊第108章 挺進平度州第66章 等什麼第191章 盤點2第38章 惡果惡報第87章 西班牙人的覬覦第143章 鬱悶的鄭一官第188章 節外生枝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17章 不知死活第76章 還有誰第99章 老相識第237章 打狗港第145章 撈到一條大魚第93章 鐵匠張第65章 定規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82章 厲兵秣馬第198章 全殲第159章 士官第42章 奴酋授首第228章 對攻2第118章 交手第208章 損招2第81章 倒逼第53章 簡易膛線機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159章 孫撫臺第188章 連做血案第46章 劉員外第141章 臨時出動第73章 硝石之困第75章 解困之道第6章 引線第101章 應戰第44章 參謀部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189章 隆重推薦第219章 殺一儆百第86章 困坐愁城第217章 惱羞成怒第67章 獻門第115章 抱大腿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133章 幣制2第93章 鐵匠張第28章 有何所第181章 佈置第293章 臺灣局勢(下)第116章 包餃子第10章 戰兵登陸第10章 戰兵登陸第197章 日本海反圍剿戰第316章 火炮升級第168章 限期第24章 一籌莫展第80章 三十二磅卡隆炮第9章 李宜來賀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104章 敲打第49章 清君側第195章 反目第60章 禍福雙至第60章 鄭一官的目的第42章 同盟第253章 黑旗第115章 再次出獵第102章 馬臉殞命第121章 炮擊見威第200章 圖窮匕見第270章 對手相見第247章 祭旗第100章 接觸第315章 議戰第131章 捕鯨第18章 顏思齊的求援第4章 挑釁第188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