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遷都南京(四)

第010章 遷都南京(四)

架構敲定好了,朝會就要進入到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項,公佈各部院人事安排,這也是這奉天殿中近千官員最關心的事情。

已經六十一歲的劉若愚今天是打足了精神頭,站在御前替皇帝宣讀新朝官員任免和封賞的詔書,一共十二封,有得唸了。雖然辛苦,可對於太監而言,最風光的也不過是這一刻了。

“唐王朱聿鍵、桂王朱由榔、蜀王。。。護衛朕躬,忠心不二,特加封一字並肩王,世襲罔替,與國同存。”

“威國公張振嶽、黔國公沐天波、蕭國公蕭嚴、宋國公宋小魯、護駕有功、力挫賊寇,衛我大明,特加封爲東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世襲罔替。”

“範景文、孫傳庭、曹文詔、周遇吉、鞏永固、劉文炳六人擢非世襲國公,方孔炤、孫元化等十八人擢升非世襲侯,封號責內務府稽功司覈定下發。另冊封伯爵三十六人,子爵七十二人,月內明詔加封。”

這些都是封爵,不過因爲封爵制度早先就定下了,除了世襲罔替的,其他統統都只是個榮譽,所以大家並不在意,不然光是阮大鋮受封侯爵就夠大夥鬧騰一陣子了。

接下來劉若愚要開口唸道的纔是今天整個奉天殿朝會的重中之重。。。

也就是五院的人事任命,名單如下:

政務院:

掌院大學士(正一品):範景文、方孔炤、楊畏知

戶部尚書(正二品):方孔炤(兼)侍郎(正二品):黃宗羲

刑部尚書(正二品):何騰蛟; 侍郎(正三品):宋徵輿

工部尚書(正二品):孫元化; 侍郎(正三品):戴佑宗

農商部尚書(正二品):張煌言; 侍郎(正三品):陳貞慧

民部尚書(正二品):路振飛; 侍郎(正三品):顧炎武

外務部尚書(正二品):朱繼祚; 侍郎(正三品):蘇觀生

稅政局總監(從一品):逯恆遠

軍務院:

大都督(正一品):張振嶽、左都督(從一品)蕭嚴、右都督(從一品)宋小魯。

陸軍部尚書(從一品):孫傳庭;

海軍部尚書(從一品):施大暄;

後勤部總監(從一品):宋小魯(兼任)

皇家陸軍學院院長(正二品):張振嶽(兼任)

皇家海軍學院院長(正二品):宋小魯(兼任)

皇家科學院院長(正二品):孫元化(兼任)

軍工局總監(從二品):戴佑宗;

錦衣衛指揮使(從二品):秦浩(不再負責皇帝親衛工作,專司軍情查緝事宜)。

都察院:

左都御史(正一品)黃道周 右都御史(從一品)李光春、曾櫻

軍務督察局左副都御史(正二品)陳子壯

政務督察局左副都御史(正二品)吳貞毓

法務督察局左副都御史(正二品)嚴起恆

稅務督察局左副都御史(正二品)

考試院:

掌院大學士(正一品)阮大鋮; 學士:蔣德璟、丁魁楚

學務部尚書(正二品)陳子龍 侍郎(正三品)龍文光

吏務部尚書(正二品)瞿式耜 侍郎(正三品)方以智

皇家政務學院院長,大明皇帝陛下親自兼任;教育總監(正二品):呂大器

議政院:

大議長:桂王朱由榔 左議長(分管上議院)沐天波 右議長(分管下議院)李國助

皇家直屬機構如下:

內務府

大總管(正二品):劉文炳、劉若愚

禁衛司:

領侍衛內大臣(從一品):鞏永固、範尼

欽天監。。。

地方各省長官任職名單如下:

南直隸省(第一次設省府,揚州)布政使(從二品):總兵官(正二品):周遇吉

浙江省布政使(正三品):周允吉 總兵官(從二品):吳六一

福建省布政使(正三品):顧宗武 總兵官(從二品):盧象同

江西省布政使(正三品):李頎 總兵官(從二品):盧象晉

廣東省布政使(正三品):朱議泵 總兵官(從二品):陳永福

湖北省布政使(正三品):胡士瑞 總兵官(從二品):孫可望

湖南省布政使(正三品):宋小安 總兵官(從二品):劉文秀

雲南省布政使(正三品):宋小齊 總兵官(從二品):張振海

貴州省布政使(正三品):黃鳴俊 總兵官(從二品):蕭律

廣西省布政使(正三品):夏允彝 總兵官(從二品):李來亨

四川省布政使(正三品):楊鍾 總兵官(從二品):蕭誠

陝西省布政使(正三品):張同敞 總兵官(從二品):沙定洲

甘肅省布政使(正三品):堵胤錫 總兵官(從二品):艾能奇

中南省布政使(正三品):傅上瑞 總兵官(從二品):孫和京

南洋省布政使(正三品):吳晉錫 總兵官(從二品):孫和鼎

新華省布政使(正三品):蔣圪昌 總兵官(從二品):貝爾蒂斯

其實這個地方官職品級的設置是留了後門的,張振嶽把總兵官設爲從二品,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壓制僅爲正三品的布政使,從而避免了以文制武的局面,此後差不多花了五十年,文官集團通過把巡撫變成地方常設官的辦法,才成功結束了以武制文的不利局面。

各省總兵官麾下兵馬人數限定爲三萬,但是實際作戰的人數爲二萬,這二萬可都是裝備給足的,除了三千把火槍外,還有三十門6磅火炮和五百精騎。

原有的太子六率隨着新皇登基自然也是要取消的了,五月初二,軍務院就下令,原有六軍,包括武衛軍在內都要改編。只保留三軍,即飛龍、猛虎、天狼三軍,其餘一律打散編入各省駐軍。而飛龍、猛虎、天狼三軍變成了清一色的六萬人火器軍,除了這三軍外,野戰部隊還以天雄軍的名義組建了一支四萬人規模的鐵騎,烏恩其任總兵官、李過、高一功編入該軍。

李巖、張振邦、李定國三人分任飛龍、猛虎、天狼三軍總兵官。

值得一提的是,張振嶽的好安答烏恩其這次被冊封爲靖北侯,而且是唯一一個世襲罔替的侯爵。

第024章 狼城練兵(二)第013章 發家致富(四)第009章 定計昆明(三)第039章 武備優先(一)第070章 光復南京(八)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14章 躊躇滿志(四)第015章 東山再起(四)第039章 武備優先(一)第024章 狼城練兵(二)第023章 滔天惡浪(三)第023章 歐洲故事(二)第039章 活捉四王子(四)第046章 新昆明(二)第022章 滔天惡浪(二)第022章 和記南陽(三)第081章 大爆炸(四)第061章 威服南洋(一)第075章 北京之行(二)第052章 擁立新君(四)第065章 剿滅張獻忠(七)第014章 躊躇滿志(四)第063章 寧遠大戰(十三)第086章 天啓帝(四)第015章 發家致富(六)第026章 中原之行(一)第0003章 三朵奇葩(二)第023章 整頓軍備(三)第060章 剿滅張獻忠(二)第008章 遷都南京(二)第019章 三義百貨(四)第034章 東林禍國論(二)第041章 痛擊大順軍(三)第053章 擁立新君(五)第024章 狼城練兵(二)第066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066章 光復南京(四)第054章 出兵討賊(四)第018章 頭號牙商(二)第010章 遼西七匹狼(五)第039章 活捉四王子(四)第006章 英雄救美(六)第048章 退路(四)第049章 遼東歲月(五)第035章 東林禍國論(三)第030章 蘇州民變(二)第005章 天啓新貴(五)第043章 武備優先(五)第006章 出兵雲貴(三)第029章 東海之戰(四)第015章 後崇禎時代(五)第030章 蘇州民變(二)第011章 後崇禎時代(一)第035章 報仇雪恨(四)第049章 新昆明(五)第046章 退路(二)第006章 北京的末日(六)第034章 草原搶婚(四)第046章 動盪時代(五)第045章 痛擊大順軍(七)第016章 東山再起(五)第064章 寧遠大戰(十四)第055章 擁立新君(七)第047章 痛擊大順軍(九)第023章 臺灣大海戰(八)第027章 山西鋤奸(六)第074章 一統南洋(六)第042章 動盪時代(一)第038章 海商之路(五)第006章 北京的末日(六)第002章 再立新君(二)第061章 寧遠大戰(十一)第0009章 大戰野豬(二)第004章 出兵雲貴(一)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69章 一統南洋(一)第055章 出兵討賊(五)第034章 報仇雪恨(三)第077章 北京之行(四)第002章 充軍遼東(二)第008章 北京的末日(八)第051章 啓航(一)第008章 遷都南京(二)第003章 西南風雲(三)第030章 得罪江家(一)第006章 遼西七匹狼(一)第015章 初戰告捷(一)第040章 大混戰(三)第052章 擁立新君(四)第032章 草原搶婚(二)第040章 痛擊大順軍(二)第031章 奇恥大辱(六)第037章 海商之路(四)第030章 太行山上(三)第010章 遷都南京(四)第022章 滔天惡浪(二)第050章 遼東歲月(六)第038章 海商之路(五)第021章 西南王(四)第042章 痛擊大順軍(四)
第024章 狼城練兵(二)第013章 發家致富(四)第009章 定計昆明(三)第039章 武備優先(一)第070章 光復南京(八)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14章 躊躇滿志(四)第015章 東山再起(四)第039章 武備優先(一)第024章 狼城練兵(二)第023章 滔天惡浪(三)第023章 歐洲故事(二)第039章 活捉四王子(四)第046章 新昆明(二)第022章 滔天惡浪(二)第022章 和記南陽(三)第081章 大爆炸(四)第061章 威服南洋(一)第075章 北京之行(二)第052章 擁立新君(四)第065章 剿滅張獻忠(七)第014章 躊躇滿志(四)第063章 寧遠大戰(十三)第086章 天啓帝(四)第015章 發家致富(六)第026章 中原之行(一)第0003章 三朵奇葩(二)第023章 整頓軍備(三)第060章 剿滅張獻忠(二)第008章 遷都南京(二)第019章 三義百貨(四)第034章 東林禍國論(二)第041章 痛擊大順軍(三)第053章 擁立新君(五)第024章 狼城練兵(二)第066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066章 光復南京(四)第054章 出兵討賊(四)第018章 頭號牙商(二)第010章 遼西七匹狼(五)第039章 活捉四王子(四)第006章 英雄救美(六)第048章 退路(四)第049章 遼東歲月(五)第035章 東林禍國論(三)第030章 蘇州民變(二)第005章 天啓新貴(五)第043章 武備優先(五)第006章 出兵雲貴(三)第029章 東海之戰(四)第015章 後崇禎時代(五)第030章 蘇州民變(二)第011章 後崇禎時代(一)第035章 報仇雪恨(四)第049章 新昆明(五)第046章 退路(二)第006章 北京的末日(六)第034章 草原搶婚(四)第046章 動盪時代(五)第045章 痛擊大順軍(七)第016章 東山再起(五)第064章 寧遠大戰(十四)第055章 擁立新君(七)第047章 痛擊大順軍(九)第023章 臺灣大海戰(八)第027章 山西鋤奸(六)第074章 一統南洋(六)第042章 動盪時代(一)第038章 海商之路(五)第006章 北京的末日(六)第002章 再立新君(二)第061章 寧遠大戰(十一)第0009章 大戰野豬(二)第004章 出兵雲貴(一)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69章 一統南洋(一)第055章 出兵討賊(五)第034章 報仇雪恨(三)第077章 北京之行(四)第002章 充軍遼東(二)第008章 北京的末日(八)第051章 啓航(一)第008章 遷都南京(二)第003章 西南風雲(三)第030章 得罪江家(一)第006章 遼西七匹狼(一)第015章 初戰告捷(一)第040章 大混戰(三)第052章 擁立新君(四)第032章 草原搶婚(二)第040章 痛擊大順軍(二)第031章 奇恥大辱(六)第037章 海商之路(四)第030章 太行山上(三)第010章 遷都南京(四)第022章 滔天惡浪(二)第050章 遼東歲月(六)第038章 海商之路(五)第021章 西南王(四)第042章 痛擊大順軍(四)